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听说日高几年前在此处买了房子时,我并没有太惊讶,因为在这片区域长大的男孩子都梦想能住到这儿来。
日高的房子称不上豪宅,不过考虑到只有夫妇两人住,这里还是显得过大了。- ⏱ 2025-02-02 19:56:20
📌 “野野口先生,您一定要去那边找我们玩啊,我会给您当个好向导的。”
- ⏱ 2025-02-02 19:57:35
📌 “前段时间,那个女人养的猫好像倒在路旁死掉了。兽医看过后,跟她说猫是被毒死的。”
“这件事和你有关系吗?”
“她怀疑是我做了毒丸子,设计把猫给毒死的。”- ⏱ 2025-02-02 19:58:04
📌 不知怎么,日高没有立刻对我的话表示赞同。他只是笑眯眯地眺望窗外,将手中的咖啡一饮而尽,然后小声地说:“是我干的。”
“欸?”我一时没有听懂他的话,又问道,“你说什么?”
他把咖啡杯放到桌子上,拿起烟和打火机:“猫是我杀的。我在庭院里放了毒丸子,没有想到事情进展得那么顺利。”- ⏱ 2025-02-02 19:58:27
📌 “理惠知道这件事吗?”
听到我的问题,他扬起一侧嘴角,摇了摇头:“怎么可能知道?女人啊,大多喜欢猫,要是把实话告诉她,我在她眼里就成恶魔了。- ⏱ 2025-02-02 19:59:08
📌 “说起来,藤尾是藤尾正哉的藤尾吗?”
“是他妹妹。- ⏱ 2025-02-02 20:00:09
📌 就在我猜大岛应该读完一半的时候,餐桌上的无绳电话响了。说着“不好意思”,我起身接了电话。
“喂,我是野野口。”
“喂,是我。”日高的声音传来,听起来有些低落。
“哦,怎么样了?”我这样问,是因为还惦记着藤尾美弥子的事。- ⏱ 2025-02-02 20:01:07
📌 日高写有一部名为《禁猎地》的小说,讲述了某位版画家的一生。说是虚构作品,实际上主人公存在原型,即藤尾正哉。
藤尾正哉是我和日高的初中同学,基于这层关系,日高便想将他的事写进书中。但是这部小说存在几个问题,即完全没有考虑到藤尾正哉的名誉,将现实照搬了进去,特别是他学生时代的古怪行为,都被日高悉数记载了下来。对于我们知情者来说,除了主人公的名字不同外,这根本就不是一部虚构作品。另外,藤尾正哉被妓女刺死的部分,也跟现实别无二致。- ⏱ 2025-02-02 20:01:53
📌 藤尾的父亲已经去世,抗议的是他的母亲和妹妹。她们认为小说显而易见是以藤尾正哉为原型创作的,但她们不记得授权过日高写这种内容,而且这本书还侵犯了藤尾正哉的隐私,使其名誉受损。她们要求召回这部作品,并进行全面改写。
- ⏱ 2025-02-02 20:02:06
📌 我也战战兢兢地靠近了一些。只见日高趴在地上,脸扭向左边,左眼微睁。那是已死之人的眼睛。
“死了。”我说。
理惠的情绪开始崩溃,她跪到地上,发出撕心裂肺的哀号。- ⏱ 2025-02-02 20:02:54
📌 我想起了白天在庭院里看到的那个主妇,犹豫着要不要把这件事说出来,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无论如何,因为猫被弄死就去报仇杀人也实在是太荒唐了。
- ⏱ 2025-02-02 20:03:57
📌 “您说的‘理惠’是指他夫人吧,看上去还特别年轻。”
“他们上个月才结的婚。日高是再婚。”
“是这么回事啊。和之前的夫人是离婚了吗?”
“不,前妻是交通意外去世的,已经是五年前的事了吧。”
谈话间,我再次意识到话题的主人公日高邦彦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了,心中涌起一阵悲伤。他究竟想和我商量什么?如果我能早早结束那无关紧要的工作讨论,早一些去见他,或许他就不会死了。我知道这么想无济于事,却仍懊悔不已。- ⏱ 2025-02-02 20:05:27
📌 “我是六点多接到电话的……”
“嗯。如此一来,应该在六点到七点之间。”
等等。
也就是说,日高在和我通完电话后马上就被杀了。
“日高是被怎样杀死的?”我小声问道。加贺露出一脸惊讶的表情,可能是觉得尸体发现者这么问未免太奇怪了。但我真的不记得他的死法了,坦白说,我害怕得根本就不敢直视。- ⏱ 2025-02-02 20:06:06
📌 我大吃一惊。报纸上完全没有提到我的名字,电视台的人却已经察觉到我就是尸体发现者了。“哦,”我思考着该如何回复,肯定不能轻率地应答,“什么事?”
“就是昨天晚上日高邦彦先生在自家住宅被杀一事。听说和他的夫人理惠女士一起发现尸体的人是野野口老师您,请问这是事实吗?”
来人或许是wide show的女记者,“老师”的称谓张口就来,让人有些扫兴。但不管怎么说,既然被这么问了,我也不能撒谎。
“没错,这是事实。”我答道。- ⏱ 2025-02-02 20:06:38
📌 “简而言之,当今的家长明明自己都根本不读书,却要求孩子必须读,而他们没有读书的习惯,不知道该让孩子读些什么,便要求政府进行推荐。可是那些推荐图书都一板一眼,毫无趣味,因此孩子都变得讨厌书了。这种恶性循环大概会永远持续下去吧。”
- ⏱ 2025-02-02 20:09:11
📌 “看来您确实很反感《禁猎地》。”我说道,“这本书亵渎了您哥哥吗?”
“每个人都有秘密,都有不将其公开的权利,死人也是。”- ⏱ 2025-02-02 20:11:07
📌 我又告诉加贺,葬礼结束后我和藤尾美弥子说过话。这似乎让他产生了兴趣。
- ⏱ 2025-02-02 20:11:41
📌 “动机是指家人的隐私被侵犯了吧。但就算杀掉日高先生,也解决不了问题呀。”
- ⏱ 2025-02-02 20:12:07
疑惑之章 加贺恭一郎的记录
📌 下午四点三十分,藤尾美弥子来到日高家,野野口修就此离开,直接回到了自己的住所,一直工作到快六点。接着,童子社的编辑大岛幸夫六点抵达,二人开始商量工作。过了一会儿,日高邦彦来电,说有事想谈,希望野野口修八点来他家一趟。
- ⏱ 2025-02-02 20:14:39
📌 手记中虽然没有写,但是案发当晚野野口修表现得异常兴奋,语无伦次。我和上司都明白,这是真凶的典型表现。
- ⏱ 2025-02-02 20:16:15
解决之章 野野口修的手记
📌 “但是烟灰缸里只有一个烟头。”
“嗯?”
“只有一个。日高先生工作间的烟灰缸里,只有一个被捻灭的烟头。藤尾美弥子是在五点多离开的,如果日高先生在那之后确实在工作,自然会留下更多烟头。此外,那仅有的一个烟头还不是在工作中,而是在和老师您聊天时留下的,这是我从您的手记中得知的。”- ⏱ 2025-02-02 20:18:07
📌 “调查电话是从哪里打来的其实非常困难。”
“哦,是吗?这就是所谓的电话追踪吗?”
“不过,”他接着说,“调查打到了哪里却很容易。这样说来,调查一下当天日高先生都给谁打了电话就行。”
“那你们查了吗?”
“查了。”加贺点点头。
“哦,结果呢?”
“记录显示,当天的六点十三分朝这里拔出了电话。”
“嗯……本该如此,毕竟他确实打来了嘛。”我嘴上这样说,但心中的恐惧在不停滋长。既然加贺看了通话记录都没有打消疑虑,那他一定是发现其中的机关了。- ⏱ 2025-02-02 20:20:27
📌 电脑是使诡计成立的重要道具,所以必须保持开着的状态。您在杀了日高先生后,便迅速开始制造不在场证明。具体来说就是启动电脑,调出合适的文件,设置为在下午六点十三分以传真的形式发送到您家。接着,您关掉了日高家所有的灯。这一步对您接下来的行动至关重要,因为只有这样做,您才能在晚上八点再次来到日高家时,声称家里一片漆黑,以担心日高先生不在家为由,给日高太太所在的酒店打电话。
- ⏱ 2025-02-02 20:21:39
📌 “老师您应该也考虑到了电脑屏幕的问题。”他又继续说道,“之前我也说过,那个显示器发出的光格外亮,而主机又必须处于开启状态,如此一来就只能关掉显示器。但是实际上如果真的这样做反而危险,因为发现尸体时理惠夫人也在场,如果她注意到主机开着而显示器却不亮,那么警方可能会就此识破诡计。”
- ⏱ 2025-02-02 20:22:32
求索之章 加贺恭一郎的独白
📌 距离逮捕野野口修已经过去了整整四天。
他承认了所有犯罪事实,却唯独对一点绝口不谈——
犯罪动机。
为什么无论如何都要杀掉从小就认识、在工作上还对他多有照顾的好朋友日高邦彦?他对此守口如瓶。
“人是我杀的,动机无关紧要,就当我是一时冲动好了。”对审讯的警官,他也是同样的说辞。- ⏱ 2025-02-02 20:26:00
📌 每个立志成为作家的人都有自己的修行方式。对我来说呢,那便是仿写日高的作品,学习他的叙事节奏和表现手法。这根本没什么特别的,许多想成为作家的人都是这样做的。”
- ⏱ 2025-02-02 20:26:40
📌 《夜光藻》讲的是一个年老的男人和他的年轻妻子的故事。男人是画家,妻子是他的模特,他疑心妻子对自己不忠。到这里看上去就是随处可见的通俗小说。然而,妻子其实有着双重人格,画家发现这一点后,故事便迅速铺展开来。妻子的一个人格有个年轻的恋人,两人正图谋杀掉画家;另一个人格却对画家格外忠诚,从心底爱着他。正当画家考虑是否要把妻子送到医院的时候,他在桌子上看到一张便条:
“被精神科医生杀掉的人会是‘她’还是‘我’?”
也就是说,即使治愈,也不能保证留下的是爱着他的那个人格。而写下这张便条的,无疑是那个“恶魔妻子”。
苦闷的画家每晚都会做自己被杀的梦:天使容颜的妻子对他微笑后,打开了卧室的窗户。一个男人进来,拿刀刺向他,然后立即变成了妻子的模样。
故事最后,画家的生命真的受到威胁时,他以正当防卫的形式刺死了妻子。但是新的烦恼随之而至。因为他觉得在杀死妻子的前一刻,她的人格似乎发生了变化。自己杀的究竟是天使还是恶魔,答案成了永远的谜。- ⏱ 2025-02-02 20:29:38
📌 常言道,犯罪总和女人脱不了干系
- ⏱ 2025-02-02 20:30:25
📌 他虽然算不上丑,但是很难想象他身边有女人会是怎样一副模样。
- ⏱ 2025-02-02 20:30:46
📌 “日高邦彦凭借《不燃之焰》获得文学奖时,野野口老师的反应如何呢?”
“我想说他嫉妒得发疯,但其实好像并没有,反而还跟人炫耀呢。”
这怎么解释都行。- ⏱ 2025-02-02 20:32:15
📌 照片上的女子名叫日高初美,是日高邦彦的前妻。
“初美女士本姓筱田,听说是十二年前和我先生结的婚。大约五年前,她遭遇交通事故身亡了。我没有见过她,因为我担任我先生的责任编辑的时候,她已经去世了。但是我看过留在家里相册中的她的照片,记得她的长相。嗯,照片上的人是初美女士,没有错。”已是寡妇的日高理惠看到我们拿着的照片后,这样说道。- ⏱ 2025-02-02 20:32:55
📌 她一定在想,这个警察说的话可真奇怪。现阶段还不能告诉她初美和野野口修可能关系不一般,我还没有得到上司的许可。
- ⏱ 2025-02-02 20:33:53
📌 医生很苦恼,因为术前准备都就绪了,病人却不同意。据他说,野野口修觉得即便做手术也不会有太大帮助,还不如就像现在这样,能多活一天是一天。
- ⏱ 2025-02-02 20:35:15
📌 野野口修没有回答。不消说,这沉默就是默认。
“那么,对于初美女士身上这条围裙,老师你怎么说?还记得这黄白格子吧,和在你家找到的那条一模一样。”
“……就算如此,那又怎样?”
“对于为什么会有日高初美女士的照片,老师你怎样都能自圆其说吧。可至于为什么会有她的围裙,你打算找什么借口呢?我们只能认为你们两位之间有特殊的关系。”- ⏱ 2025-02-02 20:36:11
📌 终于他开口说:“我跟她的事和这次的案子之间完全没有关系,这一点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
听到这句话,我放下心来,总归是有了一点进展:“这算是承认你们的关系了,对吧?”
“谈不上‘关系’,只是一时的意乱情迷。但是不管她也好还是我也罢,很快这种热情就冷却下来了。”- ⏱ 2025-02-02 20:36:23
告白之章 野野口修的手记
📌 他是我儿时的伙伴,所以从他出道起,我就一直很关注他。我一方面觉得他干得漂亮,另一方面也不可否认自己很嫉妒,因为那时我已经梦想将来当一名作家了。
- ⏱ 2025-02-02 20:39:19
📌 就这样,我去了他的家。这时我还根本无法想象,这次拜访将对我今后的人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当时他刚买下现在的房子。他还是上班族时好像存了不少钱,两年前去世的父亲应该也给他留下了大量遗产。幸好他成为畅销作家了,不然他会显得和那栋房子格格不入吧。
我带着苏格兰威士忌作为礼物登门拜访。
日高穿着运动服出门迎接我,旁边站着初美。
现在回想,那是一见钟情。我见到初美的瞬间,就有了一种感应,是近乎似曾相识的感觉。当然,我以前从来没有见过她,所以准确来讲,我是感到自己终于见到命中注定之人了。我盯着她的脸,一时说不出话来。- ⏱ 2025-02-02 20:40:41
📌 初美会算好时间,趁日高不在家时来我这里。她不过夜,但经常会做好晚饭,我们两个人一起吃。这种时候她会穿上她喜欢的那条围裙。没错,就是加贺他们发现的那条。看她穿着那条围裙站在厨房里,我感觉自己好像真的拥有了一个新婚之家似的。
然而在一起的时候越幸福,分开的时候就越痛苦。每次到了她必须要回家的时候,我们两个人就都默不作声,充满怨念地盯着挂钟的指针。- ⏱ 2025-02-02 20:41:55
📌 日高似乎相当沮丧,但与我们的失望相比,那根本不值一提。
- ⏱ 2025-02-02 20:42:23
📌 坦白说,在事态发展到这一步以前,我就已经开始祈祷日高死掉了。我不能原谅日高把初美据为己有。人类还真是以自我为中心啊。明明是我横刀夺爱,我却还有这样的想法。总之,亲手杀掉日高的想法,此前也不是没有。
当然了,初美强烈反对我的提议。她流着泪说,不能让我犯下那么大的罪。但是她的眼泪让我更加失去了理智。我越发坚信,除了杀掉日高别无他法。- ⏱ 2025-02-02 20:43:16
📌 这把刀真的能被当成证据吗?我心想。虽然上边确实有我的指纹。
日高似乎看穿了我的想法:“别忘了,证据可不只这个。还有一件能让你无话可说的,到时候我会给你看。”
到底是什么呢?我实在是想不到。我看向初美,她脸色苍白,眼眶泛红。一个人的神情竟可以那么悲伤,在那之前我从未见过——不,自那之后也没有。- ⏱ 2025-02-02 20:45:23
📌 知晓他报复的真正形式是在几个月后。当时我在一家书店。加贺已经知道了吧?对,日高的新作《不燃之焰》出版了。那是他用我第一次交给他的小说《圆之焰》改写成的长篇。
我是不是在做噩梦?这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不,令人不想相信。
仔细想想,可能再也没有比这更加狠毒的复仇了。至少对于想要成为作家的我来说,这痛苦是撕心裂肺的。可以说这是日高才能想出来的冷酷无情、令人震惊的复仇。- ⏱ 2025-02-02 20:46:02
📌 讽刺的是,《不燃之焰》大获好评。每当我看到杂志或报纸报道这本书,就感觉抓心挠肝。我很开心看到作品被夸奖,但是下一秒就会回到现实。获得赞誉的不是我的作品,而是日高的作品。
- ⏱ 2025-02-02 20:46:21
📌 谁都能看出来,侵入者是野野口修。这个蠢男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拍了下来,打开面向庭院的窗户,侵入日高的工作间。
录像带里只有这些内容,但证据已经足够充分了。就算我想否认杀人未遂的事,一旦被问起潜入日高家的原因,我也会无言以对。
看完录像后,我心神恍惚。那天夜里日高的话不断回响在我耳边:“别忘了,证据(我准备用来杀人的刀)可不止这个。还有一件能让你无话可说的。”他指的就是这盘带子。- ⏱ 2025-02-02 20:47:50
📌 “写完下一部长篇我就放了你。组合解散。”
我怀疑起自己的耳朵:“真的?”
“是真的。但你只能写儿童小说,不准进入我的领域,知道吗?”
不夸张地说,这简直像梦一样,我终于能恢复自由了。- ⏱ 2025-02-02 20:50:18
📌 他打开办公桌的抽屉,从中取出八本旧横线本。无疑,那就是之前被他抢走的我的本子。
我将过了这么多年终于失而复得的本子紧紧抱在胸前。只要有了它们,我就能证明日高剽窃,就可以和他平起平坐了。
“你好像很开心啊。”他说。
“还行吧。”
“但我想了想,这些本子还有其他用途吧?”
“其他用途?当然有了。你发表的几部小说都是以我写的东西为原型的,这就是证据。”
“这样吗?但是反过来解释也能成立呀,也可以认为本子里的内容是看了我的作品后写出来的。”
“你说什么……”我感到后背一阵寒意,“你打算混淆是非?”
“混淆是非?对谁混淆是非啊?不过如果你把它们给第三人看了,我就不得不说些什么了,到时候看看第三人相信谁。嘿,我也不想和你争这个。不过我话说在前头,要是你觉得把这些本子拿回去自己就占上风了,那只是你的错觉。”- ⏱ 2025-02-02 20:51:07
📌 离开玄关后,我绕过庭院,往日高工作间的方向走,然后躲在窗下听日高和藤尾美弥子的对话。和预想中一样,日高含糊其辞地应对着。因为藤尾美弥子有意见的那本小说《禁猎地》全都是我写的,日高说不出什么具体的内容来。
- ⏱ 2025-02-02 20:52:05
📌 《夜光藻》是为数不多的日高自己写的小说,主人公差点被妻子和她的情夫杀掉的情节,不用说,正是以那天晚上发生的事为原型创作的。
- ⏱ 2025-02-02 20:53:26
过去之章(一) 加贺恭一郎的记录
📌 “您读过《禁猎地》了吗?”
“我没有读过,但是浏览过同事写的梗概,知道大体内容。”
“小说提到了主人公的中学时代。主人公用暴力让别人屈服,看谁不顺眼就会狠狠地揍谁,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校园霸凌’。而最大的受害者是同班一个姓滨冈的男孩子,我觉得他就是日高先生。”- ⏱ 2025-02-02 20:56:00
📌 第一,虽说日高邦彦以杀人未遂一事的证据为筹码,迫使野野口修为他捉刀,假如野野口修决心抛弃一切向警察自首,恐怕也会给日高带去重大打击。如果处理不当,日高或许会断送自己的作家生涯。对此,日高难道不感到害怕吗?然而,结果却是野野口修以不想连累日高初美为由没去自首,可日高应该无法事先确定野野口修会这样做。
- ⏱ 2025-02-02 20:57:09
📌 第二,为何日高初美死后,野野口修仍旧没有反抗呢?假若他真如手记所述,因和日高进行心理战而筋疲力尽,难道不更应该下定决心抛弃一切去自首吗?
- ⏱ 2025-02-02 20:57:28
📌 刚上初三的少年滨冈遭受过多次危及生命的霸凌:他曾被人脱光衣服裹上透明薄膜扔在体育馆的一角,也曾在走在窗下时突然被人从上面泼盐酸。当然了,他也遭受过拳打脚踢,语言暴力和骚扰一类的行为更是接连不断。这些描写细致入微,极富真实感,冲击力十足。我也理解了为什么藤尾美弥子会说这不像小说而像记录了。
滨冈成为霸凌目标的原因并不明确。据他所说,“仿佛有一天突然打开了恶灵的封印一般”,霸凌就此开始了。这与当下的校园霸凌有共通之处。他反抗了,但是恐怖和绝望渐渐支配了他的内心。
“让他害怕的不是暴力本身,而是讨厌他的人们身上散发的负能量。这个世界上竟然存在着如此深的恶意,他至今都不敢想象。”
这是《禁猎地》中的一段话,可以说展现了受害者真实的心理。我当教师时也有过处理霸凌事件的经验,被霸凌的一方对于这种没有缘由的攻击往往不知所措。- ⏱ 2025-02-02 20:59:13
📌 就像这样,小说的前半部分主要在不遗余力地展现仁科和哉的残暴,后半部分则描写他以某件事为契机开始对版画产生兴趣并想以此为生。故事最后,就在他举办首场个人画展的前夕,他被一个街头妓女刺死了。人人都知道这起杀人案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
- ⏱ 2025-02-02 21:00:31
📌 但要说少年滨冈是作者即野野口修的分身,有一点我怎么也理解不了,那就是书中缺乏对应日高邦彦的人物。当然了,如果认为作者是日高邦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缺乏对应野野口修的人物。
- ⏱ 2025-02-02 21:01:09
📌 令人遗憾的是,在霸凌面前,父母的爱和老师的教导基本无效,只有友情才是最强大的武器。尽管如此,滨冈的“好朋友”却在他遭受霸凌时选择了旁观。
我敢断定,这样的人不是“好朋友”。
同样的矛盾在野野口修的自述书中也存在。好朋友不会夺人之妻,不会想要和朋友之妻合谋杀掉朋友;好朋友也不会威胁朋友,强迫他当自己的影子写手。- ⏱ 2025-02-02 21:02:16
据林田顺一说
📌 哦对了,野野口倒是经常被霸凌,我刚想起来。没错,有这回事,那家伙被整惨了。有人乱碰他的便当,拿走他的钱。是不是还被关进过扫除用具间啊?怎么说呢,他就是那种容易被人欺负的类型。
- ⏱ 2025-02-02 21:03:21
📌 呃,被您这样问我很难开口,但老实说,我也参与过霸凌,哎呀,但没做过很过分的事。班里那些坏家伙会强迫我们这些普通学生加入,如果反抗就会遭殃,所以只好照办。我可反感了,因为那是在霸凌我们这些不想作恶的弱者。我有一次往人家包里藏狗屎,旁边的女班委看到了却假装没看到。那班委是谁来着?哦,是增冈,是姓这个。那些不良少年本身就以霸凌为乐,同时也觉得弄脏普通学生的手、把老实人拉到自己的档次很有意思吧。这一点,我现在才想到。
- ⏱ 2025-02-02 21:03:44
📌 上小学的时候我确实经常跟他们俩一起玩。我父母是做坐垫生意的,我们以前经常因为坐店后面仓库里的新坐垫被骂。
但是说实话,我没那么喜欢他们俩。都是因为我家附近没有可以一起玩的同伴,我也懒得去找,才和他们一起的。到了小学高年级的时候,我一个人也能去比较远的地方了,就开始和别的朋友玩了。- ⏱ 2025-02-02 21:06:26
📌 关于这起案子的想法?我吓了一跳呢。我只认识儿时的他们,所以这么说可能有些轻率,但他还是让我觉得十分意外。哦不,我是说日高。虽然他在和野野口的相处中处于优势地位,却没有把野野口当成跟班,正义感也很强。所以让野野口为他代笔这件事我怎么也……不过,人长大后性格多少也会发生转变吧——自然,这是朝着不好的方向。
- ⏱ 2025-02-02 21:07:05
📌 写了他被裹上保鲜膜丢在体育馆吧?真是读得我一身冷汗,因为那就是我带头做的,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啊。“不知天高地厚”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这些全都是藤尾指示的。那家伙很少亲自动手,都是命令同伙。我可不是想当他的手下,只不过跟他在一起乐趣多多而已。- ⏱ 2025-02-02 21:08:32
📌 您说是因为野野口被霸凌了?那家伙被霸凌的时间没那么长啦,藤尾从一开始就没把他放在眼里,让他感兴趣的人是日高,理由是日高太狂妄了。但实际上是因为日高不管遭受了多么过分的对待,都不听他的话
- ⏱ 2025-02-02 21:10:21
📌 没错,我们拿保鲜膜裹的人也是日高。对,浇盐酸也是朝他。野野口?野野口那家伙那时候已经跟着我们了。是的,他加入我们了。那家伙才是藤尾的手下,还指使我们呢。
他俩是好朋友?那不应该。毕业后怎样我不知道,不过案件相关的报道说两人好像以前关系很好,所以我猜可能是高中以后发生了变化,但是就我所知,根本没有那回事,毕竟野野口经常向藤尾告日高的状,要是没有野野口,藤尾也不会把日高欺负得那么惨吧。
所以《禁猎地》里那个姓滨冈的中学生就是日高,肯定没错。虽说动笔的人实际上是野野口,但不用日高的名义就出不了书,所以才把日高作为主人公来写的吧。野野口是哪个人物的原型?唔,是谁呢,我说不准啊。不管怎么说,他是霸凌团伙的一员。
但想想有些怪啊,霸凌者写的小说以被霸凌者的名义发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 2025-02-02 21:11:50
📌 哦,作家和凶手都是我的同学?那又怎么样?和我可没关系。我没什么好说的。我现在是失业状态,接下来必须去找工作,可别给我添乱。
- ⏱ 2025-02-02 21:14:40
📌 啊,对了,说起来我揍过日高很多次。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让他本分一点,随便找个理由呗。
- ⏱ 2025-02-02 21:15:04
📌 这样啊,你说的是钝佬?野野口应该就是缩头乌龟钝佬吧?哦,他我还是记得的,就是藤尾的钱袋子嘛。
钱袋子就是钱袋子,装钱的袋子啦。没错,他一个劲地给藤尾上供,不光出钱,还被当成下人使唤,那小子就是个十足的窝囊废。- ⏱ 2025-02-02 21:15:35
📌 不对,才不是我。藤尾强暴那女生的时候,和他一起的是别的什么人。我可不知道,但我说的是真的。
- ⏱ 2025-02-02 21:16:00
过去之章(三) 加贺恭一郎的回忆
📌 “不会初一初二数学的人,不可能上了初三就顿悟。在考试前我就大概知道,哪些学生能答出某道题,哪些学生答不出。比如对山冈这个学生来说,最后一道证明题就是无解。他作答时写了‘ADEF’吧,但实际上应该是‘ΔDEF’。正是因为他没有掌握图形问题的相关知识,才会把别人答案里的记号‘Δ’抄成字母‘A’吧。”
- ⏱ 2025-02-02 21:19:04
📌 我想从帮他建立自信开始,于是想到了剑道。我是剑道部的顾问,看到过很多性格软弱的男孩子在开始练习剑道后变得越来越勇敢
- ⏱ 2025-02-02 21:20:02
真相之章 加贺恭一郎的阐明
📌 让我告诉你吧,是影子。草坪上有樱花树的影子,这是致命的一点。
嗯,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就算七年间树会长大,但考虑到光线,仅仅比较影子是无法判断拍下的是现在的树还是过去的树。确实是这样。
但我想说的不是这个。树影只有一个,这才是问题所在。
你好像还不明白我的意思,我来解释一下。如果录像真的是七年前拍的,那么树的影子该有两个。知道为什么吗?很简单。对,是的,七年前日高家的院子里有两棵八重樱,它们还亲密地挨着彼此呢。- ⏱ 2025-02-02 21:21:52
📌 请伸出你的右手。怎么了?请伸出右手。如果不愿意,右手的中指也行。这个手指上有一个被笔磨出来的老茧呢,还很明显。
这不是很奇怪吗?你向来是用文字处理机的。听说你不管是在写稿还是当老师的时候,都是使用文字处理机,那么这么大的老茧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如此,这不是笔磨的老茧啊?那这是什么呢?不知道?你说不记得了?怎么看这都是笔磨出来的老茧,对于它是怎么形成的,你真的没有头绪吗?
即便这样也没关系,重要的是,这个老茧被我看见了。正是因为看见了,我才开始思考,惯用文字处理机的你为什么会磨出老茧来?会不会是进行了大量的手写呢?- ⏱ 2025-02-02 21:23:35
📌 没错,我是这样推理的:那大量的作品不是过去写的,而是最近匆忙写的。
我后背发凉也不是毫无道理可言吧?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日高先生窃取你灵感的说辞就是谎言。- ⏱ 2025-02-02 21:24:10
📌 辻村先生的证词让我确信,日高先生根本就没有剽窃你的小说,旧横线本和稿纸上的东西,不过是你对日高先生作品的仿写。
- ⏱ 2025-02-02 21:25:50
📌 首先是在你家找到的围裙、项链和旅行报名表,接着是在富士川服务区拍摄的初美女士的照片,仍是在你家找到的。还有被认为是在同一地点拍的风景照。
就是这些,其他没有了,也没有能证明你们关系的人。- ⏱ 2025-02-02 21:26:35
📌 换言之,如果杀人未遂、胁迫、剽窃这些事情都没发生,是否就可以认为它们的前提条件——你和初美女士的外遇——也根本不存在呢?
对,这样一想,初美女士的死因自然也明了了。毫无疑问,她就是死于意外,而非自杀。既然没有自杀的动机,也就没有理由怀疑那是自杀。- ⏱ 2025-02-02 21:28:08
📌 通常来说,犯罪计划是罪犯为了不被逮捕而制订的。他们会绞尽脑汁思考怎样做才能不让罪行暴露,即便暴露了也不会让自己惹上嫌疑。但是你的目的却完全不同。你一点儿都不怕被捕,不只如此,你的所有计划都是以被捕为前提制订的。
说得极端一些,你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就是为了制造一个动机,一个杀害日高邦彦先生的恰当动机。
这真是令人震惊的想法,杀人之前先把动机准备好,简直前所未闻。别看我现在如此确信,得到这个结论可让我着实头疼了一番:这种事真的有可能发生吗?- ⏱ 2025-02-02 21:29:57
📌 遗憾的是在当下,警方倾向于严查对嫌疑人有利的证据,而于嫌疑人不利的证据就处理得很宽松。你正是很好地利用了这一漏洞。
- ⏱ 2025-02-02 21:30:59
📌 你巧妙地诱导侦查人员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不,你是提前布下了陷阱。你在横线本和稿纸上写下大量让人误以为是日高先生小说原型的内容,这是第一个陷阱;而第二个陷阱,就是围裙、项链、旅行报名表和日高初美女士的照片。现在回想,我们迟迟没发现她的照片,你或许为此焦躁不已吧。你曾经叫我别弄乱你的房间,因为那里还有别人寄存的很重要的书。以此为线索,我们才在《广辞苑》里发现了日高初美女士的照片,完全被你诱导了。你也松了一口气吧。至于第三个陷阱,也有诱导的成分。案发后你曾问过日高理惠女士,她先生的录像带在哪里,听到她说寄去加拿大了,你还请她等行李寄返后就马上通知你,对吧?这让我判断日高邦彦先生拥有的录像带里藏着什么秘密,接着就发现了所谓杀人未遂那一夜拍下的带子,而且还藏在日高先生所著的《夜光藻》里。只要读过这本书,任谁都会注意到内容和拍下的画面对得上,这里也有你无形的诱导。
对了,案发当晚我和你阔别十年重逢的时候,曾向你询问过日高邦彦先生的小说,而你当即推荐了《夜光藻》。那也是你的作战计划,我得脱帽致敬- ⏱ 2025-02-02 21:32:00
📌 我大胆揣测一下,你在某个动机的驱使下想要杀掉日高邦彦先生,并且已经做好了被捕的心理准备。这大概和你察觉自己癌症复发也有关系,因为就算被捕,待在监狱里的时日也不会多。
但是即便被捕,你也认为必须将真实的动机继续隐瞒下去。比起作为杀人犯被捕,你更害怕真实的动机被公之于众。- ⏱ 2025-02-02 21:34:48
📌 你应该知道我在照片中发现了什么吧。我在亲眼看到之前也已经预想到了。是的,那个按着女中学生、协助藤尾正哉施暴的人正是你。
我调查了你的中学时代,各种各样的人说了各种各样的话,其中也有霸凌相关的内容。- ⏱ 2025-02-02 21:35:53
📌 霸凌是绝不会结束的。只要当事人还在同一所学校,霸凌就会继续。当教师说“霸凌现象不复存在了”,他们说的仅仅是“我希望霸凌现象不复存在了”。
- ⏱ 2025-02-02 21:36:34
📌 你当时遭受的最恶劣的霸凌,就是被迫成为那次暴行的共犯吧。
- ⏱ 2025-02-02 21:38:16
📌 梳理一下我们目前掌握的事实,便知道日高先生是这样对待你的:中学毕业后,他就没有再见过你,也很清楚你在中学时代仇视他,却还是和这样的你恢复了朋友关系。不仅如此,为了帮助你在儿童文学界生存下去,他还把你介绍给出版社。而且,在和藤尾美弥子女士的再三交涉中,他始终都没有提到过和《禁猎地》密切相关的你。
当我纵览全局时,脑海中浮现出的日高的形象,便和人们口中少年时代的他完美契合。比如,有人曾说“他是个对谁都很好的孩子”。- ⏱ 2025-02-02 21:39:26
📌 你做了毒丸子,然后选准日高夫妇不在家的时候,把毒丸子放进他们的庭院,杀死了猫。理由只有一个——制造我刚才描述的日高先生的形象。
- ⏱ 2025-02-02 21:40:40
📌 要向读者传达某个登场人物是怎样的一个人,似乎无法用说明性文字。不过,一旦看见言行举止的蛛丝马迹,读者便会自行建立起人物形象,对吧?
你在捏造那份手记时就考虑到,有必要在一开始就将日高邦彦这个人物的残忍根植在阅读者心里。为此,你准备了杀猫的插曲。- ⏱ 2025-02-02 21:41:21
📌 说来惭愧,我完全被你的诡计骗了。逮捕你后,我虽觉得这份手记可信度不高,却也没有想到连杀猫的插曲也是虚构的,从未试图修正我对日高先生的已有印象。
太高明了,我只能说。你设计了许多诡计,我认为这才是最厉害的地方。
察觉到杀猫的诡计后,我脑中灵光一闪:莫非这才是你犯案的目的?也就是说,你最终的目的是贬损日高先生的人品。这样一想,整个案子就明了了。- ⏱ 2025-02-02 21:41:52
📌 于是你捏造出以和日高初美女士的婚外情开始,直至被迫成为影子写手的故事。如果一切进展顺利,你还可以将日高邦彦作品的真正作者这一名誉收入囊中。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你手写大量稿件,指头都磨出了老茧,还费尽功夫在寒冷的夜空下伪造影像。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准备,一切才终于就绪了吧。如果只是想隐瞒中学时代的往事,准备一个简单明了的动机就可以。
你煞费苦心执行这份方案,就是为了摧毁日高先生构筑起来的一切,而杀人本身不过是方案的一部分罢了。- ⏱ 2025-02-02 21:42:37
📌 不害怕被逮捕,纵使拼上所剩无几的生命,也要贬损一个人的人品。我在想,这究竟是怎样一种心理?
- ⏱ 2025-02-02 21:42:43
📌 但我知道,这份恩情反而滋生了憎恨。在他面前,你不可能没有低人一等的感觉。
后来你长大成人,又陷入了对日高先生的嫉妒。你在这个世界上最不想被超越的竞争对手就是他,他却成为作家飞黄腾达。试想一下你得知他获得新人奖时的心境,我全身的汗毛都要倒竖起来- ⏱ 2025-02-02 21:43:27
📌 但你还是去拜访日高先生了。你打心底想成为作家,相信靠近他就能走上实现梦想的捷径吧。于是你心中的恶意被暂时封印起来。
然而你眼前的道路十分险恶。是时运不济还是才能欠缺,我不知道,总之你并没有成功,身体还每况愈下。
我确信,当你意识到死亡将至时,心中的封印也被解除了。你无法忍受怀着对日高先生的恶意离开这个世界。日高先生手里掌握着你过去的秘密,这一事实又加深了你的恶意。- ⏱ 2025-02-02 21:43:38
📌 从你和你母亲过去的言行中,可以感觉到你们对日高先生和周边地区的人抱有偏见。不过可以断定,无论是滋生丑陋偏见的根据,还是与你们持同样偏见的人,在那片地区都未曾有过。
你少年时代讨厌日高先生,或许正是你母亲这种不假思索的蔑视埋下的种子。我想,还是告诉你这一点为好。
最后,我衷心祈祷手术成功,希望你无论如何都要活下来。
毕竟法庭还在等着你- ⏱ 2025-02-02 21:4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