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 37岁的我决定辞去CEO(首席执行官)的工作,重回校园,追求学术生涯的发展。最后,我花了4年时间,获得了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 ⏱ 2023-08-17 00:05:29
📌 根据育娲人口在2022年发表的《中国生育成本报告》,中国的生育成本几乎是世界上最高的,所以中国民众的生育意愿和生育率几乎是世界上最低的。
- ⏱ 2023-08-17 00:06:24
导论
- 📌 历史上,中国GDP曾在最兴盛的时期占了世界GDP的40%。如果中国的经济总量远超美国,将彻底改变世界政治的格局。
- ⏱ 2023-08-17 00:07:14
创新和人口
📌 后工业时代出现了与马尔萨斯预测截然相反的现象:随着人们越来越富裕,父母越来越不愿意多生孩子,人口爆炸的现象并未出现;伴随着国家的繁荣,所有国家无一例外地都经历了生育率的大幅下降。在所有发达国家中,生育率几乎都低于2.1的更替水平。在那些不信仰伊斯兰教的亚洲国家或地区,通常在人均收入达到4000美元的时候,生育率就会低于2.1的更替水平,而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10000美元时,生育率甚至会下降到1.5以下。这么低的生育率水平,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危险的和不可持续的。
- ⏱ 2023-08-17 00:08:27
📌 在600多年前的明代,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在著名的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中,中国使用的航海技术比同时期的欧洲地区先进得多。但在此次航海活动之后不久,受很多偶然性因素的影响,中国的统治者停止了所有的海洋探险活动,也阻碍了商品和人员的交流。另外从地理上看,美洲离西欧更近,因此西欧国家能够早于中国发现新大陆,这有助于它们扩张贸易,并在后来引发工业革命。
- ⏱ 2023-08-17 00:09:19
国家创新力比较
📌 未来的创新竞争,必然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三个国家之间展开。虽然印度现在还是低收入国家,尚不具备很多创新竞争的基础条件,如普及的教育和完善的基础设施等,但这可能只是时间问题。从长远来看,印度在2050年以后将成为一个有力的竞争者。美国仍然是世界上创新力最强的国家,而中国则是追赶最快的国家。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4倍左右,现在每年的大学生数量也是美国的4倍左右,所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基本上是美国的4倍。
- ⏱ 2023-08-17 00:10:45
📌 但是美国有一个中国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移民优势,在美国的顶尖科学家和企业家里面,有差不多一小半是移民。而中国在可预见的将来,非但不会引入大量的移民,而且还会有一定数量的人才流向美国等发达国家。这等于把美国的人力资源的池子放大了一倍,所以中国对美国的人力资源优势,未必真有4倍那么多,也许只能维持在两倍左右的水平。
- ⏱ 2023-08-17 00:10:57
大国的隐患和小国的机会
- 📌 自满和过度集中,往往是大国施政的隐患。越是庞大的国家,越容易自满,乃至过于自信。清朝的乾隆皇帝在被问及实行闭关政策的原因时说,中国如此庞大,在领土内就可以得到所需要的一切。但他错了,因为外面的世界大得多,也有规模更大的人口。中国皇帝实施的闭关锁国政策,浪费了中国在创新方面的规模优势。这是在过去的500年中,中国在与西方的创新竞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
- ⏱ 2023-08-17 00:11:14
年龄和创新
- 📌 一般来说,一个人在30岁和40岁时最有创造力,因为他们已经有10~20年的经验,而且精力仍然充沛,能够迅速地思考和学习。
- ⏱ 2023-08-17 00:14:02
创业、老龄化与阻挡效应
📌 日本30岁的人甚至比本国50岁的人更缺乏创业精神。阻挡效应放大了老龄化的影响,并且极大地损害了年轻人的创业活力。
- ⏱ 2023-08-17 00:14:41
📌 曾经创新力很强的日本大公司不仅错过了互联网,而且在半导体、消费电子和新能源领域都显得创新乏力。日本的年轻人的职业发展受到压制,很多年轻人选择了不努力工作也不结婚生子,成为所谓的“啃老族”“草食男”“躺平一族”。这使得整个经济缺乏活力,需求和投资低迷,日本进入停滞的“低欲望社会”。同时,年轻人的“躺平”也进一步拉低了生育率,形成恶性循环。
- ⏱ 2023-08-17 00:14:56
中国会不会重蹈日本的覆辙?
- 📌 2022年的新出生人口又跌到了956万的历史性低谷,生育率更是不到1.1,比同期的日本还要低。可以预见的是,中国的老龄化程度将比日本还要严重。
- ⏱ 2023-08-17 00:15:09
城市规模和拥堵问题
- 📌 按照这种逻辑,上海和北京的人口规模应该要比目前大。就人口而言,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东京,有3700万名居民。首尔有2300万名居民,而且这一数字还在增长过程中。中国的人口是日本的10倍、韩国的25倍。然而作为中国最大的两个城市,北京和上海都只有约2200万名居民。对中国这个人口大国的创新中心来说,此等规模实在太小了,并不能充分发挥出创新的聚集效应。未来如果没有政策限制,即便中国的总人口没有增长或者下降,一线城市的人口规模也会继续扩大。按照上述分析,北京和上海的合理人口应该为4000万~5000万。北京和上海的核心地段的房价,与曼哈顿和伦敦中部地区的房地产价格不相上下。北京应该可以容纳4000万人的论断,可能会让很多人感到惊讶,因为大家的直观感受就是北京已经如此拥堵,未来还能容纳更多的人口吗?但北京之所以会在接近2200万的人口规模下就产生严重拥堵,根本原因在于城市规划欠佳。
- ⏱ 2023-08-17 00:16:26
国际交流的形式
- 📌 如果每次获取国外信息或者和国外交流都需要使用VPN(虚拟专用网络),就会很不方便而且也存在法律风险。
- ⏱ 2023-08-17 00:18:41
低生育率与养老
📌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政府可以有多种选择:(1)提高税收;(2)增加赤字;(3)减少老年人的福利;(4)延长退休年龄。提高税收会降低经济的活力,尤其是年轻人的活力。增加赤字只是拖延问题,因为赤字最终需要用更多的税收来偿还。减少老年人的福利在老龄化社会通常是政治上的“自杀”,因为老年选民拥有强大的政治权力。延长退休年龄是减轻养老负担的常用办法。未来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退休年龄将比目前的水平显著提高。
- ⏱ 2023-08-15 18:54:02
📌 在日本,退休年龄已经从55岁提高到了65岁,但由于预期寿命(目前为80岁)持续提高,这一退休年龄也还是不够。日本政府几乎已经负担不起沉重的养老费用,其债务水平是所有富裕国家中最高的,达到了GDP的240%。在不久的将来,日本很可能将退休年龄提高到70岁。
- ⏱ 2023-08-15 19:43:27
📌 然而,如果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停留在劳动力市场上,也会带来一个副作用,即当政治权力和社会资源越来越倾向于年迈的员工时,整个社会都会变得更加保守,创新和创业将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
- ⏱ 2023-08-15 19:44:41
📌 抚养比是指在一个社会的人口当中,非劳动年龄(小于15岁的儿童以及64岁以上的老人)人口所对应的劳动年龄(大于15岁且小于64岁)人口的数量。抚养比越低,每个劳动者所需负担的儿童和老年人数量就越少,因此人均收入就越高,从而导致所谓的人口红利。
- ⏱ 2023-08-15 19:46:34
📌 2015—2040年,中国的抚养比将从37%上升到60%。抚养比的上升,特别是老年抚养比的上升,会给养老金和医疗支出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而这又必然会导致更高的税收或更高的退休年龄。这会耗费政府的大量资金,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 ⏱ 2023-08-15 19:47:30
低生育率能减少失业吗?
📌 事实上,经历了少子化和人口不断萎缩的中国东北地区,就业景气指数在全国各大区域一直垫底,而人口密度最高的东南沿海却欣欣向荣。世界上许多低生育率的国家,如俄罗斯和西班牙,失业率却很高,
- ⏱ 2023-08-15 19:48:13
📌 人既是求职者,又是工作机会的创造者。人口减少,找工作的人少了,工作岗位也会变少。而且因为人口减少,航天、高铁等需要巨大规模支撑的行业将难以为继,这也会加重就业困难。如果中国人口仅有现在的1/5,那么教师、零售人员、出租车司机等职位只有现在的1/5,而航天、高铁这些由人口大国支撑的行业可能就会彻底消失。
- ⏱ 2023-08-15 19:49:29
人口结构变化对不同行业的影响
📌 旅游业的增长速度要快于娱乐业,因为把一个人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受制于物理规律,同时旅游产品相对来说更昂贵。与此相反,数字娱乐产品可以变得非常便宜,因为数字产品几乎可以被零成本复制,所以虽然数字娱乐会越来越多地占据人们的闲暇时间,但其总规模将增长缓慢。无论处于哪个年龄阶段,人们都会将更多的时间和金钱用于娱乐与旅游业。
- ⏱ 2023-08-15 20:01:34
📌 房地产行业也会受到人口的严重影响。虽然所有年龄段的人都有住房需求,但人们通常在30~45岁购买住房。大多数国家的人们在30岁左右的时候购买他们的第一套住房,当他们有了孩子之后会置换一套更大的房子。到了45岁的时候,家庭中最大的孩子上了大学以后,他们通常就不再买更大的房子了。事实上,当孩子们都离开家以后,他们会再换回一套较小的住房。有钱的老年人可能会买一个度假屋。但一般在45岁以后,人们的住房需求会萎缩。
- ⏱ 2023-08-15 20:02:29
📌 中国的婴儿潮出现在1962—1991年,而购房的年龄是30~45岁。那么中国购房的需求高峰将在2021(1991+30)年下一个台阶,而且会在2036年(1991+45)年彻底熄火。当然房地产市场还会受到聚集效应的影响,人口会向大城市集中,中国的大城市仍然将继续吸引年轻人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一、二线城市(即排名前30位的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仍将保持强劲。
- ⏱ 2023-08-15 20:03:24
📌 当年轻人口由于低生育率而减少时,经济通常会处于缓慢增长和通货紧缩的状况之中。日本的人口迅速老龄化,年轻的劳动力不断减少,因此,日本的经济没有增长且通货膨胀率为负,即通货紧缩。年长劳动者往往以牺牲年轻劳动者的利益为代价,从通货紧缩中获益。
- ⏱ 2023-08-15 20:04:09
人口和贫富差距
📌 中国的不平等主要是城乡差异。城市中年轻人的人力资本和技能水平,远高于其在农村的同龄人。近几年来,由于大部分创新都发生在大城市里,这导致了二、三线城市及农村地区相对落后,不仅中国的城乡差距不断扩大,而且小城市和大城市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最好的办法是让更多的人进入城市,并且鼓励在城市中的人们养育更多的孩子。
- ⏱ 2023-08-15 20:05:22
📌 中国海南岛的情况则完全不同,和夏威夷非常相似,海南岛也是一个大受欢迎的热带海滩度假胜地。虽然面积只比夏威夷大一倍,但海南岛的人口是夏威夷的5倍,游客接待量(主要来自中国)是夏威夷的6倍。由于居民数量多以及游客密度高,海南岛有资金建设一个高速公路网络,而且一条环岛的高速铁路已经建成通车。
- ⏱ 2023-08-15 20:06:40
📌 如果中国持续受累于低生育率,一代人以后年轻人口减半,这种制造业和科研创新的规模优势会大幅度被削弱。中国经济被卡脖子的风险就会大幅增加,全球竞争力和效率就会大打折扣。
- ⏱ 2023-08-15 20:07:00
第7章 人口、资源与环境
📌 马尔萨斯曾经预言世界人口的极限是10亿。然而,地球现在已经承载了超过80亿人口。由于人口的发展趋势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世界人口将会在达到100亿左右时停止增长。几乎所有经济学家都认为地球的资源能很好地支持100亿人口。此外,在未来的100年里,人类很有可能前往其他星球探索和利用自然资源。
- ⏱ 2023-08-15 20:07:51
📌 1972年,在一份题为《增长的极限》的报告中,一些环境学家预测人口增长将会导致饥荒、污染和资源枯竭。报告预测,人类将会在1981年耗尽黄金,1992年耗尽石油,1993年耗尽铜。当然,现在的事实能够证明这些预测都是错误的。然而,许多人又会找出其他的理由,来担心人口过多会导致资源枯竭和损害经济增长。
- ⏱ 2023-08-15 20:08:14
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
📌 许多人仍然会担心,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自然资源将变得越来越稀缺,因此会越来越昂贵。然而,实际的资源价格和供给数据却与这一担心相反。数据得出的结论看似有些颠覆常识:人类使用的资源越多,新发现的资源也就越多。
- ⏱ 2023-08-15 20:08:54
📌 今天,世界经济中只有5%的份额与自然资源相关。这与我们的日常经验是一致的,生产汽车、制造电脑以及建造房子所用到的金属、塑料与合成纤维等原料,并不那么值钱。此外,资源消耗更少的服务业,在经济中的地位将会更加重要。我们可以预测,资源的重要性从长期来看会持续下降。
- ⏱ 2023-08-15 20:10:06
清洁能源
📌 回答有关未来的问题之前,不妨先分析一下过去:如果没有现代能源技术,人类仍然只能借助木材取暖和做饭。那么,世界将会比现在更加肮脏,污染也变得更严重。相对于木材和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要清洁得多,效率也更高。在过去几十年里,人类已经意识到燃烧化石燃料带来的全球变暖的潜在风险,这就创造了由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需求。近年来,大量资金投到清洁能源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中,并且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 ⏱ 2023-08-15 20:10:47
📌 核能发电的成本已经比火力发电便宜,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安全,然而,实际死于核电事故的人数,要远远少于死于煤矿开采事故的人数,更不论那些因煤炭污染导致的死亡人数。早期的核电事故是由技术不成熟造成的。法国能够用核能发电提供大部分的电力供应,却从来没有发生过重大事故。当然,与太阳能发电厂一样,核电站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来建设。
- ⏱ 2023-08-15 20:12:55
📌 总之,人类不必担心能源或资源的枯竭,这些资源并不是稀缺的。对人类而言,唯一稀缺的就是自己的创造力。
- ⏱ 2023-08-15 20:13:19
第16章 中国生育成本
- 📌 育龄妇女不打算再生育的前三位原因依次是“经济负担重”“年龄太大”“没人带孩子”,分别占77.4%、45.6%和33.2%。
- ⏱ 2023-08-15 20:14:59
估算中国的生育成本
- 📌 如果一孩家庭的生育成本是1,那么二孩家庭每个孩子的平均生育成本是0.79,三孩及以上家庭每个孩子的平均生育成本是0.6。一个家庭如果有两个孩子,那么一孩的衣服、爬行垫、玩具等,二孩也可以使用,这样可以节省一部分开支。
- ⏱ 2023-08-15 20:16:07
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
📌 目前在中国,3岁以下的托儿服务严重缺乏。若缺少托儿所,夫妻双方很可能需要有一方暂停工作照看孩子,然而,越来越多的家庭需要依靠双份收入才能满足家庭开支。原国家卫计委的数据显示,2015年0~3岁婴幼儿在中国各类托幼机构的入托率仅为4%。中国需要大力发展普惠性托幼服务,把0~3岁婴幼儿的入托率提高到50%左右,这将有利于减轻女性养育孩子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
- ⏱ 2023-08-15 20:16:54
📌 虽然延长产假让女性有更多时间照看孩子,有利于家庭育儿,但如果延长产假的成本全部由企业负担,必然会导致企业尽量避免招聘育龄女性,从而增加女性的生育机会成本。
- ⏱ 2023-08-15 20:17:18
生育成本的国际比较
- 📌 中国的养育成本相当于人均GDP的6.9倍,在表16-6所列出的国家中,高于除韩国以外的所有国家。现在韩国的生育率是全世界最低的,2020年的生育率仅为0.84。
- ⏱ 2023-08-15 20:20:21
中国生育成本高的主要原因
📌 第一,中国财政几乎没有育儿的补贴。中国刚刚从限制生育的政策,变为鼓励生育的政策,补贴生育的政策还没有真正落地。而绝大部分发达国家都会用GDP的1%~3%补贴有孩子的家庭。粗略地算一下,如果每年政府拿出1%的GDP来补贴有孩家庭,按照每年7‰的出生率(中国2021年的出生率),将1%的GDP分摊到7‰的人口(主要是小孩)身上,就可以把养育成本倍数降低1.4。因为1%除以7‰就是1.4。如果拿出GDP的3%来鼓励生育,就可以把养育成本倍数降低4.2。
- ⏱ 2023-08-15 20:22:08
📌 第二,中国的教育成本偏高。中国至今还在实行9年义务教育,而大多数国家已经实行12年甚至是15年的义务教育,还有很多国家有大量的政府补贴的托儿所,所以中国的学费支出是比较高的。另外,更多的费用可能是补课的费用,即使在“双减”新政下,中国仍然有世界上最庞大的补课产业,这当然是由中国内卷程度非常高的升学和高考制度引起的,不仅是直接的补课费用。家长在孩子学习上耗费的时间成本也可能是世界上最高的,这一部分还没有包括在以上的成本收入比的计算中。
- ⏱ 2023-08-15 20:22:26
📌 以北京为例,生育成本差不多是100万元,如果按照住房成本是总体成本的1/4来算的话,那就是25万元。这个数字是个平均成本,对已经在北京有房或者有多套房的原住民来说,多一个孩子并不会多太多的成本。但对还没有买房而在北京工作的年轻人来说,可能是严重低估了,因为按照每平方米5万~10万元的平均房价来算的话,他们只能买3~5平方米的房子,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不够的,其至少需要10~15平方米。所以对还没有买房的北京年轻人来说,一个孩子的住房成本可能不是25万元,而是50万~150万元。这对一般工薪阶层来说是很重的负担。因此,中国大城市的高房价也是推高生育成本的重要因素。
- ⏱ 2023-08-15 20:23:03
📌 在世界范围内,养育成本倍数越低的地方,生育率越高。北欧国家由于政府的补贴福利和较低的住房与教育成本,养育成本比较低,生育率比较高。但也有例外,新加坡的直接养育成本不高,但生育率还是很低,这很可能和新加坡非常高的升学考试压力有关
- ⏱ 2023-08-15 20:23:40
📌 中国的直接生育成本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教育的费力度和时间成本也非常高,所以这就解释了为何中国的生育率已经低于新加坡,尤其是中国的大城市的生育率,如2020年上海和北京的生育率分别仅为0.74和0.87。
- ⏱ 2023-08-15 20:23:53
生育率下降的原因
📌 2019年欧盟国家非婚生子占新生儿的比例平均是41.3%。其中,法国的非婚生子占新生儿的比例高达60.4%。但在中国,结婚和生育密切相关,非婚生子占新生儿的比例可以忽略不计,所以结婚登记人数下降必然导致出生人口的下降。
- ⏱ 2023-08-15 21:33:49
📌 各个国家的实际子女数都远低于理想子女数,这是因为,有些夫妇虽然想生孩子,但患了不孕不育症(2021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育龄夫妇的不孕不育率已经攀升至12%~18%),或错过了生育期。而且,对城市工薪阶层来说,许多年轻夫妇抚养一个孩子已感到压力巨大,即使想生第二个孩子,考虑到生育成本过高,最终也会对生第二个孩子望而却步。例如,日本和韩国的实际生育率(1.3和0.9)比理想生育率2.4低了超过1个单位,如果中国的理想生育率只有1.6,那么实际生育率很可能会降到1以下。
- ⏱ 2023-08-15 21:34:49
总人口预测
📌 根据联合国的中方案预测,2030年,美国总人口为3.5亿;2050年,美国总人口为3.8亿;2070年,美国总人口约为4亿;2100年,美国总人口约为4.3亿。根据联合国的中方案预测,2030年,印度总人口约为15亿;2050年,印度总人口约为16.4亿;2070年,印度总人口约为16.3亿;2100年,印度总人口约为14.5亿。根据我们的中生育率预测,2030年,中国总人口为13.65亿;2050年,中国总人口为11.7亿;2070年,中国总人口为8.75亿;2100年,中国人口下降到4.79亿,不到印度人口的一半。
- ⏱ 2023-08-16 19:34:13
📌 按照中预测,到2100年,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将下降到6.1%,而中国出生人口占世界出生人口的比例只有2.2%。几千年来,中国都是世界第一的人口大国,但是这将很快成为过去,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人口可能不到世界人口的3%甚至不到2%,将不再是世界的人口大国。未来几十年,随着中国总人口和出生人口占世界比例的快速下降,中华文明在世界上的地位也会受到影响
- ⏱ 2023-08-15 21:36:05
第18章 生育政策和财税补贴
📌 今天,大多数高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面临着与人口过剩状况相反的问题,即低生育率和老龄化。现在经济学和人口学界都已经认识到低生育率的危害,其中包括:(1)不断增长的养老负担,将对许多老龄化国家的政府预算和公共养老金的财政状况形成挑战。(2)老龄化不仅会导致劳动者短缺,而且还会降低生产力。(3)需求减少会损害许多行业,尤其是房地产业及相关产业。(4)在日本等老龄化国家中,储蓄减少,资产价值下降。(5)随着老龄化发达国家实力的减弱,世界格局将重新调整。
- ⏱ 2023-08-15 21:37:40
📌 日本在2021年4月启动新通过的《改正高年龄者雇佣安定法》,把企业员工的退休年龄从此前的65岁提高到了70岁。也就是说,从2021年4月1日起,那些年满65岁的日本企业员工可以自愿选择到其他公司再干5年,也可以选择继续被原来的公司聘用,直至70岁后退休。
- ⏱ 2023-08-15 21:38:10
📌 新加坡几乎没有任何自然资源,连大部分的水都需要从马来西亚进口。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的生育率高达5.4,人口增长迅速。到了20世纪70年代,和亚洲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一样,新加坡政府开始实施降低生育率的政策。这些政策包括广为宣传“两个孩子已经足够”,堕胎和绝育合法化,取消产假,对生育超过两个孩子的妇女取消育儿津贴,增加生育超过两个孩子的妇女的医疗费用。这些政策对低收入家庭产生了相当显著的影响。结果,新加坡的生育率迅速由1971年的3.0下降至1986年的1.6。李光耀很快意识到生育率太低的严重性,其后生育政策发生180度大逆转。1986年6月30日,新加坡政府取消了家庭计划和人口委员会,在接下来的一年,又推出了新的口号来宣传婚姻和生育的好处。其新口号为:“如果你能负担得起,就养育三个孩子。”
- ⏱ 2023-08-15 21:39:55
📌 1980年,中国政府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在城市里,任何一对有一个以上孩子的夫妇,都面临着高额罚款和失去工作的惩罚,这实际上促使每对夫妇都只生育一个孩子。然而,在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遇到一些阻力,政府只能有效地实施“一个半孩子”的政策,即只有当第一个孩子是女孩的时候才允许生育第二个孩子。
- ⏱ 2023-08-15 21:41:26
中国家庭财税补贴的建议
📌 解决中国当前面临的低生育率困境,需要用最大的力度来鼓励生育。我建议至少用GDP的2%~5%来鼓励生育,这样生育率才能提升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1.6左右。假设我们用24000亿元的直接财税补贴(24000亿元占2021年GDP的比例是2.4%)来鼓励生育,听起来很多,但是少了就不够了,因为24000亿元分摊到每年1000万的新出生人口,也只有每个孩子24万元,而抚养孩子的总成本是50万元,所以还不到抚养孩子的直接成本的一半。24万元分摊到20年,每年是1.2万元,也就是说每个孩子每月补贴1000元。我觉得每个孩子每月补贴1000元应该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数字,如果只有几百元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 ⏱ 2023-08-15 21:45:39
📌 其实,投资孩子对社会来说是一种最好的投资。因为未来孩子对国家财政和社保的贡献是远远大于补贴的。另外,增加一个孩子还可以增加人口规模效应,缓解老龄化,从而提振人口创新力,这种正面的效应可能比直接的财政贡献作用更大。
- ⏱ 2023-08-15 21:46:36
📌 显然对全国来说,“抢人”是个零和游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要鼓励生育,而鼓励生育的钱应该由中央政府而不是地方政府来出。
- ⏱ 2023-08-15 21:47:15
中国高房价的成因
📌 人口将持续流入大城市,有人说中国大城市的人口已经很多了,人口还会更多吗?前面已经讲过,由于聚集效应的作用,一个国家的人口越多,大城市的人口就会越多。
- ⏱ 2023-08-15 21:48:16
📌 那么中国的大城市还有没有可扩展的土地呢?以上海为例,上海至今还保留了1/3的农田,还有大量的低效的工业用地,如果都用来开发住宅,可以大幅度扩展住宅用地。新加坡的面积只有733.2平方千米,是上海的1/10左右,但是容纳了600万人口,而且还有港口、机场、公园,是个环境优美的花园城市。按照这个密度,上海容纳5000万人口没有一点儿问题。
- ⏱ 2023-08-15 21:50:11
📌 其他的大城市,如北京也是同样的情况,还有大量的土地可以用来增加住房土地供应。其实和亚洲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土地资源是相对丰富的,甚至让所有的人都住上别墅也是完全可行的。如果一个别墅(含道路)占地500平方米,住4人,那么每平方千米可容纳8000人。那么容纳13亿人也就差不多用16万平方千米,只相当于国土面积的约1.3%。当然不可能所有人都喜欢住别墅,尤其是老人还是喜欢住公寓,所以真正住别墅的需求不到上述估算的一半。因此,如果我们愿意拿出不到1%的国土面积来建造别墅,就可以满足所有中国人的别墅需求。我们根本没有必要限制别墅,因为中国的土地面积是充足的。
- ⏱ 2023-08-15 21:50:46
📌 事实上,由于大城市土地供应不足,很多在城市打工的外来人口买不起大城市的房子,只能是在县城买房,而且还保留着农村的宅基地房子,造成了更大的土地浪费。
- ⏱ 2023-08-15 21:51:07
人口流动和贫富差距
- 📌 东北人持续流入全国其他各地。对于东三省人口持续流出的问题,我觉得应该换个思路看这个问题,看东北成不成功,你应该看东北人成不成功。因为东北的比较优势是农业、矿业和旅游业,那么东北留下的人和东北流出的人都可能会过得更好,虽然东北的GDP会降低,但人均收入不一定会降低,如此,东北人口的流失就不是个问题。东北真正的问题是低生育率问题。
- ⏱ 2023-08-15 21:52:50
如何解决大城市病?
📌 反观现状,2021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普遍出现低迷的状态。过去房地产是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引擎之一。房地产行业占GDP的比例是7.3%左右,但是相关产业如家具、装修、家电等占了20%左右。2020年,中小城市的房价开始下跌,房地产的销售面积和开工面积都出现了大幅下滑,拖累了整体的宏观经济。有人说房地产大开发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的房地产已经到了供大于求的状态。从总量上来讲,根据住建部公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9.8平方米,人均住宅为1.1套。但是从区域分布上看,这远远没有满足人们的需求,反映在房价上就是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房价,中西部和东南沿海的两极分化。简言之,就是人们想住的地方的房子还远远不够。未来如果能够有适当的政策来扩容大城市和大都市圈,就可以释放房地产行业的产能,满足想住大城市和都市圈这部分人的需求。这宏观上不仅可以重振房地产业,还可以带来新一轮的经济增长。
- ⏱ 2023-08-15 21:54:22
📌 我们可以粗算一笔账,如果未来有两亿人搬进大城市,按照人均100万元的房产和家具等相关的投资和消费,就会有200万亿元的投资需求。如果需求在20年内得到释放,每年就会有10万亿元的投资和消费,相当于每年10%的GDP。所以从拉动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说,大城市扩容是很有必要的。当然这部分投资和消费的增加不是无效和浪费的,而是实实在在地满足了人们的住房需求,生活在大城市和大都市圈可以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也可以更好地成家立业。
- ⏱ 2023-08-15 21:54:40
严控大城市人口规模的后果
📌 第二,推高房价。严控大城市人口规模并不能减少需求,而只是减少了供应。土地供应不足反而推高了房价。正确的政策应当通过增加土地供应和基础设施的投入,来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实际上,北京、上海和广东都有充足的可开发的土地,支撑4000万人口的城市规划绰绰有余。
- ⏱ 2023-08-15 21:55:27
📌 很多阻止人口流向大城市的政策,实际上加大了贫富差距,也不利于城市的发展。比如,把低技能人口都挡在城市之外,会推高城市的各种服务成本。如果连一个大学教授都雇不起保姆,必须自己做各种家务,那么其工作、生活的效率和质量就会下降,也更加养不起第二个孩子。如果保姆在城市里租不起房子,就不得不回到农村,也只会更穷。让更多的人流入大城市,当然会使得乡村和小城市流失更多的人口,但这正是缩小贫富差距的必经之路。
- ⏱ 2023-08-15 21:56:01
📌 城市是一个生态系统,需要各行各业的人聚在一起发挥不同作用,教育水平不同的劳动力之间具有互补性。所以,城市不但需要高端人才,也需要大量的普通劳动者。比如,高科技行业的职场精英,就离不开环卫、保洁、保安、物业、家政、快递、餐饮等普通劳动者的支持。城市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和劳动力的竞争。有人才和劳动力在,城市就有活力和创新力。城市的正常状态应当是,既欢迎和尊重高素质的精英人才,也能容纳和尊重普通劳动者。
- ⏱ 2023-08-15 21:56:13
📌 大城市扩容可以平抑房价,让大城市的年轻人也住得起大房子,提升多生孩子的欲望。
- ⏱ 2023-08-15 21:56:28
教育内卷和生育率
- 📌 中国的教育负担,无论是学习时间和费用还是家长辅导学习的时间几乎都是世界上最高的,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中国家庭的生育意愿也几乎是全世界最低的。
- ⏱ 2023-08-16 19:30:41
保障未婚女性的生育福利
📌 结婚率下降的原因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女性接受了更好的教育,经济上也独立起来,她们可以选择单身。此外,在亚洲国家或地区,女性普遍不愿意嫁给一个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比自己低的人。
- ⏱ 2023-08-15 21:57:37
📌 结婚率低,是亚洲国家生育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非婚生育在这些国家的文化中难以被接受。在中国、印度、韩国和日本,非婚生育率几乎为零。相比之下,这对欧洲和北美国家来说却不是一个问题,因为在那些国家中,非婚生育已经变得相当普遍。
- ⏱ 2023-08-15 21:58:00
📌 在中国,虽然《民法典》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但实际上,由于非婚生子不受法律保护,如果未婚妈妈(或单身母亲)在职,本应由生育保险支付的检查费、手术费、住院费、接生费、药费等费用也无法报销。很多地方规定新生儿上户口需要向公安部门提供出生证明、结婚证等相关资料。未婚妈妈或者离异后生育的女性,因为没有结婚证,也就无法在孩子出生后为其办理户口。我建议废除任何歧视非婚生育的政策,充分保障非婚生孩子的合法权益,包括立法保护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技术辅助生育的孩子,以及无条件为非婚生育的孩子上户口。我并非鼓励非婚生育,而是认为那些有能力和意愿去独立抚养小孩的女性,应该公平地享受生育的权利和福利。
- ⏱ 2023-08-15 21:58:41
女性平权的观念问题
📌 这种择偶方面的不对称性,是父系社会的产物。时至今日,高收入女性的择偶标准完全可以和男性一样,不是关心男性的收入是否超过自己,而是看重男性本人的相貌和体贴程度。
- ⏱ 2023-08-15 21:59:38
📌 女性的学历和收入又正在全面赶超男性。从数据上看,中国女性接受大学教育的比例已经超过男性。以上因素综合导致的结果是,哪有那么多符合传统择偶要求的男性。尤其当那些学历条件较差的男性还不愿意主动承担家务时,势必有大量的高学历女性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对象而不愿意结婚。
- ⏱ 2023-08-15 21:59:52
📌 我甚至提出过在姓氏上也要彻底平权。为了增强女性传承的意愿,还可以提倡女随母姓。女随母姓做法的好处是并不影响父系的传承链。因为女儿如果跟了父姓,到了再下一代,外孙本来也就不随外公姓了。女随母姓是在传统父系传承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了一条母系传承链。这样,男女都有平等的机会让自己的基因、姓氏和事迹永远传承下去。
- ⏱ 2023-08-15 22:00:43
📌 因为有了物业大哥、快递小哥、滴滴司机,还有洗衣机和洗碗机,很多事情已经不再依赖丈夫或者妻子。其实很多年轻人虽然选择单身,但还是想要孩子的。北欧国家的孩子有一半左右来自非婚生家庭。所以我们还要从观念上接受单亲家庭,在政策上给予单亲家庭生育同样的支持,还要给予辅助生育技术在法律上的保障。
- ⏱ 2023-08-15 22:09:01
中国的生育率将是世界最低?
📌 未来10年,中国处于22~35岁育龄高峰段的女性相比现在将锐减超过30%。如果没有强力的政策干预,中国的新出生人口很可能在未来几年降到900万以下,生育率会比日本更低,也许是全世界最低。
- ⏱ 2023-08-15 22:10:53
📌 还有三个原因所形成的特殊性,导致中国的生育率比其他国家更低。第一,中国大城市的房价相对于收入是最高的,如此夸张的高房价,极大地压抑了城市夫妇的生育意愿。第二,中国小孩的教育压力和教育成本也是最高的,使得中国的育儿成本相对于收入也是最高的。第三,中国的生育环境有待提升,在育儿福利、托幼机构以及女性平权等方面,还有很多短板需要弥补
- ⏱ 2023-08-15 22:11:22
📌 有人说,中国不是还有大量农村的年轻人口吗?他们的生育率还是比较高的吧?这个判断恰恰进一步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因为,即使有了这些农村的年轻人,中国的生育率仍然降至如此之低,那么未来当这些年轻人进城以后,生育率只会变得更低。在中国城市化率比较高的东北地区,生育率只有0.7,作为一个地区也处于世界最低的水平。种种迹象表明,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的中国年轻人,生育意愿都是世界最低的。而且,中国农村的年轻人未来绝大部分会生活在城市里,他们所面临的养育成本的压力比城市户籍人口更高。
- ⏱ 2023-08-15 22:12:02
鼓励生育政策的具体建议
📌 购房补贴的政策需要结合配套的大城市扩容的政策,前面的章节已经论证了中国有能力、有空间并且非常有必要扩容大城市,这样不仅有利于缓解房价,提升生育意愿,也有利于发挥聚集效应,提升创新能力。估计效果:这部分措施能够提升生育率20%左右。增建托儿所(详见第22章《日托服务》)估计效果:这部分措施能够提升生育率10%左右。
- ⏱ 2023-08-15 22:13:01
📌 提供男女平等的育产假(详见第22章《育产假》)估计效果:这部分措施能够提升生育率3%左右
- ⏱ 2023-08-15 22:13:16
重塑生育文化
📌 除了提供良好的生育福利,各国政府还试图建立一种鼓励生育的文化。俄罗斯的街头和地铁上,张贴着许多鼓励妇女多生孩子的海报。莫斯科地铁的一张海报上,展示了一个生育了三个孩子的妇女,口号是“爱国始于家庭”。官方一直在宣扬,养育三个孩子是妇女的爱国义务。政府向生育超过三个孩子的妇女颁发荣誉勋章,如果有妇女能够养育超过三个孩子,那么政府不仅会给她颁发“英雄母亲”的奖章,还会给她发奖金。一些城市甚至还设立了“怀孕假期”,以便于怀孕。
- ⏱ 2023-08-15 22:14:31
📌 中国在提倡生育文化时,可以发掘一下中国传统的“敬祖传后”的文化。历史上,中国有独特的祠堂文化和祖先崇拜的习俗,由此带来了注重家庭、教育和后代传承的价值观。可惜的是,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在迅速被弱化。特别是经过几十年计划生育的宣传之后,注重繁衍后代的中国传统文化已经遭到破坏。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之一。敬祖传后的传统文化非常值得复兴,不仅可以对提升生育率有帮助,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人类慎终追远,进行长远规划的智慧表现为不仅为自己和当代人,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追求人类文明长期延续和繁荣。这种不朽的理念,是中华文明的宝贵财富,也是人类文明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去珍惜、提炼并发扬光大。有关“敬祖传后”的讨论
- ⏱ 2023-08-15 22:15:00
📌 我公开地宣传鼓励生育的政策。很多年轻人回应说:你是不是催生,现在的年轻人压力这么大,你还催生?其实我一向(包括这次写这本书)都是给政府提出改革建议,而不是给年轻人和家长提什么具体的建议,所有人的选择都应该是在自身客观条件下的自由选择。如果要改变这些选择,就必须做出制度上的改革
- ⏱ 2023-08-15 22:15:22
女随母姓
- 📌 必须承认的是,家族传承以及给后人留下物质或非物质的遗产历来是人类的一种精神追求。尤其对中国人来说,光宗耀祖的理念像宗教一样深入人心,已成为中国儒家道德的基础。家族企业(家族慈善基金)的传承动机,也都建立在姓氏传承的基础上。既然姓氏传承如此重要,就没有理由剥夺女性传承姓氏的权利。这几乎也是最后一项男女不平等的陋习:即使身为杰出的女性企业家,只要她嫁给了一个丈夫,那么无论后者优秀或平庸,其子女一般仍不跟随妈妈的姓。
- ⏱ 2023-08-15 22:28:58
后记 创新和传承——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 大多数人来说,人生就是为了勤勉工作、养家糊口,生命的意义似乎是一个很虚的命题。可一旦有机会在安静的夜晚仰望星空时,人们难免还是会思考生命的意义。有人说,人生没有意义,只剩下赚钱和享乐而已。或许这代表了一些人的认知,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温饱已经不再是主要问题,再多的物质享受也未必能带来更多额外的快乐,人们自然就会转向追求精神享受。那么,又该追求何种精神享受呢?究竟哪种精神追求能够带来长久的快乐?于是又回到了最初的问题——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我认为,作为本书的主题,创新和传承就是对生命意义的最佳诠释。创新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做一些超越前人的事,大到改变历史进程的科学发现,小到用新的办法解决一个实际困难。传承是指用这些新发现和新办法帮助了别人或是后人。
- ⏱ 2023-08-15 22:30:16
📌 创新和传承的另一层含义是基因创新和养育后代,很多人会把生育和养育孩子当作最大的成就感。
- ⏱ 2023-08-15 22:30:36
📌 人生匆匆几十年,如果能够为社会留下点儿什么,为人类社会的长期繁荣做点儿贡献,那就不枉此生。所以,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为人类的知识大厦添砖加瓦,或者为了人类的基因大厦,本质上都是创新和传承。
- ⏱ 2023-08-15 22:30:49
读书笔记
清洁能源
划线评论
- 📌 在未来10~15年内,太阳能发电将在直接成本方面与火力发电旗鼓相当。 ^225207353-7KuoxSunC
- 💭 买太阳能股票吧
- ⏱ 2023-08-15 20:11:46
中国家庭财税补贴的建议
划线评论
- 📌 可以把补贴生育看作一种投资。其实,投资孩子对社会来说是一种最好的投资。因为未来孩子对国家财政和社保的贡献是远远大于补贴的。另外,增加一个孩子还可以增加人口规模效应,缓解老龄化,从而提振人口创新力,这种正面的效应可能比直接的财政贡献作用更大。 ^225207353-7KuuMnhbw
- 💭 说到底还是韭菜啊
- ⏱ 2023-08-15 21:46:57
中国高房价的成因
划线评论
- 📌 而在中国,一个大省的人口就相当于韩国和日本的人口,所以如果有相类似的聚集度的话,一个省会城市就应该有2000万的人口规模,而一线城市则应该有4000万~5000万人口。因此,中国大城市的人口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225207353-7KuuVqf6p
- 💭 类似大国大城的观点
- ⏱ 2023-08-15 21: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