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国话》4星

序一 语言中的历史

  • 📌 史家陈寅恪有一句被广为称引的名言:“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在此之前,主持绘制法国方言地图集的瑞士语言学家吉耶隆(Jules Gilliéron)也说过:“每一个词都有它自己的历史。”或许这是陈先生在德国留学期间有所耳闻,又或许是英雄所见略同,但其间也可见不同侧重:中国在传统上在意的是文字学意义上的“字”,西方着眼的却是语言学上的“词”;历史学者想由此演绎出文化史,而语言学家留心的则是每一个词自身的词形、内涵的演变。

    • ⏱ 2023-07-27 21:55:58
  • 📌 语言可以是另一种考古工具,有时甚至是唯一的工具。

    • ⏱ 2023-07-28 07:14:00

从东非到太平洋——种稻者的扩张

  • 📌 从东非马达加斯加横贯印度洋、太平洋的人群所说的语言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存在同源关系。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这些语言被称作“南岛语系”。对南岛语系更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南岛语系多样性最高、分化最复杂的地区是中国的台湾岛。也就是说,分布几乎跨越半个地球的南岛语系的几千种语言,最可能的发源地是小小的台湾岛。南岛语系的祖先从台湾岛向南迁入菲律宾诸岛,然后再由菲律宾诸岛扩散到印尼群岛,最终在一系列远洋航行后,达到今天的分布范围。
    • ⏱ 2023-07-28 07:16:52

环绕青藏高原的稻谷

  • 📌 和南岛语系一样,汉语、藏语、米佐语以及缅甸语、彝语等语言属于一个大的语言家族——汉藏语系
    • ⏱ 2023-07-28 07:17:11

东亚的外来户——麦

  • 📌 玉米是原产自美洲的作物,传入中国是明清以来的事情,商朝人自然不可能见过玉米,但是麦子则对商朝人来说较为重要。

    • ⏱ 2023-07-28 07:19:45
  • 📌 不光是安阳,今天,广袤的华北平原上最常见的粮食作物几乎都是麦,和南方产稻对比鲜明。主粮作物的不同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形成了所谓“南米北面”的格局,甚至在中国最古老的有明确作者的诗歌《麦秀歌》中已经出现了麦子的身影。

    • ⏱ 2023-07-28 07:20:02
  • 📌 麦子在华北地区发展壮大是后来的事,它并非中国本土产物,起源于西亚的新月沃土,即今天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一带。现今常见的小麦由三种植物杂交形成。首先由一粒小麦和拟斯卑尔托山羊草杂交形成二粒小麦,随后二粒小麦又和野生粗山羊草杂交形成现今的小麦。中国本土并没有驯化小麦所需要的野生物种。当麦子传入中国后,虽然荣登五谷之列,但是由于麦子的抗旱性不如华北本土作物,加上上古时期吃麦子只是把麦粒蒸熟食用,并不磨粉,口感不佳,因而小麦并未能在华北地区迅速流行。商朝多处考古遗址,出土的粮食中小麦占比不到五分之一。汉朝则有麦乃“天所来也”“始自天降”的说法,甚至“麦”这个字本身就暗示了小麦的外来身份。汉字“来”是借用了“麦”的字形。这样的借用则是由于在上古时期“来”和“麦”的读音非常接近,而当文字发明时,抽象的“来”就用近音的具象物种“麦”来书写。

    • ⏱ 2023-07-28 07:21:02
  • 📌 对于上古的中国人来说,最重要的作物当属“黍”和“稷”。在今天的中国,如果在街上随便找一个路人,问他知不知道“黍”和“稷”,路人会有很大概率困惑不解。作为上古时期华夏文明最重要的两种作物,“黍”和“稷”在当今中国大部分地区的认知度并不算高。当然,如果改问知不知道“糜子”“黄米”,或者“小米”“谷子”,听说过的人大概就能多些了。显然,在今天的中国话里面,这两种作物一般只能享受到“某米”的待遇,而且在形形色色的“米”中,它们也难以争得“大米”的地位,这项殊荣已经牢牢被“稻”把持。

    • ⏱ 2023-07-28 07:22:00

喜马拉雅山南麓和太平洋上的稷

  • 📌 今天,小米是一种有着浓厚北方感的作物。山西、陕西的一些地方仍然以小米为主食:这是一个古老的传统,黄土高原是先民第一次将狗尾巴草驯化为小米的地方。华南大部分地区的居民日常生活中甚少接触小米。稷的另外一个名称是“粟”,但是在今天的粤语中,粟米却已经转指明朝以后引入中国的美洲作物——玉米。
    • ⏱ 2023-07-28 07:22:49

印度东北的十二地支

  • 📌 仍在瑞丽的勐卯王国于 1448 年在“以一隅骚动天下”的麓川之役后被明朝攻灭。在麓川之役中,明朝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取得险胜。由于北方大量兵力被调到西南参与麓川之役,导致北境防卫空虚,翌年发生震惊天下的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

    • ⏱ 2023-07-28 07:24:55
  • 📌 阿洪姆王国的独立地位却一直维系到 19 世纪,在漫长的 600 年岁月中,这支来自瑞丽的傣族人在经过大迁徙的洗礼后更是强悍非常。当南亚次大陆近乎被莫卧儿帝国统一时,他们成功地击退了莫卧儿帝国的数次进攻,甚至主动攻击莫卧儿帝国,成为帝国的心头大患,直到 1826 年才被英属印度吞并。

    • ⏱ 2023-07-28 07:25:31
  • 📌 “戌”在普通话里面声母是x,普通话的x在近代汉语里分别来自s和h,“新”和“欣”在普通话里同音,但是在近古时期分别读sin和hin。京剧里这两类字至今还没有混并,这也是“北京”以前在英语中被写成Peking的来源。

    • ⏱ 2023-07-27 22:34:19

中国数字的输出

  • 📌 今天巴西亚马孙森林中的一些土著语言仍然没有常规的计数系统,他们的语言里除了 1 之外没有其他数词。另一些语言中则有 1 和 2,更大的数字则通通用“许多”来指代。当商品社会渐渐发展时,更大的数字才有了存在的必要性。但是这也随之产生了一个问题——进位。

    • ⏱ 2023-07-28 07:28:55
  • 📌 汉语的数词体系可能是世界上最简单、最易用的数词体系之一。汉语个位数词都是简短的单音节,不像英语 1~10当中就有seven这样的两个音节的词,中国小童学习乘法使用的九九乘法表如果用英语念诵一遍,可就极其费事了。而当数字高过 10 时,汉语采取简单的叠加方法进位,11 就说十一,30 就说三十,不像英语用eleven、thirty这样的专门词汇。

    • ⏱ 2023-07-28 07:29:04
  • 📌 五进制初听起来或许有些怪异,实际上中国人对五进制并不陌生,如果你还记得小学时的珠算课,应该会记得隔档上的上珠,一粒可以代表五粒隔档下的下珠,算盘就是一种一定程度上以五进制为基础的辅助计算工具。

    • ⏱ 2023-07-27 21:52:52

2 和 7 的神秘联系

  • 📌 在吐蕃帝国崛起之前,广袤的青藏高原曾经存在一个在藏语中称作“象雄”(zhang zhung)的古国。在唐朝史籍中,这个古国被称作“羊同”。我们对象雄知之甚少,只知道象雄古国的核心地区在今天西藏西北部的阿里地区。在海拔极高、空气极稀薄的阿里地区,古代象雄人发展出了复杂的城市文明,并创造了佛教传入西藏前的本土宗教——苯教。

    • ⏱ 2023-07-28 07:29:47
  • 📌 世纪,吐蕃兴起,象雄王国被吐蕃攻灭,随后象雄王国逐渐湮灭于历史之中。然而源自象雄的苯教此时早已渗入吐蕃帝国的方方面面,一度成为吐蕃帝国的主流信仰。佛教传入后很长时间仍然与苯教处于拉锯状态,并没有立刻成功取代苯教。苯教的重要地位一直维持到了第 37 代吐蕃赞普赤松德赞在位期间。赤松德赞笃信佛教,从印度迎来佛教大师莲花生,并亲自主持佛教苯教辩论,莲花生大师代表佛教获胜后赞普下令吐蕃全国废除苯教。在赞普的支持下,佛教终于取得了吐蕃国教的尊崇地位。

    • ⏱ 2023-07-28 07:30:32

中国话里的其他进制

  • 📌 倘若使用拇指当作点数工具,数同只手另外四根手指的指节,则一只手可以点到 12,这样就有了诸如地支的“十二进制”。而如果双手双脚所有的手指脚趾都用来点数的话,则可以点到 20,也就是“二十进制”。

    • ⏱ 2023-07-27 22:17:08
  • 📌 此外,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还会使用到十六进制。汉语里一个非常常用的成语是“半斤八两”。今天中国的传统单位是“市斤”,一斤等于十两,半斤和八两并不等价。但是历史上,中国在重量单位上则长期采用“高位单位等于 16个低位单位”的算法,即一斤等于十六两,半斤也就等于八两了。现今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一斤仍然等于十六两,继承了古代的传统。而在内地,我们仍然可以从算盘上窥得一丝古斤两的痕迹。

    • ⏱ 2023-07-27 22:06:26

“万”之谜

  • 📌 “万”的繁体字是“萬”,但和很多简化字不同,“万”并不是 20 世纪 50 年代汉字简化的产物。“万”和“萬”近乎同样古老。两字都出现在甲骨文中,“萬”是一个象形文字,看起来像是一只张牙舞爪的蝎子,“万”则含义不明,可能是一个上古部落方国的名称。
    • ⏱ 2023-07-27 22:19:25

可汗墓碑上的生肖

  • 📌 迁善可汗一生四处征战,是武则天时期北方的重大威胁,武则天和唐睿宗多次用兵,并为“能斩杀迁善可汗者”设巨赏而未果,未想迁善可汗居然在征战拔野古部落胜利班师回朝时遇袭身亡。迁善可汗之子拓西可汗继位后,毗伽可汗的弟弟阙特勤起兵杀之,于 719 年尊哥哥为可汗。毗伽可汗在次年打败唐朝征讨大军后遵循老臣暾欲谷的建议,与唐朝修好,并认唐玄宗为父

    • ⏱ 2023-07-28 07:34:15
  • 📌 汉文碑文强调了唐朝和突厥汗国的友好以及玄宗与毗伽可汗的义父子关系,并外交辞令式地表达了双方的深厚感情和唐朝方面对巨星陨落的痛惜。突厥文碑文则告诫突厥人,南面的唐朝和北面的乌古斯都是最大的敌人,需要提高警惕。

    • ⏱ 2023-07-28 07:35:10

东南亚的生肖

  • 📌 今天的越南人在正式场合仍使用十二地支。由于古代中国对越南的强大影响,几乎所有汉字在越南语中都被赋予了一定的读音,这被称作“汉越音”。古代的越南人在读汉书、作汉诗、写汉文时,就采用这样的一套读音。十二地支作为汉字自然也有越南读音,与之相配的十二生肖则基本和中原生肖相同,只是兔被猫替换。越南人平时说话也经常用十二生肖来代表年。
    • ⏱ 2023-07-28 07:36:56

中国人的伴侣动物

  • 📌 自古中国人形容“生活富足”的套话都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所谓“六畜”,指中国常见的六种家养动物,分别是牛、马、羊、猪、鸡、狗。它们或者是重要的食物来源,或者是耕田的劳力提供者,或者是运输工具,或者是看家护院以及狩猎的助手。
    • ⏱ 2023-07-27 22:03:26

中国最重要的牲畜

  • 📌 今天,猪在中国人的话语里算不得很受宠的动物,往往是贪婪、愚笨、懒惰的象征,甚至经常被用作骂人的詈语。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巨大的误会,猪是一种聪明而又有很强生存能力的动物。野猪是亚欧大陆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大型野生动物之一。就算是看似愚笨的家猪,如果逃出牢笼进入野外环境,也经常会在短时间内完全适应,并且顺利生存繁衍,开疆拓土。今天的澳洲大陆和美洲大陆都有为数众多的野化家猪在野外游荡。

    • ⏱ 2023-07-28 07:39:12
  • 📌 现今的家猪都是近万年来人类驯化野猪的产物。不得不说,最开始驯化野猪的人必然有惊人的胆识。野猪体型巨大,冲刺速度很快,攻击性强,有经验的猎人面对野猪时都需要小心谨慎。厚且坚硬的皮肤足够让野猪应付一般的攻击。雄性野猪的一对锋利獠牙更是绝佳的近战武器,看起来实在不像是能轻易驯化的样子。

    • ⏱ 2023-07-28 07:39:37
  • 📌 相对其他动物,杂食的猪对吃什么并不讲究。猪甚至可以以人类用餐以后剩下的残渣为食。作为肉用牲畜,猪能够把各种各样人类难以消化的物质作为自己的营养来源,转化成为人类乐于进食的肉类。

    • ⏱ 2023-07-27 22:34:53
  • 📌 豕在今天几乎所有方言口语中都不存在,甚至不少人未必认得这个字。然而“家”是人人都认识的。对于很多人来说,“家”是个会意字,古代的华夏人对家的概念就是“屋顶下有猪”。

    • ⏱ 2023-07-27 22:03:57

东进之马

  • 📌 自古以来,好马产自北方,游牧民族数千年来的选育使得北方草原的马匹在品种上优于中原,加之北方大草原能让马匹有充足的食物并有充分的锻炼空间,这些来自北方草原的健硕马匹才适合充当军马。北宋时期,令宋朝耿耿于怀的幽云十六州就是著名的良马产地。
    • ⏱ 2023-07-27 22:31:53

数学天才莱布尼茨的语言学研究

  • 📌 莱布尼茨是个真正意义上的天才,今人熟悉他多数是因为他在数学上的贡献——包括发明了微积分,提出了二进制以及其他许多成就。莱布尼茨聪明绝顶而又精力旺盛,律师生涯和数学研究之外,他对物理学、心理学、国际政治都有涉猎。可能是出于对符号系统的敏感和热爱,他对语言学也有强烈的兴趣。

    • ⏱ 2023-07-27 22:26:38
  • 📌 中国文化、中国哲学尤其是《易经》有异乎寻常的浓厚兴趣。他长期和在华传教士通信,其中就有教康熙皇帝几何学的法国传教士白晋。白晋曾经寄给莱布尼茨《易经》中的“伏羲先天六十四卦”,莱布尼茨非常高兴,并据此修改写成了提出二进制的论文——《论只使用符号 0 和 1 的二进制算术,兼论其用途及它赋予伏羲所使用的古老图形的意义》。莱布尼茨对汉语的了解,也多来源于白晋,其中就包括“马”是ma。

    • ⏱ 2023-07-28 07:40:30

传承千年的神剑?

  • 📌 2000 多年后的今天,你可能会认为,无论是轻吕还是径路,都已经烟消云散,从人世间消失了。但是找到一把“轻吕/径路”可能比你想象得容易很多,你甚至完全有能力很方便地买一把“轻吕”或是“径路”。你只需要去一趟新疆,推开任何一家维吾尔族人的厨房门,拿起主妇们做菜使用的菜刀,然后你手上就有了“轻吕/径路”。在维吾尔语里,你手上的刀叫qingraq,这个词在维吾尔语中并非什么名剑宝刀,而是指“切菜用的菜刀”。
    • ⏱ 2023-07-27 22:05:19

不氧化的金

  • 📌 金的化学性质极其稳定,很难氧化,因此自然界中存在大块的狗头金,是无数寻宝者梦寐以求的东西。如果没有那么好的运气直接捡到狗头金,还可以去有金矿的河流附近淘金,把泥沙中混杂的细碎黄金慢慢淘出。正是因为金不会生锈变性,所以自古以来,金灿灿的金子始终是一个人财富的象征,无须冶炼即可获取的金也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
    • ⏱ 2023-07-27 22:41:22

冶炼技术的诞生

  • 📌 大约公元前 1100 年,某个铁匠发现把烧红的铁器放在水里淬火可以提高硬度;若干年后,又有铁匠发现把淬火后的钢铁回火再放凉可以解决钢材脆而易断的问题。
    • ⏱ 2023-07-27 22:25:25

中国人的七大姑和八大姨

  • 📌 一种常见的说法是,全世界的语言中“妈妈”都是mama,因为这是人类婴儿最初能发出的声音。当一个牙牙学语的婴儿发出ma的时候,他最亲近的人,喜出望外的母亲激动地把这个声音当作婴儿呼唤自己,久而久之,代代相传,全世界的人类语言就把ma当成“妈妈”的称呼了。这个说法听上去很有道理,普通话中的“妈妈”自不必多说,英语虽然书面上写mother,但口语也是mum。可惜的是,这个说法至少在中国并不灵验。

    • ⏱ 2023-07-28 07:07:39
  • 📌 凡是看过清宫剧的人都会对皇子称呼皇帝的叫法印象深刻——“皇阿玛”,这是一个经典的编剧背离现实的案例。在清朝的满文书面记载中,对父皇一律称Han Ama,也就是“汗阿玛”,如果写汉文的话则是“皇父”或者“皇考”。“皇阿玛”不说绝对没有,至少也是难得一见的。

    • ⏱ 2023-07-27 22:17:26
  • 📌 人从出生到死亡,互动最多的就是亲人。因此,亲属称呼往往是一种语言最稳定的词汇,甚至在常用语言发生转换后,家庭内部也经常使用原来的亲属词汇,就像部分东北满族家庭那样。但与此同时,亲属称呼又会因为各种原因被替换,如在不少地方,传统上称呼父亲的“爹”就因为当代听起来比较土,被“爸”迅速替换。如果时光倒回 1000 多年前,情况或许正好相反,比较土气的“爸”会逐渐被流行的“爹”所替换。

    • ⏱ 2023-07-28 07:09:04

自远古传来的“爸妈”

  • 📌 自古以来,父亲在汉语书面语中一直写作“父”。今天在普通话乃至多数汉语方言中,“父”读fu,不过在上古时期,“父”的读音却更近今天的“爸”。这是一个从原始汉藏语时代传承下来的词,藏文中“父亲”称(apha),缅文是(apha)。虽然汉语历史上语音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原本的“父”(音近ba)已经读成了fu,但是由于“父”使用频率非常高,在口语中保留了历史上的发音,因此才用另外一个汉字“爸”来表示这个古老的发音。与之相类似的则是“母”在口语中说“妈”。

    • ⏱ 2023-07-27 22:39:46
  • 📌 如果穿越回宋代的中国,当时的语言情况会和现代大不一样。今天中国西南地区的汉语普遍比较好懂,但是宋朝的蜀地情况则大不相同。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当时的蜀语和蜀道相比也不遑多让,素有极难解的声名,与中原的开封、洛阳一带的语音大不一样,蜀人甚至把中原一带的语音称作“虏语”。遗憾的是,这种蜀语已经随着元朝四川人口的剧烈变动灰飞烟灭,今天的四川方言和宋朝的蜀语传承关系很弱,而主要是明朝进入四川的汉语的后裔。

    • ⏱ 2023-07-28 07:07:14

“爷”是祖父还是父亲

  • 📌 《木兰诗》在中国家喻户晓,“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被一代代中国人传颂。毫无疑问,花木兰称呼自己的父亲是“阿爷”。今天在中国,除了“父”“爸”之外,用来表示父亲的主要有“爷”和“爹”。然而这两个称呼到底指的是父亲还是祖父,在各地差异很大。今天的普通话里“爷”表示祖父,“爹”表示父亲,这在北方地区比较常见。而在南方很多地方,情况则各不相同,如合肥把祖父叫“爹爹”,父亲叫“爷”;苏州、常州把爷爷叫“阿爹”,父亲叫“爹爹”。不过在宋朝以前,“爷”和“爹”只会指父亲。这两个字在中国古代的韵母并不是普通话的ie,而是ia,

    • ⏱ 2023-07-27 22:02:06
  • 📌 自东汉以来,朝廷不断将北方草原民族内迁安置。进入三国时期后,曹魏继续内迁北族。到了西晋时,关中、并州(山西)都已经有大量的北族定居。此时东亚气候进入相对寒冷的时期,旱灾等灾害频繁发生。内迁已久的北族和从草原新南下的北族纷纷起事,最终洛阳被攻破,晋怀帝被俘,西晋灭亡,史称“永嘉之祸”。

    • ⏱ 2023-07-27 22:42:43
  • 📌 中国北方和巴蜀出现了十余个不同民族建立的地方政权,进入了五胡十六国时代。一般的说法是,五胡包括匈奴、鲜卑、羯、氐、羌。娜娜槃陀的信件中提到的洛阳的沦陷应该指的是后赵石勒、石虎攻陷洛阳的事,石勒家族属于羯人。五胡都有着自己的语言,但是几乎都没有留下文字记录。现今我们对这些语言的了解几乎都只能通过汉文典籍中的只言片语。

    • ⏱ 2023-07-27 22:22:34
  • 📌 以五胡在历史上的影响力,今天留下的资料可以说令人惊异地少。五胡中氐人建立了仇池、成汉、前秦、后凉,羌人建立了后秦、宕昌、邓至。氐、羌的族源和语言都相对明确,属于汉藏语系,而匈奴、鲜卑、羯的语言就比较扑朔迷离。其中匈奴和羯的语言资料奇缺,虽然历史上有用鲜卑语翻译汉语典籍的记录,但是后来全部散佚,至今也没有出现过任何一本鲜卑语文书。

    • ⏱ 2023-07-27 22:23:09
  • 📌 鲜卑语是南北朝到初唐时中国北方影响最大的北族语言。伴随鲜卑人建立的北魏统一北方,鲜卑语在北方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军旅之中。不但鲜卑人自己说鲜卑语,北方许多行伍出身的汉人也学会了鲜卑语。如北齐奠基者高欢就是鲜卑化的汉人,小字“贺六浑”,明显是鲜卑语。

    • ⏱ 2023-07-27 22:23:36
  • 📌 奥斯曼人的祖先是来自北方和中亚的草原游牧民族,他们在唐以后逐渐西迁,一路征服当地人,最终于 1453 年攻破东罗马首都君士坦丁堡,kapı正是他们一路从草原西迁带去的词汇。

    • ⏱ 2023-07-27 22:24:30
  • 📌 北魏孝文帝时,鲜卑人自上而下进行了汉化改革,孝文帝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抛弃鲜卑姓,改用汉姓,并且以身作则把皇族的姓氏“拓跋”改为“元”。改姓浪潮中不少鲜卑姓是直接采取音译方式选择了读音相近的汉姓,譬如“步六孤”改“陆”,“贺楼”改“楼”,“丘穆棱”改“穆”,但是很多鲜卑姓并无读音相近的汉姓,更改也不遵循这个逻辑,如“宥连”改成了“云”,“叱奴”改成了“狼”,“若干”改成了“苟”。“云”“狼”“苟”算不上当时汉族高门常用的姓氏,不存在为了融入汉族高门攀附大姓的问题,语音又和鲜卑老姓并不相近,那么最可能的情况是,这几家鲜卑人选用了和自己的鲜卑姓意思相近的汉姓

    • ⏱ 2023-07-27 22:28:11
  • 📌 不过,鲜卑人比蒙古人登上历史舞台要早千年,从时间先后顺序上来说,鲜卑语显然不可能是从蒙古语演变而来。而从鲜卑语留下的词语来看,虽然和蒙古语有关,但是其语音甚至已经比元朝的蒙古文更加简化,显然也不具备演变成后来的蒙古语的可能性。只能说鲜卑语同蒙古语在更早的时候有同源关系。

    • ⏱ 2023-07-27 22:28:38

“爹”从何方来?

  • 📌 从上古到中古早期,汉语中哥哥都说“兄”,几无例外。然而今天在全国各地,除了福建和从闽南迁出的潮州、海南方言,几乎没有什么地方会在口语中把哥哥叫成“兄”。似乎除了文化人在通信时互称“兄”表示尊敬以外,口语中的“兄”基本只出现在“弟兄”“兄弟”两个词中。“哥”取代“兄”的端倪出现在唐朝,一开始出现在皇室的语言里。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名曾经对让他拜见尚宫的建议不屑一顾,直接说了句“此我二哥家婢也,何用拜为?”,而当时“哥”除了表示“兄”,也可以表示“父”,唐太宗给儿子李治的信件落款就是“哥哥敕”。

    • ⏱ 2023-07-27 22:49:53
  • 📌 “父”“兄”不分的乱辈分之举并不符合汉语传统的亲属称谓系统。但是如果考虑唐朝皇室在南北朝时曾与鲜卑贵族大量通婚,这样的叫法可能就并不意外了。

    • ⏱ 2023-07-27 22:50:04

称呼亲戚背后的逻辑

  • 📌 这可能和游牧民族的“还子习俗”有关,即长子会把自己的第一个小孩交给自己的父母(小孩的爷爷奶奶)抚养。自此这个小孩会把爷爷奶奶称作“父母”,而把亲生父亲称作“哥哥”。如果其他孙辈跟从这个年龄最大的孙辈的叫法,久而久之,本来用来叫哥哥的词就会转而指“父亲”,而本来指父亲的词就会改指“爷爷”。

    • ⏱ 2023-07-27 21:57:51
  • 📌 南北朝后期,原籍山东琅琊的南渡家族后裔颜之推被西魏俘虏,迁回北方。当踏足家族两百余年前逃离的北方时,他发现北方人“……至有结父为兄,托子为弟者”,并对北方人辈分伦理的轻忽颇为吃惊。

    • ⏱ 2023-07-27 21:58:36
  • 📌 乱辈的风气一直到唐朝都很盛行,唐朝皇室甚至身先士卒,不光“哥哥”兼表“父兄”,还多次出现收养孙子当作儿子的事。

    • ⏱ 2023-07-27 21:58:49

“女郎”为娘

  • 📌 在繁体字里,“娘”有两个对应字,一个是“娘”,一个是“孃”。严格来说,在唐朝时,前者一般指的是年轻女子,后者才指母亲。

    • ⏱ 2023-07-27 21:59:20
  • 📌 总而言之,中国人在从三国到唐朝的几百年间完成了一次亲属称呼的重新组合,旧的称谓消失或者暂时隐匿了,新的称谓出现。这次亲属称谓的变动一直影响到今天中国人如何称呼亲戚。然而,除了“哥”较为明确是鲜卑或者其他北族的称呼外,“爷”“爹”“娘”是如何在短时间内突然取代汉语固有的称呼仍然存在诸多疑团。

    • ⏱ 2023-07-27 22:17:59

“汗”与“可汗”

  • 📌 我们可以先回到奥斯曼帝国宫廷之中,当奥斯曼帝国成为横跨欧亚非三大陆的大帝国时,bey作为称号已经不敷使用,因此奥斯曼的最高统治者开始称“苏丹”。然而“苏丹”并不是奥斯曼帝国最高统治者称号的全部。一般来说,奥斯曼的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为“Sultan+名+Han”,如一个叫Ahmed的苏丹就是Sultan Ahmed Han。Han即中国人熟知的“汗”,奥斯曼帝国保留这个称号以体现自身的草原游牧民族来源。

    • ⏱ 2023-07-27 22:37:55
  • 📌 在几百年的接触中,汉语几乎成功地避免了吸收来自匈奴语的任何词汇。当今汉语中除了“单于”这样的专有名词,唯一还在使用的匈奴语借词是“醍醐”。这是一种奶制品,对于从古至今绝大部分人口乳糖不耐受的中原人而言,如果只从匈奴语中借一个词,“醍醐”中选是大概率事件。饶是如此,如果不是中古时代翻译佛经时用“醍醐”指代“酥油”,并出现了“醍醐灌顶”这个成语,恐怕“醍醐”也很难在汉语中生存下去。

    • ⏱ 2023-07-27 22:00:35

贬值的“单于”

  • 📌 “单于”的贬值大约始自东汉的南北匈奴分裂时期,此时出现了一南一北两个单于,“单于”丧失了草原共主的光环。随后“单于”的贬值进入了恶性加速阶段。东汉末年北方可谓“单于”蜂出,光是乌桓就一下子冒出了四个单于,分别是辽西的蹋顿、辽东的苏仆延、上谷的难楼、右北平的乌延。这么多单于还都是东汉册封的,背后则是袁绍为了笼络北方乌桓势力而大派官衔。能由中原王朝一下封了好几个并列的单于,可见“单于”的称号已经变得多么不值钱。贬值到了这个程度,“单于”这个称号已经不再适合草原霸主。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族不得不在“单于”前面冠上“大”字来抵抗这种迅速贬值的趋势,然而很快“大单于”也不顶用了。羯人石勒自称“大赵天王”,立石弘为太子,石宏为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单于、秦王,可见“大单于”已经只是王子的封号而已。在五胡十六国以后,“单于”作为称号销声匿迹,没有哪位草原霸主愿意使用这个过分贬值的称号。
    • ⏱ 2023-07-27 22:36:35

中国城市在外语中的称呼

  • 📌 咸阳最风光的时代是在秦朝。作为战国时期的秦国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秦朝的国都,咸阳显然给当时的西域居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一般来说,我们追溯中原和西域交往的历史会想到张骞出使凿空西域,但是西域居民对“西安”称“咸阳”则明确说明早在咸阳是中国或者秦国政治中心时,他们就已经知道了这座城市。由于咸阳和西安紧邻,虽然后来汉朝唐朝的长安都在渭河以南即今天的西安附近,但是因为咸阳、长安两座古都距不远,西域居民仍然把这两座帝国中心城市视作一座城市,沿用了咸阳的旧名。
    • ⏱ 2023-07-27 22:38:49

中国的江河

  • 📌 到了黄河泛滥的宋仁宗年间,史学家宋祁也提到:“南方之人谓水皆曰江,北方之人谓水皆曰河。”由此“南江北河”的情势奠定下来。
    • ⏱ 2023-07-27 22:29:36

饮杯chay/te

  • 📌 和中国的茶饮不同的是,伊朗茶基本都是发酵过的红茶,饮用时多在舌头下含一块方糖,甜度惊人,哪怕是习惯喝“奶茶”的年轻人也往往无法享受。
    • ⏱ 2023-07-27 22:29:02

饮茶吃果

  • 📌 填馅儿的中国面食还有烧卖。这个词在各地写法不同,有烧卖、烧麦、捎卖、烧梅等多种,内涵也大不相同。内蒙古和山西是捏成一朵花一般的薄皮包子,在卖的时候按照面皮重量卖,经常让不明就里的外地人不慎点了根本吃不完的分量。在江浙则常有面皮包糯米的品种,顶上的口是开着的。广东烧卖个头一般比较小巧,馅料则各种各样,多以虾肉入馅。而在东南亚、越南的xíu mại没有外皮,更像个肉丸。印尼的siomay则往往浇上浓厚的酱汁食用。

    • ⏱ 2023-07-27 22:43:31
  • 📌 今天北方人喜欢吃饺子,饺子来自于“角子”,是华北方言入声“角”的-k尾巴消失以后的产物。后来被日语借用读gyōza,泰语里则读(kiao),是因为来自潮州移民。但是明清时期,饺子的另一个名字“食”——扁更加流行。今天福建仍然说扁食,而北方很多地方往往是老人说“扁食”,年轻人则已经被“饺子”带跑了,反倒是中原以外的地方还保存了“扁食”的说法。

    • ⏱ 2023-07-27 22:43:55

读书笔记

本书评论

读完了,打赏休息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