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是人们对其中某个体系的共识和崇敬。一些信仰团体,尤其一些新兴宗教,可能会被人给定性为“邪教”;而一些学者更认为“邪教”一词是对于具有不同教条和仪式的团体的人身攻击;所谓的“邪教”,其实指的就是“我不喜欢的宗教”。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当社会发展到共产主义,宗教将会消失。

宗教信仰,我们先从亚伯拉罕诸教讲起。亚伯拉罕诸教,指世界主要的三个有共同源头的一神教──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基督新教与东正教)、伊斯兰教与犹太教。如此称呼,皆因这三个宗教均给予圣经旧约中的亚伯拉罕崇高的地位,且均发源于西亚沙漠地区,来源于闪米特人的原始宗教。

亚伯拉罕诸教区别

大体来说,后者承认前者,但前者不承认后者。如基督宗教承认摩西、不承认穆罕默德;伊斯兰教承认摩西及耶稣(虽然对耶稣的看法与基督宗教有异);犹太教不承认耶稣及穆罕默德。此外,基督宗教内(特别是新教)也因有不同教派,而对以下每一观点也有不同观点。

image-20220519145940378

1. 犹太教

犹太教是一神论的宗教,对信奉犹太教的犹太人而言,犹太教是上帝和以色列人立约的关系犹太教是另外两个世界性宗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源头,每一部介绍宗教的书籍都少不了要提到犹太教,主要是因为其影响巨大。

1.1 介绍

基督宗教方面,由于新约圣经记载犹太人逼害基督徒,且杀害耶稣基督,尽管早年的基督徒也是犹太人,只是后来使徒保罗(圣保罗)等把基督教传至罗马帝国,信仰基督教的人远多于犹太人。

部分犹太人向往自己民族的辉煌历史。19世纪,犹太复国主义思潮兴起,各地犹太人以买地、驱赶、掠夺等手段陆续回到巴勒斯坦,建立以色列这个世界上唯一犹太国家。

1.2 著作

1.2.1 塔纳赫

《塔纳赫》是犹太教正统版本的《希伯来圣经》,是犹太教的第一部重要经籍,后来的基督教称之为“希伯来圣经”或“旧约圣经”,但在犹太人来说,塔纳赫显然并不是“旧的约”,而是始终如一的。

1.2.2 塔木德

《塔木德》是犹太教中地位仅次于《塔纳赫》的宗教文献。源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5世纪间,记录了犹太教的律法、条例和传统。其内容分三部分,分别是密西拿——口传律法、革马拉——口传律法注释、米德拉什——圣经注释。

2. 基督教

基督教是信仰耶稣基督为神之子与救世主(弥赛亚)的一神教。起源于西亚的巴勒斯坦地区,以耶稣所传扬福音及其事迹节录为《新约圣经》,并合并犹太教圣经(塔纳赫)为《旧约圣经》,整合成《圣经》做为其宗教经典,其中以《新约圣经》为信徒的生活及行为指引,信徒称为基督徒,基督徒组成的团体则称为教会或基督教会。

基督教分为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等三大派系。

2.1 介绍

基督教的共同信仰认为神创造了世界,并照自己的形像造人,由人来管理世界,世人后来由于选择犯罪而堕落,带来了死亡;圣父派遣圣子耶稣基督以道成肉身,传扬真理,并因世人的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三天后死里复活且升天,赐下圣灵与信徒同在;基督为了替世人赎罪而死,信徒因此得到拯救并永生。

第一个教会在耶稣升天与圣灵降临(约公元30至33年)后由耶稣的使徒建立,之后耶稣的使徒及信徒们不断向外传扬教义,并快速在当时管辖巴勒斯坦地区(犹太行省/希律王朝)的罗马帝国境内及周边地区传播;虽曾长期遭相信罗马神话多神论的罗马帝国政府迫害。

基督教最终于公元313年由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合法化,史称“米兰敕令”,狄奥多西大帝时更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即“萨洛尼卡敕令”,至此成为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

11世纪发生东西教会大分裂,形成以教宗为首的公教会(天主教)、以及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为首的正教会(东正教)。

16世纪时,因为对赎罪券的反感,由马丁·路德掀起德意志宗教改革之后,西欧神学家们与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先后脱离天主教而自行开山立派,这些教派即为后世所统称的基督新教。

2.2 教派

2.2.1 天主教

天主教会,又称天主教、公教会、公教,是基督宗教人数最多的宗派或教会,以罗马主教、即教宗为领袖,故又称罗马天主教会、罗马天主教、罗马公教会、罗马大公教会、罗马公教。

1054年,东西教会大分裂发生,不合的两派分裂为公教(天主教)和正教(东正教)。

天主教以罗马教廷为中心,教导权主要于教宗与大公会议;东正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教会最高权力属于东罗马帝国的皇帝。

1096年-1291年,天主教以维护基督教为口号,夺回被穆斯林占领的圣城耶路撒冷,展开了8次宗教战争(十字军东征)。

天主教只有一个教会,就是天主教会,是以罗马主教(即教宗)领导的全球教会,以罗马教会为首并管有数十个东方礼教会。

教宗是罗马主教,同时为普世天主教会领袖与梵蒂冈城国国家元首,传统上被认为是圣伯多禄宗徒之位的后继者。现任(第266任)为方济各,于2013年3月13日当选。

2.2.2 东正教

正统教会,又称正教。是东正教会与东方正统教会的统称,东方基督教的正教,与西方基督教的公教、新教,是基督教的三大系统。

公元800年查理曼帝国实质上成为另一个罗马帝国之后,东方与西方的纷争更趋明显,两者几乎分裂。至此,罗马教皇也和君士坦丁堡主教亦互争权力。

1053年,君士坦丁堡主教马格尔·赛鲁拉留斯指责罗马教皇良九世各种礼仪问题;1054年,罗马教皇与君士坦丁堡主教互相把对方处以破门律(逐出教会),是为东西教会大分裂。

2.2.3 新教

基督新教,简称新教,源于16世纪神学家马丁·路德、约翰·加尔文、乌利希·慈运理等人所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是基督教西方教会中天主教会以外宗派的统称。

新教的核心教义为“因信称义”,认为人要得到上帝拯救,唯独凭借信心而不是靠善行。新教以《圣经》为信仰之唯一权威,并且否定天主教教皇制,更相信所有信徒都具有祭司的职分 。

3. 伊斯兰教

3.1 介绍

伊斯兰教(也称回教),是以《古兰经》为基础,圣训为辅助的一神教宗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穆斯林(伊斯兰信徒)相信《古兰经》为造物主命天使、天神给其最后使者~穆罕默德逐字逐句的启示,而圣训是穆罕默德的言行录。

穆罕默德在632年逝世之后,阿布·伯克尔成为了首任哈里发(继承者)。在他的统治之下,穆斯林镇压了阿拉伯部落策动的里达暴动(又称叛教战争),又把势力延伸至叙利亚及伊拉克。伯克尔把《古兰经》编纂成书。

阿布·伯克尔在634年逝世,由欧麦尔、奥斯曼、阿里相继继位,他们被统称为四大哈里发,在他们的管治下,穆斯林军队征服了波斯、叙利亚、亚美尼亚、埃及及北非部分地区。

3.2 教派

3.2.1 逊尼派

逊尼派是伊斯兰教最大的教派,占穆斯林总数的75%-90%。他们强调穆斯林社团的历史传统,重视《古兰经》及圣训的宗教权威。这些穆斯林大约在10世纪下半叶自称为“遵奉逊尼的人们”,以区别于其他少数派。

逊尼派穆斯林认为首四任哈里发都是穆罕默德的正统继任人,穆罕默德在逝世之前并没有建立继任的制度或指定任何继承人,继任的阿布·伯克尔是麦地那的领袖选举出来的。他们相信哈里发应该选贤与能由最合资格的人出任,而不是世袭

3.2.2 什叶派

什叶派是伊斯兰教第二大的宗派,占穆斯林总数的10-20%。什叶派穆斯林主要分布在伊朗、阿塞拜疆、伊拉克南部及南亚,他们自视为是穆斯林里的“精英”。

什叶派却相信穆罕默德指定了他的女婿阿里作为他的继承人,并认为只有阿里的一些后裔才能够成为伊玛目(穆斯林的领袖),因此他们认为阿里是第一位伊玛目,拒绝承认在阿里之前的三位哈里发阿布·伯克尔、奥斯曼及欧麦尔的合法性。

3.3 头脑风暴

3.3.1 中国回族是伊斯兰教吗

伊斯兰教于1000多年前传入中国后,曾被称为“天方教”、“清真教”、“回教”等,其信徒被称为“回回”、“回民”等。

至清末,名称基本稳定下来,无论昰中国人、外国人,无论是汉族人、维吾尔族人、满族人、蒙古族人等,只要信奉伊斯兰教就统称为“回民”,意为“信奉回教的人”,相当于古兰经中用“穆斯林”指代所有不以民族区分的信奉伊斯兰教的宗教徒。

建国后,这些“回民”(确切的说是一群信奉伊斯兰教的、以汉族为主的、不同族别的人),经甄别后,便被划分为了“回族”,但因族源以汉族为主,除去宗教节日和象征宗教徒身份的帽子头巾等,回族的传统建筑民居、寺庙、服饰和汉族并无太大不同。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回族”已经不再是全民信奉伊斯兰教的教徒构成,改信其他宗教如佛教等和不再信教的回族同胞比比皆是,仅宁夏一地200多万回族同胞里就有近10多万名回族共产党员。

4. 印度教和佛教

4.1 印度教

印度教,梵文称吠陀教,是古印度六派哲学流传到今天所产生的各种信仰体系的统称。印度教基于一种独有的知识或哲学观点。它包括了婆罗门教的湿婆派、毗湿奴派、沙克达教及其他许多的印度教教派。值得一提的是,印度教并不是一个多神论的宗教,而是属于介于一神教和多神教之间的单一主神教。

印度教有十亿信徒,其中的九亿居住在印度,虽然印度教信仰人数高于佛教,但是,普遍认为印度教具有民族性限制,多数集中在特定国家印度,因此普遍认为佛教比印度教更适合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所有的印度教派别都以撰于公元前1500年的《吠陀经》作为经典教义。

4.1.1 介绍

印度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综合体,既是一种宗教,也是一种信仰和生活方式。印度教认为,人类灵魂永存和万物有灵,并宣扬因果报应和人生轮回。在该教看来,生命不是以生为始,以死告终,而是无穷无尽一系列生命之中的一个环节,每一段生命都是由前世的所为而限制和决定。善行能使人升为婆罗门,恶行则能令人堕为首陀罗、贱民甚至畜类。

“梵我合一”是印度教哲学理论的核心,更是印度教徒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印度婆罗门教有燃火祀天的仪式,火被当作上天的口,把供物放入火中燃烧的话,上天可以吃到供品,就可降福人类。虽然印度教有轮回观念,但认为倘若破坏种姓制度的原则,则会落得永世不得超生的结果,故上至婆罗门下至贱民,均不敢废除该教义,纵使今日法律上已不承认种姓制度。

印度人生来即被视为印度教徒,外国人则不被视为印度教徒;没有后天加入印度教的观念,也没有叛教的观念。

印度教是印度的主要宗教,约占印度13亿人口中的79.5%。其他印度教信徒人口较多的国家有尼泊尔(2300万人)、孟加拉(1500万人)以及印尼的巴厘岛(330万人)。

4.2 佛教

创教者为生于印度文化区的古人悉达多·乔达摩,通常在汉传佛教则尊称其佛号为释迦牟尼佛的“佛陀”,“释迦牟尼”的构词本身指涉悉达多·乔达摩的背景,意谓“释迦族的圣人”。至于“佛陀”义为觉者、觉悟者。

佛教的本意是佛陀的教育,而不是指拜神佛的宗教,比起其他宗教教义更像是一种哲理,这是由于最原始的佛教概念中,没有明确指出神明的定义,甚至反对迷信。

4.2.1 介绍

按照佛教的观点,人和其他六道众生一样,沉沦于苦迫之中,并不断的轮转生死,惟有断除无明的人才能出离三界,不再轮回。佛教徒修习佛法的目的,即在于追随并实践悉达多所觉悟的四圣谛,看透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断尽一切烦恼,最终超越生老病死和所有苦,结束六道轮回,得到究极解脱,进入涅槃的境界。

“佛法”一言以蔽之,即“痛苦来自欲望”,佛教徒即为“相信这条法则的人”,佛教“最高原则”是“痛苦确实存在,我该如何逃离?”,佛教的目标是克服欲望和无知造成的痛苦,需要了解无常和自我的不存在才能克服无知。

4.2.2 形成

婆罗门教认为古印度社会所有种姓都由梵天身体所生;婆罗门由头部或嘴部生成,故地位最高;刹帝利由双臂生成,地位次于婆罗门;以此类推。由于种族等级森严,社会分工、文化教育等的长期巨大差异,古印度社会渐渐分化成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以及首陀罗等四种非常不平等的阶级,实际上是一套血统论社会等级制度,称为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带来的诸多不幸引发了人们对于社会现状革新的思潮,史称“沙门新思潮”,其中就包含了宗教改革的佛教。

4.2.3 数据

根据2010年后的调查数据,世界上的佛教徒大约有4.88亿(亦有数据认为有4.95亿或5.35亿佛教徒) ,占世界总人口的9%至10%。

中国是佛教徒最多的国家,大约有2.44亿名佛教徒,占中国总人口的18.2%。中国的佛教徒大都信仰大乘佛教。大乘佛教也是信徒最多的佛教教派,超过一半的佛教徒是大乘佛教信徒。信徒数第二多的流派是上座部佛教。密宗的信徒数目排名第三,也是信徒最少的一派。

4.3 头脑风暴

4.3.1 印度为什么抛弃佛教

公元10世纪后,随着阿拉伯帝国的逐渐解体,新兴的伊斯兰国家便开始向外扩张。一批穆斯林来到了印度次大陆,先后建立了德里苏丹王朝和莫卧儿王朝,在穆斯林征服印度次大陆过程中,大量的佛教寺庙、经典书籍被毁灭,佛教僧侣们也被大批杀害,很多佛教徒在同化政策下被迫皈依了伊斯兰教,于是佛教在印度几乎彻底被终结,直到19世纪才开始回流。

佛教讲究众生平等的教义,与古代印度以种姓制度为基础的社会文化有着明显的矛盾。相比之下,经商羯罗改革后的印度教则多有优势,这种印度教有三个核心:一是多神论信仰,二是加强宣扬种姓制度里的世袭概念,三是相信轮回转世。

第一个核心通过多神论的设定满足了印度社会各个阶级的精神信仰需求;第二个核心保证了统治阶层利益而受到了该阶层的极力推崇;第三个核心相信轮回转世让广大的贫困人民对生活有了希望,会更自愿地为统治阶级服务,他们相信这样做就会有更好的来生。因此在外人眼里看来十分奇葩的种姓制度,对印度统治者来说却是非常好的统治工具,直到今天依旧适用。

4.3.2 中国佛教发展

最先传入中国的时候,佛教仅仅只是用于自身解脱,所供奉的也仅仅只是释迦牟尼佛。随着时代的变迁,佛教在中国,逐渐由单一的世尊供奉,变成了诸多的佛、菩萨的信奉。能接受这种变迁的,就被称之为“大乘佛教”,其核心理念,由自我解脱,演变成为“度己度人”的菩萨道。

而改变成大乘佛教之后,中国人就不再认为佛教是印度的。除了佛陀是在印度出生,其它的一切特点,都已经变成了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了。这一点,从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可以看出它的演变特征。

从最早的敦煌莫高窟的佛像造像,带有极明显的西域特征,比如高鼻梁、高眉骨,脸部修长,逐渐到云冈石窟中的造像,很大一部分,是按照汉族人的特征所雕刻。到了龙门石窟,也就是在武则天时期,其中主要的造像“毗卢遮那佛”的造像特点,已经完全变成了汉族人的特点。

也就是说,在历史的演变中,佛教已经完全融入了中国本土,已经完全是中国的佛教了。这也是它为什么会在中国兴盛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个原因,完全是基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在思想中,完全认为它是中国的一部分了。

4.3.3 中国和尚尼姑信的是佛教吗

是。

和尚,是从梵文而来,原义是“师”。本是一个尊称,具有一定资格,能为人师的才能称和尚,但后来习俗上被作为一般出家男众的专用称呼了。

僧,是僧伽的简称,本义是指出家佛教徒三人以上的团体,后来习俗把出家的个人也称为僧。无论男女,都可以称为僧,不能把僧和尼对立,作为佛教出家人男女的性别区分。

尼,是从沙弥尼、比丘尼的字尾而来,是对出家女众的简称。正确的称呼是出家的男子受十戒的(其一般年龄在20岁以下)称沙弥,受具足戒的称比丘;出家的女子受十戒的(一般年龄也在20岁以下)称沙弥尼,受具足戒的称比丘尼。

5. 数据

5.1 宗教人数占比

image-20220519152447116

基督教中,50.1%是天主教、36.7%是新教、11.9%是东正教、1.3%属其他派系。

伊斯兰教,逊尼派占75%-90%。什叶派占10-20%。

5.2 佛教人数占比

image-20220608170929396

6. 参考资料

读完了,打赏休息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