0%

《认知驱动》5星

前言 为什么我们很努力却总是看不到希望

  • 📌 我们过度专注于内向成长而忽视了外向成长,即重习惯轻技能,重输入轻输出。

    • ⏱ 2023-04-18 19:44:12
  • 📌 ·我们一直在读书,却很少去实践或把心得写出来、形成有价值的文章让别人受益,更别说不断打磨自己的原创作品了;·我们一直在练琴,却很少能用完整、熟练的曲子向别人表演,更别说打造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了;·我们一直在学画,却很少用作品去创造、去展示,更别说收获粉丝的欣赏和点赞了……正是这一点点观念上的差异使很多人停滞不前。其实不只是你,几乎所有人一开始都是这样的:享受努力奋斗的状态,却少有产出作品的意识。不信的话,你可以点开朋友圈,那些努力和奋斗的状态一定随处可见,而持续发布有价值的作品的人却寥寥无几。

    • ⏱ 2023-04-18 19:44:12

上篇 做成一件事的心法

  • 📌 生产对别人有用的东西永远是写作的指南针,其他事情亦是如此,价值交换规律放在哪里都会起作用。比如在寻找目标这件事上,很多读者会在咨询的时候说:我想变得很有钱;我要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我想成为学霸;我要养成5点起床的习惯……仔细琢磨这些话,我们会发现其中隐藏着一个思维误区,那就是人们往往只单方面看到自己想要的,却忽略了自己能给的。绝大多数人在确立目标时都采用“我想要”的思维模式,因为说出“我想要什么”很容易,而且这种“利己思维”驱使下的目标往往很多、很大,很容易让人陷入不切实际或急于求成的境地。所以只要我问:“那你能给予别人什么呢?”对方马上就会陷入沉默,然后幽幽地说:“好像确实没什么能给予别人的,就算是养成一个习惯,也难保自己能付出那样的行动。”再想想那些我们愿意主动关注的人吧,他们是不是都在某一领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呢?因为这些价值可能对我们有用,所以我们愿意关注他们,和他们保持联系,甚至愿意付费支持他们。

    • ⏱ 2023-04-19 15:10:54
  • 📌 更好的建议不是劝说,而是影响

    • ⏱ 2023-04-19 09:07:51
  • 📌 女儿的阅读习惯也在我们共同营造的氛围中得以培养,无论在车上、床上,还是沙发上,就算没人提醒,她自己也会捧本书翻。看来“身教大于言传”真是不假,自己做好了,自然就形成了潜移默化影响他人的环境。光动嘴皮子,显然没有说服力,所以我现在很少死命劝人了,我会尽量做给他们看。慢慢地,一些人开始重视我的意见,一些人甚至主动向我请教。后来我读到李笑来的一篇文章《成为能说那话的人》,文中的观点正好印证了自己的体会:同样的话从你和牛人的嘴里说出来,效果就是不一样,这显然不取决于对或不对,而取决于说话的那个人是谁!

    • ⏱ 2023-04-19 09:05:26
  • 📌 “和自己结一次婚”真是一个绝佳的视角,它就像立在门口的一面镜子,让自己在每次出门之前先自我审视一番,防止邋遢示人而不自知。你现在肯定知道这并不是什么新奇的招数,而是非常高级的元认知。

    • ⏱ 2023-04-19 09:05:44

第二章 身份——一切从信念开始

  • 📌 第一层:环境。处在这一层的是最低层的成长者,他们遇到问题后的第一反应不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把原因归咎到外部环境中,比如感叹自己运气不好、没有遇到好老板、怪老师教得太差……总之凡事都是别人的错,自己没有错。这样的人情绪不稳定,往往是十足的抱怨者。第二层:行为。处于这一层的人能将目光投向内部,从自身寻找问题。他们不会太多抱怨环境,而是把注意力放在自身的行为上,比如个人努力程度。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努力是最容易做到的,也是自己可以完全掌控的,所以他们往往把努力视为救命稻草。

    • ⏱ 2023-04-19 08:52:00
  • 📌 第三层:能力。处在这一层的人开始动脑琢磨自身的能力了。他们能主动跳出努力这个舒适区,积极寻找方法,因为有了科学正确的方法,就能事半功倍。但这一步也很容易让人产生错觉,因为在知道方法的那一瞬间,一些人会产生“一切事情都可以搞定”的感觉,于是便不再愿意花更多力气去踏实努力,他们沉迷方法论、收集方法论,对各种方法论如数家珍,而且始终坚信有一个更好的方法在前面等着自己,所以他们永远走在寻找最佳方法的路上,最终成了“道理都懂,就是不做”的那伙人。第四层:信念和价值观。终有一天他们会明白,再好的方法也代替不了努力;也一定有人会明白,比方法更重要的其实是选择。因为一件事情要是方向错了,再多的努力和方法也没用,甚至还会起反作用,所以一定要先搞清楚“什么最重要”“什么更重要”,而这些问题的源头就是我们的信念和价值观。

    • ⏱ 2023-04-19 08:52:18
  • 📌 第五层:自我意识。如果说“信念和价值观”是一个人从被动跟从命运到主动掌握命运的分界线,那么“自我意识”是更高阶、更主动的选择。所谓“自我意识”,就是从自己的身份定位开始思考问题,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我应该去做什么样的事”。在这个视角之下,所有的选择、方法、努力都会主动围绕自我身份的建设而自动转换为合适的状态。这样的人,可以说是真正的觉醒者了。第六层:使命。在身份追求之上,便是人类最高级别的生命追求。如果一个人开始考虑自己的使命,那他必然会把自己的价值建立在为众人服务的层面上。也就是说,人活着的最高意义就是创造、利他、积极地影响他人。能影响的人越多,意义就越大。当然,追求使命的人不一定都是伟人,也可能是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只要我们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对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即可。

    • ⏱ 2023-04-19 08:52:43
  • 📌 ·我经常对自己说一句话:你是个干大事的人。·刚毕业时,我觉得自己的气度不够,容易跟人斤斤计较,于是找人写了“气度”两个字挂在墙上天天看。·2017年,我变得越来越焦虑,于是又请人写了“今天”两个字挂在墙上。·我们办公室有一幅字,上面写着:我们很贵。·若你还没富,请先让自己像一个富人。用富人的思考方式、富人心态、富人思维武装自己,改变自己的气质,让自己看起来更具“富人气”……说实话,若是早几年读到这些内容,我肯定会充满怀疑和鄙夷:“这不就是鸡汤嘛!一个人怎么可能给自己画个大饼就让自己变好呢?简直太离谱了……”而现在,我不仅没有这样的念头,反而觉得这种做法很高级,因为我知道这种行为触及了我们人类成长的终极力量——心理建设。

    • ⏱ 2023-04-19 08:52:41
  • 📌 正好那几天我在读《思维的囚徒》,作者亚历克斯·佩塔克斯提出的“十大积极结果练习”十分应景。于是我对他说:“如果你希望有所改变,那就试着写下楼上脚步声的10个好处吧。”之后他便没了声音。我知道他心里大概在想:“从烦人的脚步声里找好处?还要找出10个,这怎么可能!”于是我给他做了个示范,我说:“你可以把椅子声和脚步声解读为‘这家的孩子真活泼呀’,或者‘还好疫情得到了控制,不然整个世界会安静得一点声音都没有,那就太可怕了,所以能听到人的脚步声真好’……”两天后,他给我回了消息:“谢谢你给我提供了另一个视角,但是我的想象力不够丰富,只能想出两点,另外,你给的那两个视角很好。”

    • ⏱ 2023-04-19 08:54:02
  • 📌 所以,请时刻觉知并审视自己的语言:·无论遇到什么事情,说积极的话,不说消极的话;·无论遇到什么人物,说和善的话,不说刻薄的话;·无论遇到什么问题,说开放的话,不说绝对的话……这并不难做到,只要我们经常提醒,刻意练习,它就能把我们带向美好的人生。毕竟从自己嘴里说出来的话,第一个听到的人是自己。听得多了,我们自己也就信了。

    • ⏱ 2023-04-19 08:54:52
  • 📌 我们不妨看看历史上其他精英的言论。·1911年,法国军事战略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军队总司令斐迪南·福煦说:“飞机是有趣的玩具,但没有军用价值。”·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罗伯特·密立根说:“人类不可能利用原子的力量”。·1943年,IBM公司创始人托马斯·沃森说:“我认为世界市场对计算机的需求大概是5台”。·1946年,20世纪福克斯公司总经理达里尔·扎努克说:“电视机只要上市6个月就抓不住消费者了,人们很快会厌倦每天晚上盯着一个胶合板箱子看。”·1957年,电子管发明者李·德弗雷斯特说:“无论未来科技如何发展,人类永远无法登上月球。”·1977年,美国数据设备公司(DEC)创始人肯尼斯·奥尔森说:“让每个人都拥有一台电脑不合常理。”很难想象,这些悲观的判断是从当时几乎最聪明理性、最专业权威的人嘴里说出来的,但从他们当时的处境看,这些结论似乎非常符合逻辑,因为他们的专业知识告诉他们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实”。

    • ⏱ 2023-04-19 15:11:56
  • 📌 在写作途中我始终坚持“价值写作和知识写作”的理念,坚持写的东西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后再看依然是有价值的内容,于是不自觉地把自己推到了舒适区边缘,每写一篇新文章都会刻意“保持难受”,不断阅读、关联、修改、打磨,并亲自实践那些启发和道理。这个过程并不舒适,即使如此,每当自己坐在电脑前码字时,我都能感受到创造的乐趣;每当看到读者的留言和反馈时,我都会感到动力满满。这些乐趣和动力支撑着我持续不断地写下去。

    • ⏱ 2023-04-19 08:56:26

第三章 心理——清除成事路上的情绪障碍

  • 📌 动物对威胁及讨厌事物的反应,要比对机会及喜好事物的反应更快、更强烈、更持久。换句话说,生命对坏事的反应要强于对好事的反应。

    • ⏱ 2023-04-19 08:56:58
  • 📌 比如有“最有趣的理财书”之称的《小狗钱钱》就给了一个很好的提示。书中那只会说话的小狗钱钱,叫主人吉娅拿出一个本子,记录自己每天所有做成功的事情,任何小事都可以,每天至少写5条,并且把这个本子取名为“成功日记”。在成人眼里,这种做法有些幼稚,但它是对冲人类“负面偏好”的利器,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主动发现自己和生活中的亮点,弥补我们大脑天生的缺陷。

    • ⏱ 2023-04-19 08:59:19
  • 📌 “输入和输出为什么要有先后呢?为什么不能同时进行呢?输入和输出原本就是一个闭环,就像一个圈,要想让这个圈转动起来,输入和输出需要同时进行。如果只输入不输出,就会堵塞;如果只输出不输入,就会断流。而那些在学习上十拿九稳的佼佼者,虽然看起来各有侧重,但都脱离不了题海训练和总结思考。只依靠其中一条腿赶路,肯定走不稳,甚至还会摔跤。”很多时候我们受二元对立的思维影响之深,连自己都意识不到,但只要能觉知并从中跳出来,我们马上就会眼前一亮。

    • ⏱ 2023-04-19 09:01:48
  • 📌 《最优学习的85%规则》这篇论文中计算得出:生活和学习的最优值是15.87%。即无论生活还是学习,其“甜蜜点”是每次加入15.87%的难度和意外。或者说,好的状态(熟悉的部分)约占85%,困难的状态(有挑战的部分)约占15%。当然,这只是个参考数值,如果不追求精确,我们可以借用“二八法则”,即每次做到当前最佳水平,再加一到两成的吃力程度,比如跑步跑到有些气喘,阅读读到有些烧脑,写作写到有些力竭。总之,必须让自己的身体、思维和认知都受点挑战和“伤害”,这样,它们才会启动警觉和修复机制,就像通过运动锻炼了肌肉(产生酸痛感),身体修复之后我们会变得更强壮。

    • ⏱ 2023-04-19 09:02:37

下篇 做成一件事的技法

  • 📌 在接受了诸多咨询和提问后,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问题的解决方案竟然是一样的,而且都很简单,那就是写下来。比如以下场景。“无法掌控自己的情绪怎么办?”我:“写下来!”“经常分心走神不专注怎么办?”我:“写下来!”“行动力不强总是拖延怎么办?”我:“写下来!”“没有自己的人生目标怎么办?”我:“写下来!”“想问题很肤浅没深度怎么办?”我:“写下来!”

    • ⏱ 2023-04-18 21:34:30
  • 📌 为什么“写下来”会有这样神奇的作用呢?因为当情绪产生时,理性便会退居第二位。我们都知道,人类情绪脑的力量比理智脑要强大得多,所以情绪在大脑中处理的优先级远高于理性思维,但情绪脑在智能上又远远落后于理智脑,它只能将遇到的事情粗糙地分为“有利的”和“有害的”,所以情绪一旦极端化,它就会在模糊的“有害端”反刍那些负面事件,也就是我们说的陷在情绪里走不出来。但是,书写自己当前面临的负面事件,就可以调动更多的理性资源帮助我们整理思路,使处理情绪思维的优先级暂居其后,同时,书写这一行为可以激活大脑皮层的语言区和书写区,使我们对当前遇到的负面事件有一个更为具体和清晰的认识,所以书写可以让负面情绪得到一定的缓冲,使人慢慢地恢复理智或理性。

    • ⏱ 2023-04-18 21:35:03
  • 📌 200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通过调查发现:普通人脑海里每天会闪过1.2万至6万个念头,其中80%的念头是消极的,95%的念头与前一天完全相同。[1]

    • ⏱ 2023-04-18 21:35:23
  • 📌 只要书中有一个点触动了自己,并让自己的生活发生了真实的改变,这次阅读就是有效的,这本书就是超值的。于是阅读这件事立即变得轻松愉快起来,我也能把注意力从阅读量转到改变量上,这样的转变反而加速了我的成长进步。

    • ⏱ 2023-04-18 21:36:59
  • 📌 有趣的是,对越亲密的人,我们的期待往往越高,要求也越苛刻,因为我们总是希望他们更好,容不得一点错误。但这种期待往往让我们变得不够幸福,经常会被一点小事弄得鸡飞狗跳,导致不必要的情绪消耗和波动。特别是在婚姻生活中,一方的期待越高,其幸福感就越低,因为他(她)总觉得对方应该对自己怎样怎样,如果对方不符合自己的预期,自己就会不开心。

    • ⏱ 2023-04-18 21:39:11
  • 📌 《清醒思考的策略》的作者罗尔夫·多贝里在书中说过他在修道院经历的一次“心理锚定”。他说那里的餐具都放在一个棺材造型的黑盒子里,吃饭时人们必须打开“棺材”的盖子才能拿出餐具。这个过程会向人们传达这样的信息:你其实已经“死”了,现在发生的一切对你来说都是额外的馈赠。有了这样的心理预期,人们就会更加珍惜光阴,不会将时间浪费在激动的情绪上。

    • ⏱ 2023-04-18 21:39:43
  • 📌 :“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进步!如果明确知道自己努力学习一天不会有任何进步,那还不如去玩!现在之所以听课、预习、做作业、做卷子、看参考书,全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进步。”想到这里,他的头脑清晰了起来。但是新的问题马上来了:“既然每天学习是为了进步,那如何知道自己每天进步了多少呢?”他发现自己根本回答不出来,但也意识到这就是问题所在:“如果连一天中有哪些进步都不清楚,那说明自己在过去的时间里都是在糊里糊涂地学习。”此时他恍然大悟,确定这就是自己没有明显进步的根本原因,于是当即决定建立一个“进步本”,把每一个学习收获都记下来。从那天开始,他把每天新学到的各种知识、不会做的题、搞明白了的错题,还有关于学习的一切总结、思考都记录在进步本上。这样,只要一看本子,就知道当天有多少具体的进步,一目了然。当然,仅仅记录是不够的,因为记录不等于进步。“如果同样的错误再犯,同样的题型又不会了,同样的知识点下次遇到又模糊了,这些都不意味着进步。只有记在脑子里,不忘记,才是真正的进步。”

    • ⏱ 2023-04-18 21:40:33
  • 📌 通过实践,他终于明白为什么之前听课、做作业、看参考书等学习方式无法让自己真正进步了。因为这些学习过程的效果不能被直接检验,唯有将转化的结果清晰地记录在进步本上,才可以检验学习方法是否有效。由此,他确认了这样一个事实:进步本的完整操作是快速进步的有效方法。如果犯过的错误下次还犯,做过的题目下次还错,那说明这根本不是学习,或者是效率极低的学习。相反,保证出过错的题不再出错,搞明白之后不会忘记,才是学习的底线。在进步本的加持下,他的学习成绩和名次开始飞速跃升。最终在高考时考出了全班第一、全校第一、全市第一的好成绩,如愿拿到了北京大学的入学通知书,实现了高考的逆袭。他就是“核聚老师”(以其公众号名称呼),

    • ⏱ 2023-04-18 21:41:32
  • 📌 普通的方法通常会带着这样的诱惑告诉你:只要看完这100部美剧,你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英语达人。但张同完的方法是:只看一部剧,但这一部剧要看100遍!他还提供了这一方法的具体步骤。第一步,关掉所有字幕观看第一遍;第二步,打开母语字幕观看第二遍,确认之前没有听懂的部分;第三步,换成英文字幕,把刚才没听懂的片段抄下来;第四步,反复练习听不清楚的片段,听完马上跟读;第五步,关掉所有字幕,观看剩下的97遍。这其中,关键要领是弄清楚每一句台词的意思,听完马上跟读,对不熟练的片段反复练习,使语气、语速、语调尽可能与剧中一样。换句话说,就是将剧中的情景对话强化为“大脑的肌肉记忆”,直到在类似的场景下不用思考就能脱口说出极为准确和地道的外语。

    • ⏱ 2023-04-18 21:43:00
  • 📌 而那些使用了类似“进步本”的学霸,则越学越轻松,因为他们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因而在后期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难点会越来越少。巨大的学习优势还会让他们自信满满、乐此不疲,甚至学习上瘾、停不下来。所以对一些人来说,学习这件事永远是难的,无论学什么都学不好;而另一些人却学什么成什么,显得特别聪明。背后的原因很可能就在于这个最基本的学习观。

    • ⏱ 2023-04-18 21:44:15
  • 📌 万维钢在《学习究竟是什么》这本书中也提倡读者秘密前行,他说:“你应该有个秘密项目,这种感觉很好。平时该上班上班,自己私下干一件大事。这个项目不是普通的业余爱好,你非常严肃认真,每天都取得进展,达到很高的水平。白天的你有一个身份,晚上的你还有另一个身份。没人真正了解你,只有你自己知道你在做的是什么……”我想,身怀一个秘密计划不仅可以减少我们初期的行动阻力,而且会让我们更有幸福感。毕竟做好了来日可以在他人面前放个大招,做不好也不会遭受打击,随时可以从头开始。

    • ⏱ 2023-04-18 21:46:59

第五章 战略——环境与多维

  • 📌 就拿读书这件事来说,“读书=学习或成功”这个公式显然不是事实,因为你只要稍微观察一下现实就能发现,很多人即使常年读书也未必活得如意,而很多不读书的人却能过得风生水起。可见,读书并不是人生成败的分水岭,那么真正的分水岭在哪儿呢?答案也是两个字:维度。

    • ⏱ 2023-04-18 21:18:00
  • 📌 飞人乔丹在练习罚篮时的一个特殊方法也很值得我们了解:先睁着眼把球投出,然后闭着眼再投一遍,如此反复。其中,睁眼练习是用意识主导,而闭眼练习,则相当于关闭了意识,这个时候就只能逼迫自己动用潜意识来感知和练习了。看来高手们都懂得同时调用多维度感官来学习。

    • ⏱ 2023-04-18 21:19:59
  • 📌 另外,我还有一个猜想:一个人开始读书的时机太早或太晚可能都不太好。读书太早的人容易成为“书呆子”,因为那时缺乏人生经历,脑中堆积了太多单维度知识,知识落不了地;而一个人一旦过了某个年纪或许就很难再静下心读书了,毕竟原先的方式已经驾轻就熟,再想通过转换思维来学习需要重新练习,太累。所以介入阅读更理想的时机,或许正是一个人既有一定的人生经历,又有一些人生困惑的时候,此时读书往往会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知识和阅历能相互融合,意识和潜意识的所有维度也能有效结合,可塑性最强。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想,读不读书以及什么时候开始读书最好?现实结果会是最好的评判师。

    • ⏱ 2023-04-18 21:20:43

第六章 成事——做到,是最高等级的成长

  • 📌 一天,他在看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的时候,突然意识到节目里展现的优越的生活条件、有趣的生活场景都需要良好的经济基础作支撑,如果自己今后是一个没有本事的爸爸,他似乎“哪儿也去不了”,既不可能有电视中那样敞亮的家,也不可能谈笑风生地生活,只能为生计奔波。想到这里,他几乎要跳起来,因为他无法忍受自己将来要面临“没办法”“迫不得已”的情景,于是决定为自己做点事情。Scalers的可贵之处在于,他能在真正的痛苦还没到来之前就运用未来视角对当前的状态进行审视,从而让自己提前感受到痛苦,并以此驱动自己。可惜的是,生活中的大多数人都缺乏这种自我觉察的元认知能力,所以对生活中的痛苦和喜悦不够敏感。他们每天有吃有穿,也有事情做,但就是对自己的人生很迷茫;他们对眼下的生活不够满意,但似乎也能忍受;他们对未来的生活有向往,但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总之,他们处于那种“不是特别痛苦,也不是特别喜悦”的中间状态,前无拉力、后无推力,心里想过更好的生活,但身体充满惰性,于是成天在“想变好”和“想偷懒”之间拉锯,无法主动做成一件事。

    • ⏱ 2023-04-18 21:22:31
  • 📌 但是自从我把心理标尺拉长到7年之后,所有的焦虑、浮躁一下子都消失了,我突然觉得时间很充裕,一点都不着急了。我开始能静下心阅读每一本书,不再追求数量,也不再追求速度,而是把“改变”作为衡量自己学习成果的标准,结果反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开始尝试输出,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把所学知识重新关联并解释出来,结果不经意间拥有了写作深度长文的能力。

    • ⏱ 2023-04-18 21:24:05
  • 📌 在7年周期的影响下,我开始能够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主动降低心理期待,告诉自己要能忍耐暂时的进步缓慢。从7年的时间跨度来看,当下的沉寂不算什么,我相信只要盯着长久价值去持续学习和产出,就一定能走到复利曲线的拐点。所以即使在没人阅读、没人点赞、没人反馈的日子里,我也不浮躁,不会因阅读量少而打乱自己的节奏。

    • ⏱ 2023-04-18 21:25:26
  • 📌 一是只输入不输出。这类人只知埋头苦学,满足于自我感觉良好的努力,却从不想着要输出点什么,于是他们一开始就没有参与价值交换的机会。二是有输出但无价值。这类人勤于输出,甚至非常努力,可惜他们始终在舒适区内打转,生产的内容价值不足。他们要么追逐热点、要么自说自话、要么内容过于同质化,除了用努力感动自己,其余所获甚少。无价值或低价值的内容在信息爆炸的世界里必然难以立足,因此,输出和价值必须合而为一,方能迈过价值交换的分水岭。三是有输出、有价值但积累不够。如果我们的输出越来越受欢迎,甚至时不时有意想不到的爆发,说明我们已经在价值创造的路上开始小跑加速了,但这时还请保持耐心,几次爆发并不能说明问题,持续稳定地高质量输出才能让我们走到复利曲线的拐点。

    • ⏱ 2023-04-18 21:26:44

结语 顶级的生活不是奢华,而是创造

  • 📌 《见识》的作者吴军曾在书中提到:人类幸福感的本源只有两个:一个是基因的传承,另一个就是影响力。我极其赞同这个观点。

    • ⏱ 2023-04-18 21:28:42
  • 📌 一是一定要有输出意识。这个道理显而易见,但绝大多数人确实是在这里被卡住的。不信你可以审视一下四周,很多人都是这样的:一年读上百本书、每天背几十个单词、购买无数网课、沉迷于各类思维模型、常年练习钢琴……但很少有人在读书之后去输出原创文章或实践,在背单词之后去尝试阅读原版书籍,在学习网课之后去解决实际问题,在练琴之后去尝试谱曲。他们沉迷于各种道理无法自拔,沉迷于重复练习感动自己,就是没有想过要产出点什么。要想有所创造,我们首先得生出一个“孩子”吧!所以我时常鼓励读者不要沉迷于输入,而要沉迷于输出,不管学什么都要想着产出点什么,否则我们就会始终处于消费层,始终处在舒适区内。即使刚开始很“爽”,但之后会慢慢变得“不爽”。哪怕输出的东西十分粗糙也不要紧,至少我们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原创作品”,只要有了原创的火花,它就可能变成火苗,进而变成熊熊大火。

    • ⏱ 2023-04-18 21:31:03
  • 📌 我们的作品要想产生影响力,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独一无二和对他人有用。如果非要再加上一个条件,那就是:长期。综合起来就是:一定要创造出独一无二且对自己和他人有长期价值的东西。

    • ⏱ 2023-04-18 21:31:31

后记 你的一生至少要主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

  • 📌 你肯定问过自己这个“人生终极问题”:人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很多人为了寻找这个意义放弃了生活,一些人甚至为此放弃了生命,毕竟过没有意义的生活就像行尸走肉。我以前也对这个问题非常困惑,不知道人活在世上到底为了什么,所以浑浑噩噩地度过了很长时间。不过现在,我一点也不纠结了,因为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努力成为一个对他人很有用、被他人强烈需要的人!
    • ⏱ 2023-04-18 21:32:00

读书笔记

本书评论

读完了,打赏休息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