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社会心理学(第11版)》5星+

社会心理学的概念

  • 📌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互相影响,以及如何与他人互相关联的科学
    • ⏱ 2023-06-11 14:44:52

我早就知道了:社会心理学只是常识吗

  • 📌 社会心理学面临着两种互相矛盾的批评:一、社会心理学证明的都是些显而易见的事,无足轻重;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可被用来操控人类,危险之至。

    • ⏱ 2023-06-11 16:05:27
  • 📌 有些时候,结果的确出人意料(例如,比起银牌获得者来说,奥运会铜牌获得者对自己的成绩更为满意

    • ⏱ 2023-06-11 16:07:23
  • 📌 ▪ 社会心理学提出了似乎显而易见的结论,因此它是微不足道的。▪ 然而,实验研究表明,只有在事实揭晓之后结果才显得“显而易见”。▪ 这种后见之明偏差(我早就知道了现象)常导致人们过高评价自己的判断与预测。

    • ⏱ 2023-06-11 16:08:29

研究方法:如何从事社会心理学研究

  • 📌 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墓碑越高,寿命越长。卡罗尔及其同事报告,关于地位与寿命之间的关系,其他研究者使用这个年代的数据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人口密度最低且失业率最低的苏格兰地区人的平均寿命也最长。在美国,寿命与收入有关(更穷、更底层的人更有可能早逝)。

    • ⏱ 2023-06-11 16:10:39
  • 📌 无论我们调查一个城市的人,还是整个国家的人,1 200个随机取样的个体都能使我们得以描述整个总体,而同时,我们有95%的把握认为该调查的误差不超过3%,这实在太奇妙了!想象一个装满豆子的巨大广口瓶,其中50%的豆子是红色的,50%是白色的。随机选取其中的1 200个,无论瓶子里装了10000个还是10亿个,我们都有95%的把握认为捡出的1 200个豆子中,有47%到53%的豆子是红色的。如果你把红色豆子想象成是一个总统候选人的支持者,白色豆子是另一个候选人的支持者,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自1950年以来,在总统大选之前所进行的盖洛普调查对选举结果的预测只差了2%。就像几滴血就能代表整个身体的信息一样,随机取样的样本也可以代表一个总体。

    • ⏱ 2023-06-11 16:18:18
  • 📌 有箴言曰:措辞差之毫厘,实去之千里也。下面是一个关于苏丹君主的故事:苏丹梦见自己掉光了所有的牙齿,于是就召人来解梦。第一个解梦人说,“天啊!掉牙齿说明您将会目睹家庭成员的死亡。”怒不可遏的苏丹下令给这个传递坏消息的使者50鞭子。第二个解梦人听了这个梦以后,他解释说这预示着苏丹的好运:“你将比你整个家族的人都要长寿!”于是,安下心来的苏丹下令管家奖给这个传递好消息的使者50个金币。途中,迷惑不解的管家向第二个解梦人请教:“你的解释和第一个没有什么区别呀?”“哦,没错,”那个睿智的解梦人回答道,“不过,请记住一点:重要的不仅仅在于你说了什么,还在于你是怎么说的。”

    • ⏱ 2023-06-11 16:19:31

第2章 社会中的自我

  • 📌 世上有三样东西极其坚硬:钢铁,钻石,以及认识自己。——本杰明·富兰克林
    • ⏱ 2023-06-11 16:24:14

焦点和错觉:对了解我们自己的启示

  • 📌 描述焦点效应及其与透明度错觉的关系。为什么我们常常会高估别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焦点效应(spotlight effect)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做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

    • ⏱ 2023-06-11 16:24:35
  • 📌 我们总能敏锐地觉察到自己的情绪,于是就常常出现透明度错觉(illusion of transparency)。如果我们意识到自己很快乐,我们的脸上就会清楚地表现出这种快乐,我们认为别人会注意到我们快乐。事实上,我们的表现可能比自己意识到的还要不透明。(

    • ⏱ 2023-06-11 16:28:11
  • 📌 当你靠近一个你感到特别有魅力的人的时候,你是不是会感觉到不自在,或者担心你的紧张太过明显?当你在观众面前讲话时,你是不是会感觉到自己在微微颤抖,并且认为每个人都会注意到?萨维茨基和季洛维奇(Savitsky&Gilovich,2003)从他们自己和别人的研究中了解到,人们总是高估他们内在状态外露的程度

    • ⏱ 2023-06-11 16:25:49
  • 📌 研究结果已证明观众不会如你们预期的那样注意你们的焦虑……演讲者感觉他们的紧张很明显,而实际上并不那么明显……把这个记在心上,你们应该放松并做到最好。要知道如果你们紧张,很可能只有你自己知道。”

    • ⏱ 2023-06-11 16:26:29
  • 📌 所以,下次当你担心自己表现出紧张的时候,停下来想一想这些实验的教训:他人并没有你想象的那样注意你。

    • ⏱ 2023-06-11 16:26:52
  • 📌 ▪ 我们很在意自己给别人留下了什么印象,我们倾向于认为别人给予我们的关注比实际要多(焦点效应)。▪ 我们也倾向于认为我们的情绪总是表现得比实际情况更明显(透明度错觉)。

    • ⏱ 2023-06-11 16:27:18

自我概念:我是谁

  • 📌 为什么学生进入一所优秀生很少的学校后,会有更高的学业自我概念(Marsh&others,2000)。当结束了名列前茅的中学学习后,很多在学业上非常自信的学生发现,他们的学业自尊在进入了一些知名大学后受到了挑战,因为这些大学中的很多学生在中学毕业时都曾是班里的尖子生。这就好比放在小池塘里的鱼看起来会更大一些一样

    • ⏱ 2023-06-11 16:30:36
  • 📌 我们生活的大部分是围绕社会比较而进行的。当别人不漂亮时我们就觉得自己美丽或英俊,当别人迟钝时就觉得自己聪明,当别人冷血时就觉得自己有同情心。当我们评价某个人的表现时,不可能不把他和自己作比较(Gilbert&others,1995;Stapel&Suls,2004)。因此,我们可能会为别人的失败而暗自高兴,特别是当我们嫉妒的人遭受失败或遇到不幸,而我们不太可能遇到这种倒霉事之时(Lockwood,2002;Smith&others,1996)。社会比较同样会给人带来烦恼。当人们的财富、地位或业绩增长时,他们会提高对自己成就的评价标准。当人们攀爬成功的阶梯时,通常会向上看,而不是向下看:我们将自己与做得更好的人进行比较(

    • ⏱ 2023-06-11 16:32:47
  • 📌 与我们的自我概念有关的并不是别人实际上如何评价我们,而是我们想象中他们如何评价我们。我们通常感到赞扬别人比批评别人更自在,更倾向于恭维而不是嘲讽他人。因此,我们可能高估了别人对我们的评价,进而膨胀了我们的自我意象(Shrauger&Schoeneman,1979)。

    • ⏱ 2023-06-11 16:33:37
  • 📌 当他和同事询问别人最后一次称赞他人是什么时候时,美国人典型的回答是一天前。在日本,人们很少为自己个人的成就而感到骄傲,而是更多地为让他人失望而感到羞愧,因此,日本人一般的回答是四天前。我们祖先的命运决定于别人如何评价他们。当他们受其群体保护时,其生存的机会就会变大。当他们意识到群体对自己不满时,他们会感到羞愧,并做出低自尊的行为反应。马克·利里(Leary,1998,2004)指出,作为他们的后代,我们有类似的根深蒂固的归属需要,当我们面对社会排斥时会感到低自尊的痛苦。他还指出,我们基于自尊这一心理尺度来对他人如何评价我们进行监控,并做出相应行为反应。

    • ⏱ 2023-06-11 16:34:55
  • 📌 而亚洲、非洲和中南美地区的本土文化则把集体主义(collectivism)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即个人要服从集体,并据此来定义自我。这种文化孕育了相互依存的自我(interdependent self,Kitayama&Markus,1995)。这些文化中的人们喜欢进行自我批评,却很少自我肯定(Heine&others,1999)

    • ⏱ 2023-06-11 16:35:36
  • 📌 当研究者(Kim&Markus,1999)邀请被试选择一支笔时,77%的美国人选择不寻常颜色的那支(不管它是橙色的或是绿色的),但只有31%的亚洲人挑选了不寻常颜色的笔。研究者认为,这个结果说明了不同文化对独特性和一致性的偏爱。

    • ⏱ 2023-06-11 16:38:34
  • 📌 西方国家的个人主义者喜欢与那些能提升自己自尊的人作比较,而亚洲的集体主义者往往以一种可促进自我改进的方式与他人作比较(通常是向上比较,即与比自己优秀的人相比)(White&Lehman,2005)。

    • ⏱ 2023-06-11 16:40:08
  • 📌 研究发现,人们错误地把雨天忧郁症归因为生活的空虚(Schwarz&Clore,1983),而且人们都矢口否认媒体对自己的影响,但是却承认媒体会对其他人产生影响。

    • ⏱ 2023-06-11 17:40:44
  • 📌 ▪ 饥饿的购物者会比那些吃完了很多蓝莓松糕的人有更强的购物冲动(“那些油炸圈饼会很美味!”)(Gilbert&Wilson,2000)。当饥饿的时候,个体会错误地预测自己对油炸圈饼的食量。而当吃饱了以后,个体会认为深夜喝牛奶时再吃个油炸圈饼没那么美味——当你已经吃了一两个的时候,购买的欲望会迅速衰减。

    • ⏱ 2023-06-11 17:42:33

自尊的实质及其动机力量

  • 📌 大多数人都会极力维持自己的自尊。有研究发现,与享受美食、性爱,与最好的朋友会面、喝酒或拿到薪水相比,大学生更喜欢提升自己的自尊(Bushman&others,2011)。这似乎有点不可思议,自尊远比性爱、比萨和啤酒重要!

    • ⏱ 2023-06-11 17:45:22
  • 📌 兄弟姐妹之间,如果弟弟或妹妹很能干,则哥哥和姐姐的自尊心就会受到较大的挑战。

    • ⏱ 2023-06-11 17:45:46
  • 📌 事实证明,高自尊且高自恋的学生最具有攻击性。在教室的情境下依然如此——那些自尊和自恋都很高的人,为了报复批评过他们的同学,最有可能给予他很低的评价(Bushman&others,

    • ⏱ 2023-06-12 08:32:44
  • 📌 鲍迈斯特(1996)说,“那些满怀热情地倡导自尊运动的主张基本上不是幻想就是胡说八道,”他估计,他“发表的有关自尊的研究可能比任何人都多……自尊的影响是微弱的,有限的,而且并不都是好的。”他指出,高自尊的人常常令人讨厌,而且常常喜欢插嘴打断别人,他们喜欢对人评头论足,而不是与人交谈(与那些害羞、谦虚、不爱出风头的低自尊的人相比)。“我的结论是,自律远远比自尊更有价值。

    • ⏱ 2023-06-12 08:58:37
  • 📌 那么,那些自我膨胀的人,是否是在掩饰他们的内在不安全感?那些自恋的人,是不是事实上内心深处厌恶自己?最近的研究发现,答案是“否”。在自恋人格特质量表中得分高的人在自尊量表中得分也很高。

    • ⏱ 2023-06-12 08:48:42
  • 📌 我们可能以为一个自大的同学仅仅是为了掩盖他的不安全感,但更有可能的是,他们从心底里就认为自己极好

    • ⏱ 2023-06-12 08:48:42

“知觉到的自我控制”的意义

  • 📌 在一项研究中,当学生的意志力因全神贯注于一项非常难的任务而消耗殆尽后,如果要求他们和恋人用一种舒服的方式表现亲密关系,他们更有可能调情,甚至开始脱衣服(Gailliot&Baumeister,2007)。

    • ⏱ 2023-06-12 08:49:21
  • 📌 你是怎么认为的?人们更常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还是环境的牺牲品?他们是自己生活的编剧、导演和演员,还是自己处境的俘虏?朱利安·罗特把这个维度叫做控制点(locus of control)

    • ⏱ 2023-06-12 08:50:42
  • 📌 那些自认为是内控型的个体更可能在学校表现优秀,在工作中更富创造性,赚钱更多,能够成功戒烟,保持健康体重,直截了当处理婚姻问题,更满意自己的生活,实现自己的长远目标(

    • ⏱ 2023-06-12 08:51:23
  • 📌 很显然,积极思考的力量存在着局限。变得乐观、感觉自己在控制之中可以带来巨大的好处,但是,贫困和病痛还是可能会发生在任何人身上。

    • ⏱ 2023-06-12 08:52:23
  • 📌 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在人类情境中也同样存在。例如,抑郁或压抑的人变得被动,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努力没有任何作用。无助的狗和抑郁的人都丧失了意志,被动顺从,甚至死气沉沉(

    • ⏱ 2023-06-12 08:53:17
  • 📌 另外一组治疗方法则促进了个人控制,它强调选择的机会、影响疗养院政策的可能性,以及看护者的责任是“让你过任何想要的生活。”这些病人可以做些小决定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在接下来的三周里,这个组93%的病人表现出更机敏、有活力和快乐。研究证明,促进个人控制的系统管理确实可以增强个体的健康和幸福(Deci&Ryan,1987)。

    • ⏱ 2023-06-12 08:53:58
  • 📌 在从星巴克1900款产品组合或超级市场4000项产品中进行选择时,你将对自己的选择更不满意,反而更倾向回家吃冰箱里的冰淇淋

    • ⏱ 2023-06-12 08:54:49
  • 📌 在其他实验中,人们对无法反悔的选择(比如“最后大甩卖”中的选择决定)的满意度比对可以反悔的选择(当允许退款和更换时)的满意度要高。可笑的是,人们似乎喜欢和愿意为推翻这种选择的自由而付出代价。尽管这种自由“可能会让你产生不满意”(Gilbert&Ebert,2002)。

    • ⏱ 2023-06-12 08:55:18
  • 📌 美国国家调查数据显示,过去人们对无法反悔的婚姻(“一次性成交”)表示了更高的满意度。现在,尽管有了更多的婚姻自由,人们却对他们拥有的婚姻表现出较低的满意度

    • ⏱ 2023-06-12 08:56:07
  • 📌 为人们提供较小的选择范围可能比为他们提供较大的选择范围更能给他们带来满足感

    • ⏱ 2023-06-12 08:56:38

自我服务偏差

  • 📌 我们大多数人都自我感觉良好。在对自尊的研究中,即使得分最低的人,给自己的打分也基本在中等范围。(一个低自尊的人也会用“有时”或“某种程度上”这种限定性形容词来给“我有些好主意”这样的句子打分。)

    • ⏱ 2023-06-12 08:58:37
  • 📌 已有很多实验证明,当得知自己成功后,人们乐于接受成功的荣誉。他们把成功归结为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却把失败归咎于诸如“运气不佳”、“问题本身就无法解决”等这样的外部因素(Campbell&Sedikides,1999)。

    • ⏱ 2023-06-12 08:58:17
  • 📌 自我服务归因(self-serving attributions)(把好的结果归因于自己,而把坏的结果归因于其他)现象是人们最强有力的偏见之一

    • ⏱ 2023-06-12 08:58:26
  • 📌 自我服务偏差会导致婚姻不和、员工不满和讨价还价时的僵持局面(Kruger&Gilovich,1999)。所以,我们也就不必奇怪:为什么离婚者把婚姻破裂的责任归罪于对方(Gray&Silver,1990),或是经理把低业绩归咎于员工缺乏能力或不够卖力(Imai,1994;Rice,1985)。

    • ⏱ 2023-06-12 08:58:44
  • 📌 我们总是将成功与自我相联系,而刻意避开失败对自我的影响,以此保持良好的自我形象。例如,“我的经济学原理考试得了A”相对于“历史教授给了我个C”,把失败或挫折归因于客观条件甚至别人的偏见,这总不会比承认自己不配获得成功更让人沮丧吧(Major&others,2003)。威尔逊和罗斯(Wilson&Ross,2001)指出,我们更乐意承认那些很久以前的缺点,认为那是“过去的我”具有的。滑铁卢大学的学生们在描述上大学前的自己时,其肯定与否定的描述一样多。但在描述现在的自己时,肯定描述是否定描述的3倍之多。“我比原来见多识广了,也成熟了,今天的我比昨天更完善”,大多数人都这样肯定地说。过去的自己是笨蛋,今天的自己是冠军。

    • ⏱ 2023-06-12 08:59:16
  • 📌 讽刺的是,我们的偏见会让我们无视自己的偏见。人们常说自己避免了自我服务偏差,但却认为别人持有这一偏见(Pronin&others,2002)。在冲突中,“偏见盲点”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假如你正在和你的室友讨论谁来打扫卫生,如果你认为你的室友对此持有偏见,你将更可能发怒(Pronin&Ross,2006)。很显然,我们总是认为自己站在客观的角度,而所有其他人都带有偏见。这就难怪会有争斗了:我们每个人都相信自己是“对的”而且不带有任何偏见。正如一句T恤衫标语所说的:“每个人都有权发表自己的意见。”

    • ⏱ 2023-06-12 08:59:55
  • 📌 当人们拿自己和别人比较时,也会出现自我服务偏差。如果公元前6世纪的中国哲人老子的名言“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是正确的,那我们多数人都不太明智。在多数主观的和社会赞许性方面,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比平均水平要高。和总体水平相比,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道德水平更高,更胜任自己的工作,更友善,更聪明,更英俊,更没有偏见,更健康,甚至更具洞察力,并且在自我评价时也更为客观

    • ⏱ 2023-06-12 09:01:13
  • 📌 婚姻中也普遍存在自我服务偏差。2008年的一项调查发现,49%的已婚男士声称自己承担了一半或大部分的子女教养责任,而认为丈夫做了这么多的妻子仅占31%。这一调查还发现,70%的妻子认为家里的饭大部分都是自己做的,而56%的丈夫则认为自己做饭更多(Galinsky&others,2009)。一般的规律是:群体的每个成员对自己为共同工作所作贡献的评价之和总是超过百分之百(Savitsky&others,2005)

    • ⏱ 2023-06-12 09:01:44
  • 📌 专栏作家戴夫·巴里(Barry,1998)提到:“有一件东西是所有人都有的,无论年龄、性别、种族、经济地位或宗教背景,那就是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相信,我们比普通人要强。

    • ⏱ 2023-06-12 09:02:17
  • 📌 赡养父母。与兄弟姐妹们相比,多数成年人认为自己对年迈父母的赡养更多(Lerner&others,1991)。

    • ⏱ 2023-06-12 09:02:37
  • 📌 2005年前后,很多购房者、抵押放贷者和投资人都表现得盲目乐观,认为“房价永远不会降低”,从而积累了大量债务。这可能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例子,其最终结果是一波接一波的房屋止赎引发了2007年到2009年间的经济衰退,这是自经济大萧条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低迷。抱有虚幻的乐观,我们往往会为此付出代价。

    • ⏱ 2023-06-12 09:06:56
  • 📌 那些满不在乎地刷信用卡的人,那些不肯承认吸烟有害身体健康的人,还有那些陷入不幸关系里的人们,无一不提醒我们,盲目乐观如同傲慢一样,是注定要失败的。

    • ⏱ 2023-06-12 09:06:56
  • 📌 大多数夫妇都对白头偕老满怀信心,实际上,在个人主义社会里,半数的婚姻以离异告终。乐观主义确实比悲观主义更能增强个体自我效能感、促进健康和幸福感

    • ⏱ 2023-06-12 09:06:56
  • 📌 然而少量的现实主义——或者如朱莉·诺雷姆(Norem,2000)所称的防御性悲观主义(defensive pessimism)——可以把我们从盲目乐观的危险中拯救出来

    • ⏱ 2023-06-12 09:06:56
  • 📌 悲观主义的思维和乐观主义的思维都具有力量。记住这句格言:学业上的成就既需要足够的乐观精神以支撑希望,同时也需要足够的悲观心态以激起关注。

    • ⏱ 2023-06-12 09:07:07
  • 📌 为了进一步增强我们的自我形象,我们常常表现出这样一种奇怪的倾向:过分高估或低估他人会像我们一样思考和行事的程度。在观点方面,我们过高地估计别人对我们观点的赞成度以支持自己的立场,这种现象被称为虚假普遍性效应(

    • ⏱ 2023-06-12 19:50:08
  • 📌 如果我们做错了事或是在任务中失败,我们可能会认为这些失误是正常的,以让自己安心。当某个人对别人说谎之后,他便开始觉得其他人也是不诚实的(Sagarin&others,1998),如果我们对另一个人产生了性兴趣,我们也许会高估对方对自己的欲望。我们猜测别人的思维和行事方式与我们相同。“我是撒谎了,可大家不都这样吗?”如果我们逃税漏税、抽烟或提升自己的外表形象,我们很可能会高估同样做这些事的人数。就如前《海滩救护队》演员大卫·哈塞尔霍夫所说:“我的确打肉毒杆菌了。可大家都打了啊!”有句谚语说得好,“我们看到的并非世界本身,而是我们自己的影子。

    • ⏱ 2023-06-12 19:50:48
  • 📌 之前的一个研究,已婚的人往往认为自己比配偶做更多的家务。正如迈克尔·罗斯和西科利(Sicoly,1979)所指出的,也许是因为我们更容易回想起自己做过什么,而往往很难回忆起自己没做过什么,或者仅仅是看到我们的伴侣在做?我能很容易想到自己捡起衣服的画面,但我很少能意识到自己置之不理的次数有多少。

    • ⏱ 2023-06-12 19:51:59
  • 📌 自我服务偏差还会夸大人们对自己群体的评价,这一现象被称作群体服务偏差(group-serving bias)。当各个群体之间进行比较时,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的群体是最棒的(

    • ⏱ 2023-06-12 19:52:47

自我表露的管理

  • 📌 在熟悉的环境里,自我表露并不需要意识参与就能发生。而在不熟悉的环境里,例如我们想给宴会上的某个人留下印象或是在和异性聊天时,我们都能确切地意识到我们正在为自己营造印象,所以就不会像和熟识的老朋友在一起时那样谦逊了(Leary&others,1994;Tice&others,1995)。当我们准备给自己拍照时,我们可能还会特意到镜子前试试各种不同的表情。即使主动的自我表露会耗尽能量,我们也会这样做,但这会导致效率降低,比如对一个无聊的实验任务的坚持性减少,或做那些令人窒息的表情(Vohs&others,2005)。自我表露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在始料未及的情况下改善人们的心情。人们在尽力“展现最好的一面”并努力给男朋友或女朋友留下积极的印象之后,他们会明显感觉好多了

    • ⏱ 2023-06-12 19:54:58
  • 📌 作为社会性动物,我们调整自己的言语和行为以适应我们的观众。我们在不同程度上监控自己;我们对自己的表现加以注意,不断调整它以创造一个我们所希望的形象。

    • ⏱ 2023-06-12 19:55:53

后记:傲慢的危险与积极思维的力量——一对相反的事实

  • 📌 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服务偏差。自我效能可以鼓励我们在逆境中也不要轻言放弃,即使一开始就失败了也要坚持下去,全力奋斗而不要因为怀疑自己而过于分心。高自尊也具有类似的适应性意义。当我们相信自己的美好未来时,我们就不容易沉沦,同时也有利于我们的成功

    • ⏱ 2023-06-12 19:56:09
  • 📌 如果我们婚姻不和、贫困或是消沉时,我们就只能责怪自己了:“真不害臊!要是我们多努力一些,老实一些,不那么愚蠢的话,哪会这样啊!”却没有考虑到困难常常来自社会环境中的不可抗拒的力量,这使我们不但责怪别人甚至苛责自己。生活中最了不起的成就,和最让人沮丧的挫折,都来自对自己高标准的预期。

    • ⏱ 2023-06-12 19:56:52

社会世界的感知

  • 📌 启动效应(Bargh,2006)在日常生活中也有所体现:▪ 一个人在家里看恐怖片会激活令人恐惧的情绪,这些情绪令我们下意识地将炉子发出的声响错误知觉为有人闯入。

    • ⏱ 2023-06-12 19:58:15
  • 📌 ▪ 对于很多心理系的学生而言,阅读有关心理异常的书籍,会启动他们对自身的焦虑和忧郁情绪的理解。阅读有关疾病的症状同样会启动医学专业学生对自己是否充血、发热和头痛的担心。

    • ⏱ 2023-06-12 19:58:26
  • 📌 有一部分学生被告知他是盖世太保的领导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在集中营难民身上实施野蛮的生化实验负有重要的责任。这部分学生很自然地将他的表情知觉成“冷酷无情”。(你能仅从平静的轻蔑表情中看到这些吗?)而另一部分学生被告知他是反纳粹组织地下运动的领导者,并勇敢地拯救了数以千计的犹太人。这些学生则认为他面容慈善,充满了热情。(你只需看看那富有同情心的眼神和微笑的嘴角。

    • ⏱ 2023-06-12 20:00:14
  • 📌 “库勒乔夫效应”,这是以一位俄罗斯导演库勒乔夫的名字命名的。这位导演能够巧妙地通过操纵观众的假设来引导他们做出推论。库勒乔夫制作了三个短片来说明这个现象。在短片当中,人们会首先看到如下三个镜头中的一个:一个死亡的女人,一盆汤,一个玩耍的女孩子。之后给人们呈现一个相同的画面,即一个演员的中性表情面孔。结果人们认为第一个短片中的演员的表情是伤感的;第二个短片中则是在沉思;第三个短片中是快乐的。

    • ⏱ 2023-06-12 20:01:18
  • 📌 ,我们越是极力想证明我们的理论和解释可能是正确的,我们就对挑战自己信念的信息越封闭。一旦我们确信一个被指控的人犯了罪、一个令人讨厌的陌生人的确会表现出那样的行为,或者我们钟爱的某一股票的市值一定会有所上升,那么,我们就会为维护我们的解释而回击各种挑战(Davies,1997;Jelalian&Miller,1984)。

    • ⏱ 2023-06-12 20:47:07
  • 📌 当研究者或者临床医学工作者操纵人们对自己的过去进行假设时,相当多的人会虚构自己的记忆。当要求被试生动地想象他们小时候的奔跑、被绊倒、摔倒,然后被玻璃划破了手,或者在一次婚礼中摔碎了一个碗,大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在过后会认为这些虚构的事件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Loftus&Bernstein,2005)。因此,在寻找真相的过程中,我们的大脑有时候会虚构记忆。

    • ⏱ 2023-06-12 20:50:07
  • 📌 五年前,你对核能源持有什么观点?你又是怎么看待你们国家的总统或者首相的?你是怎么看待你的父母的?如果你的态度改变了,那么你认为改变的程度有多大呢?一些研究者研究了上述问题,得出了令人气馁的结果。那些态度发生了改变的人,常常坚持认为自己一直以来都是这样想的。

    • ⏱ 2023-06-12 20:52:29
  • 📌 两个月后,他们再次评价自己的伴侣。那些更加相爱的学生倾向于高估他们的第一印象,认为他们是一见钟情。而那些已经分手的学生则更可能低估他们曾经的喜爱程度,把伴侣回忆成自私或坏脾气的人。

    • ⏱ 2023-06-12 20:53:01
  • 📌 精神分析学家和临床心理学家也不可避免地具有这些倾向。我们都会选择性地注意、解释和回忆某些事件以支持自己的观点。我们的社会判断是一个融观察、期望、推理和热情为一体的混合体。

    • ⏱ 2023-06-12 20:55:35

社会世界的判断

  • 📌 有关盲视的例子同样令人惊奇。当人们由于手术或中风失去一部分视皮层时,他们某一部分视野可能会功能性地失明。当在他们失明的区域内呈现一系列的细棒时,他们会报告说什么也没有看到。而当要他们猜测刚才的细棒是水平呈现还是竖直呈现的时候,他们猜测得完全正确,当被告知“你猜对了”后,他们本人也大吃一惊。正如“记得”疼痛的握手的病人,他们知道的比自己意识到的要多。

    • ⏱ 2023-06-12 20:57:06
  • 📌 “规划谬误”。今天你有多少空闲的时间?从现在起的一个月之内你觉得你又会有多少闲暇时间呢?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乐观估计了自己完成任务的进度,因此错误估计了自己所拥有的闲暇时间(Zauberman&Lynch,2005)。

    • ⏱ 2023-06-12 21:00:08
  • 📌 与寻找证据证伪自己的信念相比,我们更愿意证实它们。我们把这种现象叫作验证性偏差(confirmation bias)。

    • ⏱ 2023-06-12 21:02:56
  • 📌 a:琳达是一个银行出纳员。b:琳达是一个银行出纳员并且在女权运动中很活跃。大部分人认为b更有可能,部分原因是由于琳达更好地代表了他们心目中女权主义者的形象(Mellers&Others,2001)。设想一下:琳达是一个银行出纳员兼一个女权主义者的概率会比仅是一个银行出纳员的概率更大吗(无论是不是女权主义者)?正如特韦尔斯基和卡尼曼(Tversky&Kahnman,1983)提醒我们的那样,两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不可能比一个事件单独发生的概率更大

    • ⏱ 2023-06-13 08:57:57
  • 📌 我们经常运用这一认知规则进行判断,我们将其称为易得性启发式判断(availability heuristic)(表3.1)。简言之,我们越容易回想起某个东西,那个东西就越可能是真的。

    • ⏱ 2023-06-13 08:57:57
  • 📌 人们从一条一般公理演绎出一个具体例证的过程是缓慢的,但是,他们从某一个鲜明的例证归纳出一般公理的过程则是非常迅速的。毫无疑问,在听到或读完关于强奸、抢劫和殴打的故事之后,加拿大人十有八九会高估——通常幅度很大——与暴力有关的犯罪率(Doob&Roberts,1988)。同样,南非人看过一系列关于黑社会抢劫和杀戮的醒目大标题之后,对1998年至2004年间的暴力犯罪数量的估计翻了一番,但是实际情况是,犯罪数量显著下降了(Wines,2005)。

    • ⏱ 2023-06-13 08:57:57
  • 📌 在2011年日本海啸和核灾难发生后,我们恐惧核污染,却不关心煤炭开采和燃烧导致的数量更大的死亡(von Hippel,2011)。简言之,我们为了小概率事件忧心忡忡,却忽略了高概率事件。这就是凯斯·桑斯坦(Sunstein,2007b)所谓的“概率性忽视”现象。

    • ⏱ 2023-06-13 08:57:57
  • 📌 从这点来看,“9·11”事件的恐怖袭击者,以一种令人察觉不到的方式——在美国的公路上——杀死了更多的人,多于他们所袭击的那4架飞机上的乘客。

    • ⏱ 2023-06-13 08:49:43
  • 📌 铜牌获得者(他们很容易设想比赛结束后自己没有获得奖牌)比银牌获得者(他们很容易设想自己获得金牌时的情景)显得更快乐(Medvec&others,1995)。在领奖台上,据说快乐排名是1-3-2

    • ⏱ 2023-06-13 08:49:43
  • 📌 ▪ 如果我们改了一个考试题的答案,结果那道题却做错了,我们肯定会想“如果……就好了。”并且发誓自己下次一定要相信最初的直觉——即使这是有违学生们的认识的,因为更改答案通常是从错的改成对的(Kruger&others,2005)。

    • ⏱ 2023-06-13 08:50:32
  • 📌 然而,无论是在亚洲文化还是西方文化下,绝大部分人对已做事情的悔恨比对没有做的事情的悔恨要少。例如:“我真希望我上大学的时候能够更认真些”,或者“我应该在爸爸去世之前就告诉他我有多么爱他”(Gilovich&Medvec,1994;Rajagopal&others,2006)。在一项针对成年人的调查中,最常见的悔恨是未能更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学业(Kinner&Metha,1989)。如果我们敢于更经常地走出我们的舒适区——去冒险,面对失败,至少曾经尝试过,那么我们是否能够因此而少些悔恨呢?

    • ⏱ 2023-06-13 08:51:25
  • 📌 对真实生活中赌博行为的观察验证了这一实验发现。掷骰子的人希望掷出小点时,出手相对轻柔,而希望掷出大点时,则出手相对较重(Henslin,1967)。赌博业正是依靠这一赌徒错觉而兴旺发达起来的。赌徒一旦赌赢了就归因于自己的技术或预见力。如果输了就是“差一点就成了”或者“倒霉”——也可能(对体育赌徒来说)是由于裁判的一个错判或足球的一次奇怪的反弹所致(Gilovich&Douglas,1986)。

    • ⏱ 2023-06-13 08:52:37
  • 📌 反过来讲,在第一次考试中得分最低的学生很有可能在以后的考试中提高成绩。如果那些得分最低的学生在第一次考试后去老师那里寻求帮助,当其成绩提高时,老师可能会认为自己的辅导是有效的,尽管实际上它并未起任何作用。

    • ⏱ 2023-06-13 08:53:52
  • 📌 趋均数回归。当我们处在一个低谷期时,任何尝试行为看起来似乎都是有效的。“也许上节瑜伽课就可以提高我的生活质量。”事情很少会持续地处于异常的低谷期。

    • ⏱ 2023-06-13 08:54:10
  • 📌 这个实验证实了特韦尔斯基和卡尼曼的富有争议的结论:自然就是如此这般运作的,我们经常因为别人受到奖励而感到自己受惩罚,却因为惩罚别人而感到自己受奖励。在现实中,正如每一个学心理学的学生都知道的那样,对完成某事的积极强化通常更有效,而且负面效应也更少。

    • ⏱ 2023-06-13 08:54:49
  • 📌 不幸福的人——尤其是失去了亲人或患有抑郁症的人——他们更倾向于自我关注和陷入冥思苦想。抑郁的情绪会激发强烈的思索——寻找那些使个体的生存环境更可以被理解和控制的信息(Weary&Edwards,1994)。快乐的人正好相反,他们表现出更多的信任、关爱和敏捷

    • ⏱ 2023-06-13 08:55:11

社会世界的解释

  • 📌 一个小男孩打了同班的同学,是表示他不友善呢,还是说那是他对持续挑衅的反击?研究者发现已婚人士经常分析自己伴侣的行为,特别是他们的消极行为。冷淡敌对的态度比温暖的怀抱更容易让伴侣思考“为什么?”(Holtzworth&Jacobson,1985,1988)。

    • ⏱ 2023-06-13 08:56:21
  • 📌 配偶的回答与他们的婚姻满意度相关。婚姻不幸福的人常常对伴侣的消极行为做出“维持痛苦”的解释(“她迟到是因为她不在乎我”)。而幸福的夫妻则通常做外部归因(“她迟到是因为堵车”)。面对伴侣的积极行为,他们的解释在维持痛苦(“他送花给我是因为他有性的需要”)或促进关系(“他送花给我是因为他爱我”)上也会起到类似的作用(Hewstone&Fincham,1996;McNulty&others,2008;Weiner,1995)。

    • ⏱ 2023-06-13 08:56:35
  • 📌 男性比女性更喜欢将女性的亲密行为归结于温柔的性挑逗。[男性的性兴趣更容易理解(Place&others,2009)]。而这种将热情等同于性诱惑的错误理解——错误归因(misattribution)的一个例子——常常被女性指控为性骚扰或者强奸(Farris&others,2008;Kolivas&Gross,2007;Pryor&others,1997)。许多男性认为频繁的约会邀请会使女性非常开心,而事实上这种行为通常会被女人认为是骚扰(Rotudo&others,2001)

    • ⏱ 2023-06-13 08:57:02
  • 📌 当男性位高权重时,这种错误归因尤其容易发生。一个老板也许会曲解女下属的顺从或友善的行为,并完全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认为女性是从性的角度出发而做出这样的行为的(Bargh&Raymond,1995)。男人比女人更容易想到性(见第5章)。男人也通常假定其他人,包括女人,和他们有着同样的感觉(见第2章“虚假普遍性效应”)。因此,男人很容易会将女人友善的微笑夸大为性需要

    • ⏱ 2023-06-13 08:57:17
  • 📌 这名学生在课堂上睡觉应归因于什么?是因为睡眠不足?还是因为老师讲得很无聊?我们进行内部归因还是外部归因,取决于我们是否经常看到这名学生在这堂课和其他课上始终睡觉,抑或其他学生是否也在这节课上睡觉。

    • ⏱ 2023-06-13 08:58:41
  • 📌 同样是讲课,但在上午8:30和晚上7:00我会得到不同的待遇。上午8:30学生会以安静的注视向我问候,而在晚上7:00时,我不得不打断学生热烈如派对的讨论。虽然在每一种条件下都存在比其他人更健谈的人,但这两种环境间的差异超越了个体间的差异。

    • ⏱ 2023-06-13 09:00:04
  • 📌 我们通常认为他人的行为就是其内在特点的直接反映。仔细分析一下即可得出,当灰姑娘畏缩在那个令她难以忍受的家里时,人们(忽视了环境)会认为她非常温顺;而在舞会上和她跳舞的王子,则会认为她是个自信而有魅力的姑娘。

    • ⏱ 2023-06-13 09:00:32
  • 📌 在日常生活中,那些拥有社会权力的人通常发起并控制着谈话,而这常常会导致人们高估他们的知识和智力水平。例如,医学博士通常被认为在其他许多与医学无关的领域也是专家。相似地,学生通常高估老师的智商。(就像上述实验所示,老师在他们所熟悉的领域扮演发问者的角色。)当这些学生中的某些人长大之后当上了教师,他们通常会惊奇地发现,老师也不是像他们原来想象的那么有智慧

    • ⏱ 2023-06-13 09:01:47
  • 📌 我猜你一定认为他(她)是一个非常外向的人。请仔细考虑一下:你的注意可能仅仅聚焦于老师在公众场合的行为,而这种情境要求一名老师必须具备健谈的能力。而老师本人所观察到的自己则是在许多不同环境中的——在教室,在会议中,在家中。你的老师也许会说,“我很健谈?嗯,那取决于环境。当我上课或者和好朋友在一起时确实会表现得比较外向。当我参加会议或者处于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时,我会觉得很害羞。”因为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行为在不同情境中变化,所以与从别人的角度相比,我们更认为自己是多变的(Baxter&Goldberg,1987;Kammer,1982;Sande&others,1988)。“奈杰尔很紧张,菲奥娜很放松。而我是随情境而变的。”

    • ⏱ 2023-06-13 09:03:30

社会期望的影响

  • 📌 股市的自我实现心理学在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表现到了极点,此时道琼斯工业股票指数下跌了20%。在这个大跌的过程中,媒体和各种谣言比较关注对这一坏消息的解释。一旦报道出来,解释性的新闻故事可能会进一步降低人们的预期,使正在下降的价格跌得更低。当然这个过程也可以完全反过来,即在股价上涨时进一步强化这一好消息。

    • ⏱ 2023-06-13 22:37:47
  • 📌 行为确证:当参与者觉得对方很有吸引力,但假定对方并不喜欢自己时,他们就会表现冷漠以避免被拒,同时判定对方的冷漠证实了自己之前的假设。达努·史汀生及其同事(Stinson&others,2009)提出,这种“对热情的自我保护性抑制”会毁掉一些可能建立的关系。

    • ⏱ 2023-06-13 22:40:51
  • 📌 。在观察了三个教室的垃圾量之后,理查德·米勒等人(Miller&others,1975)让老师和其他人反复在某一个班级讲教室应该保持整洁和干净。这一行为使废纸篓的垃圾量增加了15%~45%,但这只是暂时的。另一个班级,同样也将15%的垃圾放进了废纸篓,但对这一行为进行反复的表扬,称赞他们保持得很整洁和干净。连续表扬8天,在两周后,这些儿童将80%的垃圾放进了废纸篓,符合了老师对他们的期望。反复告诉儿童们他们刻苦努力和真诚善良(而不是懒惰和自私),接着他们可能真的这样行事

    • ⏱ 2023-06-13 22:42:08

第4章 态度和行为

  • 📌 最初,社会心理学家们赞成:了解人们的态度就可以预测他们的行为。纳粹的种族灭绝和伊拉克的自杀式爆炸说明,极端态度会导致极端行为。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憎恨另一个国家的领导人,那么该国家就更可能对憎恨的国家采取恐怖主义行动(Krueger&Malečková,2009)。憎恶态度会激发暴力行为。
    • ⏱ 2023-06-14 08:49:13

态度对行为的预测

  • 📌 学生对于作弊的态度与他们的实际作弊行为几乎没有关系

    • ⏱ 2023-06-14 08:56:33
  • 📌 很多人说,在听到种族主义言论时会表达自己的不满,但事实上当他们真遇到这种情况[比如有人用nigger(黑鬼——对黑人的一种蔑称。——译者注)这一带有种族主义色彩的单词]时却表现得漠不关心(Kawakami&others,2009)。

    • ⏱ 2023-06-14 08:56:31

行为对态度的影响

  • 📌 萨拉被催眠了,催眠师要求她当一本书掉到地上时脱掉自己的鞋。15分钟后一本书掉到了地上,萨拉安静地脱掉了她的平底鞋。“萨拉,”催眠师问道,“你为什么要脱鞋?”“嗯……我的脚很热也很累,”萨拉回答道,“已经有一整天了。”可见,行为会影响观点。

    • ⏱ 2023-06-14 08:56:40
  • 📌 如果想要别人帮你一个大忙,一个有效的策略是先请他们帮一个小忙。这一登门槛现象(foot-in-the-door phenomenon)被证实十分有效。

    • ⏱ 2023-06-14 08:55:32
  • 📌 我开始看手相的时候还很年轻,那时候是靠这个来赚钱。最开始的时候我并不相信手相术,但是当我靠卖弄这个来赚钱,我不得不表现出我相信它是真的。于是在几年之后,我变成了一个手相术的坚定拥护者。有一天斯坦利·杰克斯,一个我十分敬重的职业警探对我说,如果我故意按照手相所显示的相反信息来说,那将会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我在一些顾客身上试验了一下,令我惊讶的是,我看的手相和以前一样成功。看手相的人和顾客竟然可以相信一些事实并非如此的东西,从那以后,我开始对这种劝说的强大力量感兴趣了。

    • ⏱ 2023-06-14 08:56:31
  • 📌 那些执行死刑的士兵也许起初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反感,但这种感觉也不会持久(Waller,2002)。很快,他们就会用不人道的绰号来侮辱敌人。他们往往会将敌人去人性化,而将自己的宠物赋予人性。

    • ⏱ 2023-06-14 08:57:23
  • 📌 这个准则不仅限于极权主义政权。政治仪式——学生每天升国旗、敬礼、唱国歌——就是用公众的一致来建立个人的爱国信念。记得我曾在西雅图离波音公司不远的一个小学里参加空袭演练,在反复地演练之后,我们好像真的变成了俄罗斯攻击的目标,我们中的许多人开始害怕俄国人。

    • ⏱ 2023-06-14 08:59:44

行为影响态度的原因

  • 📌 我们当中有谁不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吗?我们在衣着、食品、化妆品和整形手术上花费了大量的金钱,那都是因为我们在意其他人的看法。给别人一个好印象,常常能给自己带来社会和物质上的回报,能让自我感觉良好,甚至能让我们的社会身份更有保障(

    • ⏱ 2023-06-14 09:01:12
  • 📌 2003年伊拉克战争之后,负责国际政策态度项目的理事开始意识到,一些美国人试图减少他们的“认知失调体验”(Kull,2003)。这场战争主要起因于推测萨达姆·侯赛因(他不像其他残酷的独裁者那样得到世界的宽容)可能拥有威胁美国和英国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战争伊始,仅有38%的美国人认为,即使伊拉克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场战争也是正义的(Gallup,2003)。大约五分之四的美国人相信他们的军队会找到这些武器,并且支持这场刚刚发动的战争(Duffy,2003;Newport&others,2003)。

    • ⏱ 2023-06-14 09:01:48
  • 📌 一个总统只要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认为他掌握真理,那他就拒绝自我修正。”例如,民主党总统林登·约翰逊的传记作者描述他是如何坚持自己的信念的,即使深陷越南战争的困境,他却无视事实。而共和党总统乔治·布什在发动伊拉克战争后说:“从我今天所了解到的信息,我依然会做这个决定(2005)”。“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坚信,这是个正确的决定(2006),战争……会带来高昂的生命和财富代价,但这些费用是必要的(2008)。

    • ⏱ 2023-06-14 09:02:36
  • 📌 做奴隶和被迫做某事的一个最糟糕的结果就是,当没有人再强迫你时,你会发现你已经失去了强迫自己的力量”

    • ⏱ 2023-06-14 09:03:39
  • 📌 当做出重要决策以后,我们经常会高度评价自己的选择而贬低放弃的选择,以此来减少失调。

    • ⏱ 2023-06-14 09:04:12
  • 📌 一个民间故事也证实了过度合理化效应。一位老人独自一人住在某条街上,每天下午都有一群吵闹的男孩在那儿玩耍。这种喧嚣惹烦了他,于是他把这些男孩叫到家门前。他告诉男孩们他喜欢听他们那令人愉悦的声音,并且许诺,如果他们明天再来的话他将给每人50美分。第二天下午,这群孩子又跑来了并且玩得比以往更加放肆。这位老人给了他们钱并许诺下次来还有报酬。第三天,他们又来了,大肆庆祝,而这个老人又给了他们钱,这次是25美分。第四天孩子们仅得到了15美分,老人解释说他那干瘪的钱包已经快被掏光了。“求求你们,尽管这样,你们明天还能以10美分的价格来玩吗?”这些孩子失望地告诉他,他们不会再来了。他们说,这样得不偿失,因为在他房子前玩整整一个下午才只有10美分。正如自我知觉理论所暗示的,没有预期的报酬并不会破坏内在的兴趣,因为人们仍然可以将他们的行为归因于自己的动机

    • ⏱ 2023-06-14 09:05:29
  • 📌 如果我们为学生们的学习提供充分的理由,并且给予他们报酬和赞赏,让他们觉得自己很有能力,我们也许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继续学习的欲望。当存在其他多余的理由时,比如在教室里老师一边强迫学生学习,一边又以鼓励来控制他们,学生自我驱动的行为就会减少(

    • ⏱ 2023-06-14 09:05:50
  • 📌 自我知觉理论则假定,当我们的态度不很坚定时,我们就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及其环境来推断我们的态度。自我知觉理论的一个有趣的推论是“过度合理化效应”:付给人们报酬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能将他们的这种乐事转化为苦差(如果这些报酬使他们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报酬)。

    • ⏱ 2023-06-14 09:07:01

后记:通过行为改变我们自己

  • 📌 他因此建议那些具有一定雄心壮志的作家,即使冥思苦想令自己无法理清头绪,那也还是要拿起笔来进行写作。如果你过于谦虚或者漠不关心潜在的读者,但却不得不写作的话,那么你就要假装去写。记住,你要让周围的人相信你,换句话说,选定一个主题并且开始构思……在开始做出这些小小的努力后——对言辞的一种挑战——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借口消失了,并且开始真正地去关心这件事。你将会继续做下去,就像所有惯于写作的人那样。(Barzun,1975,pp.173-174)
    • ⏱ 2023-06-14 09:07:41

自然天性和后天教养对人类的影响

  • 📌 甚至我们的很多道德观都存在跨文化和跨时代的一致性。婴儿在学会走路之前,就会表现出道德感,他们不喜欢错误或淘气的行为(Bloom,2010)。不论老年人还是年轻人,男性还是女性,也不论你生活在东京、德黑兰还是托莱多,当问及“假如致命毒气正在通风口中向房间蔓延,房间里有七个人,是否应该把某个人推入通风口堵塞毒气,杀死一个人却可以拯救其他六个人?”所有人的回答都是否定的。如果改变问法,“是否可以眼看着某人掉进通风口?”,人们会更多地做出肯定回答,尽管这次仍是牺牲一人拯救六人(Hauser,2006,2009)。

    • ⏱ 2023-06-14 12:48:48
  • 📌 战争规范 人类甚至制定了跨文化的战争规范。在杀敌的过程中,会有一些已经遵循了几百年的公认规则。比如,战士必须穿上可识别身份的制服,投降必须使用屈服的姿势,并且人道地对待战俘(如果在他们投降之前没有杀死他们,你还应该给他们提供食物)。这些规范尽管是跨文化的,但是并非所有文化都是如此。伊拉克的部队打出投降旗号后转而又进攻,以及把士兵伪装成平民百姓以安排伏击,他们就违反了这些规范。美国的一个军事发言人谴责道:“这些行为是对战争法的最严重亵渎”(Clarke,2003)。

    • ⏱ 2023-06-14 12:52:16

性别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 📌 哈里斯(Harris,1998)提到:“人类基因共有46条染色体,其中45条与性别无关。”因此在身体特征和发育阶段的很多方面,男女两性非常类似,比如开始坐立、长牙和行走的年龄。同样,两性在很多心理特征上也极其相似,包括词汇量、创造性、智力、自尊和幸福感等。两性都有相同的情感和渴望,都宠爱他们的小孩,都有相似的大脑结构(尽管男性有更多的神经元,女性有更多的神经连接)。的确,珍妮特·希伯利·海德(Hyde,2005)通过对46项元分析(每一次统计分析都基于几十项研究)的检验发现,大多数研究变量的相同结果是性别相似。“异性”实际上与你几乎是相同的性别。

    • ⏱ 2023-06-14 12:53:25
  • 📌 与男性相比,女性平均:脂肪含量高出70%,肌肉含量少40%,身高矮13厘米,体重轻18公斤。对味觉和声音更为敏感。患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几率是男性的两倍。而与女性相比,男性平均:进入青春期时间更晚(约晚两年),但是死亡时间较早(世界普遍早4年)。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病发率高出女性3倍,自杀率是女性的5倍,死于电击的人数是女性的6倍。转动自己耳朵的能力更强。

    • ⏱ 2023-06-14 12:54:10
  • 📌 男性谈话往往关注任务以及与大群体的关系,而女性则更多关注个人关系(Tannen,1990)。班纳森等人(Benenson&others,2009)报告称,“可能由于女性更渴望亲近”,因此在大一期间女生调换室友的几率是男生的两倍。

    • ⏱ 2023-06-14 12:54:34
  • 📌 几乎所有的社会男性都处于统治地位。而在已知的社会中,女性通常很难居于统治地位(Pratto,1996)。正如赫加蒂等人(Hegarty&others,2010)研究发现,从古至今,男性的名字都是排在前面的,例如“国王和王后”、“他的和她的”、“先生们女士们”、“比尔和希拉里”等。莎士比亚的戏剧题目绝不可能写成“朱丽叶与罗密欧”或“克利奥帕特拉与安东尼”。

    • ⏱ 2023-06-14 12:55:37
  • 📌 在写作方面,女性更多使用联系性介词(比如with),更少使用数量性名词,也更频繁地使用现在时态。一个根据词汇使用和句型结构来判断性别的程序成功识别出920本英国小说及非文学作品中作者的性别,其准确率高达80%(Koppel&others,2002)。

    • ⏱ 2023-06-14 12:56:16
  • 📌 与女同性恋相比,男同性恋报告:对随意的性关系更感兴趣,性爱频率更高,对视觉刺激的反应更强烈,更关心伴侣的性魅力(Peplau&Fingerhut,2007;Rupp&Wallen,2008,Schmitt,2007)。女同性恋中有47%会结婚,而这几乎是男同性恋(24%)的两倍(Doyle,2005)。佛蒙特州的同性结合和马萨诸塞州的同性婚姻中,三分之二都是女性情侣(Belluck,2008;Rothblum,2007)。史蒂文·平克(Pinker,1997)观察说,“并不是说男同性恋性爱次数更多,他们只是表现了正常男性的性需求,只不过对象也是男人罢了。”

    • ⏱ 2023-06-14 12:57:09
  • 📌 性幻想也存在性别差异(Ellis&Symons,1990)。在以男性为受众的色情作品中,女性通常未婚且充满欲望;以女性为主要市场的爱情小说中,温柔的男主角总是会全身心地爱自己的心上人。看来并非只有社会学家才注意到这种性别差异。幽默评论家戴夫·巴里(Barry,1995)观察说:“女人们可以为一部长达4个小时的电影而着迷,尽管整个情节就是一男一女向往发展出一段恋情,但最终却没有什么结果。而男人极其憎恨这样的事情。男人的向往一般只能持续45秒,而后就希望大家脱衣服,然后再来一场汽车追逐的戏。一部名为《飞车中的裸身男女》的影片会很吸引男人。”

    • ⏱ 2023-06-14 12:58:07

演化与性别:与生俱来的行为

  • 📌 性别引发嫉妒(Levy&Kelly,2010)。男性比女性更多地体验到性嫉妒(男性关注伴侣与其他男性发生的身体接触),女性则比男性更多地体验到情感嫉妒(女性关注伴侣与其他女性的情感卷入)。

    • ⏱ 2023-06-14 13:16:47
  • 📌 盖洛普调查发现,美国有一半的成年人不相信演化是“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的原因所在,40%的人认为人类是在约1万年前由上帝创造的(Newport,2007b,2010)。尽管包括现代DNA研究在内的各种有力证据在很久以前就让95%的科学家们相信“人类是数百万年发展的产物”,但是对演化的怀疑依然存在(Gallup,1996)。

    • ⏱ 2023-06-14 13:17:19

从众的概念

  • 📌 请思考以下三种行为:顺从、服从和接纳。有时我们会顺从某种期望或要求,但并不真正喜欢这样做。我们有时会穿礼服打领带,尽管自己讨厌这样做。这种由外部力量施压而违心的从众行为叫做顺从(compliance)。我们之所以顺从,主要是为了得到奖励或逃避惩罚。如果我们的顺从行为是由明确的命令所引起的,那么我们称它为服从(obedience)。有时我们真的相信群体要求我们所做的事情理所当然。我们会与成千上万的人一起锻炼,因为有人告诉我们锻炼有益于健康并信以为真。这种发自内心真诚的从众行为叫做接纳(acceptance)。甚至有学者对顺从和接纳进行了神经科学研究:构成公开顺从的短暂记忆与构成内心接纳的长时记忆,两种过程有着不同的神经基础(Edelson&others,2011;Zaki&others,2011)。
    • ⏱ 2023-06-14 13:42:07

经典的从众和服从研究

  • 📌 如果我们认为发笑的观众与我们(大学生)一样,背景笑声的效果尤其明显,这是研究者(Platow&others,2004)“在拉托贝大学录音”发现的结果。身边的人都很愉快的话,我们也会感觉愉快。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工作心理学教授彼得·托特德尔等人(Totterdell&others,1998)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心境联结”,他在研究英国的护士和会计师时发现,同一工作团队里人们的心境通常非常相似。处于同一社会网络中的个体也倾向于有很多相似之处,如肥胖、失眠、孤独、幸福和吸毒等(Christakis&Fowler,2009)。朋友起着社会系统的作用。

    • ⏱ 2023-06-14 13:43:15
  • 📌 。如果诱导被试相信只有少数(仅仅18%)德国人进行了筛查,则接近18%的被试会注册。但当告知被试大部分人(的确是65%)都已经做了筛查后,被试的注册比例提高为39%。研究者总结说:健康教育活动最好不要公布低参与率

    • ⏱ 2023-06-14 22:01:45
  • 📌 社会心理学历史上最著名,或者说最恶名昭著的研究”(Benjamin&Simpson,2009)——考察了权威与道德的冲突。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是社会心理学最著名也是最有争议的实验。

    • ⏱ 2023-06-14 22:43:39
  • 📌 许多“教师”确实体验到了极度的痛苦感。他们流汗、颤抖、紧咬嘴唇、说话结巴、痛苦呻吟,甚至爆发出无法控制的神经质般的大笑。一位《纽约时报》记者控诉说,“该实验对毫不知情的参与者所实施的残忍行为,使他们只好去引发别人的痛苦,以此相抵”(Marcus,1974)。批评家也认为,参与者的自我概念可能会因此而改变。一位参与者的妻子对他说:“你可以称你自己为艾希曼了”(指纳粹死亡集中营的执行官阿道夫·艾希曼)。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改编了一出两小时的戏剧,描述了该研究的结果及其引发的争论。为这出戏剧做广告的《电视导报》评论道,“罪恶的世界是如此恐怖,迄今为止还没有人敢于洞察其秘密”(Elms,1995)。

    • ⏱ 2023-06-14 22:19:46
  • 📌 在日常生活中也同样如此,我们很容易漠视那些与己无关或失去个性的人。甚至对于巨大的灾难,人们也无动于衷。刽子手常常用布蒙住受刑者的头,使其失去个性。战争法允许从40 000英尺高的地方对手无寸铁的村民投掷炸弹,但不允许对他们开枪射击。在与敌人进行近距离肉搏时,许多士兵既不开火,也不瞄准。这种违抗军令的行为,对于那些接到命令后以远距离火炮或飞机进行杀戮的军人来说是很罕见的(Padgett,1989)。

    • ⏱ 2023-06-14 22:45:53
  • 📌 从积极一面讲,人们对于个性化的人是最富有同情心的。这就是人们在替未出生的胎儿、饥饿的难民或动物权利进行呼吁时,总是用令人感动的照片或描述来赋予其个性化的原因(参见下文:“聚焦:将受害者个性化”)。也许最令人感动的是正在发育的胎儿的超声波图像。社会心理学家(Lydon&Dunkel-Schetter,1994)曾问过准妈妈,结果发现,当她们看到自己胎儿的身体被超声波图像清楚地显示出来时,她们内心涌现出对胎儿更多的爱和承诺。

    • ⏱ 2023-06-14 22:46:36
  • 📌 权威在空间上的接近性会增加服从率。轻微碰触一下手臂,会使人更愿意捐一个硬币,在请愿书上签名,或者品尝新的比萨饼(Kleinke,1977;Smith&others,1982;Willis&Hamm,1980)。但是,权威必须是正当合理的。

    • ⏱ 2023-06-14 22:47:35
  • 📌 参与者对不正当权威的反叛,与之前在研究者面前常常表现出来的恭顺和礼貌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 ⏱ 2023-06-14 22:48:00
  • 📌 那么我的建议很简单。把所需密码装入一个胶囊里,再把胶囊植入一位志愿者的心脏附近。志愿者伴随总统时,总是随身带着一把大而重的屠刀。如果总统想要发射核武器,惟一的办法,就是要先亲手杀死这个人,拿到密码。“乔治,”总统会说,“我很抱歉,但成千上万的人真的该死。”然后总统不得不看着这个人,并且意识到什么是死亡——一个无辜者的死亡。血流在白宫的地毯上:这个残酷的现实会使他清醒过来。当我把这个建议讲给五角大楼的朋友听时,他们说,“天啊,那么可怕。必须先杀死一个身边的人,这会纠正总统的决断。他可能永远都不会摁按钮了。”

    • ⏱ 2023-06-14 22:48:48
  • 📌 当22名护士在接到医生给病人过量服药的电话命令后,只有一人除外,其余的护士毫不犹豫地服从了(直至在去病人的路上被拦截为止)。虽然并非所有护士都如此顺从(Krackow&Blass,1995;Rank&Jacobson,1977),但是,这些护士都是循规蹈矩的:医生(正当的权威)命令,护士服从。

    • ⏱ 2023-06-14 22:50:15
  • 📌 谈判专家没有到来,但另一名完全不知情的警察恰巧来到现场,拿出他的手提式扩音喇叭,对聚集在悬崖边的人群大叫:“哪个混蛋在马路中间把货车并排停在另一辆车旁边?害得我差点儿撞上。不管你是谁,现在就把它开走!”听到这些,要跳崖的那个病人马上乖乖地走下来,把车开走,然后一声不吭地钻进警车去了附近的医院。

    • ⏱ 2023-06-14 22:52:20
  • 📌 军方训练士兵服从上级。米莱大屠杀中的一位参与者回忆道:[上校卡利]命令我开始射击。于是我就开始射击。我向人群发射了四个弹夹的子弹……他们乞求着,“不要,不要。”母亲紧紧护着孩子……我们一直不停地射击。他们挥动着手,乞求着(Wallace,1969)。服从实验中“安全”的科研环境,毕竟不同于战争。而且战争和种族屠杀的大部分恶行和残暴程度远远超出了服从(Miller,2004)。有一些执行大屠杀任务的人根本不需要给他们下达命令让他们杀人,他们是“乐意的屠杀者”(Goldhagen,1996)。服从实验就社会压力的强度而言也与其他从众实验不同;服从实验的命令非常明确。没有强迫,人们不会残忍地行动。但是,阿施和米尔格拉姆的实验也有共同之处。两者都表明对权威的服从可以战胜道德。

    • ⏱ 2023-06-14 22:54:01
  • 📌 德国公务员愿意处理大屠杀的文件,这使纳粹领导非常惊讶。当然,他们并没有屠杀犹太人;他们只是在做文书工作(Silver&Geller,1978)。当大家分散工作各司其职时,恶行似乎更易进行。米尔格拉姆对恶行的分隔作用进行了研究,他让另外40个人间接地参与实验。他们只负责学习测验,而其他人实施电击。结果发现40人里有37个人完全服从了。

    • ⏱ 2023-06-14 22:57:51
  • 📌 参加1942年1月万塞会议制定纳粹大屠杀最后方案的14个人中,有8个人曾获得欧洲大学博士学位(Patterson,1996)。像绝大多数纳粹分子一样,艾希曼表面上和正常工作的普通人没什么两样(Arendt,1963;Zillmer&others,1995)。

    • ⏱ 2023-06-14 22:58:30

预测从众的因素

  • 📌 历史学家克里斯多夫·布朗宁(Browning,1992)回忆说,近500名驻扎在波兰的德国后备军警在1942年7月的一个早上被叫醒,深受爱戴的长官焦急地告诉大家,他们已经接到命令,要将附近村庄1 800名犹太人中的成年男子押到集中营,并且要射杀所有的妇女、儿童和老人。面对如此血腥的命令,这位长官主动提出让年长不适合这个任务的人退出。只有12个人退出。其他人参与了屠杀,很多人在事后都出现了身体上的不适。战后约有125份证词表明,他们中的大多数当时已经步入中年并且也有了自己的家庭,仅仅用反犹太主义不能解释他们的行为。恰恰相反,根据布朗宁的报道,他们的行为受制于凝聚力:不要违反规则。他们都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力量使自己不要脱离群体”(p.71)。

    • ⏱ 2023-06-14 23:02:38
  • 📌 当大学教师提出某些有争议的问题时,如果让学生通过遥控器匿名回答,他们给出的答案会比举手回答时更多样化(Stowell&others,2010)。与面对群体相比,在秘密的投票间里,我们更容易坚持自己的观点。

    • ⏱ 2023-06-14 23:03:59
  • 📌 人们几乎就不可能这样做(Deutsch&Gerard,1955):个体一旦在公众面前作出承诺,就会坚持到底。最多,也是在以后的情景中改变自己的判断(Saltzstein&Sandberg,1979)。因此,跳水或体操比赛的裁判在看到其他裁判的评分与自己的评价差距较大后,也很少改变自己的分数,尽管在稍后的成绩评定中会加以调整。如果人们事前就公开承诺则很难说服其改变观点。在模拟陪审团做决定时,如果不是秘密投票,而是举手表决,那么常常难以达成一致的裁决(Kerr&MacCoun,1985)。公开的承诺往往会使人们难以后退。

    • ⏱ 2023-06-14 23:05:33

影响个体从众的原因

  • 📌 门前张贴的规范信息对降低能耗的影响最大,例如“本社区99%的人都会关掉不必要的灯以节省能源”。
    • ⏱ 2023-06-14 23:10:16

从众的个体差异

  • 📌 今天社会心理学家都赞成先驱理论家库尔特·勒温的名言:“所有的心理事件都取决于个体的状态,同时也取决于环境,尽管它们的相对影响在不同情况下会有差异”

    • ⏱ 2023-06-14 23:11:53
  • 📌 我们已经看到社会情境可以迫使多数“正常”人“不正常”地行事。从一些实验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点,那些实验把善良的人置于邪恶的环境,考察善良还是邪恶会胜出。令人沮丧的是,邪恶战胜了善良,善良的人往往不能以善良告终。

    • ⏱ 2023-06-14 23:13:27

抵制从众的社会压力

  • 📌 麦圭尔认为其中的道理就是,“只有当个体与众不同时,才会意识到自我。”因此,“如果我是一群白人女性中的一位黑人妇女的话,那么,我往往会认为自己是一个黑人;而如果我转到了黑人男性群体中,那么我的黑皮肤就没有那么突出了,我更会意识到自己是一位女性”(McGuire&others,1978)。
    • ⏱ 2023-06-14 23:14:41

说服的要素

  • 📌 让参与者观看配有滑稽漫画(如图7.5)和普通漫画的广告。结果发现:对参与者的内隐态度进行测量,配有幽默漫画的产品更受喜爱,也更多地被选中。

    • ⏱ 2023-06-14 23:23:36
  • 📌 因此,只有既让人们害怕威胁事件的严重性和可能性,又让他们意识到解决之道并感到有能力实施,恐惧信息才能更有说服力

    • ⏱ 2023-06-14 23:24:32
  • 📌 毋庸置疑,如果听说声誉卓著的文学家艾略特高度评价一首不看好的诗歌,比给出些许称赞更能改变人们的观点。但是,如果某位二流师范大学的学生评价一首不看好的诗歌,则无论是给出高度评价还是些许称赞都不会有说服力。

    • ⏱ 2023-06-15 09:06:23
  • 📌 温蒂所提问题“我是否应该劝说父亲进行激烈的锻炼”的答案是:要视情况而定。在父亲眼里,温蒂作为信息来源方是否享有盛誉和权威?如果是,那么温蒂应该推出一个完整的健身计划;如果不是,温蒂则应明智地选择温和点的诉求。

    • ⏱ 2023-06-15 09:06:24
  • 📌 哈里·波特系列原来并没有预计能成为畅销书(《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首印才500册),正是孩子们的相互讨论才使它成为畅销书。

    • ⏱ 2023-06-15 08:51:00
  • 📌 代际隔阂解释:老年人的态度与其年轻时基本上没什么两样,但与当今年轻人的态度不同,代沟由此而生。

    • ⏱ 2023-06-15 08:51:37
  • 📌 在1980年美国总统竞选的最后几天里,双方势均力敌,里根成功地使用了反问句,激发选民思考他提出的问题。他在总统竞选辩论的总结性陈词里,以两个强有力的反问句开头,并且在剩下一周的竞选过程中经常反复地提到这些问题:“你们是不是比四年前更富有呢?你们在商店里购物时是不是比四年前更轻松呢?”许多人给出了否定答案,然后里根大获全胜,其中有一部分功劳来自于他引导人们选择了说服的中心路径。

    • ⏱ 2023-06-15 08:52:42

极端说服:邪教的洗脑方法

  • 📌 1993年,高中辍学的科瑞什利用他记忆经文的超强能力以及催眠天赋,控制了一个叫做大卫分支教的教派。一段时间之后,教派成员们慢慢交出了自己的银行存款以及财产。科瑞什还说服男教徒应过独身生活,而他却和他们的妻子及女儿上床,并且使他的19名“妻子”相信她们应当为他生儿育女。在一场枪战中,6名教派成员和4名联邦警员遇难,之后他们遭到了围攻。科瑞什告诉他的追随者说他们不久就会死去,并且和他一起直接升上天堂。联邦警员们用坦克撞击该建筑物,喷射催泪瓦斯,但进攻结束时,还是有86人在大火中丧生,建筑物也被摧毁。
    • ⏱ 2023-06-15 08:54:02

群体的概念

  • 📌 群体成员间存在互动。因此,他把群体(group)定义为两个或更多互动并相互影响的人。另外,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特纳(Turner,1987)认为,群体成员把同一群体中的人看做“自己人”而不是“陌生人”。所以,一起长跑的同伴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群体。不同的群体有利于满足人类不同的需要——交往需要(归属和与人接触)、成就需要,以及获得社会认同的需要(Joh
    • ⏱ 2023-06-15 08:57:05

社会助长作用:他人在场的影响

  • 📌 同样,与单独驾驶相比,新司机与另一位待考的人坐在车里驾驶时往往更难通过驾照考试(Rosenbloom&others,2007)。
    • ⏱ 2023-06-15 08:57:54

社会懈怠:群体中的个人减少努力

  • 📌 社会助长实验则增强了个体的评价顾忌。一旦成为注意的焦点,人们就会自觉监控自己的行为(Mullen&Baumeister,1987)。所以规律还是一样:个体一旦受他人观察,个体的评价顾忌会有所增强,这样社会助长作用就发生了;个体一旦消失在人群中,个体的评价顾忌就会减小,社会懈怠就发生了
    • ⏱ 2023-06-15 08:59:18

去个体化:群体中的个体失去自我感

  • 📌 从体育观众到滥用私刑的暴徒,所有这些例子中,个体的评价顾忌都降到了最低水平。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情境上,而非自身。并且因为“每个人都这样做,”所有的人都会把自己的行为责任归因为情境而不是自己的选择。

    • ⏱ 2023-06-15 09:00:43
  • 📌 。甚至昏暗的灯光或戴墨镜都可以使人们知觉到的匿名性增强,因而使人更愿意欺骗或做出自私自利的行为

    • ⏱ 2023-06-15 09:00:59
  • 📌 互联网也提供了类似的匿名性。

    • ⏱ 2023-06-15 09:01:10

群体极化:群体对我们观点的强化

  • 📌 令人吃惊的是,群体决策往往会更加冒险。这一现象称为“风险转移”,它推动了一股研究群体冒险性的浪潮。
    • ⏱ 2023-06-15 09:02:38

群体思维:群体对决策的影响

  • 📌 珍珠港。1941年12月的珍珠港偷袭事件使美国也加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事件发生之前的几个星期,夏威夷的军事指挥收到了一条可靠的消息:日本计划袭击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某个军事据点。之后军事情报失去了与日本航空母舰的无线电联系,那时航空母舰正径直朝夏威夷前进。空中侦察队本来应该能侦察出航空母舰的位置或者至少发出几分钟的警报。但是自以为是的司令们完全无动于衷。结果是:直到日军开始对这个毫无防备的基地发动袭击,警报才被拉响。袭击后美军损失了18艘舰艇、170架飞机以及2 400位军人的生命

    • ⏱ 2023-06-15 09:04:30
  • 📌 ▪ 无懈可击的错觉。贾尼斯所研究的群体都表现得过分自信,以至蒙蔽了眼睛,看不到危险警报。当珍珠港的海军总指挥基梅尔得知他们已经失去与日本航空母舰的无线电联系后,他还开玩笑说,或许日本人打算在檀香山绕行。事实上,日本人确实这样做了,但基梅尔对这种想法的嘲讽使人们认为这不可能是事实。

    • ⏱ 2023-06-15 09:05:53
  • 📌 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前的群体思维。尽管有四条信息显示前方可能有冰山,而且一名守望人员提出需要借助于望远镜,但爱德华·史密斯船长——一位受人尊敬的支配型领导——还是坚持让船在夜晚全速前进。这其中有无懈可击的错觉(很多人认为这艘船不可能沉没),还有从众的压力(其他船员都斥责那名不能用肉眼瞭望的看守,对他的异议置之不理),同时工作人员也存在失职行为(一名泰坦尼克的电报员没能把最后、也是最完整的冰山警报传递给船长)

    • ⏱ 2023-06-16 09:02:21
  • 📌 很多大学生在独立作答时都选择了错误的答案,但在讨论之后都选择了正确的答案(被挫败)。而且,劳克林发现,如果一组中的6个人最初有2个人做对,那么2/3的时侯他们都能说服其他人。但如果最初只有一个人正确,那这“作为少数派的一个人”几乎有3/4的时候都不能说服其他人。当遇到棘手的逻辑问题时,三个、四个或者是五个人又比两个人能更好说服他人(Laughlin&others,2006)。

    • ⏱ 2023-06-15 12:46:55

少数派影响:个体对群体的影响

  • 📌 有些人能出色地担任任务型领导(task leadership)——组织工作、设置规范、聚焦于目标的实现。而另一些人能出色地担任社会型领导(social leadership)——建立团队、调解矛盾、表达支持。任务型领导通常是支配型的——如果领导能够睿智地发出指令就能很好地完成工作(Fiedler,1987)。由于是目标取向的,这样的领导者会将群体的注意力和努力都放在任务上。实验表明,特定的、有挑战性的目标再加上周期性的进程报告会促进高成就的实现(Locke&Latham,1990,2002,2009)。社会型领导通常具有民主风格——他们代表了权威,接纳团队成员的意见,并且像我们看到的那样,能避免群体思维。很多实验表明这种领导风格有利于鼓舞士气。群体成员在参与决策时通常表现出更高的满意度(Spector,1986;Vanderslice&others,1987)。如果对员工的任务加以控制,他们也会更受鼓舞去获取成就(Burger,1987)。
    • ⏱ 2023-06-16 08:55:56

第9章 偏见:不喜欢他人

  • 📌 如果求职者是穆斯林,很多主管倾向于不予录用或低薪录用(Park&others,2009)。在欧洲,大部分非穆斯林人士表达了对“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担忧,觉得穆斯林和西方人关系不好(Pew,2011)。中东穆斯林对西方人的看法也很消极,认为西方人“贪婪”而且“缺乏道德”,他们还经常报道不相信阿拉伯人制造了“9·11”事件(Wike&Grim,2007;Pew,2011)。
    • ⏱ 2023-06-16 08:57:23

偏见的本质和作用

  • 📌 种族态度可以非常迅速地发生改变。▪ 1942年,大部分美国人赞同“应该在公共汽车和电车上为黑人设置隔离区”(Hyman&Sheatsley,1956)。事到如今,这样的问题会显得稀奇古怪,因为如此明目张胆的偏见差不多已经销声匿迹了。▪ 1942年,不到1/3的白人(南部只有1/50)支持取消学校种族隔离;到1980年,支持取消学校种族隔离的占到90%。

    • ⏱ 2023-06-16 08:58:41
  • 📌 虽然偏见依然在社会中存在,但是跨种族婚姻的比例已经在大多数国家中上升了,现在77%的美国人赞成“黑人和白人之间的婚姻”,与1958年只有4%的支持者相比,赞成人数大幅增长(Carroll,2007)。18到29岁的年轻人中,赞成者占88%(Pew,2010a)。2008年,七分之一的美国夫妻是不同种族的,这一比例是1960年的6倍(Pew,2010b)。

    • ⏱ 2023-06-16 08:59:28
  • 📌 一个伦敦警察射杀了一个长相像穆斯林的人,之后的研究发现,澳大利亚人也更有可能对穆斯林穿着的人射击(Unkelbach&others,2008)。如果我们在潜意识中认为某个团体危险,那么我们在面对这个团体时会更容易提高我们的注意力和唤醒水平

    • ⏱ 2023-06-16 09:00:31
  • 📌 全世界而言,人们倾向于生男孩。1941年,美国有38%的怀孕父母说他们如果只养一个孩子的话,他们喜欢要男孩;24%的人喜欢要女孩;23%的人说他们无所谓。到2011年,答案几乎没有变化,依然是40%的人喜欢要男孩(Newport,2011)。随着人们广泛采用超声技术来检测胎儿的性别,以及越来越多的堕胎可行性,这些偏好正在影响男孩和女孩的比例。在中国,95%福利院收养的孤儿是女孩(Webley,2009),新生儿的男女比例为118 :100,导致20岁以下的男性多出3 200万。这些男性将成为未来的光棍,在中国人看来,他们是难以找到配偶的单身汉(Hvistendahl,2009,2010,2011;Zhu&others,2009)。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于中国。新加坡、印度和韩国也有百万计的“失踪女性”(Abrevaya,2009)。因此,在中国,选择胎儿性别的流产是违法行为。

    • ⏱ 2023-06-16 09:01:16

偏见的动机根源

  • 📌 在当代,“9·11”以后,那些对移民和中东人表现出更多不宽容态度的美国人,会感到更多的愤怒而不是恐惧(Skitka&others,2004)。愤怒激起了偏见。对社会威胁体验不到消极情绪的特殊个体,比如患有威廉姆斯综合征这一遗传疾病的儿童,他们明显表现出没有种族刻板印象和偏见(Santos&others,2010)。没有愤怒就没有偏见。

    • ⏱ 2023-06-16 09:03:44
  • 📌 那些来自本群体的人,看起来与我们相似,甚至口音听起来相似的人,我们往往立刻就会喜欢(Gluszek&Dovidio,2010;Kinzler&others,2009)。

    • ⏱ 2023-06-16 09:04:15
  • 📌 ▪ 我们归类:我们发现将人,包括我们自己,归入各种类别是很有用的。在表述某人的其他事情的时候,给这个人贴上印度人、苏格兰人或公共汽车司机的标签,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我们认同:我们将自己与特定的群体[我们的内群体(ingroup)]联系起来,并以此获得自尊。▪ 我们比较:我们将自己的群体与其他群体[外群体(outgroup)]进行比较,并且偏爱自己的群体。

    • ⏱ 2023-06-16 09:04:32
  • 📌 。当牙买加裔加拿大赛跑选手本·约翰逊获得奥运会100米冠军后,加拿大媒体描述一位“加拿大人”取得了这一胜利。当约翰逊由于滥用类固醇而被取消金牌之后,加拿大媒体就开始强调他的“牙买加”身份(Stelzl&others,2008)。

    • ⏱ 2023-06-16 09:04:54

偏见的认知根源

  • 📌 你是否注意到,人们也是以你最独特的特质和行为来描述你。

    • ⏱ 2023-06-16 19:50:50
  • 📌 接下去的场景是令人痛苦的。一位年轻女性因为担心自己本已丑化的脸庞而自我感觉糟糕透顶,她与另一位女士交谈,后者其实根本看不到这种丑态,对此前发生的一切一无所知。如果你的自我意识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也许是某种生理残疾、粉刺,甚至是某日的发型很糟糕——那么也许你就能理解那些女生此时此刻的自我感受了。与那些被告知她们的谈话对象只是认为她们有些过敏的女生相比,那些“被丑化”的女生对同伴观看自己的方式变得十分敏感。她们将谈话伙伴评价为紧张、冷漠、傲慢。事实上,事后观看录像带的观察者分析了谈话伙伴如何对待“被丑化”的人,结果发现并不存在这种对待上的差别。“被丑化”的女性自我感觉变得不一样了,进而曲解了他人的行为方式和评价,而在其他情形下她们并不会注意到这类误解。

    • ⏱ 2023-06-16 09:07:39
  • 📌 一个女性和她的老板相约共进晚餐,她来到老板的家,每人饮了一杯红酒。有些人阅读的故事有一个快乐的结局:“他将我引到沙发旁。握着我的手,向我求婚。”事后看来,人们不觉得这个结局有什么大惊小怪,还十分赞赏男女主人公的表现。其他人看到的故事则是另一个不同的结局:“但他随后变得非常粗暴,把我推向沙发。他把我按倒在沙发上,强奸了我。”如果是这个结局,人们会觉得它在所难免,并且指责那位女士在故事前段当中的行为就有失妥当。这类研究表明,人们之所以对社会不公漠不关心,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关心公正,而是因为他们眼里看不到不公正。那些相信世界是公正的人,认为被强奸的受害者一定行为轻佻(Borgida&Brekke,1985);遭遇虐待的配偶一定是自作自受(Summers&Feldman,1984);穷人注定就过不上好日子(Furnham&Gunter,1984);生病的人应该为他们的疾病负责(Gruman&Sloan,1983)。

    • ⏱ 2023-06-16 19:52:56

攻击的概念

  • 📌 大多数战争是工具性攻击。2003年,英美领导人将攻击伊拉克视为阻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工具性行为,而并非杀害伊拉克人的敌对行为。所以说,敌意性攻击是“激烈的”,而工具性攻击则是“冷静的”。青少年欺负别人,不论是言语上的还是身体上的,也都属于工具性攻击行为,因为他们通常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支配性和更高的地位。青少年的层级结构很奇怪,卑劣和不被人喜欢的人有时反而会很受欢迎和尊敬(Salmivalli,2009)。
    • ⏱ 2023-06-16 19:56:22

攻击的理论

  • 📌 哲学家关于人性的争论由来已久,有人认为人性在根本上是仁慈、知足而高贵的,另一些人则认为人性的本质是残忍的。第一种观点以18世纪法国哲学家卢梭(1712—1778)为代表,把社会罪恶归咎于社会而非人性。第二种观点则以英国哲学家霍布斯(1588—1679)为代表,将社会法律视为控制残忍人性的必要手段。20世纪,“性恶论”,即攻击性驱力与生俱来、无可避免的观点得到了弗洛伊德和德国的洛伦兹的赞同。

    • ⏱ 2023-06-16 19:56:53
  • 📌 ▪ 身形壮硕的男性在饮酒后攻击性明显增强,但酒精对女性和身形较小的男性几乎没有影响。研究人员认为,酒精似乎会鼓励“那些壮汉‘亮出自己的身形’,用攻击行为来恐吓他人”(DeWall&others,2010)。显然,在酒吧里躲开那些“醉酒的壮汉”是多么明智。

    • ⏱ 2023-06-16 19:57:34
  • 📌 9·11”恐怖事件激起了美方的强烈愤怒,促成了其对伊拉克发动袭击。美国人此时需要寻找宣泄愤怒的对象,于是把矛头指向了罪恶的暴君——萨达姆·侯赛因,他们昔日的盟友。2003年,托马斯·弗里德曼指出:“发动这次战争的真正原因在于:‘9·11’事件后,美国需要对阿拉伯世界的某些人实行打击。而之所以选择萨达姆,原因很简单:他罪有应得,而且他正处于这一世界的中心。”

    • ⏱ 2023-06-16 19:58:46

攻击的影响因素

  • 📌 在炎热的房间里(高于32℃)完成任务的被试感觉更为疲惫,更富攻击性,对陌生人表现出更强的敌意。随后的实验发现炎热还可以引发报复行为(Bell,1980;Rule&others,1987)。

    • ⏱ 2023-06-16 20:00:45
  • 📌 一个典型的性暴力场景中,一个男人强制和一个女人性交。最初她会抵抗并试着击倒袭击她的人。但逐渐地,她被性唤醒,也停止了抵抗。最后她完全进入了愉悦状态,并不断地要求更多。我们都看过或者阅读过对这一场景的非色情描写:她反抗,他坚持。精力充沛的男人抓住并强吻抗拒的女人。不一会儿,女人本来一直推搡着男人的手已经紧紧地抓住了他。她的抗拒已经被他释放的激情压倒了。当然,问题的关键是在强暴时女性的实际反应并非如此。社会心理学家提出,观看这样的虚构场景(一个男人制服一个女人,激起她的性兴奋)可以:(1)歪曲其关于女人对性侵犯的真实态度的认识;(2)增加男人对女人的攻击。至少实验室情境下是如此。

    • ⏱ 2023-06-16 20:02:20
  • 📌 同样,学术界对暴力电子游戏是否真会影响现实中的行为观点也并不一致。例如,弗格森和吉尔伯恩(Ferguson&Kilburn,2010)向最高法院签署声明反对加州法律。他们指出,从1996年到2006年,尽管暴力电子游戏售卖量增加,但现实中的青少年暴力事件却有所减少。弗格森和吉尔伯恩还提出,暴力电子游戏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微乎其微,仅有少数玩暴力电子游戏的人会在现实中表现出攻击行为。

    • ⏱ 2023-06-16 20:06:25
  • 📌 亲社会游戏是与暴力游戏概念上相对的一类游戏,在亲社会游戏中人们互相帮助。那么,玩亲社会游戏会有怎样的影响?新加坡、日本和美国的三项儿童和成人研究显示,玩亲社会游戏的人,在现实生活情境中有较多的帮助、分享和合作行为(Gentil&others,2009)。正如金泰尔和安德森(Gentile&Anderson,2011)得出的结论:“电子游戏是绝好的老师”。教学游戏教会孩子阅读和数学,亲社会游戏教给孩子亲社会行为,而暴力游戏则教给孩子暴力。教给我们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不管这些是好还是坏。

    • ⏱ 2023-06-16 20:24:46
  • 📌 卢旺达胡图族政府和商业领袖出钱购买并分发了200万把大砍刀。在超过三个月的时间里,据说胡图族的攻击者会起床,吃一个丰盛的早餐,聚集在一起,然后去追捕他们逃脱的邻居。他们会砍死他们找到的每个人,然后回家,梳洗,再一起饮酒助兴(Dalrymple,2007;Hatzfeld,2007)。

    • ⏱ 2023-06-16 20:25:28
  • 📌 ▪ 观看暴力节目不仅会导致攻击行为出现一定的增长,尤其是在被激怒的人中,而且还会降低观众对攻击的敏感度和改变他们对现实世界的觉知。这两个发现和对观看暴力色情作品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观看色情作品会增加男性对女性的攻击,并且扭曲他们对于女性对性胁迫的态度的知觉。

    • ⏱ 2023-06-16 20:26:55

减少攻击行为

  • 📌 如果观看色情作品为性冲动提供了出口,那么性期刊订阅率高的地区强奸率应该很低,而且人们在看了色情作品以后,对性的欲望应该消失了,男人应该不会把女人看做和当做发泄对象。但是研究显示,事实完全相反(Kelley&others,1989;McKenzie-Mohr&Zanna,1990)。录影带中露骨的性描写是一味春药;它诱发性幻想,继而催生各种性行为。

    • ⏱ 2023-06-17 14:30:19
  • 📌 在这样的世界中,实行死刑的州谋杀率会低于没有死刑的州。但在我们这个世界,杀人多是一时冲动,情况就不同了(Costanzo,1998)。如约翰·达利和亚当·阿尔特(Darley&Alter,2009)提到的那样,“很多的犯罪行为都是人们一时冲动做出的,通常是年轻的男性,他们经常醉酒或嗑药,并且和其他有着相似特点的年轻男性一起行动。”他们认为,通过增加惩罚来减少犯罪无疑是徒劳的,但沿街的治安整顿却有着积极的效果,如在一些城市中降低50%的持枪犯罪行为。

    • ⏱ 2023-06-19 08:52:24
  • 📌 为了创造一个温和的世界,我们可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做出榜样并奖励敏感性和合作,或许可以通过训练家长用非暴力的方式教育孩子达到此目的。训练计划鼓励家长强化期待的行为,积极而非消极地表达观点(“清理完你的房间以后,你就可以玩了”;而不是“如果你不清理你的房间,你哪儿也别去”)。

    • ⏱ 2023-06-19 08:52:24

后记:对暴力文化的改革

  • 📌 美国人对于自我保护的想法有:▪ 买一把枪用于自我保护。(我们有……3亿把枪支……这使得被谋杀的风险提高了3倍,经常是被某个家庭成员杀害,而且自杀的几率提高到了原来的5倍[Taubes,1992]。在有机会抵抗的攻击中,持枪的人被枪击的可能性高出5倍[Branas&others,2009]。像加拿大、英国等更安全的国家,都禁止私人持枪。)
    • ⏱ 2023-06-19 08:52:35

第11章 吸引与亲密:喜欢他人与爱他人

  • 📌 ▪ 对孩子和养育者而言,社会性依恋促进了他们的共存。如果毫无理由地将他们分开,养育者和孩子都会感到恐慌,直至重新团圆。忽视孩子或将孩子置于缺乏归属感的机构中,孩子就会变得可怜且焦虑。

    • ⏱ 2023-06-19 08:53:42
  • 📌 归属需要激励我们不断投入精力去建立联系。

    • ⏱ 2023-06-19 08:53:59
  • 📌 坠入情网,人们会感到抑制不住的愉悦。与伴侣、家人和朋友关系良好时,我们情感关系状况的指标——自尊,就会保持较高的水平(Denissen&others,2008)。正是因为人们渴望被接纳和被爱,所以才会在化妆品、服饰和塑身上有巨额花费。即使那些显然被冷落的人,也会在接纳中感到愉悦

    • ⏱ 2023-06-19 08:54:20
  • 📌 ▪ 死亡会提醒我们重视归属需要,重视与他人的关系,并与我们所爱的人保持亲密(Mikulincer&others,2003,Wisman&Koole,2003)。面对“9·11”恐怖袭击,数以百万的美国人都与自己心爱的人通了电话。

    • ⏱ 2023-06-19 08:54:51
  • 📌 威廉斯等人(Williams&others,2011)惊讶地发现,即使在虚拟世界中,被一个永远不可能见面的人拒绝,也会引起挫折感。

    • ⏱ 2023-06-19 08:55:37
  • 📌 被排斥的人,其大脑皮层的某个区域活动增加,而这部分脑区同样也是对躯体创伤做出反应的脑区(图11.1)。和身体疼痛一样,排斥的社会性疼痛也会增加攻击性(Riva&others,2011)。伤心的感受还会表现为心率降低(Moor&others,2010)。心碎会让心脏刹车。

    • ⏱ 2023-06-19 08:55:56

导致友谊和吸引的因素

  • 📌 两个人能否成为朋友?接近性(proximity)是一个强有力的预测源。尽管接近也可能诱发敌意,大多数攻击和谋杀都发生在生活在一起的人们中间,但接近性更容易产生喜欢。

    • ⏱ 2023-06-19 08:56:46
  • 📌 环顾四周想一想,如果你要结婚的话,他或她也很可能是在你步行可及范围之内居住、工作或学习的某个人。

    • ⏱ 2023-06-19 08:57:10
  • 📌 所以,如果你刚到一个城市而且想交朋友,就尝试一下去租靠近邮筒的房子,坐靠近咖啡壶的桌子,在靠近主要建筑的停车点停车,这些都是帮你建立友谊的基石。

    • ⏱ 2023-06-19 08:58:17
  • 📌 为什么接近会诱发喜欢呢?其中一个原因便是易得性;很显然,我们很少有机会认识一个不同学校的人或住在另一城市的人。但是事实远不限于此,大多数人更喜欢他们的舍友,更喜欢隔壁的人,而不是隔了几个门或是住在楼下,距离刚刚远到令人感到不便的那些人。此外,那些距离接近的人,就像容易成为朋友一样,也容易成为敌人。

    • ⏱ 2023-06-19 08:58:47
  • 📌 曝光效应违背了我们通常对厌倦(兴趣的降低)的预测,即重复听到的音乐和反复吃的食物会引起厌倦(Kahneman&Snell,1992)。除非这种重复是没完没了的(有一句朝鲜谚语:“即使是最好的音乐,听多了也会厌倦”),否则通常它的确会使喜欢增加。当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在1889年完工时,曾被嘲笑是奇形怪状的东西(Harrison,1977)。而今天,它已变成了巴黎备受喜爱的标志物。

    • ⏱ 2023-06-19 08:59:46
  • 📌 到巴黎卢浮宫的游客是真的欣赏名画《蒙娜丽莎》的艺术成就呢,还是他们仅仅是乐于发现一个熟悉的面孔?也许二者兼有:了解她是为了喜欢她。哈蒙-琼斯和艾伦(Harmon-Jones&Allen,2001)利用实验证实了这一现象。他们给实验参与者呈现一个女性的面庞,发现随着观看次数的增多,参与者的面部(微笑的)肌肉变得更活跃了。曝光效应诱发了愉快的情感。

    • ⏱ 2023-06-19 09:00:03
  • 📌 人们大概能够马上记起喜欢或厌恶的人或事,但却意识不到喜欢或厌恶之原因。扎荣茨认为(Zajonc,1980),情绪相比于思维更具有即时性。

    • ⏱ 2023-06-19 09:00:37
  • 📌 曝光效应。如果德国总理默克尔也跟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她会更喜欢她熟悉的镜子中的形象(左图)而不是她的实际形象(右图)。镜子中的形象是每天早上刷牙的时候都能见到的形象。

    • ⏱ 2023-06-19 09:02:04
  • 📌 如果一个商品在广告中没完没了地出现,那么,购物者常常会对该商品做出不假思索的、自动化的偏爱反应。如果候选人不为人们所熟悉,那么,一般而言,那些在媒体上曝光最多的候选人更容易获胜(Patterson,1980;Schaffner&others,1981)。懂得曝光效应的政治战略家,通常使用简短的广告来代替理由充分的长篇大论,即在广告中突出强调候选人的名字和录音片段等信息。

    • ⏱ 2023-06-19 09:03:02
  • 📌 要说外貌不重要,其实,那只不过是我们拒绝承认现实对我们的影响的又一个例证而已。因为现在有许多研究都显示:外貌的确是很重要的。外貌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了一致性和普遍性的特点,这的确令人感到不安。然而事实上,美貌的确是一笔财富。

    • ⏱ 2023-06-19 09:03:21
  • 📌 而且,相比于男性,更多的女性表示,她们宁愿选择一个相貌平平但很热忱的配偶,而不是一个外表好看却很冷淡的男人(Fletcher&others,2004)。接近22万人参与的一项世界范围的BBC网络调查表明,男性比女性更多重视配偶的外貌,而女性比男性更重视诚实、幽默感、善良以及可靠(Lippa,2007)。

    • ⏱ 2023-06-19 09:03:44
  • 📌 学生们仅仅依据候选人的外表(喜欢看似有能力的候选人胜过长着娃娃脸的候选人)就正确地猜对了赢家,猜测参议院候选人的正确率是72%,猜测众议院候选人的正确率是67%。后续的研究中,奇奥等人(Chiao&others,2008)证实了选举人更偏好长相看起来有能力的候选人。但是性别同样也起作用:男性更可能投票给有外表吸引力的女性候选人,而女性更可能投票给长相亲切的男性候选人。

    • ⏱ 2023-06-19 09:05:16
  • 📌 人们选择朋友,尤其在选择终身伴侣的时候,通常倾向于选择那些不仅在智力、受欢迎程度和自我价值上,而且在外表吸引力方面都能与自己匹配的人(Taylor&others,2011)。

    • ⏱ 2023-06-19 09:05:28
  • 📌 男性通常强调自己的财富或地位,并且希望寻求年轻和有吸引力的女性;女性则相反,例如一则广告这样写道:“一位有吸引力、聪明的女子,26岁,身材苗条,欲觅热情而有稳定工作的职业男士。”那些在广告中强调自己的收入和学历的男性,以及强调自己的年轻和美貌的女性,通常能得到更多的反馈(Baize&Schroeder,1995)。这种资本匹配的现象也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年轻貌美的姑娘通常会嫁给一个社会地位较高的年长男人(Elder,1969;Kanazawa&Kovar,2004)。男人越有钱,身边的姑娘越年轻漂亮。

    • ⏱ 2023-06-19 09:06:02
  • 📌 你是否会像卡伦·戴恩(Dion,1972)研究中的女性那样,对那些没有吸引力的孩子表现出更少的热情和关注?令人遗憾的现实是所谓的“巴特·辛普森效应”——大多数人都认为,长相一般的孩子,他们的才干和社交技能都不如那些漂亮的同龄人。而且,我们也以为漂亮的人拥有社会所需的某些其他特质。虽然漂亮并不一定让人联想到正直或关心他人,然而,在其他各方面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我们仍会猜测漂亮的人会更快乐、性感热情,更开朗、聪明和成功(Eagly&others,1991;Feingold,1992b,Jackson&others,1995)。我们渴望与有吸引力的人建立联系,这促使我们对其表现出诸如友善和互惠互利等受人欢迎的品质(Lemay&others,2010)。

    • ⏱ 2023-06-19 09:06:51
  • 📌 白雪公主和灰姑娘是美丽的——也是善良的。女巫和继母是丑陋的——同时也是邪恶的。“如果你想得到某个非本家庭成员的爱,那么,长得漂亮可以助你一臂之力”,一个八岁的女孩会这样猜测。当问一个幼儿园里的女孩美丽意味着什么时,她回答说:“就像小公主那样,人人都喜欢你”(Dion,1979)。

    • ⏱ 2023-06-19 09:07:09
  • 📌 虽然很多面试考官可能并不以为然,但是,吸引力和外表的修饰的确影响着面试时的第一印象,特别当评估者是异性时

    • ⏱ 2023-06-19 19:46:14
  • 📌 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美丽其实反映了一些重要的信息:健康、年轻和富于生殖能力。戈登·盖洛普及其同事(Gallup&others,2008)报告称,事实确实如此。长相英俊的男性精子质量更高。拥有沙漏型身材的女性月经周期更规律,生育力更强。逐渐地,那些喜欢看起来富有生殖能力女性的男性所繁衍的后代,超过了那些乐意与绝经后女性交配的男性所繁衍的后代。

    • ⏱ 2023-06-19 19:47:38
  • 📌 当判断男性是否为可能的结婚对象时,女性也偏向于上述的腰臀比例,她们认为肌肉男更性感,而肌肉男的确也觉得自己更性感,并报告更多的性伴侣(Frederick&Haselton,2007)。这就具有了进化的意义,正如戴蒙德(Diamond,1996)所说:一个肌肉发达的人要比一个骨瘦如柴的人更有可能获得食物、建造房子和击退敌人。但是,今天的女性却更喜欢高收入的男性(Singh,1995)。

    • ⏱ 2023-06-19 19:48:21
  • 📌 研究发现,年轻女性在排卵期比非排卵期倾向于穿着更暴露(Durante&others,2008)。另一个研究发现,排卵期的脱衣舞女平均每小时的小费是70美元,是那些处于月经期的脱衣舞女小费的2倍,后者为每小时35美元(Miller&others,2007)。进化心理学家认为,我们是被原始的吸引力所驱动的。就像吃饭和呼吸一样,吸引力和婚配对我们来说是如此的重要,它不可能归结为文化的偶然现象。

    • ⏱ 2023-06-19 19:48:45
  • 📌 观看诱发强烈性欲的色情电影同样也会降低对自己伴侣的满意度(Zillmann,1989)。性唤起可能暂时地使异性看起来更具有吸引力。但是,观看完美得可以打10分的或非现实的性描写所产生的持续影响,会使伴侣吸引力降低——更有可能被评为6分而不是8分。对比效应同样也在我们的自我知觉过程中起作用。看到一个魅力非凡的同性之后,人们会觉得自己缺乏吸引力,而观看一个相貌平平的同性之后,我们不太会产生这种感觉(

    • ⏱ 2023-06-19 19:49:15
  • 📌 很久以前我们就认识到,我们喜欢那些我们认为是喜欢我们的人。从古代哲学家希卡托(“如果你希望被别人爱,那你就去爱别人吧”)到爱默生(“拥有朋友的惟一方法就是成为别人的朋友”),再到戴尔·卡内基(“慷慨地去赞美别人吧”),都预见了我们的发现。他们所不能预见的是这一规律起作用的精确条件。

    • ⏱ 2023-06-19 19:51:10
  • 📌 ▪ 坏心情比好心情更能影响我们的思维和记忆。(即使我们天性乐观,也更容易想起过去那些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事情。)▪ 表达消极情绪的词语比表达积极情绪的词语更多,而且要求人们想出表达情绪的词语时,他们更容易想出消极的词语。(伤心、生气、害怕是最常见的三个。)

    • ⏱ 2023-06-19 19:51:27
  • 📌 你猜哪些女生最喜欢这位男士呢?答案恰恰是自尊心刚刚遭受了暂时打击并极为渴望获得社会承认的那些人。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人们有时在遭遇一次很伤自尊的拒绝之后,会表现出一些反弹行为,比如坠入充满激情的恋爱当中

    • ⏱ 2023-06-19 19:51:57
  • 📌 当个体获得了目标人物的尊重,尤其当这种尊重的获得是逐渐发生的,并且还推翻了目标人物先前的批评之词时,个体就会更加喜欢这个目标人物

    • ⏱ 2023-06-19 19:52:22
  • 📌 阿伦森认为,频繁的赞扬可能会失去价值。当一个丈夫第500次说,“呀,亲爱的,你看起来真美啊”,这话给妻子的触动远不如他说,“哦,亲爱的,你穿那件衣服不是很好看。”要让所爱的人满意很难,但伤害所爱的人却很容易。这说明,与压抑不快情绪和戴尔·卡内基所说的“过度赞扬”相比,保持坦率而真诚的关系——互相尊重、彼此接纳、保持忠诚——更可以持续地让对方感到满意。阿伦森这样解释道:

    • ⏱ 2023-06-19 19:52:38
  • 📌 浪漫的晚餐、在剧院观看演出、在家共度夜晚、度假,这些都很重要……如果你希望维系与伴侣的关系,那么你和你的伴侣都要继续把你们的关系跟美好的事物联系起来。”

    • ⏱ 2023-06-19 19:54:13

爱情的种类及要素

  • 📌 心理学家罗伯特·斯腾伯格(Sternberg,1998)认为爱情是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三边(不等长)分别是:激情、亲密和承诺(如图11.6)。

    • ⏱ 2023-06-19 19:55:03
  • 📌 生理唤醒促进了罗曼蒂克式的反应。观看恐怖电影、乘坐过山车以及体育锻炼等也都有同样的效果,特别是对那些我们觉得有吸引力的人(Foster&others,1998;White&Kight,1984)。这种效果也存在于已婚夫妇中。那些经常在一起做一些可以提升彼此兴奋度活动的夫妇,所报告的婚姻满意度最高。相对于完成一般的实验室任务,如果夫妻双方能共同完成一项提高激活水平的活动(比如两人的绑腿赛跑等),往往会对其关系的总体情况报告较高的满意度。肾上腺素使两颗相爱的心贴得更近了

    • ⏱ 2023-06-19 19:55:53
  • 📌 这些研究的结果表明,其实男人比女人更容易坠入情网(Ackerman&others,2011;Dion&Dion,1985)。男性似乎更难从一段爱情中解脱出来,而且,相比于女性,男性更不会轻易结束一段即将迈向婚姻的爱情关系。令人惊讶的是,在大多数异性恋关系中,最常先说出“我爱你”的是男性而非女性(Ackerman&others,2011)。但是,热恋中的女性则一般会有像她们的伴侣一样多的情感投入,甚至会比对方投入得更多。她们更倾向于报告自己体验到了愉悦和“无忧的眩晕感”,就像“在云中漂浮”一样。同样,女性似乎比男性更加注重友谊中的亲密感,也会更多地关心她们的伴侣。男性则比女性更多地想到恋爱中的嬉戏以及性的方面(Hendrick&Hendrick,1995)。

    • ⏱ 2023-06-19 19:56:46
  • 📌 如果一段亲密的感情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那么它就会最终成为一种稳固而温馨的爱情,哈特菲尔德称之为相伴之爱(companionate love)。令人激情迸发的激素(睾丸激素、多巴胺、肾上腺素)逐渐消退,而催产素则会维持依恋感和信任感(

    • ⏱ 2023-06-19 19:57:05
  • 📌 研究者发现,那些结婚五年以上的自由恋爱夫妇,会觉得彼此之间“有爱情”的感觉越来越少了。相反,那些包办婚姻的夫妇则会在新婚之后随时间的推移而报告出更多的爱情体验

    • ⏱ 2023-06-19 19:57:37
  • 📌 对于那些婚龄超过20年的夫妇,随着孩子长大成人、开始离开家庭独立生活,家庭中出现“空巢”的情况,一些曾经失去的浪漫感觉又重新出现了,父母可以重新关注彼此(Hatfield&Sprecher,1986;White&Edwards,1990)。马克·吐温说,“没有一个人会真正理解爱情,直到他们维持了四分之一个世纪以上的婚姻之后。”如果一段感情曾经是亲密的而且互相奖赏,那么相伴之爱就会植根于共同体验的人生风雨历程中,从而愈久弥醇。

    • ⏱ 2023-06-19 19:58:09

促进亲密关系的因素

  • 📌 作为婴儿,我们几乎是最先产生对熟悉的面孔和声音的偏好。在父母注意我们的时候,我们会嘟嘟囔囔并且报以微笑。到八个月时,我们就可以跟在父亲或母亲后面爬,而且一旦和父母分离就会哭闹;等到重新见到父母时,就会紧紧粘住不放。社会依恋作为一个强大的生存推动力,使得婴儿和父母保持着亲密的关系

    • ⏱ 2023-06-19 19:58:36
  • 📌 激情之爱并不专属于情侣。婴儿与父母之间表现出的强烈感情,和激情之爱相类似,甚至脑区的活动都与激情之爱相似。谢弗等人(Shaver&Mikulincer,2011)指出,周岁大的婴儿与年轻情侣一样,期望得到爱抚,分离时会感到沮丧,重聚时会表现出强烈的情感反应,并会由于对方的注意和支持而表现出强烈的喜悦情绪。

    • ⏱ 2023-06-19 19:59:06
  • 📌 谢弗和基思(Schafer&Keith,1980)调查了几百对各个年龄段的夫妇,他们发现,那些觉得自己婚姻不公平的人大多是因为某一方在烹调、家务、照顾孩子等工作中贡献过少。知觉到的不公平会导致这样的结局:觉得不公平的一方会更加沮丧和苦恼。在哺乳期,很多妻子都会觉得自己付出的多,而丈夫付出的少,于是这一阶段的整体婚姻满意度会降低。而在蜜月和“空巢”期,夫妇往往更容易觉得公平和满意。如果双方的付出和获益都是自愿的,并且他们一起做决定,那么他们的爱情更容易持久而美满。

    • ⏱ 2023-06-19 20:00:46
  • 📌 合适的亲密关系的发展过程就像跳舞一样:我表露一点,你表露一点——但不是太多。然后你再表露一些,而我也会做出进一步的回应。

    • ⏱ 2023-06-19 20:02:15
  • 📌 亲密的自我表露也是相伴之爱所带来的快乐之一。那些经常敞开自己心扉的夫妇或情侣,他们会报告更高的满意度并且更容易保持长久的感情(Be

    • ⏱ 2023-06-19 21:55:31
  • 📌 这正是爱情的精髓——两个自我相互联系,相互倾诉,从而相互认同;两个自我各保持其个性,但又共享很多活动,为彼此的相同之处而感到愉悦并且相互支持。许多对浪漫的伴侣最终都形成了“自我—他人整合”:也就是重叠的自我概念(Slotter&G

    • ⏱ 2023-06-19 21:56:20

亲密关系的结束

  • 📌 以计算机为媒介的沟通还往往比面对面的沟通更能引发人们自发的自我表露(Joinson,2001)。
    • ⏱ 2023-06-19 21:58:40

第12章 帮助行为

  • 📌 耶路撒冷的“正义之园”位于一个山坡上,由成百上千棵树环绕而成,每棵树下都有纪念牌,上面刻着一些欧洲基督教徒的名字,这些人曾经在纳粹大屠杀时期给犹太人提供过庇护。这些“正义的异教徒”(在当时的耶路撒冷,把信奉非犹太教的人称为异教徒——译者注)知道,如果被纳粹政府发现,他们将与犹太人一样承受被处死的命运,但仍有很多基督教徒庇护了犹太人(Hellman,1980;Wiesel,1985),还有不计其数的庇护者没有留下姓名。每一个在纳粹恐怖中幸存下来的犹太人背后,离不开数十人的英勇行为。

    • ⏱ 2023-06-20 08:52:56
  • 📌 利他主义(Altruism)是自私自利的反义词。一个利他的人,即使在无利可图或不期待任何回报的情况下,也会关心和帮助别人。

    • ⏱ 2023-06-20 08:56:32

帮助行为发生的原因

  • 📌 催生帮助行为的奖赏可以来自外部,也可以来自内部。为了防止地铁晚点,一名纽约市民跳上铁轨救了晕倒的男子(“我当时想,如果他被撞了,我就没法上班了”),他的行为是受外部奖赏激发的,即1.5倍的周日工资(Weischelbaum&others,2010)。商人捐款能提高其企业形象,让人搭便车能获得称赞或友谊,这些奖赏都是外部的

    • ⏱ 2023-06-20 09:01:03
  • 📌 奖赏也可能来自内部。几乎所有的献血者都承认献血“使我对自己感觉良好”和“给予我自我满足感”。的确,一张传统的红十字会海报这样写道:“献血!只会使你感觉良好。”感觉良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离家在外的人帮助为那些他们以后再也不会见面的陌生人。

    • ⏱ 2023-06-20 09:01:10
  • 📌 斯金纳认为,只有当我们不能解释别人做好事的原因时,我们才会因此而信任他们。只有当我们找不到外在的解释时,我们才会把他们的行为归因于他们内在的品质,而当外部原因明显时,我们就会相信外部原因,而非个人品质。

    • ⏱ 2023-06-20 09:01:38
  • 📌 帮助行为的收益也包括内部的自我回报。接近一个痛苦的人,我们也会感到痛苦。窗外一位女性的尖叫惊动并困扰你,如果你不觉得这是有人在闹着玩,你就会去查看一下或给予帮助,从而减轻你因它而产生的痛苦(Piliavin&Piliavin,1973)。丹尼斯·克雷布斯(Krebs,1975)发现,哈佛大学生的生理反应和他们的自我报告都揭示,对他人的痛苦反应最强的学生,给别人提供的帮助也最多。

    • ⏱ 2023-06-20 09:03:03
  • 📌 在文明进化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各种方式来缓解内疚感:用动物和人做祭品、供奉谷物和金钱、忏悔、认罪、否定等等。在古代以色列,人们定期地将自身的罪过加诸于作为“替罪羊”的动物身上,然后把动物放到野外,让它带走人类的罪责感。

    • ⏱ 2023-06-20 09:03:20
  • 📌 你会说谎吗?那些先于你参加实验的被试的行为——他们100%地都撒了这个小谎——预示着你也可能会说谎。做完测验后(没有任何反馈),研究者说:“你们可以走了。但是你们如果有空的话,能帮忙为一些问卷评分吗?”假设你已经说了谎,现在你会更乐意无偿地付出一点时间吗?结果表明,答案是肯定的。平均说来,那些没有被引诱说谎的被试只给出了2分钟,而说了谎的被试则很明显地渴望补救他们的自我形象,他们慷慨地献出了63分钟。在我们的实验中,有一个7岁的小女孩对这一实验的寓意做了恰如其分的解释,她写道:“别说谎,不然你会生活在内疚里”(并且你还会想要减轻内疚感)。

    • ⏱ 2023-06-20 09:04:11
  • 📌 在办公室里,我几乎忍不住要大声喊出我是多么快乐。所有的工作都变得简单了;以前让我烦恼的事情现在我都能泰然处之。而且我有了强烈的冲动想要帮助别人;我想与他人分享我的喜悦。当玛丽的打字机坏了的时候,我冲过去帮忙。玛丽!那可是我昔日的“对头”啊!(Tennov,1979,p.22)

    • ⏱ 2023-06-20 09:05:37
  • 📌 之后随着好心境的消逝,助人行为也随之降低

    • ⏱ 2023-06-20 09:05:49
  • 📌 当泰坦尼克号下沉的时候,生还者中有70%的女性和20%的男性。头等舱中乘客生还的机会要比三等舱多2.5倍。但是因为利他主义的性别规范,三等舱中女性获救的可能性(47%)要比头等舱中男性获救的可能性(31%)更大。

    • ⏱ 2023-06-20 19:35:55
  • 📌 当处于需要中的人是女性时,男性会提供更多的帮助。而女性则对不同性别的求助者一视同仁。

    • ⏱ 2023-06-20 19:35:55
  • 📌 毫不奇怪,男性会更多地帮助那些外表有吸引力的女性,而不是那些外表不具吸引力的女性(Mims&ot

    • ⏱ 2023-06-20 19:35:55
  • 📌 我们更容易与一个活生生的人产生同理心,而不是遭受痛苦的人数;更容易对戴安娜的死感到悲伤,而不是对一个大规模的“统计数字”。遭受痛苦的人数增加,人们的关注反而下降,这一现象称为“同情崩溃(collapse of compassion)”。当人们面对巨大灾难调整自己的痛苦情绪反应时也会发生同情崩溃(Cameron&Payne,2011)。

    • ⏱ 2023-06-20 19:36:58

帮助行为的影响因素

  • 📌 发现了一个情境因素——其他旁观者的在场——会大大降低人们对事件的干预。

    • ⏱ 2023-06-20 19:38:50
  • 📌 当旁观者的数目增加时,任何一个旁观者都会更少地注意到事件的发生,更少地把它解释为一个重大问题或紧急情况,更少地认为自己有采取行动的责任

    • ⏱ 2023-06-20 19:39:04
  • 📌 单独填答问卷的被试中,有70%的人听到意外发生后,立即走进办公室或出去求救。2个陌生人一起答卷子时,只在40%的小组中有一人去提供帮助。那些在这个过程中什么也没做的人,显然认为这并不是紧急情况。“只是轻微的扭伤”,有人说。“我不想让她觉得尴尬”,另一些人解释道。这又一次证明了旁观者效应。当知道注意到紧急情况的人增加时,人们施予帮助的可能性变小。所以,对于受害者来说,处于人群中也许是不安全的。

    • ⏱ 2023-06-20 19:40:21
  • 📌 责任分散。当黛安娜王妃发生车祸时,在场的九名摄影师人人都有手机,但只有一人打了电话,其他人都没有打电话报警。他们的解释很一致:他们以为已经有人打了电话

    • ⏱ 2023-06-20 19:40:59
  • 📌 因为我宁愿认为自己不受种族刻板印象的影响,所以我不得不羞愧地承认,使我上当的原因不仅仅在于他富于社交技巧的、独特的欺骗方法,而且在于他与我具有相似性这一纯粹的事实。

    • ⏱ 2023-06-20 19:42:30

增加帮助行为

  • 📌 实验表明,服务员在服务期间,如果介绍了自己的名字,在支票上留下友善的信息,碰触顾客的胳膊或肩部以及坐或蹲在桌旁,都会使餐厅顾客支付更多小费(Leodoro&Lynn,2007)。

    • ⏱ 2023-06-20 19:44:29
  • 📌 一项由里德大学的理查德·卡切夫(Katzev,1978)领导的研究小组考察了这个问题。当波特兰艺术博物馆的游客违反了“请勿触摸”的提示时,研究者对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批评道:“请不要触摸这些展品。如果每个人都触摸的话,就会毁坏它们。”同样,当波兰动物园的游客擅自用自带食物喂熊时,其中一部分也会受到批评:“嗨,不要给动物喂未经许可的食物。你不知道这样会对它们有害吗?”在两种情形下,有58%负有内疚感的被试随后向另一名“意外”掉落东西的研究者提供了帮助。而未被批评的人则只有三分之一给予了帮助。负有内疚感的人愿意提供帮助

    • ⏱ 2023-06-20 19:45:01
  • 📌 斯洛维克等人(Slovic,2007;Dunn&Ashton-James,2008)指出,我们很容易对大量外群体的死亡感到麻木。人们认为,相对于50人死于飓风而言,当他们得知5 000人死于飓风时,他们会感到更加伤心。而实际上,无论邓恩和阿什顿·詹姆斯告诉人们飓风杀死了50、500、1 000或是5 000人时,人们的伤心程度并不受这一数字的影响。同样,对于大规模的灾难也是如此,例如西班牙的森林大火和伊拉克战争。“如果让我看到大量的人,我不会有所行动,”特蕾莎修女说,“但如果我只看到一个,我会行动。”与其告诉人们饥饿慈善机构正在努力挽救数百万饥民,不如给他们看7岁女孩Rokia的照片,这一名受害者可以让人们捐更多的钱

    • ⏱ 2023-06-20 19:46:00

引发冲突的原因

  • 📌 行为的动机是在变化的。在一项任务中,开始时人们的动机可能是挣些小钱,然后变成了减少自己的损失,到了最后就只是保存脸面防止彻底的失败(Brockner&others,1982;Teger,1980)。这种动机的变化在20世纪60年代的越南战争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战争刚开始的时候,约翰逊总统在他的演讲中常常强调战争是以自由、民主和正义为目标的,但是随着冲突的升级,总统的论调便成了为了美利坚的荣誉,为防止战败带来耻辱而战。

    • ⏱ 2023-06-21 08:53:06
  • 📌 小即是美 另一种解决社会困境的方法是:缩小群体的规模。在一个较小的集体中,每个人都能更加明确地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和自己对集体的影响(Kerr,1989);而当一个集体变得较大时,人们就更容易会这样想:“反正我也不会起多大作用”,正是这一想法常常导致不合作(Kerr&Kaufman-Gilliland,1997)。

    • ⏱ 2023-06-21 08:53:25
  • 📌 决出胜负的竞争活动带来了激烈的冲突,对其他组成员的歧视,以及组内强烈的团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群体极化也加剧了冲突。

    • ⏱ 2023-06-21 08:55:47
  • 📌 两组之间没有任何文化、体质或是经济上的差异,而且这些男孩在他们的社群中都是“精英”,但还是发生了上述的一幕幕。谢里夫提到,如果我们此时来到这个营地,我们会认为这些男孩是“一帮邪恶、自私而贪婪的浑小子”(1966,p.85)。事实上,他们的邪恶是被邪恶的环境诱发的。

    • ⏱ 2023-06-21 08:56:01
  • 📌 你从小道消息中听说你的一个朋友在说你的坏话,尽管这个消息是错的但是你相信了,于是你开始反击——侮辱这位实际上是无辜的人。他当然不能忍受于是也回击了,而这正好肯定了你原先的想法。类似地,东西方的政治家总会沉浸在对战争威胁的担忧中,并认为对方会试图通过军事称霸,因此他们采取了不断加深对方误解的行动。

    • ⏱ 2023-06-21 08:59:29
  • 📌 阿以冲突的双方都坚持认为,“我们”进行军事活动的动机,是保卫自己的人身和领土安全;而“他们”的意图,则是将我们消灭并夺取我们的土地;“我们”是这里的原住民而“他们”是侵略者;“我们”是受害者,“他们”则是侵犯者(Bar-Tal,2004;Heradstveit,1979;Kelmom,2007)。在这样极端不信任的情况下,进行和平谈判显然是一件困难的事。

    • ⏱ 2023-06-21 08:59:50
  • 📌 ▪ 恐怖主义总是出现在旁观者的眼中。在中东地区,一次民意调查显示,98%的巴勒斯坦人认为一个携带攻击性步枪的以色列人在清真寺杀死29个巴勒斯坦人构成恐怖主义,但是82%的人认为一个携带自杀性炸弹的巴勒斯坦人杀死21个以色列人就不构成恐怖主义(Kruglanski&Fishman,2006)。同样,以色列人对暴力行为的反应也带着强烈的偏见,认为巴勒斯坦人的意图都是坏的(Bar-Tal,2004)。

    • ⏱ 2023-06-21 09:00:21
  • 📌 激化冲突的另一个常见的错误观念是,认为尽管对方的最高领导者是邪恶的,但是他们控制和操纵着的民众则是支持我们的。这种“领导邪恶—民众善良论”明确地体现在美苏冷战的双方身上。在越战之前,几乎整个美国都相信,美军士兵一进入这块被越共“恐怖分子”控制的地区,就将有大批被压迫的民众揭竿而起加入战斗,事实证明这种说法是痴人说梦。

    • ⏱ 2023-06-21 09:01:15
  • 📌 怀特报告说每场战争至少存在三种误解:低估对手的实力,把自己的动机和行为合理化,特别是把对手妖魔化。他观察到,低估对手的实力使希特勒有胆量去攻击苏联,日本有胆量攻击美国,美国有胆量介入朝鲜和越南战争。

    • ⏱ 2023-06-21 09:03:43
  • 📌 在受困于社会难题、为了稀缺资源而竞争或是感到不公正的时候,我们只有同时抛开偏见并努力解决确实存在的分歧,才能使冲突结束。一个好的建议是,在冲突中不要认为别人与你在价值观和道德上格格不入;反之,进行换位思考,设想一下:也许对方会从一个不同的角度理解这个问题。

    • ⏱ 2023-06-21 09:04:54

获得和平的途径

  • 📌 与同性恋者接触越多,异性恋者就越能接受同性恋(Smith&others,2009)。

    • ⏱ 2023-06-21 09:05:15
  • 📌 接触的确有助于减少偏见,但偏见也会减少接触

    • ⏱ 2023-06-21 09:05:43
  • 📌 沃劳尔报告说,在新建立的关系中,人们总是高估他们感觉的透明度。他们经历了我们在第2章里谈到的“透明度错觉”,认为自己的感觉是流露在外的。因此,他们认为自己的肢体语言传达出了自己的爱意,而实际上接受者却没有收到这样的信息。如果恰好另一个人也有这种积极的感觉,同样也高估了自己的透明度时,那么本可能建立起来的关系就结束了。

    • ⏱ 2023-06-21 09:06:31
  • 📌 随着时间的推移,敌人不停地变换,但是敌人永远存在。事实上,国家似乎就需要这样一个敌人。对于整个世界,对于一个国家,对于一个群体,一个共同的敌人是一种强大的凝聚力量。因此我们可以预测,在北爱尔兰或南美,新教与天主教之间的宗教差异让人感觉非常大,但是对于生活在伊斯兰政权下的人来说可以忽略。同样,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的伊斯兰教差异在伊拉克看起来很大,但是在两派必须应对反穆斯林态度的那些国家,这些差异对穆斯林教徒来说就没那么大了。

    • ⏱ 2023-06-21 19:32:07
  • 📌 对“我们是谁”的群体定义同时也暗示了我们不是谁。许多社会心理学实验都表明,只要把人们分组,哪怕只是任意的分组都会促使“内群体偏差”的产生。如果你问孩子们,“是你们学校的孩子好还是邻校的孩子们好?”毫无疑问,所有的孩子都会说,他们自己学校的孩子更好。如果你只是按人们的出生日期或是驾照的尾数把人们分成组,那么他们也会感到和自己的组员更亲近,而且会对组员表现出喜爱。因此,群体意识是如此强烈,以至于就算我们只是随机地定义“我们”和“他们”,人们也会觉得“我们”看起来好于“他们”。

    • ⏱ 2023-06-21 19:31:19

后记:个人权利和公共权利之间的冲突

  • 📌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西方的个人主义开始泛滥。父母开始赞赏孩子的独立和自立,而较少关心他们的服从(Alwin,1990;Remley,1988)。孩子们的名字也经常更加生僻(Twenge&others,2010)。衣服和首饰越来越多样化,个人自由增加,共同的价值观在渐渐消退(Putnam,2
    • ⏱ 2023-06-21 19:34:04

伴随行为问题的认知过程

  • 📌 泰勒(Taylor,1989,p.214)这样解释道:正常人往往夸大自己的能力和受欢迎程度。抑郁症患者却不这样。正常人常常会在回忆过去时加上玫瑰色的光环。抑郁症患者(除了重度抑郁症患者)在回忆成功和失败的经历时会更加客观。正常人大多对自己持正性的评价。抑郁症患者既会描述自己正性的品质,也会描述负性的品质。正常人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把失败的责任推给别人。而无论成功或失败,抑郁症患者都将原因归结为自己。正常人通常会夸大自己对于周围所发生的事情的控制能力。抑郁症患者就不太容易受这种控制错觉的影响。正常人不现实地认为,未来会赐予他们很多美好的东西,而糟糕的事情会很少。抑郁症患者则对未来有更现实的认识。事实上,与正常人相比,抑郁症患者从未表现出过分的利己、控制错觉以及对未来的不现实预期这样的偏见。“悲观而明智”确实很适用于抑郁症患者。

    • ⏱ 2023-06-21 19:37:36
  • 📌 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鸡与蛋”的问题:究竟是抑郁的心境导致了负性的思维,还是负性的思维导致了抑郁呢?抑郁心境导致负性思维 正如我们在第3章中所提及的,毫无疑问,我们的心境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当我们感到快乐时,我们的思维也是积极的。我们看见的和回忆的都是一个美好的世界。当我们的情绪跌入低谷时,我们的思维就会进入另外一种模式。

    • ⏱ 2023-06-21 19:38:26
  • 📌 当遇到困难时,男性往往会采取行动,而女性往往会思考困境,不过这种思考通常是“过度思考”。这也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在青少年初期,与男性相比,女性受抑郁困扰的风险要多一倍(Hyde&others,2008)

    • ⏱ 2023-06-21 19:39:10
  • 📌 孤独并不等同于孤单。在热闹的聚会中,一个人也可能会感到孤独。皮弗(Pipher,2002)感慨道:“在美国,只有孤独,没有孤单;只有拥挤的人群,却没有可归属的团体。”在洛杉矶,她的女儿发现,“我的周围有一千万人,但却没有一个人懂我。”当缺乏社会联系、情感孤独(或者用实验让人们感到孤独)时,人们可以从物品、动物和超自然存在上发现类似人类特质来进行补偿,人们从中能发现友情(Epley&others,2008)。一个人也可以完全孤单,但并不感到孤独。

    • ⏱ 2023-06-21 19:43:25

有助于治疗的社会心理方法

  • 📌 在哲学家帕斯卡尔1620年的《思想录》中,他就已经预见了这一原理:“人们通常对于自己发现的道理,比由别人发现的更加深信不疑。”这是一条值得铭记于心的原理。
    • ⏱ 2023-06-22 00:12:18

社会关系对健康与幸福感的促进

  • 📌 为什么已婚者普遍更加幸福?是婚姻促进了幸福,还是幸福促成了婚姻?是否幸福的人更有吸引力?是否牢骚满腹者或者抑郁者常保持单身或者经历离异呢(见图14.8)?的确,与幸福快乐的人相处的经历是愉悦的。他们对人友好、令人信赖、富于同情心、关注他人(Myers,1993)。而不快乐的人,正像我们已探讨过的,更容易被社会排斥。抑郁通常引发婚姻压力,而婚姻压力又加深了抑郁(Davila&others,1997)。因此,积极的、快乐的人更容易形成幸福的人际关系。
    • ⏱ 2023-06-22 00:13:05

目击者的证词是否可靠

  • 📌 韦尔斯和利珀(Wells&Leippe,1981)也发现,陪审员更加怀疑那些细节记忆较差的目击者,尽管这些人往往是最准确的目击者。陪审员认为,一个能够记住屋内悬挂着三张画的目击者“确实在注意”(Bell&Loftus,1988,1989)。事实上,那些注意到周围细节的人更不容易注意到嫌犯的面部特征。

    • ⏱ 2023-06-22 00:16:29
  • 📌 ,“我们通常认为,对于那些与我们面对面接触过或者威胁我们超过30分钟的人,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的脸。可事实恰恰相反,多数人并不能正确地辨认曾危害过他们的人。”

    • ⏱ 2023-06-22 00:17:24

影响陪审团判断的其他因素

  • 📌 在具有相同的犯罪严重性和犯案历史时,美国联邦法官(其中只有5%为黑人)对黑人判的刑期要比白人判的刑期长10%(Associated Press,1995)。同样,谋杀白人的黑人被判为死刑的概率要高于谋杀黑人的白人(Butterfield,2001)。

    • ⏱ 2023-06-22 00:20:27
  • 📌 我们似乎对一个我们认同的被告更有同情心。如果我们认为自己不可能犯罪,那么就很可能认为那些像我们的人也不会犯罪。这有助于解释在熟人强奸案中,相比女性,为什么男性更容易认为被告无罪(Fischer,1997)

    • ⏱ 2023-06-22 00:20:53

群体因素对陪审员的影响

  • 📌 这在6人陪审团中只是一个人,在12人中就有两个人。最高法院认为,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两种情况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从我们对从众效应所做的讨论可以知道,在抗拒群体压力方面,一个人的少数派要比两个人的少数派困难得多。从心理学角度讲,一个分裂为10:2的陪审团并不等于一个分裂为5:1的陪审团。不足为奇,12个人的陪审团面临一个悬而未决的判决的可能性,是6人陪审团的两倍(Ellsworth&Mauro,1998;Saks&Marti,1997)。专门研究陪审团的米切尔·萨克斯(Saks,1998)总结说:“与较小的陪审团相比,较大的陪审团更可能包含少数族群成员,能更准确地回忆起审判证词,有更多时间商议,会更经常地悬而不决,看起来更可能做出‘正确’的判决。”
    • ⏱ 2023-06-22 00:24:31

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 📌 有些节能方式的科技含量并不高。菲律宾的一个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和志愿者一起为数百万低收入家庭安装了零能耗太阳能灯泡。这种“灯泡”其实不过是一个干净的塑料饮料瓶,瓶里装满水,在屋顶开一个洞将其嵌入,瓶子一半在屋外接收太阳光,一半在屋里,这样就可以提供55瓦的照明。这一举措结果如何?那就是,白天室内的照明不用再缴电费了(Orendain,2011)。
    • ⏱ 2023-06-22 00:27:08

物质主义和财富

  • 📌 但当收入水平达到某一适当水平后,金钱的增加所带来的长期回报会越来越低。在2008~2009年间对超过45万美国人的盖洛普调查显示,当年收入低于75 000美元时,日常生活中的积极情绪(自我报告的快乐、愉悦和经常微笑或开怀大笑)随收入增加而增多,但当收入超过这一数目时便不再增加(Kahneman&Deaton,2010)。忧虑和悲伤等消极情绪的消失也存在类似情况(图16.8)。在123个国家进行的全球盖洛普调查发现,能够预测主观幸福感的指标是亲密关系、权利感和胜任感(Tay&Diener,2011)。当这些基本需要获得满足后,金钱的增加就不再会有多大作用。

    • ⏱ 2023-06-22 00:28:41
  • 📌 即使是超级富有者——例如《福布斯》杂志上最富有的100位美国人——其幸福感仅仅比平均水平高一点(Diener&others,1985)。甚至赢得彩票似乎也不能使人产生持久的幸福感(Brickman&others,1978)。就像理查德·瑞恩(Ryan,1999)解释的那样,这种满足感有一个“非常短暂的生命期”。

    • ⏱ 2023-06-22 14:45:21
  • 📌 1957年,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在这一年将美国描述为富裕的社会。那时美国人的人均收入(2005美元)换算为今天的金额大约为12 000美元。如今,如图16.9所示,美国应该算是“三倍富裕的社会”,即金钱所能购买的东西是以前的三倍。当然,这种上涨的潮水对游艇和小舟的推动效果是不同的,游艇提升的更高——不过所有的船都有一定程度的上升。这种双倍的消费能力,部分是由于美国大量已婚女性就业,购买力成倍地增加了。今天的美国人均汽车保有量是以前的两倍,去饭店的频率是以前的两倍,并且正享受着由科技支撑的新世界。自1960年以来,拥有洗碗机的家庭所占的比例从7%上升到60%,拥有干洗机的家庭比例从20%上升到74%,拥有空调的家庭比例从15%上升到86%(Bureau of the Census,2009)。

    • ⏱ 2023-06-22 18:15:33
  • 📌 那么,认为“经济上非常富裕”“非常重要”且已经富裕起来的美国人,现在真的更快乐吗?在拥有了意大利特浓咖啡、来电显示电话、相机、手机以及带轮子的行李箱之后,他们是否比以前更快乐了呢?他们没有。从1957年开始,那些报告自己“非常快乐”的人的比例有少许的下降:从35%下降到了29%。富裕程度是以前的两倍,但人们并没有感到更加快乐。其他国家也是如此(Easterlin&others,2010)。中国经济在十年间发展惊人,从极少数人拥有电话、40%的家庭拥有彩电,发展到现在大多数人都有这些电子产品,但盖洛普调查显示,中国人对现有生活感到满意的比例反而下降了(Burkholder,2005)。这些研究结果令人震惊,因为它们挑战了现代物质主义:经济发展给人类状况带来的改善并不明显。与过去相比,我们住着大房子,家庭却破裂了;我们收入很高,却并不快乐;我们善于谋生,却常常不会生活;我们庆祝着繁荣昌盛,却仍欲壑难填;我们珍惜自由,却又渴望与他人建立关系。

    • ⏱ 2023-06-22 18:16:27
  • 📌 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居然不能让人们满意!更令人惊讶的是,越是为财富努力奋斗的人其幸福感可能越低,这是理查德·瑞安(Ryan,1999)在“我所关注的每一种文化都确凿地得出的结论”。对于追求外在目标如财富、美貌、声誉的那些人,他们更容易焦虑、抑郁以及患心理疾病(Eckersley,2005;Sheldon&others,2004)。卡塞(Kasser,2000,2002)总结道,那些转而追求亲密关系、个人成长和为社会事业作贡献等内在目标的人,则会体验到更高质量的生活。卡塞(Kasser,2011)总结说,内在价值观能够提高个体和社会的幸福感,并有助于人们抵制物质主义的价值观。那些关注亲密关系、做有意义的工作并关爱他人的人,能够获得一种内在奖励;而那些更多关注外部物质或自身地位及形象的人,往往很难理解这一点。停下来思考一下:在上个月中,哪一件事情是你所体验到的最满意的?列侬·谢尔登(Sheldon,2001)及其同事向大学生提出了这一问题(还有类似的关于上周和上学期的问题)。接下来,他们要求这些学生评价令人满意的事件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10种不同的需求。学生们认为自尊、亲近感(感觉和他人联系在一起)以及自主感(掌控的感觉)是伴随满意的事件而体验到的最强烈的几种情感需求。排在所有可以预测满意度的因素项目中最底层的是金钱和奢侈品。

    • ⏱ 2023-06-22 18:17:56
  • 📌 因此,当我们的成就超越过去的水平时,我们会感到成功和满足。当我们的社会声望、收入或者居家条件有所改善时,我们会感到高兴。但是,不久之后,我们就适应了这一水平。过去感觉很好的现在变得一般,过去感觉一般的现在变得很差。这样会产生一个社会天堂吗?唐纳德·坎贝尔(Campbell,1975b)回答说:“不会的。”如果明天早晨醒来你发现你在自己的理想国——可能是一个没有钞票、没有疾病的世界,只有一个人毫无保留地爱你——你可能在一段时间之内感到非常快乐。但是不久,你就会重新调整你的适应水平:时而感到满足(成就超过预期的时候),时而感到郁闷(成就没有达到预期),时而感到平平淡淡。

    • ⏱ 2023-06-22 18:19:10
  • 📌 达到我们渴望的目标——财富、考试得最高分、芝加哥队获得全美职业棒球赛冠军——所体验到的狂喜的消散速度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得多

    • ⏱ 2023-06-22 18:19:33
  • 📌 我们有时会产生“错误的渴望”。当大一新生在搬进大学宿舍之前,对种种住宿条件的满意程度进行预测时,他们大都将注意力集中于外在物质条件上。“能住在一个漂亮而出入方便的寝室我将感到最开心。”很多学生都是这么想的。但是他们错了。当一年之后对其进行重新调查时,伊丽莎白·邓恩及其同事(Dunn&others,2003)发现,反而是社会性因素,如团体归属感等能更好地预测个体的幸福感。同样,博文和吉洛维奇(Boven&Gilovich,2003)经过调查和实验也发现,积极的体验(常常与社交有关)能使我们感到更幸福。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并不是物质条件。

    • ⏱ 2023-06-22 18:20:02
  • 📌 当一个职业选手以年薪1 500万美元签约时,那么年薪800万美元的队友可能会感觉不爽。“我们的贫穷逐渐变成现实了。不是因为我们拥有的少了,而是我们的邻居拥有的更多。”

    • ⏱ 2023-06-22 18:20:39
  • 📌 北欧国家贫富差距较小,以色列、土耳其、美国、墨西哥和智利的贫富差距极大。)在贫富差距悬殊的国家中,不仅健康问题和社会问题更严重,心理疾病的发病率也更高(Pickett&Wilkinson,2011)。同样,在美国各州中,贫富差距较大的州其抑郁发病率较高(Messias&others,2011)。总之,贫富差距悬殊会使人们意识到更强烈的不公平感,人与人之间更缺乏信任,贫富差距大与低收入人群的幸福感较低存在相关(Oishi&others,2011)

    • ⏱ 2023-06-22 18:21:30
  • 📌 甚至在中国,收入差距也在增大。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富裕生活不能让人们更幸福,其他地区亦是如此。米歇尔·哈格蒂(Hagerty,2000)说,收入差距拉大让越来越多的人身边都是富人。电视节目中的富裕生活方式也突显了人们的“相对剥夺感”,使人们产生了更多的欲望(Schor,1998)。

    • ⏱ 2023-06-22 18:21:58
  • 📌 如果我们缩减消费(有选择的或者是必须的),最初可能会感到些许痛苦,但是这种痛苦会很快消失。一位诗人写道:“眼泪可能会在夜晚停留,但是快乐会伴随黎明一起到来。”实际上,由于我们具有适应能力和调整社会比较的能力,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如失去工作或遇到意外而残疾)对我们情绪的影响比想象中消散的要快得多(Gilbert&others,1998)。

    • ⏱ 2023-06-22 18:22:17
  • 📌 一则波斯谚语是这样说的:“我因没有鞋穿而沮丧不已,直到我发现还有人没有脚。”向下的社会比较使我们更容易感到满足。同想象中较差的自我进行向下的社会比较也是一种提高满意度的方式。

    • ⏱ 2023-06-22 18:23:05
  • 📌 感受大自然。随机选择卡尔顿大学的学生,要求他们每天在校园附近林间自然漫步17分钟,结果显示,他们比那些在校园人行道上散步近似长度的同学更快乐。这一结果出乎所有人的预料(Nisbet&Zelenski,2011)。日本有研究报告称,“森林浴”,即在林间漫步,也有助于降低应激激素和血压(Phillips,2011)。

    • ⏱ 2023-06-22 18:23:23

结语

  • 📌 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指出,“一旦思维得到扩展”,思想“就再也不会回到原本狭小的领域了”。我的经历就是如此,也许你也会有相同的经历,因为你通过学习本课程和其他课程,会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
    • ⏱ 2023-06-19 20:03:32

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观点

  • 📌 直觉的力量很强大,但直觉也很危险。举例来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取决于想起各种例子的难易程度,这一过程大多数时候是自动完成的。特别是在“9·11”恐怖袭击之后,我们总会想起飞机失事的画面。如此一来,许多人对于飞行的恐惧远远超过了驾驶汽车的恐惧,并且许多人为了避免飞行的危险而情愿长距离地驾车。事实上,飞行的安全程度是驾车出行的好多倍(每公里)。(据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报告,美国自2005年至2007年的飞行安全度是汽车的230倍[National Safety Council,2010]。)

    • ⏱ 2023-06-11 14:47:29
  • 📌 亚里士多德很早就观察到,我们是社会性动物。我们的所说所想都在向他人学习。我们渴望彼此之间建立关联,渴望归属感,渴望得到他人的好评。

    • ⏱ 2023-06-11 14:48:03
  • 📌 情境的力量也可以在对待同性恋的态度中找到证据。告诉我你生活在哪里,是非洲、中东(那里大多数人反对同性恋)还是西欧、加拿大或澳大利亚、新西兰,我就可以就同性恋的态度对你做出合理的猜测。如果进一步提供你的受教育水平、同伴群体的年龄以及经常看的电视内容,我的猜测会更加准确。我们所处的情境非常重要。我们的文化有助于定义我们的情境。例如,我们对机敏、坦诚和着装的标准随文化不同而变化。▪ 你喜欢苗条还是丰满的身材,取决于你生活的地方和生活的年代。▪ 你把社会公正定义为平等(所有人的所得应相同)还是公平(多劳多得),取决于你的社会意识形态倾向。▪ 你是侃侃而谈还是沉默寡言,不修边幅还是一板一眼,部分源于你的文化或种族。▪ 你是更关注自己——个人的需要、愿望和道德,还是更关注你的家庭、宗族和公共团体,这取决于你受现代西方个人主义影响的程度。

    • ⏱ 2023-06-11 14:48:36

人类的价值观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

  • 📌 人格心理学家马斯洛因对那些“自我实现”人群的精准描述而享有盛名。自我实现的人在满足了生存需要、安全与归属感需要、自尊需要之后,进一步上升至寻求实现人类的潜能。

    • ⏱ 2023-06-11 14:50:55
  • 📌 贴标签。社会心理学的语言中常隐含有价值判断,我们的日常生活用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我们给那些安静的儿童贴上“害羞而谨慎”、“退缩”还是“像一个观察者”的标签,体现了我们的价值判断。▪ 我们给那些参加游击战的人贴上“恐怖主义者”还是“自由战士”的标签,取决于我们对其行为的解释。▪ 我们把在战争中死去的平民看做“无辜生命的丧失”还是“战争的间接损害”,影响我们对战争的接受程度。▪ 我们称公共补贴为“福利”还是“救济”,可以反映出我们的政治立场。▪ 当“他们”赞美他们的国家与人民时,是民族主义;而当“我们”这样做时,是爱国主义。▪ 判断一个卷入婚外情的人是在追求“开放式婚姻”还是在“通奸”,这取决于我们的个人价值观。▪ 我们把自己反对的社会影响称为“洗脑”。▪ 我们把自己从不尝试的性行为称为“性变态”。▪ 我们认为,诸如对“雄心勃勃”的男人与“盛气凌人”的女人的种种评价都别有“深意”。正如这些例子所表明的:价值观隐含于我们对心理健康的文化定义中,隐含于我们对有关生活的心理学建议中,隐含于我们的概念以及我们的心理标签之中。

    • ⏱ 2023-06-11 14:52:08

读书笔记

自我服务偏差

划线评论

  • 📌 罗格斯大学,学生们往往认为自己远比其他同学更可能找到好工作,领高额薪水和拥有自己的房子。而那些消极的经历,诸如酗酒成瘾、在40岁以前突发心脏病或遭遇枪击等,则更可能发生在别人身上而不是自己身上。 ^225207353-7IUleZd0T
    • 💭 是不是心理的自我保护机制?
    • ⏱ 2023-06-12 09:07:35

态度对行为的预测

划线评论

  • 📌 态度和行为并不一致。前美国国会议员Mark Souder和职员Tracey Jackson共同录制赞同禁欲的视频后,有新闻爆出两人都有婚外情。家庭价值观倡导者跟当地一家报纸说,“只要你没疯,就一定会觉得这事太讽刺了” ^225207353-7IXmShseE
    • 💭 弗洛伊德和荣格的感情生活
    • ⏱ 2023-06-14 08:52:32

后记:通过行为改变我们自己

划线评论

  • 📌 因此建议那些具有一定雄心壮志的作家,即使冥思苦想令自己无法理清头绪,那也还是要拿起笔来进行写作。 ^225207353-7IXnT39m1
    • 💭 即使冥思苦想令自己无法理清头绪,那也还是要拿起笔来进行写作。
    • ⏱ 2023-06-14 09:08:00

攻击的影响因素

划线评论

  • 📌 因此,性唤醒和愤怒等其他各种形式的唤醒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增强的(Zillmann,1989)。性爱只有在打完架或者受到惊吓之后才最富激情。在实验室条件下,那些刚刚受到惊吓的被试被色欲刺激唤醒的程度更高。类似地,坐一次过山车引起的唤醒状态也可能使人深深陷入对伴侣的爱意之中。 ^225207353-7J17inQzW
    • 💭 独木桥理论
    • ⏱ 2023-06-16 20:01:21

物质主义和财富

划线评论

  • 📌 中国人对现有生活感到满意的比例反而下降了(Burkholder,2005)。
    这些研究结果令人震惊,因为它们挑战了现代物质主义:经济发展给人类状况带来的改善并不明显。与过去相比,我们住着大房子,家庭却破裂了;我们收入很高,却并不快乐;我们善于谋生,却常常不会生活;我们庆祝着繁荣昌盛,却仍欲壑难填;我们珍惜自由,却又渴望与他人建立关系。 ^225207353-7Ja9pqHpI
    • 💭 我们善于谋生,却常常不会生活;我们庆祝着繁荣昌盛,却仍欲壑难填;我们珍惜自由,却又渴望与他人建立关系。
    • ⏱ 2023-06-22 18:33:39

划线评论

  • 📌 在这里人们可以体验到全神贯注的福流(flow),这是一种最佳状态,即沉浸在一种活动中,我们失去了对自己和时间的意识。当使用电子寻呼机来抽样调查人们的体验时,人们所报告的最快乐的享受并不是在无意识安静的时候,而是全身心地投入一种忘我的精神挑战之中。实际上,一种休闲活动越少花费(一般也卷入程度越深),人们在其中会感觉自己越快乐。很多人在从事园艺活动时会觉得比玩汽艇更快乐,和朋友聊天比观看电视更愉悦。低消费的娱乐活动通常被证实是令人满意的。 ^225207353-7Ja8Oji6J
    • 💭 其他书上应该是一种心流的状态。
    • ⏱ 2023-06-22 18:24:31

本书评论

读完了,打赏休息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