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战争:一场中国土地上的权力游戏
📌 俄国拉来了自己在欧洲的两个盟友德国和法国,要求日本把辽东半岛还给中国,这就是著名的“三国干涉还辽”。
- ⏱ 2023-07-27 21:16:12
📌 因为“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组成了近2万人的军队直扑天津和北京。有意思的是,其他国家的军队打着“解救本国大使馆和侨民”的旗号,好歹去的是直隶方向,而俄国却立刻发动15万军队大举进攻根本没有什么“义和团”的东北,随后占领东北全境。在其他国家军队都撤出北京之后,俄国没有一点要撤军的意思——就是准备赖着不走了。
- ⏱ 2023-07-27 21:17:26
📌 眼看俄国就要实现它所谓的“黄俄国计划”,独占中国的东北全境,这回轮到日本坐不住了(清政府把消息透露给了日本)。日本拉着英国和美国开始干涉,要求俄国必须撤军。这回轮到俄国清点自己的筹码,算下来觉得和列强作对不值得,最终签署了《交收东三省条约》,被迫承诺在一年半之内全部撤兵。
- ⏱ 2023-07-27 21:17:41
📌 于是,东三省算是还了,但俄国人的梁子也结下了——他们也不恨中国人,恨日本人。其实这两个国家互相仇恨本来就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因为它们对领土和利益的诉求高度重合——虽然领土和利益都是属于它们的邻居的。一个是老牌帝国主义,一个是新兴帝国主义,围绕着邻居家的那块好地,开始摩拳擦掌。
- ⏱ 2023-07-27 21:18:40
📌 俄国人非常轻视日本人,或者说轻视黄种人,称日本人为“猴子”。当时他们做出的判断是,一个俄国士兵能打三个日本士兵,在远东根本不需要打大仗,只需要做一次“餐后散步”,就可以“教训一下日本人”。
- ⏱ 2023-07-27 21:20:39
📌 在甲午战争中,日军只花两个小时就拿下了旅顺要塞,考虑到俄军的战斗力比清军强悍,他们的预估时间是一周。但没想到这场残酷的争夺战从1904年的2月一直打到12月,一共打了10个月。日军前后投入了近10万兵力,而俄国的守军也超过了4万。
- ⏱ 2023-07-27 21:23:18
📌 日军在进攻旅顺战役中的总指挥是日本著名的将领乃木希典,这位带着自己和儿子的三口棺材上战场的“军神”虽然毫不惧死(两个儿子先后在战场上阵亡)且意志坚定,却对近代化的攻防体系并无研究,还是一味信奉步兵成集团的敢死冲锋。结果,漫山遍野头缠白布的日本兵毅然决然地冲向俄军阵地,全部成了坚守在加固工事内的俄军机枪的活靶子。
- ⏱ 2023-07-27 21:24:28
📌 1905年5月27日,在经历了整整7个多月的航行后,俄国这支风尘仆仆的第二太平洋舰队中途集结“第三舰队”,大大小小38艘舰艇终于赶到了朝鲜半岛和日本本州之间的对马海峡——离进入海参崴军港也就一步之遥了。而在那里等候他们的,是由东乡平八郎率领的、早已严阵以待的日本联合舰队全部主力。
- ⏱ 2023-07-27 21:27:13
📌 对马海战摧毁了俄国人最后一丝信心,1905年9月5日,俄国被迫和日本签订合约,做出了一系列让步: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将辽东半岛、旅顺口、大连湾的租借特权都转让给日本;将长春至旅顺口的铁路及一切支线,以及附属的权利、财产和煤矿,都转让给日本;割让库页岛南部给日本。
- ⏱ 2023-07-27 21:28:32
📌 经过这场战争,日本虽然也付出了惨重代价,但对自己实力的信心空前暴涨。如果之前击败大清帝国还只是让他们高兴的话,那么这次世界上第一次“黄种人打败白种人”的战争,给日本全民注入了一股谜之自信,自认大和民族确实受到天照大神的眷顾,不管敌人看上去有多强大,只要万众一心,肯定能够战而胜之。曾有很多人怎么也想不通:二战期间日本怎么会去招惹比自己强大得多的美国?那种自信与疯狂,相当一部分就源自日俄战争的胜利。
- ⏱ 2023-07-27 21:31:14
📌 当然,说是中立,但在整个日俄战争中,清政府还是暗中支持日本的,在炸药、情报甚至人力上都给日本很多帮助。为什么?因为两害相权取其轻,从总的格局看,俄国若胜,肯定侵吞整个东北,而日本若胜,最多把给俄国的几个岛和港口转交给它,再付一点酬劳而已。最后的结果证明,事实确实如此。但是否应该因此感谢日本人帮我们赶跑了俄国人,保住了东北?那也完全没必要。日本经此一战,接管了俄国在中国东北的权益,并借南满铁路和旅顺、大连的租借地,开始慢慢向中国东北渗透、生根、发芽,愈演愈烈,最终在1931年9月18日露出了等待已久的獠牙。所以,所谓的“以夷制夷”,只能是在自己孱弱的情况下做出的无奈之举,最终结果必然是与虎谋皮。
- ⏱ 2023-07-27 21:32:29
奥本海默:“原子弹之父”的成功与悲剧
📌 1945年7月16日清晨5点30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在洛斯阿拉莫斯附近的阿拉莫戈多沙漠爆炸成功。在爆炸的一瞬间,现场受邀观看的1000多名观众欢呼雀跃,而作为总设计师的奥本海默,望着那片腾空而起的蘑菇云,却从心底里感到了恐惧。他忽然想到了自己经常读的印度梵文诗选段(奥本海默会包括梵文在内的8种语言):漫天奇光异彩,有如圣灵逞威。只有一千个太阳,才能与其争辉。……我是死神,是世界的毁灭者。
- ⏱ 2023-07-27 13:57:00
📌 奥本海默见到了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对他激动地说了一句话:“总统先生,我的双手沾满了鲜血。”而杜鲁门的回答比奥本海默还要激动:“沾满鲜血的是我!你手上的血还没有我一半多呢!这件事你就留给我来操心吧!”在奥本海默离开后,杜鲁门对身边的人表示今后再也不想见到这个人。
- ⏱ 2023-07-27 13:58:00
📌 1952年11月1日,代号为“迈克”的人类历史上第一颗氢弹在太平洋马绍尔群岛的埃尼威托克珊瑚岛被引爆,产生的爆炸当量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的500倍。领导氢弹计划的,正是当初被奥本海默拒绝,但之后获得美国政府支持的爱德华·泰勒。
- ⏱ 2023-07-27 13:58:55
📌 除了泰勒之外,绝大多数在听证会上出席作证的科学家都表示因一个人的“核政策”与政府不符就要受审是对“民主精神的践踏”;当初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的158名科学家联名反对对奥本海默的审讯;爱因斯坦甚至不止一次在《纽约时报》等报刊上抗议,称“美国政府迫害原子物理学家奥本海默”
- ⏱ 2023-07-27 14:00:40
📌 值得一提的是,奥本海默一生获得过三次诺贝尔奖提名,但一次都没有获奖(他当时最有可能获奖的是关于“引力坍缩”的研究,但他没有持续研究下去)。事实上,他在牵涉到政治之后,就基本没有拿得出手的论文面世了。
- ⏱ 2023-07-27 14: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