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日常的深处》5星+

 日常的深处|200

推荐序 简单又扎实的生活

  • 📌 “人都是物品依恋者,‘物’是走入精神深处的梯子。我们经常说待人接物,接物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反映待人的态度。如果你真的去践行断舍离,反倒可能会变成一个冰冷的人,没法自然地待人,要过一个很萧条的人生。”

    • ⏱ 2024-01-24 18:53:19
  • 📌 “最神奇的是,这些满载过去的物件,其实是储存在未来之中的。老人们经常说,这些东西不要扔,以后还能用得到。这提示我,未来用不到的东西,就真的无处安放了。对老人来说,旧物实际上是不是将来用得到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将自己看成一个有未来的人。”

    • ⏱ 2024-01-24 18:53:59
  • 📌 我认为这正是有生活质感的哲学思考带给读者的最大馈赠:它不是悬浮在空气稀薄的高空,用上帝的视角审视众生,拿抽象的原则评判万物,而是沿着日常语言和具体事物的脉络,通过讲事理而不是讲道理,来打开理解的可能性。

    • ⏱ 2024-01-24 18:53:43
  • 📌 专业人士常常会掉入“知识的诅咒”,总是把最熟悉的东西当成是理所当然的,比如生物学家会想当然地认为地球人都知道“自然选择”是什么意思,哲学家会想当然地认为地球人都了解库恩的“范式转换”,小伟没有这个毛病,他几乎是刻意在与理论和术语保持距离,尽量不“拽”术语和大词。

    • ⏱ 2024-01-24 18:54:53
  • 📌 我特别喜欢书中的这句话:“小路,才是用来回家的。”这本书就是回家的小路

    • ⏱ 2024-01-24 18:55:29

序言 回到事物本身

  • 📌 一个男人心肠变软,常常要眼含热泪的年纪大概要从三十五岁开始,单身人士要往后顺延五年,此时他可能正在经历中年危机,处于心理脱壳期,特别脆弱,逢年过节发微信,还容易吟诗作赋。

    • ⏱ 2024-01-24 18:56:02
  • 📌 一度导致小朋友追着我问,爸爸小时候有没有鸡腿,有没有沙发,有没有冰箱。我怀疑他幼小的心灵并不关心我小时候的处境,而是为了显示他小时候的优越。每次他发现自己的父亲小时候也上过幼儿园,也和他一样看《葫芦娃》的时候,都会陷入明显的失落。

    • ⏱ 2024-01-24 18:56:38
  • 📌 抬头看老人,低头看孩子,这让一个中年男人的视野伸得极长,触及新生与死亡,因此心理逐渐脆弱,并容易热泪盈眶。前次回家,看到家族里的老人渐渐离开,祖宅也在风雨中倒塌。在我最模糊的记忆中,老房子都是凿泥做砖,茅草覆顶,最终隐入烟尘,一点痕迹都留不下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感到这个世界不怀好意。小时候总是盼着长大,感到世界属于自己,并经常充满善意。大人一见你就笑,一到过年就发糖,所有人都奉承你,夸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现在就不同了,我整天奉承自己的孩子,并看着一些人陡然变老,看着很多事物凋零。

    • ⏱ 2024-01-24 18:56:59
  • 📌 看来追问人生意义是个时髦的活动。人生有什么意义以及什么是幸福的人生,或许压根就是一个错误的问法,就像问男生孕期有什么感受一样。
    人生不必有什么意义。不能因为我们想问什么,人生就必须有什么。追问人生意义通常是一件非常自大的事,无非是要证明自己是配享生活的。据我观察,如果一个人告诉你人生的意义就是搞钱,他/她通常就正在搞或搞了不少;如果一个人说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且他/她不是你的老板,多半是自己没少受委屈,亟须得到自我确证,讲这话带娃的老人较多。

    • ⏱ 2024-01-24 18:57:49
  • 📌 仿佛在物质生活高度繁荣的今天,人们更愿意回到曾经相对贫乏的过去。当然,我清醒地知道他们不是真要回到过去,只说明他们真的“想”回到过去。这种对过去生活的罗曼蒂克的想法特别值得玩味。想回到过去的原因有一部分是很矫情的,是想要变得年轻,而不必承担现代生活所带来的各种成本。除了这个较为偷懒的想法之外,对过去的追忆也有体面的部分。

    • ⏱ 2024-01-24 18:58:08
  • 📌 。每添加一样东西,常常令人精神百倍。以前一台电视百家看,越看越热闹。现在每个人守着大屏幕,常常感到孤独。这种孤独的成分非常复杂,需要细致的精神化学分析才能刻画清楚。

    • ⏱ 2024-01-24 18:58:19
  • 📌 今天这个五分钟突然间丢失了,在我们的生命当中,再也没有这五分钟。所有的东西都处于二十四小时待机状态,随时点亮、立等可取。所有的技术都不再需要人的照顾,都不配花心力。这几十年过去,所有的东西都失去了它的金贵性,就连五分钟都不配停歇。这或许反映了生活底层的逻辑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 ⏱ 2024-01-24 18:59:43

第一部分

  • 📌 六十年代生人不拒绝肥肉,大都熟悉猪油味儿。后来我才知道,吃肥肉曾是一种普适价值。早期欧洲移民在北美大陆打野牛,肉瘦的一概扔掉,专拣肥牛吃。鬣狗吃鹿,有时候也只吃内脏,优先吃油水大的肠子。中国人当然有这种进食直觉,所以“小肥羊”是餐饮连锁品牌,“小瘦羊”就不是。你很难想象“小瘦牛”“小瘦驴”等是一个体面的饭馆招牌,一听就不大好吃。肥肉是自然出产的、能量富集度特别高的食物,一个粗壮的健全人有爱吃肥肉的责任,爱吃瘦肉是食物充裕下的挑食症。

    • ⏱ 2024-01-24 21:04:27
  • 📌 中国人原则上是善于聚餐的民族,最不能忍受自己吃饭。在一些火锅店,一个人吃火锅的食客,对座会被店员摆上一只玩具熊,以此公开宣判他/她的孤独。我从来没有勇气一个人吃火锅,如果一定要吃,我会在对面摆上一副筷子,一边吃一边假装看手表,让人误以为是等的人没来。

    • ⏱ 2024-01-24 21:05:31
  • 📌 外卖的主要问题在于,它总是大规模地提前生产食物,等待很长时间才能送到食客手里,对食材的新鲜程度几乎没有要求。食材的鲜美极短暂,只有出锅立吃才能尝到。当食物被厚厚的袋子捂着,在路上颠簸了半小时再拿出来时,早就已经坨了。人的口味是如此堕落,以至于要点锅包肉和烤鸭外卖。这两道菜的香脆就在二十步以内,骑半小时电动车送到手里差不多都变成了大烩菜。在整个食物的链条中,人变成了被动的咀嚼者

    • ⏱ 2024-01-24 21:06:09
  • 📌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商家,很多商场根本不让进燃气。没有燃气就没有明火,没有明火就不能炒菜,而中国菜的最大的特点就是炒。

    • ⏱ 2024-01-24 21:06:20
  • 📌 对于劳动了一天的人来说,一锅带皮鸡汤下肚,不存在对健康的损害。再比如,农村饭菜口味重,油盐放得很多,有营养师认为这不健康,容易引起“三高”。实际上,农民吃没有油盐的菜,干起活来根本使不上劲儿。干农活要出大量的汗,若不能在食物中获取足够的盐分,人可能患上低钠血症,浑身无力。这个现象最早是在英国矿工身上发现的。所以,越是出体力的人,口味越重,这是一种符合其生活情境的饮食结构。

    • ⏱ 2024-01-24 21:11:30
  • 📌 让隐退的食物再次现身的办法,大概可以分三步:首先,你要走到田里,获取有关食物生长的知识,学会通过照料土地来获取馈赠;其次,你需要步入厨房和餐厅,通过对食物的制作、分配和点评来组织家庭关系;最后,你还要发展出一种细腻的宇宙论节奏,借此把不同的食物和味道和谐地归置起来。

    • ⏱ 2024-01-24 21:12:11

第二章 家的构思与营造

  • 📌 后来我打听到,艺术家内心本来应该是高傲的,导演朋友本来常年租在大兴,坚持房住不买的原则。但家里老人的脸上毕竟挂不住,觉得不在北京置业,原则上还要归为北漂。老同事聚会的时候,是“嚣张”不起来的,都没法带头提杯酒。人是一种非常奇怪的动物,分别心特别严重。这导致了严重的内卷。据说高净值人士的父母见面要问彼此菜地的长势。这绝不是利奥波德式的自然主义倾向,它的企图在于探究别墅院子的尺寸。

    • ⏱ 2024-01-24 21:13:28
  • 📌 中华传统里就没有“啃老”一说,通常叫“蒙祖先荫庇”,光明正大地啃。可见,儿孙并没有把自己同长辈割裂,还没有把自己看成自治的基础经济单元。老人也没把自己和孩子看成各自独立的个体,反倒都是香火中的一缕。直到现在,传统一点的父母都还觉得给子女买房子、带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这种事不管,是讲不过去的。香火的事放一边,就从赤裸裸的生存角度看,父母和子女只有拧在一起,几代人一同出力,才能真正面对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其底色还是一种互助。子女晚年是否会孝敬老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人是否资助买房,帮忙带娃。

    • ⏱ 2024-01-24 21:14:20
  • 📌 在房地产开发商眼里,房子达到了某些标准后即可成为一个准入市场的商品,用来赚取利润。房地产商脑子里的房子是一组盈利的空间安排,绝不会装着具体的家庭。而对于购房者来说,他/她的一生都要在此停留,以此为家。

    • ⏱ 2024-01-24 21:17:04
  • 📌 家是什么?家是一个锚点,需要钉在一个地方,几世人住过,房子就像核桃一样盘出来了,开始焕发光泽。几年换一个地方,很难像个家。将房子首先看作资产的人很难投入居住。无论是在装修上,私人物品摆放乃至于整体的情感投入上,他/她都将自己看成一个过客。农村老人把生命看成大树,在季节年岁中变化,在风雨天光下起伏,但是它抓地不动,才能投入生长。城里人老换房子,生命形象不似大树似浮萍,这是老人家没法接受的。

    • ⏱ 2024-01-24 21:17:48
  • 📌 居家是一种治疗

    • ⏱ 2024-01-24 21:18:47
  • 📌 柏拉图讲知识即回忆。人人都洞悉哲理,只是忘了而已,世界上只有好记性和坏记性的哲学家。就像是走路这件事,不是教会的,而是本来就会,只是小时候忘了,大了就想起来了。

    • ⏱ 2024-01-24 21:19:07
  • 📌 现在你来想象一个房屋。这个房屋可能造型各异,大小不一。先不做特别的规定,我们来排除几种限制。首先,你要试着摆脱牛顿物理学对你的影响。牛顿物理学预设一种特殊的时空形而上学。空间被认为是处处均匀分布的。驻马店的一立方米和休斯敦的一立方米的大小完全一致。空间是按照体积的方式呈现,体积则透过长宽高的乘积来量化。其实,这种看法是非常另类的,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从不这样体验空间,很少有人会把家理解成一道物理习题。
    另外,你也不要想象这个房子是你买的。一旦买房子,你就进入消费领域。房子在此显现为商品。你考虑的无非就是房子的居住面积、公摊面积,房子周围的配套设施,以及未来增值空间等。以上这两种态度都要求你把自己抽离出去来评价房子,恰恰丢失了具体的生活体验。排除这两种态度,剩下的部分才和居家有关。试考虑以下场景:
    你被闹钟叫醒,起床洗漱。老人已做好饭菜,叫孩子起床吃饭。房子不大,孩子尚小,夫妻、孩子同居一室,另一间作孝亲房。虽然房子离地铁远,但你喜欢骑车。下班后接孩子发现当日是冬至,给老太太打了通电话,顺便在家附近的超市里买了饺子馅儿,回家一起包饺子。老太太说隔壁张大婶的老伴儿刚刚去世,一家人唏嘘不已。饭后陪着孩子做作业,和丈夫拌了几句嘴。约晚九点,老人打扫卫生洗漱。你睡前给孩子讲故事,熄灯睡觉。

    • ⏱ 2024-01-24 21:20:09
  • 📌 现代生活当中,生存空间和物理空间常常不重合。有些中年男人忙了一天,宁可在地下车库抽半小时烟,也不愿早点回家,他不想面对家里的面孔。可见,不管他的房子有多大,都谈不上是居所,房子的大小和折磨的大小有时候成正比。

    • ⏱ 2024-01-24 21:20:42
  • 📌 有好事者看老人可怜,把他们从家里带去医院,反倒加重了他们的病情。一旦脱离了自己的居室,这些人的认知功能会大大减退。以至于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认为,伤害了这些人的环境几乎等同于伤害了这个人。

    • ⏱ 2024-01-24 21:21:11

第三章 衣服:一块仪式化了的布

  • 📌 孩子往往有种直觉性把握。他们喜欢穿有蜘蛛侠、奥特曼等元素的衣服。孩子的趣味提示我所有衣服本质上都是制服,之所以好穿,是因为代表着一种潜在的角色。穿一件衣服,就是成为一种特定的人。想不想穿这件衣服,背后反映出来的是对特定角色的认同和接受。在这点上,大人和小孩没有任何区别,这能解释为什么有人一到五十岁就爱穿灰色夹克衫,据说这是正处级领导的专用皮肤

    • ⏱ 2024-01-25 00:14:53
  • 📌 比方说买双贵点的鞋和风衣,他们自己不好意思买,要互相给对方买。特别想要自己买,就说是为了给家人挣面子。年纪再大点,买衣服是为了更好带孙子。这种稀奇古怪的理由多少令人尴尬。2001年,家母有位女同事,一次突然穿了件翻毛领的羊皮大衣,格调很高,价值不菲。大家看了不夸她衣品好,都问她出什么事儿了。后来问得急,她才说是因为中国申奥成功了。言下之意,这是普天同庆的大事,要专为此买礼服穿。老一辈人想要心安理得地穿件好衣服,要付出多少心理能量!

    • ⏱ 2024-01-25 00:16:23
  • 📌 奢侈品消费交了重税,经过再分配很可能用在了缓解贫困的目的上。奢侈衣物可以被理解成一种捐赠凭证,就像一个人捐了一千万获得了一张奖状一样,买几万块钱的化纤衣服也形同此理。这样看起来,奢侈品也不是那么令人反感。

    • ⏱ 2024-01-25 00:17:29

第四章 林中路与康庄道

  • 📌 作为人,视线在别人身体上停留久了会显得鲁莽。手机既可以协助整理视线,又少占空间,伸手举出还能当作界碑来用。在地铁上不看手机简直是不礼貌的。

    • ⏱ 2024-01-25 00:18:29
  • 📌 现代道路是给轮子跑的,不是给人走的。试想在高速路上行走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高速路是一个封闭道路,你哪也去不了,只能按照一个特定的方向不停地往前走。道路特别坚硬,夏天特别热,冬天特别冷。行走的目的是快快走完这段路,走路变成了一种折磨。相反,田埂是开放的道路,没有围栏,两边都是田野。田埂虽然窄,有的时候仅容一人通过,但没人规定它是单行道。

    • ⏱ 2024-01-25 00:20:17
  • 📌 人的归途,为什么一定要是乡间小路,不是一条现代化的康庄大道呢?海德格尔有个作品叫《林中路》,经过孙周兴的翻译,在国内广为人知。在海德格尔看来,公路上没有旅客,只有庸众,真正的旅客在林间小径上。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只有林中路才需要人承担起行走的责任,而高速路是已经划定了的,它逼迫人按照特定的方向和方式行走。人们仅仅是在此通过,而并不行走。

    • ⏱ 2024-01-25 00:20:57

第二部分

  • 📌 一想到小时候看电视,时间总会给回忆镀上一层夕阳色,感觉一切都发生在黄昏,并渗透着煮熟的饭香。电视上充满了熟悉的陌生人,虽然人各不相同,但似乎总有一种整体性的东西把大家都浇筑在一起。没有电视,很难想象怎么让十几亿人迅速学习普通话,并从自己狭隘的文化圈中脱离出来,融入一个文明。历史上的帝王通过刀与剑来铸造民族。电视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把来自完全不同文化情境的人逐渐地讲成了一个民族。

    • ⏱ 2024-01-25 00:22:01
  • 📌 蒙特梭利的初衷是要给穷苦人办学校,让不太机灵的孩子也能获得成长的机会。现在蒙特梭利学校大都开在一线城市的核心区域,学生的父母不少都是高知,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蒙特梭利教育法,就像爱马仕店里雇了个画优惠券的美工一样。

    • ⏱ 2024-01-25 00:23:00

第六章 小城打印店

  • 📌 但用字推断人品和用痣推断姑娘贞洁一样不体面,秦桧、严嵩、董其昌,这都是书法大家。我猜中国人对字的看法是规范性的,不是说坏人就一定不能写好字,也不是说好人就天然写得一手好字。其核心是,一个品格端正的人,应该写一手好字。
    • ⏱ 2024-01-25 00:25:12

第七章 录像厅与大启蒙

  • 📌 我有一个“80后”同事,聊天时告诉我他第一次看到成人录像时的心理感受。据当事人称,画面像一把匕首投到了他白板般的心灵上,整个世界突然出现了一道巨大的裂口,让他撞入了成年人的时空。在我们的社会中,性这个话题本来是不被允许讨论的,是一个禁忌。但录像厅里的画面不断突破禁忌,就像运动员不断刷新纪录一样,让人领略了什么叫一切皆有可能。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说,性的展示实际上超越了性本身。它昭示着我们曾经的禁忌,在新的社会风气中逐渐变得可以接受。尽管它仍然是半地下的,半遮半掩的。
    • ⏱ 2024-01-25 00:27:26

第九章 巫与医:体验治疗

  • 📌 对疾病不确定性的焦虑在中国人身上表现得特别重,是因为我们通常特别重视人际关系,首先把自己看作一个孩子的父亲,一个父亲的孩子,一个妻子的丈夫,或者一个丈夫的妻子,甚至是一个单位的员工。生病了就意味着没法继续承担这些角色,因此还要怪罪自己。尤其是当病发生在特定的器官上,比如说肾和肺部,就会立刻检讨自己没有按照好习惯去生活。疾病不仅带来了身体上的痛苦,还带来了精神上的耻感,每种病都被当成了梅毒,最终指向一种个人品德的缺陷。

    • ⏱ 2024-01-25 00:29:15
  • 📌 海德·瓦莱奇在《现代死亡》一书中系统地讨论了现代死亡作为一种医疗体验是怎么发生的。他指出,二十世纪的前25年,在家中死亡仍然是首选方案。1912年,虽然波士顿的医院数量位居全美第一,但大概2/3的市民依然选择在家中离世。现在情况变化很大,美国当下经济条件较好的人在家里和疗养院过世的比较多,反倒是贫困的人才会死在医院里。贫困人口平时很少关注健康,都是被紧急拉到医院的。条件好的人很早就开始管理健康,死亡是迂缓的,他们在家人和鲜花环簇中闭眼。

    • ⏱ 2024-01-25 00:30:25
  • 📌 这些人不少到了临终期。临终期指的是从不可逆的丧失身体机能到去世的这个阶段,据说是二百八十几天,碰巧和十月怀胎的时间相等,也算是一个命数了。人生就和班车一样,来去时间差不多。

    • ⏱ 2024-01-25 00:31:19
  • 📌 从头到尾,现代医学的兴趣似乎在疾病本身。有些大夫因为发现一种罕见病激动不已,这和棺材铺老板喜欢瘟年差不多。即使是治疗,大夫的兴趣也时常集中在药物和手术工具的效用性自身,而因此带来的患者的痊愈反倒成了枝节性的。

    • ⏱ 2024-01-25 00:32:10
  • 📌 中医背景下的积极病患和现代医学下的被动病患差别显著,再加上中医的视角相较于西医,的确更加关注治病救人而非科学兴趣,因此时常让人感到医疗的温暖、医生的可亲。如果现代医生的全部兴趣都是知识兴趣,侧重搞清治病的科学道理而忽视了关怀与照料,遇到难沟通的病患,还要奢望她有科学素养,并因此将没有的人当作笨蛋来呵斥,这位医生可能是看不起自己的大夫身份,非要去冒充生化学家。

    • ⏱ 2024-01-25 00:33:12

第三部分

  • 📌 戒手机是一个系统工程。我想过通过看书来戒除手机。看书通常会让人昏昏欲睡,可在床上看书必须坐着看,没法躺着看。书还需要两只手来展开,这就必然要求你保持坐姿。另外,你还需要灯光才能看书。我的体验是,看书确实可以提前睡着,但读书需要有灯光。就在你看书打瞌睡的时候,突然发现还需要起身关灯,顿时睡意全无。这让读书完全无法取代手机。

    • ⏱ 2024-01-25 00:34:02
  • 📌 和音乐一样,人需要休止符。有时候,只有停下使用手机,才能注意到它和其他物的关系,才能将它看作一个要素进行审查,手机一直在努力克服这种休止。当下手机已经可实现200W快充,从电量0%充电到100%仅用十分钟。留给人类喘口气儿的时间已经不到一刻钟。

    • ⏱ 2024-01-25 00:34:27
  • 📌 现代人过冬,通常用手机交取暖费,交完钱就能温暖地过冬,一度让家里的小朋友误以为是手机吹出了暖风。在有暖气之前,人通常要劈柴烧火,燃炭取暖。

    • ⏱ 2024-01-25 00:35:00
  • 📌 反观暖气,从功能上来说,它也是壁炉,都是取暖的工具。暖气的最高级形式是地暖。它时刻提供热量,但拒斥你对它的凝视。和观火壁炉不同,不存在一家人坐在地上感受地暖的情况。既然没有这种情境,也就没有一家人围绕壁炉所建构起来的那种丰富的存在处境。在有地暖的家里,你坐在客厅刷手机,你爱人在房里哄孩子,家猫蹲在窗口发呆。外面的大雪纷飞也变得单调,因为它不再是构成温暖的一个成分,堕落成一种天气现象。

    • ⏱ 2024-01-25 00:35:50
  • 📌 政治哲学家罗伯特·诺齐克曾经提过一个快乐机器的假想实验,这一实验近来又被心灵哲学家查莫斯做了不少改进。假如有一台快乐机器,当你接入后,就可以自此充实且幸福地生活在虚拟世界中,请问你愿意接入吗?在我看来,手机就是这样一部快乐机器的1.0版本,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台体验机器会逐渐变得完美。

    • ⏱ 2024-01-25 00:36:32

第十一章 微信与分享的俗化

  • 📌 纯粹的学术辩论并不适合在朋友圈或群里发表,只适合发表在杂志上。群里的人不可能都是专家,迅捷的沟通也不可能引经据典,过于深入。就好比在街头表演昆剧不如表演耍猴一样。在群里讨论谁究竟懂不懂罗尔斯,在我看来就是一场学术耍猴。人们想要争吵、污蔑、狡黠和快人快语,没有一点和学术有关

    • ⏱ 2024-01-25 00:38:13
  • 📌 微信所带来的观望文化让人显得非常卑劣。我发现,一个群里只要人足够多,就一定会有妖怪,要有人把屁股当脑袋用,处处讲立场不讲道理。

    • ⏱ 2024-01-25 00:38:18
  • 📌 据说萧伯纳讲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可见,思想因分享而繁盛,分享是增加,不是减少

    • ⏱ 2024-01-25 00:39:09
  • 📌 年俗逐渐淡了。人们见面只聊车房和结婚生娃的情况,话题集中在挣了多少钱。所有的谈论都挤在此岸,彼岸的话语是零星的。人和人之间没有连接,亲戚之间都成了竞争对手,人人都需要确保在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胜出

    • ⏱ 2024-01-25 00:40:15
  • 📌 微信带来一种虚假的分享感。人们通过呼朋引伴、互相点赞和彼此吹捧来组织各种活动,让人觉得好像并不缺乏真诚的连接。然而,每个人内心深处所感受到的常是微信所带来的社交负担,而不是分享的愉快。微信并没有让我们“在一起”。它对真正分享的替换,就像杜鹃在喜鹊窝里下了蛋一样,一直在到处,并且可耻地发生着。

    • ⏱ 2024-01-25 00:41:32

第十二章 断舍离与囤积癖

  • 📌 为了反抗囤积,日本作家山下英子写了一本《断舍离》,成了中年人尤其是中年主妇的枕边书。我第一次看到媳妇读这本书,吓得以为婚姻出现危机。翻开才知道是要抛物不是要抛人。

    • ⏱ 2024-01-25 00:43:04
  • 📌 想真正摆脱物品的困扰,断舍离是不大做得到的。断舍离一旦走火入魔,就罹患仇物症,就像减肥者不幸得了厌食症一样。以为通过对物的排斥,就能纯化自己的精神世界,是一个特别单纯的错误。人都是物品依恋者,“物”是走入精神深处的梯子。我们经常说待人接物,接物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反映待人的态度。如果你真的去践行断舍离,反倒可能会变成一个冰冷的人,没法自然地待人,要过一个很萧条的人生。任何一个中年人都知道,断舍离是无法维系家庭生活的。

    • ⏱ 2024-01-25 00:44:04
  • 📌 也是最神奇的是,这些满载过去的物件,其实是储存在未来之中的。老人们经常说,这些东西不要扔,以后还能用得到。这提示我,未来用不到的东西,就真的无处安放了。对老人来说,旧物实际上是不是将来用得到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将自己看成一个有未来的人!

    • ⏱ 2024-01-25 00:44:48
  • 📌 每个人在生命意义上都是一位老人,我们真正持有的只有“过去”,每当你注意到自己的“当下”,它其实已经成了过去。就是这样一个生活在过去时的物种,却要用最大的野心去盘算未来。有时候我想,每一次母亲掏出一个藏好的塑料袋去买菜,都是一次心灵的治愈活动,它确凿地说明旧物可以新用,枯木也可以逢春。

    • ⏱ 2024-01-25 00:45:10

后记 生命中的真问题

  • 📌 世界上大多数人渴望别人能读懂自己,从青春期的少女到两鬓斑白的老头,都愿意倾诉并接受善意的揣测。唯独有些学院人士,自觉被普通人读懂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他们认定,获得教职的两条标准是:获得博士学位和令人一头雾水。

    • ⏱ 2024-01-25 00:46:19
  • 📌 据说有崇拜维特根斯坦的人,向他咨询怎么切入哲学。维特根斯坦自己路子比较野,很抵触人学哲学,他想要让人回头去关注那些自己生命中的真问题。陈嘉映对此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觉得就不该有哲学本科专业,因为哲学要面对生命问题。但十七八岁的年轻人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问题,他们的年纪对学哲学来说过于清白,就好比一个船长需要独眼,一个大哥需要刀疤一样,哲学需要沧桑。

    • ⏱ 2024-01-25 00:47:04
  • 📌 广告商让我们在一堆废物当中选择。生活中大量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物品,它们如此廉价,如此众多,又如此脆弱,使得人养成了把所有东西当成快消品的习惯。我们已经不大接受一个东西用十年的观念。所有物品最后都成了“电子用品”,不管它有没有电池,它的活力都应当随着年月自然衰减。哪怕是一把椅子,好端端的,也会过时。

    • ⏱ 2024-01-25 00:48:50
  • 📌 在八九十年代的路上,一个常见的景象是,丈夫骑着车,妈妈抱着孩子坐在后座上。如果有俩孩子,还有一个要坐在前面的大杠上。一家人坐上车,还有空同时驮一些物品。可见,自行车虽然是父亲来使用,但整个家庭都受益。自行车将家庭紧密地凝聚在一起,它的功能要远远超过通勤,它是一种伯格曼谈到的焦点物,不是简单的工具。它能够帮助组织生活关系,生出很多意义感。
    现在倒好,所有的东西都变成自己的,甚至连本该分享的住房都私人化了。比方说,因为居住环境的巨大改善,中国人的人均居住面积有40多平方米了。房子大到贵妇们要和老公分居,以便较为均匀地填充庞大的空间。一个人一间房,要进对方的屋,先要默契地敲敲门。这种情况非常新鲜,谁能想到在大平层里还能分家呢?为了捍卫这种新鲜,进而还发展了一种哲学,宣称即使是夫妻也要有自己空间,以后可能要发展到分别有自己孩子的地步。

    • ⏱ 2024-01-25 00:49:42
  • 📌 今天,肉作为一种技术人工物被不断地生产出来。如果你了解小牛是怎么诞生、成长和死亡的,你不大可能会买这块肉。恰恰是因为无知,我们才能足够残忍。生产小牛肉和八十年代农村杀年猪早已不是一回事了,让一个八十年代的农民这样对待自己的牲口,他们多半是下不了手的。

    • ⏱ 2024-01-25 00:50:33

读书笔记

第一部分

划线评论

📌 营养学的发展把食物丰富的关系性内容简单还原成一堆微不可见的营养物质,这对饮食本身或许是极大的冒犯。尴尬的是,在营养学出现之前,人们往往能够吃得非常健康。据《人类简史》作者赫拉利说,原始人甚至一度吃出了健康饮食的模板。他们很少吃到很甜的食物,而且食物都是有机的,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也不存在工业加工食物和各种添加剂。恰恰是使得现代营养学成为可能的现代化学促进了加工食物的大发展。而现在的不少健康风险之所以存在,常常又是因为人吃了太多二次加工的食物。 ^225207353-7OsSC2QOb
- 💭 哈哈,有道理。
- ⏱ 2024-01-24 21:11:49

第四章 林中路与康庄道

划线评论

📌 据说男女距离小于20厘米而不排斥彼此,就有潜力成为情侣。据此理论,北京西二旗地铁站就会非常浪漫。那个地方,人和人之间的距离经常在10厘米之内并保持半小时之久。作为一名平庸的青年教师,我每天要从郊区坐地铁到市内,因此和不少容貌端庄的人保持过相当亲密的距离。 ^225207353-7Ot4NzT1o
- 💭 笑死
- ⏱ 2024-01-25 00:17:53

本书评论

读完了,打赏休息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