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幸福的勇气》5星+

推荐序一 没有足够勇气,你就无法幸福

2022-11-08 09:06:56

这本书的作者是阿德勒的痴迷者,这一辈子就研究这一个人,这种事我是做不来的。所以他对于阿德勒的理解又比我们这些门外汉更接近真相

2022-11-08 09:08:42

相对于爱,人们更愿意选择恨。因为恨比爱容易,操作简单而且责任不在我,甚至让我更有力量!但恨的结果就是相互对抗,两败俱伤。你内心的伤痛永远得不到疗愈的机会,一遇到风吹草动就会沉渣泛起、雷霆万钧。
要选择爱,首先要过伤害这一关。明明遭遇过伤害,却要报之以琼瑶。这里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而是知识和智慧。理解了,才能接受。很多情侣宁愿吵架也不愿意剖析内心的伤痛,因为愤怒比心碎好过得多。如果你相信真正的幸福不是假装没事的云淡风轻,如果你想要追求明白通达的幸福感,你第一个要具备的就是直面自己内心伤痛的勇气。而这,才是阿德勒哲学之路的第一步。
所以,没有足够的勇气,请不要跟我说你渴望幸福。
樊登

2022-11-08 09:09:13

本人长期受训于弗洛伊德所开创的传统,后来也受到荣格的部分影响。弗洛伊德走向人的内心,而荣格走得更深,从个人无意识走向了集体无意识。这固然对理解人性很有帮助,但如果只持“越深越好”的视角,难免会使我们产生一种外界社会几乎不存在的“负性幻觉”,而阿德勒的心理学实在是一帖针对“内向病”的良药。其实在弗洛伊德的后继者当中,多人都受到了阿德勒的间接影响,如书中多次引用到的弗洛姆。而存在主义疗法的创始人之一罗洛梅曾经直接受教于阿德勒。如此说来做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同道,最好是能处于弗洛伊德一荣格—阿德勒等边三角形的中心才不至于偏颇。
然而本书并不是一本临床心理手册,相反,本书非常适合于一般读者阅读,尤其是教师和为人父母者。阿德勒有关教育的真知灼见,想必各位读后自有体会。
张沛超

2022-11-08 09:09:40

麻烦的是阿德勒思想谈论人的时候太过“理想化” 。简直就像是基督教提倡的“邻人爱”一样不切实际的说教。好,所以我要提出第一个问题。先生认为阿德勒心理学是“科学”吗?
哲人: 要说它是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也就是那种拥有证伪可能性的科学,那应该不是。虽然阿德勒明确表示自己的心理学是“科学”,但当他开始提出“共同体感觉”这个概念的时候,很多人就离他而去了。与你一样,他们断定“这种东西并不是科学”。
青年: 是的,对于志在研究科学心理学的人来说,这也许是非常自然的反应。
哲人: 这一点也是至今依然存在争议的地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以及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在不具有证伪可能性这个意义上,三者都与科学的定义存在矛盾之处。这是事实。

2022-11-08 09:09:56

青年: 明白。您是说深入到人类“心灵”的是哲学、宗教。那么,两者的区别、分界线又在哪里呢?依然是“是否有神的存在”这一点吗?
哲人: 不。哲学和宗教的最大区别在于是否有 “故事 ”。宗教是通过故事来解释世界。在这里,可以说神是说明世界的重大故事的主人公。与此相对,哲学则拒绝故事。哲学通过没有主人公的抽象概念来解释世界。

2022-11-08 09:10:14

并且,假如有人自称“自己明了一切”,继而停止求知和思考,那么,不管神是否存在或者信仰有无,这个人都已经步入了“宗教”。我是这么认为的。
青年: 也就是说,先生您还“不知道”答案?
哲人: 不知道。当我们自认为“了解”了对象的那一瞬间,就不再想继续探索了。我会永不停止地思考自己、思考他人、思考世界。因此,我将永远“不知”。
青年: 呵呵呵。您这又是一种哲学式的回答吧。
哲人: 苏格拉底通过与那些自称“知者”(诡辩派)的人对话得出一个结论。我(苏格拉底)很清楚“自己的知识并不完备”,知道自己无知;但是,他们那些诡辩派也就是自称知者的人自以为明了“一切”,却对自己的无知一无所知;在这一点上,也就是在“知道自己的无知 ”这一点上 ,我比他们更配称为知者 ……这就是著名的“无知之知”言论。

2022-10-28 10:11:10

青年: 也就是说,先生您还“不知道”答案?
哲人: 不知道。当我们自认为“了解”了对象的那一瞬间,就不再想继续探索了。我会永不停止地思考自己、思考他人、思考世界。因此,我将永远“不知”。
青年: 呵呵呵。您这又是一种哲学式的回答吧。
哲人: 苏格拉底通过与那些自称“知者”(诡辩派)的人对话得出一个结论。我(苏格拉底)很清楚“自己的知识并不完备”,知道自己无知;但是,他们那些诡辩派也就是自称知者的人自以为明了“一切”,却对自己的无知一无所知;在这一点上,也就是在“知道自己的无知 ”这一点上 ,我比他们更配称为知者 ……这就是著名的“无知之知”言论。

2022-10-28 10:11:31

因此,阿德勒说:“你并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着 ,别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着 。”不必畏惧他人的视线,不必在意他人的评价,也不需要寻求他人的认可。尽管去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路。也就是既不要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要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是一个会带给初次接触阿德勒心理学的人极大冲击的概念。

2022-10-28 10:12:30

假若我们片面地去理解阿德勒所说的“课题分离”,那么,所有的教育都将是对他人课题的干涉,是应该被否定的行为。但是,在阿德勒时代,没有比他更热心教育的心理学家。对阿德勒来说 ,教育不仅是中心课题之一 ,更是最大的希望 。青年: 哦,具体讲呢?
哲人: 例如,在阿德勒心理学中,心理咨询并不被认为是“治疗”,而被看成是“再教育 ”的机会。

2022-10-28 10:18:16

哲人: 不要试图改变或者操控眼前的他人。不附加任何条件地去认可“真实的那个人”。这就是最好的尊重。并且,假如有人能认可“真实的自己”,那个人应该也会因此获得巨大的勇气。可以说尊重也是 “鼓励 ”之根源 。

2022-10-31 08:34:10

是的。孩子们服从的仅仅是“权力”而不是“你”,他们也根本不想理解“你”,他们只是堵住耳朵闭上眼睛苦苦等待愤怒风暴快点过去而已。

2022-10-31 08:39:04

青年: 不可能!先生您或许不知道,那些孩子们的兴趣有的非常下流!有的甚至极其粗俗、怪诞、丑恶!所以,为他们指出正确道路不正是我们大人的职责所在吗?!
哲人: 不对。关于共同体感觉,阿德勒喜欢这样讲,我们需要“用他人的眼睛去看 ,用他人的耳朵去听 ,用他人的心去感受 ”。
青年: 什么意思?
哲人: 你现在是企图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心去感受。所以才会用“粗俗”“丑恶”之类的词来形容孩子们的兴趣。孩子们并不认为自己的兴趣粗俗。

2022-10-31 08:40:30

哲人: 例如,有一个根本不想学习的学生。此时去追问他“你为什么不学习”,这种做法本身就表现了缺乏尊重的态度。不要这样做,而是去想一想“假如自己和他拥有同样的心灵和人生的情况会如何?”。想象一下自己和他处于相同的年纪,生活在一样的家庭,交着和他相同的朋友,拥有和他一样的兴趣。如此一来也就能想象出“那样的自己”在学习这个课题上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以及为什么会拒绝学习……你知道这种态度叫什么吗?青年: ……是想象力吗?
哲人: 不,这就是“共鸣 ”。

2022-10-31 08:46:00

青年: 也就是说,决定我们生活方式的并不是过去的经历 ,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
哲人: 正是如此。
青年: 并且,那时先生还说过这样的话。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 “此时此处 ”的你自己 ……这样理解没错吧?哲人: 谢谢。没错。我们并不是受过去精神创伤摆布的脆弱存在。阿德勒思想本身就是基于对人的尊严与潜能的强烈信赖,他认为“人随时可以决定自我”。

2022-10-31 08:46:47

哲人: 正是如此。这又要涉及“变化是什么”这个问题。倘若说得过激一些,变化就意味着 “死亡 ”。
青年: 死亡?
哲人: 比如,假设你现在正为人生而苦思焦虑,很想改变自己。但是,改变自己就意味着抛弃“过去的自己”,否定“过去的自己”,压制“过去的自己”,可以说就是把“过去的自己”送进坟墓,之后会作为“全新的自己”重生。
那么,无论对现状多么不满,能够选择“死”吗?能够投身于深不见底的黑暗吗?这并不容易做到。
所以,人们不想改变,无论多么痛苦也想“维持现状”。并且,还要为“维持现状”这一选择寻找一些合适的借口。

2022-11-02 08:55:45

哲人: 历史是被时代掌权者不断篡改的一个巨大故事。历史常常按照掌权者制定的是非观被巧妙地篡改。一切年表和史书都是被篡改过的伪书,目的就是为了证明时代掌权者的正统性。
在历史中,常常是“现在”最正确,一旦某个政权被打倒,又会有新的执政者来改写过去。目的只有一个:证明自己的正统性。在这里,根本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过去”。

2022-11-02 08:58:17

哲人: 这个三棱柱就代表我们的心。现在,从你坐的位置只能看到三个侧面中的两个面。两个面上分别写着什么呢?青年: 一个面上写着“可恶的他人 ”,另一个面上写着“可怜的自己 ”。
哲人: 是的,来进行心理咨询的人大多讲的就是这两种情况。声泪俱下地诉说自己遭到的不幸,抑或是深恶痛绝地控诉责难自己的他人或者将自己卷入其中的社会。

2022-11-08 09:10:30

哲人拿出了折成三棱柱形状的纸。从青年所在的位置只能看到三面中的两个面。上面分别写着“可恶的他人”和“可怜的自己”。据哲人讲,苦恼不堪的人所倾诉的归根结底就这两种。并且,哲人用他那纤细的手指缓缓地转动了一下三棱柱,露出了最后一个面上写的字,那上面写的话对青年来说简直是刺入肺腑。
阿德勒心理学中并无“魔法”
青年: ……
哲人: 来,请你读出来!
青年: “以后怎么做?”

2022-11-08 09:12:16

哲人: 问题行为的第一个阶段是“称赞的要求 ”。
青年: 称赞的要求?也就是“请表扬我!”吗?
哲人: 是的。面对父母或教师,抑或其他人,扮演“好孩子”。如果是在单位上班的人,就在上司或前辈面前尽力表现出干劲和顺从,他们想要借此得到表扬。
青年: 这不是好事吗?不给任何人添麻烦,积极致力于生产性活动,也有益于他人。这里根本找不出任何问题啊。
哲人: 的确,作为个别行为来考虑的话,他们似乎是不存在任何问题的“好孩子”或者“优等生”。实际上,孩子们认真学习、积极运动,员工努力工作,旁人看了本来也会想要表扬。
但是,这里面其实有一个很大的陷阱。他们的目的始终只是 “获得表扬 ”,进一步说就是 “在共同体中取得特权地位 ”。

2022-11-02 09:08:31

哲人: 是的。他们并不是在做 “好事 ”,只不过是在做 “能获得表扬的事 ”。并且,倘若得不到任何人的表扬和关注,这种努力就没有任何意义。如此一来,很快就会失去积极性。
他们的生活方式(世界观)就是 “如果没人表扬就不干好事 ”或者是 “如果没人惩罚就干坏事 ”

2022-11-02 09:09:01

哲人: 问题行为的第二个阶段是“引起关注 ”。
青年: 引起关注?
哲人: 好不容易做了“好事”却并未获得表扬,也没能够在班级中取得特权地位,或者原本就没有足够的勇气或耐性完成“能获得表扬的事”。此时,人就会想 ,“得不到表扬也没关系 ,反正我要与众不同 。”青年: 即使通过做坏事或者会被责骂的事?
哲人: 是的。他们已经不再想要获得表扬了,只是考虑如何才能与众不同。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们的行为原理不是“办坏事”,而是“与众不同”。

2022-11-03 09:04:31

哲人: 在问题行为的第三个阶段,目的发展为“权力争斗 ”。
青年: 权力争斗?
哲人: 不服从任何人,反复挑衅,发起挑战,企图通过挑战胜利来炫耀自己的“力量”,并以此获得特权地位。这是相当厉害的一个阶段。
青年: 挑战是指什么?莫非是上去打对方?
哲人: 简而言之就是“反抗 ”。用脏话来谩骂、挑衅父母或老师,有的脾气暴躁、行为粗鲁,有些甚至去抽烟、偷盗,满不在乎地破坏规则。

2022-11-03 09:08:40

哲人: 是的。很多父母或老师此时都会拿起“愤怒球拍”打过去“斥责之球”。但是,这样做就上了他们的当,只能是“和对方站在同一个球场上”。他们会兴高采烈地打回下一个“反抗之球”,并在心中窃喜自己发起的连续对打拉开了帷幕。
青年: 那么,您说该怎么办呢?
哲人: 如果是触犯了法律的问题就需要依法处理。但是,当发现不涉及法律问题的权力争斗时,一定要立即退出他们的 “球场 ”。首先应该做的事情仅此而已。请一定要清楚一点,斥责自不必说,即使表现出生气的表情也等于站在了权力争斗的球场之上。

2022-11-03 09:08:52

哲人: 问题行为的第四个阶段就是“复仇 ”阶段。青年: 复仇?
哲人: 下定决心挑起了权力争斗却并未成功,既没有取得胜利也没有获得特权地位,没能得到对方的回应,败兴而退。像这样战败的人一旦退下阵去就会策划“复仇”。
青年: 向谁复仇?复什么仇?
哲人:向没有认可这个无可替代的 “我 ”的人复仇 ,向不爱 “我 ”的人复仇 ,进行爱的复仇

2022-11-03 09:09:37

哲人: 简单说来,所谓的跟踪狂行为就是典型的复仇,是针对不爱自己的人进行的爱的复仇。那些跟踪狂们十分清楚对方很讨厌自己的这种行为。也知道根本不可能借此发展什么良好关系。即使如此,他们依然企图通过“憎恶”或者“嫌弃”来想办法建立某种联系。

2022-11-03 09:09:48

哲人: 还有,自残行为或者自闭症在阿德勒心理学看来也是“复仇”的一环,他们是通过伤害自己或者贬损自己的价值来控诉 “我变成这样都是你的错 ”。当然,父母会十分担心并且万分痛心。如此一来,对孩子们来说,复仇就成功了。

2022-11-03 09:11:10

哲人: 问题行为的第五个阶段就是“证明无能 ”。
青年: 证明无能?哲人: 是的,在这里请您试着把它当成自己的事情来考虑。为了被人当成“特别的存在”来对待,之前可谓想方设法、绞尽脑汁,但都没有成功。父母、老师、同学,大家对自己甚至连憎恶的感情都没有。无论是班级里还是家庭中,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2022-11-03 09:12:05

青年: 可对我来说,这种期待是一种很大的麻烦!真希望能够解放出来。哲人:……是的,正是“不要再对我有所期待”这样的想法导致了“证明无能”行为的产生。
青年: 也就是告诉周围的人“因为我很无能,所以不要再对我有所期待”?
哲人: 是的,对人生绝望,打心底里厌恶自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并且,为了避免再次体会这种绝望就去逃避一切课题。向周围人表明,“因为我如此无能,所以不要给我任何课题,我根本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青年: 为了不再受伤?
哲人: 是的。与其认为“也许能办到”而致力其中结果却失败,还不如一开始就认定 “不可能办到 ”而放弃更加轻松 。因为这样做不用担心再次受到打击

2022-11-03 09:12:15

哲人: 所以,他们就会想尽办法证明自己有多么无能 。赤裸裸地装傻,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再简单的课题也不愿去做。不久,连他们自己都深信“自己是个傻瓜”。

2022-11-03 09:14:38

哲人: 的确如此。那么,假设你的手上拿着刚才的三棱柱。
青年: 三棱柱?哲人: 是的。一面写着“可恶的他人”,另一面写着“可怜的自己”,最后一面写着“以后怎么做”。就像我们心理咨询师使用的三棱柱一样,你在听学生们说吵架理由的时候脑子里也想象着三棱柱

2022-11-03 09:18:23

哲人: 是的,没错。父母以及教育者往往对孩子们过于干涉、过于保护,结果就培养出了任何事都要等待他人指示的“自己什么也决定不了的孩子”。最终培养出的人即使年龄上成为大人,内心依然是个孩子,没有他们的指示什么也做不了。如此一来,根本谈不上什么自立。

2022-11-04 08:57:50

哲人: 一旦学生们自立之后与你站在平等的立场上,你的权威就会丧失。你现在与学生们之间建立的是“纵向关系”,并且你很害怕这种关系崩塌。不仅是教育者,很多父母也潜在地怀着这种恐惧

2022-11-04 08:58:47

哲人: 好吧。比如,孩子们问你“我可以去朋友那里玩吗”?这时候,有的父母就会回答说“当然可以”,并附加上“做完作业之后吧”之类的条件。或者,也有的父母会直接禁止孩子去玩。这都是将孩子置于“依存”或“无责任”地位的行为。
父母不可以这样,而应该告诉孩子“这事你可以自己决定”。告诉他自己的人生 、日常的行为一切都得由自己决定 。并且 ,假如有做出决定时需要的材料——比如知识或经验——那就要提供给他们 。这才是教育者应有的态度 。

否定“通过表扬促进成长”

2022-11-04 09:02:10

哲人: 那么,咱们一起想一想吧。为什么要在教育现场贯彻 “不可以表扬 ”这一原则呢 ?为什么明明通过表扬会令有些孩子非常开心并取得进步 ,但却不可以进行表扬呢 ?通过表扬 ,你要承担什么样的风险呢 ?青年: 呵呵呵,您又要开始讲歪理了。我绝不会让步的,这就让您改变主张。
褒奖带来竞争

人生始于“不完美”

2022-11-04 09:06:32

哲人: 反过来讲,人类最害怕的是孤立。孤立的人不仅仅是身体安全受到威胁,就连心理安全也处于威胁状态之下。因为人类本能地清楚一个人根本无法生存。因此,我们常常希望能与他人建立坚固的“联系”……你知道这一事实意味着什么吗?

2022-11-04 09:06:27

青年: ……不知道,是什么?
哲人:所有人的内心都有共同体感觉 ,它与人的认同需求紧密相连

“自我认同”的勇气

2022-11-04 09:07:25

哲人: 严格说来并非如此。阿德勒心理学认为 ,人类最具根源性的需求是 “归属感 ”。也就是说,不想孤立,想要真实地感到“可以在这里”。因为,孤立首先会导致社会性死亡,不久还会导致生物性死亡。那么,怎样才能获得归属感呢?
就是在共同体中取得特别地位,不要“泯然众人”。
青年: 不要泯然众人?
哲人: 是的。无可替代的“这个我”不要做“芸芸大众”,任何时候都必须确保自己独一无二的位置,“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绝对不能被动摇。

是“信任”,还是“信赖”?

2022-11-07 09:02:20

青年: 好的。坦率地说,“信任 ”就是有条件地相信对方 。例如,向银行贷款的时候,银行当然不会无条件地把钱贷出去。银行只有在取得不动产或担保人之类的担保之后才会贷出与之相应的金额,并且还会收取非常可观的利息。这并不是“因为相信你所以放贷”,而是一种“因为相信你准备的担保价值所以放贷”的态度。总之,不是相信“那个人”,而是相信那个人所具备的“条件”。
哲人: 那么,“信赖”是指什么呢?
青年: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 。即使没有值得信任的依据也相信,不考虑什么担保,无条件地相信,这就是“信赖”。

2022-11-07 09:03:22

哲人: 是的。工作关系是 “信任 ”关系 ,而交友关系则是 “信赖 ”关系 。
青年: 什么意思呢?
哲人: 工作关系是伴随着某些利害或者外在要素的附带条件的关系。例如,因为碰巧在同一个公司,所以要互相协作。虽然人格方面相互并不喜欢,但因为是客户所以要保持关系,而且也相互提供帮助。但是,离开了工作之后根本不想继续保持关系。这就是由工作利害结成的“信任”关系。不管个人是否愿意,都必须保持关系。
另一方面,交友根本不存在“必须和这个人交友的理由”。既不存在利害,也不是受外界要素制约的关系。它是一种由“喜欢这个人”之类的内在动机结成的关系。如果借用你刚才说的话来讲,那就是相信“那个人本身”,而不是他所具备的“条件”。交友显然是“信赖”关系

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2022-11-07 09:08:39

哲人: 那么,这里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尊重真实的那个人”这一主张中尊重的定义,其根本内涵是“信任”还是“信赖”呢?
青年: 哎?
哲人: 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尊重其真实本色。如果说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一点,那就是因为无条件地接纳信任那个人。也就是说,因为信赖。
青年: 您是说尊重和信赖同义?
哲人: 可以这么讲。反过来说,我们无法“信赖”一个自己并不尊重的对象。能否 “信赖 ”他人与能否尊重他人紧密相关 。
青年: 哈,我明白了。教育的入口是尊重;而尊重就是信赖;然后,基于信赖的关系就是交友关系。就是这样的三段论吧?

人与人永远无法互相理解

2022-11-07 09:13:09

哲人:你还没有做到真正喜欢自己 ,所以你才无法信赖他人 ,也无法信赖学生并与之建立交友关系 。正因为如此,你才想要通过工作获得归属感,想要通过在工作方面有所成就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人生要经历“平凡日常”的考验

2022-11-07 09:15:32

哲人: 特蕾莎修女被问到“为了世界和平,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的时候,她这样回答,“回家之后请善待家人。”阿德勒的共同体感觉也是一样。不是为世界和平做什么,而是首先信赖眼前的人 ,与眼前的人交朋友 。这样在日常生活中积累起来的信赖总有一日足以平息国家间的争斗。

爱并非“被动坠入”

2022-11-07 19:37:27

哲人: 也就是说,对于人来说的爱,既不是由命运决定的事情,又不是自发的事情。我们并不是“被动坠入”爱。
青年: 那么,爱是什么呢?
哲人: 爱需要培养起来。如果仅仅是“被动坠入”的爱,那谁都可以做到。这样的事情不值得称为人生课题。正因为它需要在意志力的作用下从无到有慢慢培养起来 ,所以爱的课题才非常困难 。
很多人根本不懂这一原则就想去谈论爱,所以,也就只能说一些与人毫不相关的“命运”或者动物性“本能”之类的词。把对自己来说本应是最重要的课题看作意志或努力范围之外的事情,不加正视,进一步说就是不 “主动去爱 ”

从“被爱的方法”到“爱的方法”

2022-11-07 19:40:30

不仅仅是阿德勒,最好也听听埃里克·弗洛姆的话。他出版了畅销世界的名为《爱的艺术》的著作。
的确,获得他人的爱很难。但是,“爱他人 ”更是难上好几倍的课题 。
青年: 这种玩笑话,谁会信呢?!爱这种事,即使坏人也会。困难的是被爱!即使说恋爱的烦恼全都集中在这一句话上也不为过。
哲人: 曾经我也这么认为。但是,了解了阿德勒并通过育儿活动实践了其思想,懂得了更博大的爱的存在之后,现在的我持完全相反的意见。这是与阿德勒思想本质相关的部分……一 旦懂得了爱的困难,你也就理解了阿德勒思想。

变换人生的“主语”

2022-11-07 21:19:08

哲人: 并且,我们为了获得幸福必须涉入人际关系之中。人类的烦恼全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而人类的幸福也全都是人际关系的幸福。这也是我反复强调过的话。

2022-11-07 21:19:42

哲人: 阿德勒说过:我们都是只有在感到 “我对某人有用 ”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之后,才能获得“可以在这里”之类的归属感。另一方面,我们无法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真的对别人有用,即使眼前的人表现得非常高兴,原则上我们也不可能知道他是否真的高兴。
在此就出现了“贡献感”这个词。如果我们拥有 “我对别人有用 ”之类的主观感觉也就是贡献感 ,这就足够了 。没有必要再继续寻求依据,从贡献感中寻找幸福,从贡献感中获得喜悦。
我们通过工作关系可以感受到自己对别人有用,我们通过交友关系可以感受到自己对别人有用,如果是这样,幸福就在其中。

2022-11-07 21:20:35

哲人: 既不是利己地追求“我的幸福”,也不是利他地期望“你的幸福”,而是建立不可分割的 “我们的幸福 ”。这就是爱。
青年: ……不可分割的我们?
哲人: 是的。阿德勒提出了比 “我 ”或 “你 ”更高一级的 “我们 ”。关于人生的所有选择,都遵循这一顺序。既不优先考虑“我”的幸福,也不只是满足“你”的幸福,只有“我们”两个人都幸福才有意义。“由两个人共同完成的课题”就是这么回事。
青年: 既利己又利他?
哲人: 不是。既“不”是利己又“不”是利他。爱并非兼顾利己和利他两个方面,而是两者都排除

2022-11-07 21:20:59

哲人: 我们自出生以来一直都是用“我”的眼睛观察世界,用“我”的耳朵聆听声音,在人生中追求“我”的幸福,所有人都是如此。但是,当懂得真正的爱的时候,“我 ”这一人生主语就变成了 “我们 ”。既不是利己心又不是利他心,而是在全新的准则下生活。
青年: 但是,那“自我”岂不是有可能消失了?哲人: 正是。为了获得幸福生活 ,就应该让 “自我 ”消失 。
青年: 什么?!
自立就是摆脱“自我”

爱究竟指向“谁”

2022-11-07 21:23:39

哲人: 自立既不是经济方面的问题也不是就业方面的问题,而是对待人生的态度 、生活方式的问题 ……今后你也一定会下定决心去爱某个人,那时候就能告别孩童时代的生活方式,实现真正的自立。因为,我们通过爱他人能渐渐成熟起来 。青年: 通过爱变成熟……?!
哲人: 是的。爱是自立 ,是成熟 。正因为如此,爱非常困难 。

人们害怕“去爱”

2022-11-07 21:28:08

哲人: 你还无法爱自己,做不到尊重自己、信赖自己。因此,你就会认为在爱的关系中“肯定会受伤”或“一定会伤心”,认为不可能有人爱这样的自己。
青年: ……但是,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哲人: 我没什么优点,所以,无法与任何人建立爱的关系,不能涉足没有担保的爱……这种想法是典型的自卑情结 ,因为这是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不解决课题的借口 。青年: 但……但是……
哲人: 分离课题。爱是你的课题,但是,对方如何回应你的爱,那是他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掌控。你能做的唯有分离课题,自己先去爱 。

不存在“命中注定的人”

2022-11-08 09:11:16

哲人: 所以,没有足够的勇气涉足“关系”的人会怎么做呢?沉迷于“命中注定的人”这一幻想之中……好比现在的你这样。
明明值得爱的人就在眼前,但却找各种理由退却,说什么“不是这个人”,并自欺欺人地认为“一定还有更理想、更完美、更有缘分的人”。根本不想进一步发展关系,亲手排除一切候选人。
青年: ……不……不是。
哲人: 就这样,通过设定一个过大的、根本不存在的理想来回避与现实的人交往,这才是感叹 “没有邂逅 ”的人的真实面目 。
青年: 我在逃避“关系”?
哲人: 并且活在幻想之中 。你认为幸福会不请自来,常常在想:“虽然现在幸福还没有到来,但只要遇到命中注定的人,一切都会好起来。”

爱即“决断”

2022-11-07 21:31:21

哲人: 结婚不是选择“对象”,而是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青年: 选择生活方式?!那么,“对象”是谁都无所谓吗?
哲人: 归根结底是这样。
青年: 别开玩笑了!!这种论调谁会承认呢?!请收回!马上收回!!
哲人: 我承认这一说法会遭到很多人的反对,但是,我们可以爱任何人 。
青年: 别开玩笑了!如果是这样的话,在大街上随便找一位素不相识的女性,你可以爱上她并与之结婚吗?
哲人: 如果我决心这么做的话。
青年: 决心?!
哲人: 当然,很多人都是感觉与某人的相遇是“命运安排”,然后凭着直觉决定结婚。但这并不是冥冥中被安排好的命运,而仅仅是自己决心 “相信是命运安排 ”。
弗洛姆说:“爱某个人并非单单出于激烈感情,这是一种决心 、决断 、约定 。

致将要创造新时代的朋友们

2022-11-07 21:34:32

哲人: 如果是这样,我们能做的事情也许就只有一件。在所有的相遇与人际关系中 ,不断朝着 “最佳分别 ”努力 。唯有如此 。
青年: 朝着最佳分别不断努力?!
哲人: 不断付出努力,以便有朝一日分别的时候,可以无憾地说“与这个人相遇、一起度过的日子很对很值得”。无论是在与学生们之间的关系中还是在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中,以及与爱人之间的关系中,都是如此。
例如,假设你现在与父母之间的关系突然终止,或者是与学生们之间的关系、与朋友之间的关系突然终止,你能够把它当作“最佳分别”平静接受吗?
青年: 不……不。这实在是……
哲人: 那么,你只能今后努力建立起可以做到这一点的关系,“认真活在当下 ”就是这个意思。

2022-11-07 21:35:11

哲人: 有人问“人的变化有期限吗”?阿德勒回答说“的确有期限”。然后他调皮地微笑了一下,又补充道“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 ”。
青年: ……哈哈!太高明了!
哲人: 开始去爱吧。然后,与爱的人一起不断朝着“最佳分别”努力。根本没必要去在意期限之类的问题

后记一 再一次发现阿德勒

2022-11-07 21:36:47

阿德勒如果生活在古希腊应该会选择哲学,而苏格拉底或柏拉图如果生活在现代也许会选择心理学……岸见先生经常说“阿德勒心理学是与希腊哲学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的思想”,我感觉终于理解了他这句话的意思


多看笔记 来自多看 for iOS

读完了,打赏休息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