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王阳明和贝克莱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王阳明:“心外无物”。

1. 贝克莱(1685-1753)

贝克莱认为:我们所感知的只是观念,我感知不到的观念,对于我的心灵来说就是不存在的,但对于别的感知到它的心灵来说,这个观念就是存在的,因为所谓的“心灵”并不是仅仅指我的心灵,而是指所有的心灵,包括永恒不朽的心灵——上帝,上帝给予所有观念以感知,于是它们即使不为人所感知,也是存在的。譬如一棵树,假若没人瞧着它岂不就不再存在了;对这个异议,他的回答是:神总在感知一切;假使果真没有神,那么我们所当成的物质对象就会过一种不稳定的生活,在我们一瞧它的时候突然存在;但事实上,由于神的知觉作用,树木、岩块、石头正如同常识认为的那样连续存在着。在他认为,这是支持上帝存在的有力理由。

贝克莱身份众多,主观唯心哲学家,严肃的数学家、牛顿的敌人,教育家,但可能他最看重的还是爱尔兰基尔肯尼教区主教这个头衔,也为此付出卓越的努力。

贝克莱针对牛顿的微积分理论发动攻击,提出了“无穷小量是否是零”这个问题,使微积分理论陷入了逻辑悖论,数学史上称其为“贝克莱悖论”。因为他的攻击,微积分作为科学领域的新型武器受到了严重质疑,“贝克莱悖论”的影响堪比毕达哥拉斯学派门人希帕索斯发现无理数引发的第一次数学危机。 “贝克莱悖论”引发了“第二次数学危机”。

在近代哲学史上,贝克莱是一个典型的唯心主义者,这己成学界共识。但他是一个主观唯心论者还是客观唯心论者却始终存在着分歧。

2. 王阳明 (1472-1528)

王阳明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没有对花的“自开自落”提出异议,也就是说,他承认花是独立于人的感知而自在存在的。与贝克莱不同,王阳明对认识论不感兴趣,或者他根本没产生人是否能认识花的困惑,他只关心人的实践意象对于事的构成作用。在人没看到花时,花与人各自存在,了无相关,没有建立互动关系,但一旦人看到了花,花就进入了人的生命,花的颜色便生动起来,花也就成为了富有意义的存在,人也因为看到了花,潜在的情感被激活起来。

这是儒家实践论的典型表达: 儒家是强调有为的,人总是要积极思考和寻求自身经世致用的价值。客观世界的物质虽然在我们身外,但并不在我们心外。人的为天地立心的理想可以把宇宙装在我的心里。

有人言:中国有两个半圣人,一个是孔夫子,一个是王阳明,半个是曾国藩。王阳明是我国明代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他直接继承了南宋陆九渊的“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心学”,提出了“心外无物”的著名观点。同时,他对二程和朱熹的理学进行了严厉的抨击,形成了具有他个人风格的“心学”,其主要理论观点被弟子收录于《传习录》中。

读完了,打赏休息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