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不要挑战人性》3星

人间悲剧——罗马尼亚的孤儿

  • 📌 1966年,为了提高人口数量,罗马尼亚齐奥塞斯库政府颁布了一项法案,禁止孩子少于4个的40岁以下妇女(1986年改为45岁以下妇女)堕胎——这项法案持续了23年。在此期间,婴儿如同潮水般涌来,很多贫困家庭无法负担,以致大量的婴儿被送往孤儿院,而这就让孤儿院的护理人员非常头疼了,据说每个护理人员需要照顾10个到20个孩子,有的护理人员甚至要照顾40个孩子。

    • ⏱ 2023-04-01 19:30:55
  • 📌 人从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刻起,就在寻找客体,也就是妈妈。如果缺少了与妈妈的关系,婴儿的大脑与心理发育就将停滞,甚至大脑会病变。当然,这只是一个理论假设,没有人敢用真实的实验来验证妈妈与孩子分离后,孩子会如何成长,因为这已突破了人类的道德底线。但历史上还真有人在猴子身上做了这项疯狂的实验,这个人就是著名心理学家哈里·哈洛。

    • ⏱ 2023-04-01 19:31:41

偶然的发现,铸就了与猴子的缘分

  • 📌 我们喜爱母亲,是因为母亲给我们奶喝。著名心理学家赫尔与斯彭斯均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满足欲望,食欲、性欲等,都是人类想要满足的主要欲望。这种观点在当时就是人们所认为的普遍“真理”。
    • ⏱ 2023-04-01 19:32:59

“铁丝网妈妈”与“绒布妈妈”

  • 📌 几天之后,幼猴由于始终见不到妈妈,便非常自觉地爬到“绒布妈妈”的怀里,趴在它胸前,用纤细的爪子抚摩它的脸,轻咬它的身体,或者在它的腹部和背部蹭来蹭去,一蹭就是几个小时。由于在“绒布妈妈”的“乳房”处吸不到奶水,幼猴就小心翼翼地来到“铁丝网妈妈”的身边,试探性地去吸“铁丝网妈妈”的“乳房”,一吸,发现有奶水,便开始狼吞虎咽起来。但很有意思的是,幼猴一吃饱,便马上跳回“绒布妈妈”的怀抱,并一直待在“绒布妈妈”的怀抱里,不肯离开半步。

    • ⏱ 2023-04-01 19:34:19
  • 📌 哈洛写道:“只有奶水,人类绝对活不久。”他还写道:“肢体接触是影响感情或爱的重要因素,这点并不让人意外。我们没想到的是肢体接触可以完全凌驾于吸奶的生理需求之上。两者之悬殊,让我们几乎可以断定,幼猴吸奶只是为了维持与母猴之间频繁的亲密接触。”

    • ⏱ 2023-04-01 19:34:47

纵使虐我千百遍,你依然是我的全世界

  • 📌 哈洛做的这一系列实验揭示了一个让人心酸的事实:对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灵长类动物而言,孩子对妈妈的爱与依恋是毫无条件的,即使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妈妈,在孩子的眼中,也始终是自己最爱的人。
    • ⏱ 2023-04-01 19:35:45

与妈妈的亲密关系,是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

  • 📌 自打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起,婴儿就在本能的推动下与妈妈的乳房建立关系。婴儿感到饥饿时,一哭,妈妈的乳房就会出现,然后婴儿就会向妈妈的乳房发起“攻击”,去嘬住乳房,去吮吸乳汁,有些婴儿甚至会把妈妈咬痛。这就是婴儿与世界建立的第一个关系,并且是用“攻击”的方式构建的。如果这时候妈妈能够以温情和接纳的态度欢迎婴儿的攻击性,婴儿的生命力就被妈妈点亮了,婴儿就会觉得这个世界对他来说是安全的,他就会进一步发展自己的生命力,走向更大的外部世界。但如果妈妈不接纳婴儿的攻击性,甚至反过来攻击婴儿,婴儿就会产生强烈的负疚感,会认为这个世界不欢迎他,他的生命力会就此消退。

    • ⏱ 2023-04-01 19:37:00
  • 📌 如果一个孩子,自打出生之后就离开父母,和其他孩子一起被集中式地“批量”培养,那么等这个孩子长大之后,他会成为怎样的人呢?答案就是,这个孩子大概率存活不下去;即使能够存活下去,也大概率会成为人格不健全、心理不健康的人,并且很难适应社会。因此,抚养者既不能离开孩子,也不能机械化地抚养孩子,还是要用爱跟孩子互动,去看见孩子,去倾听孩子,让孩子活在充满爱的关系中。

    • ⏱ 2023-05-07 16:40:23

双生子爬梯实验:学习是有前提条件的

基因是主角,环境是配角

人生的必修课:学会面对失败

  • 📌 《有限和无限的游戏》中提出人类有两种游戏方式。一种是有限游戏,比如下棋、考试、做项目,甚至外交谈判和战争。这些事情都有明确的边界,存在明确的开始与结束。但是,世界上还有另外一种游戏,没有边界,只要开始就必须一直玩下去,直到玩游戏的玩家消亡为止,这就是无限游戏。人的一生实际上就是一场无限游戏,没有最终目标,只要人还活着,这场游戏就必须玩下去。但要玩下去,就只能面对不确定性,接受游戏的结果可能会跟自己的预期不一样,否则很难玩下去。一个人只有从小就坦然面对游戏的结果,允许自己失败,允许自己付出的努力没有结果,才有不断玩下去的可能,而只有不断玩下去,才有可能翻盘,并最后品味到这场游戏的乐趣。因此,对家长来说,教育孩子的关键绝对不是逼他们去学习书本上的知识,逼他们考出好成绩,而是引导出孩子的自我效能感,锤炼出孩子的心理韧性。具备自我效能感与心理韧性的孩子,无论今后从事怎样的事业,无论世界如何变化,都可以借助时间的力量不断积累与前行,最终实现人生的价值。
    • ⏱ 2023-05-07 16:45:02

建立“我能行”的感觉,需要切身的体验

  • 📌 儿子看着自己完成的气球作品,非常自豪,紧紧地抱住爸爸,并高兴地跟爸爸说:“爸爸,我是世界上最厉害的!”有意思的是,儿子的话音刚落,可能是因为气球里的气充得太满,儿子的作品突然“砰”的一声炸了。儿子被吓得抱着爸爸大哭。这时,这位爸爸却说:“你刚才不是说你是世界上最厉害的吗?气球炸了就把你吓哭了啊,别哭啦,男儿有泪不轻弹!”我听完这位爸爸的话,很替这位爸爸感到惋惜。他本来有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能够让儿子感到“我能行”,可惜的是,当儿子遇到挫折时,他的一番话不但没让儿子建立起“我能行”的感觉,还把儿子原来的自信也弄没了。实际上,这位爸爸的这番话让自己的儿子感受到的并不是爸爸让他坚强,而是爸爸说他不行。孩子年龄越小,建立自我效能感越容易,建立起的“我能行”的感觉就越持久;相反,随着孩子年龄增大,建立自我效能感就会变得困难,甚至孩子还会建立起“我不行”的感觉,这种感觉将会伴随孩子很长时间,甚至终生。如果这位爸爸在儿子说“我是世界上最厉害的!”时,能够用非常真诚的态度对他说“儿子,你就是世界上最厉害的!”,而在儿子被爆炸的气球吓哭时,能够马上将他搂在怀里,用非常关心的态度告诉他“别怕,爸爸在这里”,那么这位爸爸跟儿子之间的情感联结就建立起来了。当儿子再次面对困难时,他既能想起爸爸对他的充分认可与肯定,又能想到,即使失败了,爸爸也愿意接纳自己。这样一来,孩子的心理韧性就增强了。
    • ⏱ 2023-05-07 16:47:36

无处不在的虚假记忆植入

  • 📌 现在的人每天都被各类广告包围,这些广告的用词往往非常简单粗暴,比如“怕上火喝×××”。你可能根本就不信一罐甜凉茶能预防上火,但实际上,不管你信不信,“怕上火喝×××”这句广告语已经影响了你的潜意识,让你将嘴巴上长泡的疼痛感与甜凉茶联系在了一起,而这种联系是在你意识不到的时候自动完成的。所以说,广告不需要你主动关注它们,只需要你的一点注意力,它们就会转化为一种深层次的感觉,如果这种感觉长年累月地出现,你就会慢慢形成一种印象或者观念,比如看到火锅就想起那种甜凉茶。
    • ⏱ 2023-05-07 20:56:57

“996”制度对企业的危害:走上枯竭之路

  • 📌 曾经有位知名互联网公司的高管找我咨询,他说感觉自己像枯树一般,马上就要枯死了,生活和工作都没有意思,担心自己要抑郁了。按理说,他所在的互联网公司发展势头迅猛,一轮又一轮的融资后,企业市值也水涨船高,他在其他人眼里应该算是标准的“人生赢家”,可他现在怎么就枯竭了呢?在咨询过程中,我请他跟我说说这几年的工作中让他印象最深刻的三件事。起初他一直在说自己如何带领公司快速成长,如何有成就感,并且越说越兴奋。说着说着,他说到公司最后一轮融资时,来了一位大股东。这位大股东不仅带来了大笔资金,还带来了公司的新掌门人和一整套标准化管理流程。这位新掌门人以前是一家世界500强公司的高管,在管理方面很有手腕。他来到公司之后,认为公司业绩增长速度不理想,员工工作随意性太大,公司步调不统一,产品标准不统一。于是他定下了一整套标准化管理流程,大到产品上线审核,小到员工每天上班打卡,都规定得非常细致,连上班着装都有要求。他还制定了很细致的奖惩措施,是典型的“胡萝卜加大棒”。

    • ⏱ 2023-05-07 17:25:49
  • 📌 他突然明白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了。以前公司虽然不实行“996”制度,管理也很混乱,员工随意性很大,但大家的目标感很强,每个人都会给团队贡献创意和方案。最关键的是,员工的创意和方案能被老板看见,能被大家看见,这样大家就觉得自己有价值,觉得自己被团队认可了。所以,即使管理上没有层次,大家做项目时毫无条理,但效率很高,灵感很多。现在不一样了,公司建立起明确的层级,员工就像大机器上的零件,只需要完成公司给自己的任务,完成眼前的工作,而不需要主动做贡献。整个公司就像一部大机器一样飞快转动,员工的价值不再被老板看见,也不再被团队看见。大家心中曾经燃烧着的火焰熄灭了,整个公司变成了冰冷的“机器世界”。

    • ⏱ 2023-05-07 17:27:42
  • 📌 无论是法国电信公司的案例,还是那位高管的案例,从心理学的角度可以这样解释:工业时代的制度安排,比如强制实行的“996”制度,会消耗员工的自我驱动力,使员工失去前进的动力,员工在这种没有动力的状态下工作,时间一久就容易引发职业枯竭。这才是“996”制度对企业的真正危害。美国心理学家贝弗利·波特说过:“典型的职业枯竭是,你有工作能力,但丧失了工作动力。”职业枯竭的常见表现有:觉得工作索然无味,毫无意义;觉得自己已经筋疲力尽;厌倦工作,缺乏去上班的动力。波特认为职业枯竭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无助感,另一种是习惯化。无助感是指一个人觉得自己丧失了对工作的掌控感,觉得老板、对手或其他外界因素控制了自己的工作进程和收益,因而失去了工作动力。因此,他又将职业枯竭称为职业抑郁,因为深陷职业枯竭的人和抑郁症患者一样,会有深深的无助感。习惯化是指一个人日复一日地重复同样的工作,最终彻底厌倦。当一个人彻底失去发挥自己能力的空间,不再被企业看见,沦为其他人意志的执行者时,他就会彻底失去热情和创造力。

    • ⏱ 2023-05-07 17:28:56

你的每项决定,其实都是“事后诸葛亮”

  • 📌 2013年,德国著名神经科学家、柏林高级神经影像中心教授约翰–迪伦·海恩斯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做了一项实验。他让受试者看一块屏幕,屏幕上会显示两个数字,受试者来决定把它们相加还是相减,然后给出答案。结果,受试者的大脑神经活动图谱显示,在受试者做出决定的4秒之前,其大脑就已经决定好到底要相加还是相减了。从这项实验可以看出,我们的行为不一定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只不过是在执行大脑已经提前决定好的事。具体来说,无论是做简单的按键动作时,还是做相对复杂的数学运算时,我们的大脑都会先悄悄地做出一个决定,再把这个决定“用信封密封好”,交给大脑的理性决策系统,然后理性决策系统会根据这个决定从记忆中调取相关素材,再用逻辑这个工具把跟这个决定有关的素材组织起来,最后让语言系统把“信封里的内容”念给我们听,并让我们感觉像是自己做出了决定。但实际上,这种“我的一切我说了算”的感觉只是一种错觉。决定不是我们自己做出来的,我们最擅长的就是为这些决定找理由,即合理化自己做出的决定,这种合理化的机制叫作“归因”。当我们做出错误的决定或者遇到挫折时,如何归因就显得尤为重要。
    • ⏱ 2023-05-07 17:20:19

揭秘神话:罗森塔尔实验

  • 📌 罗森塔尔自己也觉得很吃惊。他认为可能是他的谎言对教师产生了暗示,影响了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能力的评价。当教师发自内心地相信这些孩子未来不凡,孩子们也会强烈地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喜爱和期望,变得更加自尊、自信和自强,从而在各方面有了异乎寻常的进步。罗森塔尔用实验证明了皮格马利翁的神话中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存在的,而且广泛影响着人们。后来,这种现象被称为“期望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
    • ⏱ 2023-05-07 21:02:13

伟大的发现:习得性无助

  • 📌 第一种是自我否定型。这种类型的来访者面对失败和挫折时特别喜欢主动“背锅”,但他们“背锅”并不是为了分析和复盘,而仅仅是为了自责,甚至自我否定。我记得很清楚,有一位来访者在跟我讲述自己遇到的挫折时,就一直在自我否定,说自己能力如何差,而且不断强迫我认同他不行,好像只要我认同了他不行,他就胜利了一样。第二种是拼命“甩锅”型。这种类型的来访者也很有意思,他们在面对失败和挫折时,特别在乎到底是谁的责任,而并不在乎失败的原因。他们好像一定要把那个把事情搅黄了的幕后黑手找出来,一旦找出那个所谓幕后黑手,他们就会表现得如释重负。第三种是主动放弃型。这种类型的来访者特别容易感受到压力,更倾向于放弃,并且对此振振有词,能找一堆理由来证明努力尝试是一件可耻的事。在深入了解这种想法背后的情绪后,我往往会发现这些来访者心中有深深的恐惧感。他们认为,如果需要付出努力才能做成一件事,就说明“我不行,我不好”,他们会觉得“我怎么可以不行呢?我不行就不配活啊!”。他们要是想做一件事,就会偷偷地努力,这样一来,就算事情做不成,也不至于证明自己不行,因为别人也不知道。他们对周围人的评价和看法特别敏感。
    • ⏱ 2023-05-07 21:04:21

狗的悲剧

  • 📌 ,塞利格曼教授总结出了习得性无助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们在觉得做什么都没有用的时候,就会产生放弃的念头,就像实验中的B组的狗一样。在实验的第一阶段,B组的狗不管做什么都无法让电击停止,也就是说,研究人员给B组的狗制造了习得性无助。相反,人们在对一件事有控制感的时候,就不会放弃,就像实验中的A组的狗一样。A组的狗知道电击是可以控制的。此后的20多年里,心理学家们做了大量实验来研究习得性无助这一现象,实验结果高度一致。根据这些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习得性无助的来源是经验。无论是人还是动物,如果所处的环境让他们感到不管怎么做都没用,他们的行为不能带来自己想要的东西,那么这种经验就会让他们觉得,在未来,他们的行为依然会是无效的。也就是说,习得性无助的经验造就了悲观的思维方式,悲观的思维方式来源于习得性无助的经验。
    • ⏱ 2023-05-07 21:06:26

吊桥实验:人为制造出来的爱情

爱情本无意义,只是为了生育和繁衍

  • 📌 随着对催产素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科学家们发现,雌性田鼠大脑中分泌多巴胺和催产素的神经细胞都比雄性田鼠要多,做了妈妈以后还会变得更多。大量实验证明,催产素并不是为了爱情而存在的,而是为了分清你和我,尤其是分清谁是自己的后代而存在的。因为后代是绝对的“自己人”,优先级别高过其他所有人。也就是说,催产素是专门为了让妈妈更好地照顾下一代,建立亲子关系而存在的。雌性田鼠生完孩子后,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来鼓励它去喂养孩子,同时分泌大量催产素来维持住这种反应闭环
    • ⏱ 2023-05-07 17:17:02

良知的发展:绽放出良知的花朵

  • 📌 然而,科尔伯格通过研究发现,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从未完全达到道德成规后期的阶段。也就是说,其实我们很多人的道德发展水平还处于孩子的阶段,要么就是害怕惩罚,要么就是服从权威,真正遵循自己内心道德准则的人少之又少。
    • ⏱ 2023-05-07 17:04:13

施虐症与恋尸症

  • 📌 在肯珀的案例中,还有一处特别值得关注的地方,那就是他杀害了母亲和母亲的朋友后,原本可以逃之夭夭,却因为警方没能及时破案,当地报纸没有报道他的名字而极度失望。这体现了人性中的重要需求,那就是希望被看见,连反社会人格的变态杀手都有这个需求。
    • ⏱ 2023-05-07 17:10:36

读书笔记

双生子爬梯实验:学习是有前提条件的

划线评论

  • 📌 实验结果非常有意思:哥哥从出生后第48周开始,练习了6周,到出生后第54周时才学会爬梯;弟弟从出生后第52周开始,练习了2周,也是在出生后第54周时学会了爬同样的梯子。弟弟不仅学习用时短,学习效果好,还具有更强的继续学习意愿。这一结果引起了格塞尔的思考:为什么先接受训练的哥哥在爬梯这件事上没有表现出优势呢?格塞尔以其他同卵双生子作为实验对象,又做了玩积木、玩球、学习词语、数字记忆等实验。他发现,无论学习什么,受训练的儿童虽然在一段时间内表现得超过未受训练的儿童,但当未受训练的儿童达到某个年龄后,一旦让未受训练的儿童做同样的训练,后受训练的儿童马上就会赶上或超过先受训练的儿童。据此,格塞尔指出,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理上的成熟,没有足够的生理成熟度,就谈不上真正的心理与能力发展,而学习在这当中只起到促进作用。 ^225207353-7I23V8Z6K
    • 💭 双胞胎爬梯试验
    • ⏱ 2023-05-07 16:42:55

基因是主角,环境是配角

划线评论

  • 📌 你将来能考上什么大学,大学成绩怎样,以及未来发展如何,有一半以上的可能性,基因都帮你定好了。来自精神病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研究联合负责人埃米莉·史密斯–伍利博士说:“年轻人是否会选择继续接受高等教育,其实在较大程度上,是受到了他们的基因的影响。”此外,同样在2018年,美国和英国的科学家还发现基因能预测一个人能不能上大学,那些携带更加优秀的学习基因的人,能够上大学的概率比一般人大了整整五倍。这充分说明孩子能不能上大学,跟父母有没有钱、重不重视教育关系不大,或许在孩子还是受精卵时就注定了。 ^225207353-7I240xLBY
    • 💭 有点扯淡
    • ⏱ 2023-05-07 16:44:14

“996”制度对企业的危害:走上枯竭之路

划线评论

  • 📌 波特认为职业枯竭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无助感,另一种是习惯化。无助感是指一个人觉得自己丧失了对工作的掌控感,觉得老板、对手或其他外界因素控制了自己的工作进程和收益,因而失去了工作动力。因此,他又将职业枯竭称为职业抑郁,因为深陷职业枯竭的人和抑郁症患者一样,会有深深的无助感。习惯化是指一个人日复一日地重复同样的工作,最终彻底厌倦。当一个人彻底失去发挥自己能力的空间,不再被企业看见,沦为其他人意志的执行者时,他就会彻底失去热情和创造力。 ^225207353-7I2kiITAk
    • 💭 职业枯竭
    • ⏱ 2023-05-07 20:53:01

你的每项决定,其实都是“事后诸葛亮”

划线评论

  • 📌 为什么人越老越信命?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算命?
    其实,“我命由我不由天”可能是个伪命题,我们不仅无法完全掌控自己的命运,甚至无法决定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小事。这听起来好像有点悲观。那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我们究竟能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呢?答案是:能,但这是有前提条件的。 ^225207353-7I26iu9Hw
    • 💭 我们不仅无法完全掌控自己的命运,甚至无法决定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小事
    • ⏱ 2023-05-07 17:19:12

伟大的发现:习得性无助

划线评论

  • 📌 习得性无助就是指人们从失败的体验中学会了一种绝望的认知——即便自己再努力,也无法改变现状,不可能成功。这种绝望和无助的感觉会使人形成一种思维习惯,深刻影响人的行为方式。 ^225207353-7I2lIzMVb
    • 💭 习得性无助
    • ⏱ 2023-05-07 21:14:39

吊桥实验:人为制造出来的爱情

划线评论

  • 📌 这项实验给了阿伦很大的启示。受试者站在晃晃悠悠的吊桥上时,会本能地感受到恐惧,而恐惧会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导致受试者出现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症状。这时,一位年轻漂亮的女性出现在了男性受试者面前,受试者会本能地被漂亮女性吸引,但与此同时,受试者的身体却还处于应激状态,他们能感觉到自己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手心冒汗。人的大脑皮层一直在工作,它无时无刻不在解读和分析着周围的环境,理解着身体的变化。但这个时候,受试者的大脑晕菜了:这到底是什么情况?突然,大脑从自己的情绪记忆库里调取出过往的体验,发现以前面对喜欢的女孩时也会这样。于是,大脑做出了判断:我被她打动了,我喜欢她。接下来,这些认为自己已经喜欢上女助手的受试者就会拨通电话,向女助手提出约会请求了。 ^225207353-7I263ugdn
    • 💭 有点意思,带对象去坐过山车
    • ⏱ 2023-05-07 17:15:30

本书评论

读完了,打赏休息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