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5星+

前 言

  • 📌 如果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对计算机、电视和互联网大肆渲染,那么我们将如何面对生活中的那些真正变化呢?黑格尔和他的学生们感到信心十足甚至是欢欣鼓舞。为什么?因为他们拥有一种哲学,拥有一种对他们自身以及未来的洞察,这种洞察能够让他们直面失业的困境、甚至是社会的崩溃以及接踵而来的巨大混乱。激励着他们的是思想,思想能够把最危险的处境变得意味深长。

    • ⏱ 2023-05-06 09:15:11
  • 📌 我最近请我的一些读过黑格尔哲学的美国学生描述一下,他们对于自己和时代的看法是怎么样的,结果并不令人鼓舞。在他们中的许多人看来,“沉闷”一词似乎可以概括这个世界,而另一些人则会说“危机”和“绝望”。有一位学生说,生活是“荒谬的”,而另一位则说,生活是“无意义的”。我问为什么。答曰:油价昂贵、许多人还没有得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电视节目很槽糕等。我们都认为这些事情还谈不上悲剧性,更谈不上“荒谬”,还没有使生活“无意义”。每个人都同意说,核战争和恐怖主义的阴魂压抑了我们的乐观情绪,但我们也都认为,这种灾难的可能性是未定的,而且不管怎样,即使存在着这种阴影,我们也要尽可能好地活下去。但为什么在这个相对来说更为富足和安宁的时代(与历史上绝大部分时期的绝大多数地方相比),我们的回答却如此令人丧气?我们似乎失去了某种东西,正是这种东西使得黑格尔和他的学生们在面对着最可怕的战争时,仍能保持着乐观和自信。那么,这种东西到底是什么呢?回答依然是——一种哲学。

    • ⏱ 2023-05-06 09:17:28
  • 📌 哲学就是努力思索生命,思索我们已经学到的东西,思索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从字面上讲,哲学就是对智慧的爱。它追求更广阔的图景,渴望的是这样一种知识,那种使得我们理解自己的生命以及周围世界的知识。因此,它是对价值重要性的坚持,是对完全陷于生活琐事而仅仅随波逐流的拒斥。哲学与智慧规定了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赋予了我们的生活以意义。

    • ⏱ 2023-05-06 09:19:44
  • 📌 哲学主要不是研究其他人的观点,而是努力用尽可能有说服力、尽可能使人感兴趣的语言清楚地表述你自己的观点,这才是做哲学,而不是仅仅读一下别人是怎么说的。

    • ⏱ 2023-05-06 09:20:47

概念与概念框架

  • 📌 古代哲学中有一股很大的思潮就被称为“犬儒主义”,该词取自“狗”的希腊词。)犬儒派通过过一种苦行的贫穷的生活而获得了这一名声,在其同时代人看来,他们的生活比“狗的生活”好不了多少。

    • ⏱ 2023-03-30 21:42:09
  • 📌 形而上学:关于实在以及万物最终本性的理论。形而上学的目标是形成一种关于宇宙的全面而整体的世界现。形而上学中有一个有时被称为本体论的部分,它所研究的是“存在”,试图依次列出构成宇宙中不同种类的实体的优先性。

    • ⏱ 2023-03-30 21:43:06
  • 📌 “自由”这一概念是特别困难的。有些人认为,白由就是能够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自由仅仅在社会允许范围之内才是有意义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自由”就已经是非此即彼了。

    • ⏱ 2023-03-30 21:43:59

演绎

  • 📌 。因此,一则好的演绎论证应当具备如下两条本质特征:1.它是有效论证。2.它的前提为真。关于对有效论证形式的详细讨论,参见附录二。
    • ⏱ 2023-03-30 21:47:27

开篇问题

  • 📌 但许多情况都表明,正是对死亡的思考才使我们每个人都成了哲学家。你最后的想法会转向上帝吗?为什么?会转向你最好的朋友?你的家庭?你的工作?你已经落空了的雄心壮志?

    • ⏱ 2023-03-30 22:00:38
  • 📌 自3世纪以降,基督教中一直存在着这样一种争论,即信仰上帝的重要性到底是一个信仰问题(比如哲学家奥古斯丁就持此种看法),还是一个通过善行“挣得”上帝恩典的问题(与奥古斯丁同时代的修道士伯拉纠就这样认为)。如果你信仰上帝,这是否意味着他人也应当如此?

    • ⏱ 2023-03-30 22:02:02
  • 📌 科学家告诉我们,说椅子是一种坚实的东西其实是不对的。他们说,椅子实际上是由无数看不见的粒子——处于各种排列的原子和分子,以极高速度飕飕旋转的电子,外加更多的虚空——组成的;而哲学家或心理学家可能会告诉你,那种相对于你的感官如此明显和清晰的东西其实并不是椅子本身,而是你的感觉(特别是视觉和触觉),你正是由此来推出某种造成这种感觉的东西存在的

    • ⏱ 2023-03-30 22:03:56
  • 📌 当我们从影片上亲眼看到自己的影像,或从磁带上亲耳听到自己的声音时,我们往往会感到震惊。事实上,许多人思考自己的时候就好像处于白日梦中,想到的内容(在其他任何人看来)可能几乎与关于他们的一些最明显的事实毫不沾边。这个练习旨在起到纠偏的作用,让你像其他人看你那样审视一下自己,试着说说你的哪些方面是本质性的。同时它也可以帮助你弄清楚,你最看重自己和他人的哪些方面。

    • ⏱ 2023-03-30 22:06:22
  • 📌 是需要有人在我们死后继承王位吗(这对大多数人来说都不现实)?是认为要孩子会给我们一种不朽的感觉吗?或是仅仅出于一种好奇?一种空虚?是打算牺牲自己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吗?或者丝毫也不把这看作牺牲?

    • ⏱ 2023-03-30 22:10:13

意义的意义

  • 📌 我们的头脑大都处于混乱状态。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不对事情进行哲学思考或一般性思考的时候,生活似乎充满了意义。

    • ⏱ 2023-03-31 08:53:51
  • 📌 许多人会说,生活的意义在于他们的孩子以及他们孩子的孩子。然而,只要我们仔细琢磨一下,就会发现这种回答会导致一个很奇特的推论。如果生活的意义不在于我们自己的生活,而在于他人的生活,那么什么才能使他们的生活有意义呢?——他们的孩子。但什么又给了他们孩子的生活以意义呢?——他们孩子的孩子,依此类推。人们总是试图以这种方式为将来抽象地谋划一个全然安宁快乐的地方——哲学家们称之为乌托邦,这就是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孩子的孩子,或孩子的孩子的孩子生活的样子。但这又怎样使他们自己的生活有意义呢?对于那些快乐地生活在乌托邦中的远亲来说,生活的意义又是什么呢?问题依然存在

    • ⏱ 2023-03-31 08:55:45
  • 📌 如果今生是如此无关紧要,那么,什么才能保证来生更有意义呢?是此世短暂,彼世长久吗?但如果生活本身——哪怕只是其中的几分钟——是无关紧要的,那么永恒的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一堂课上了一个小时你仍然兴致勃勃,那么即使课还要再上十个小时,你也不会感到厌倦。

    • ⏱ 2023-03-31 09:04:49
  • 📌 对于一个真正为上帝活着的人而言,把自己献给上帝回答了生活的意义;对于一个真正为孩长活着的人而言,孩子回答了生活的意义。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只要一个人能够真正把生活致力于生活毫无意义这一命题,把人们通常赋予生活的有时是自以为是的错误而有害的意义清除掉,那么虚无主义——即认为生活毫无意义——同样可以赋予生活一种意义。加缪似乎就是以这种方式活着的。

    • ⏱ 2023-03-31 08:58:51

生活的各种意义

  • 📌 有些哲学家也认为,语言、经济学和哲学本身都是游戏,认为生活是场游戏,是要用一种特殊的眼光对其进行考察,避免把它看得太过严肃,同时也是为了强调一些东西,比如对规则的遵守、“生活要精彩”、享受生活、要尽力争取成功等。然而,我们却往往以一种危险的方式来谈论“胜败”

    • ⏱ 2023-03-31 09:01:41
  • 📌 那么把生活当成疾病就很悲惨了。比如弗洛伊德曾多次讲过一个古已有之的看法,“全部生活的目的就是死亡”。数十年前,美国新弗洛伊德派哲学家诺尔曼·布朗说“人是一种疾病”

    • ⏱ 2023-03-31 09:04:40
  • 📌 当一个欲望被满足时,它马上就会被另一个欲望所替代。生活就是这样一个接一个无休止的欲望。一个只求“挣钱能够养家糊口”的人最后会发现,他其实还想要更多的东西,于是这又成了新的生活目标,直到它被满足为止;但到时又不够了,他发现自己还想要更多的东西,于是只好这样无止境地走下去。这并不是说生活就是受挫,因为这些欲望通常都能得到满足,而是说生活就是永无休止的欲望,人不可能最终获得满足。正是欲望和欲望的满足才赋予了生活以意义,没有欲望便是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 ⏱ 2023-03-31 09:05:56
  • 📌 你第十七次学会了做某样事情,但你知道自己一个星期后仍会把它忘掉。你争取高中文凭是为了上大学,是为了拿到学士学位,为了进医学院,为了拿到硕士学位,为了实习,为了学习外科,为了动手术,为了过你在高中时梦想的生活,但你那时年纪已经很大,工作太忙,以致不能享受它了。有些人会以同样的方式说,生活是荒谬的。但值得指出的是,尽管加缪认为西西弗斯的任务具有荒谬性,但他的生活还是有意义的,因为他以一种蔑视反抗着自己的命运。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东西?伟大的悲观主义者阿图尔·叔本华也认为生活是受苦,我们的欲望终将是非理性的和无果的。他认为,出路在于通过审美的沉思冥想或禁欲的自我否定达到一种超然状态。叔本华的解答类似于古代的斯多葛哲学,这种学说认为,我们的绝大部分激情都是非理性的,运用理性的超然智慧可以最好地使我们免受它们的干扰。

    • ⏱ 2023-03-31 09:08:57

西方关于上帝的传统观念

  • 📌 在犹太-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传统中,神只有一个(尽管在基督教中,他有时被认为是“圣父、圣子、圣灵”的“三位一体”)。

    • ⏱ 2023-03-31 09:13:53
  • 📌 神论最著名的拥护者是17世纪的犹太哲学家巴鲁赫·斯宾诺莎(1632-1677),简单地说,他主张上帝即万物,上帝与宇宙是同一的。斯宾诺莎的目标是发展出这样一种上帝观念:它不会使我们与最髙存在者之间可怕地遥遥相距,因为那样一来,各种鱼目混珠的宗教和上帝观念就有可能滋生出来,而说不清楚它们中的哪一种才是“真正”的宗教。在斯宾诺莎看来,我们就是上帝,这当然不是就个人来说的,甚至也不是就人类整体来说的,我们是宇宙整体(或者斯宾诺莎所说的“唯一实体”)的一部分,因此也就是上帝的一部分

    • ⏱ 2023-03-31 19:44:46
  • 📌 斯宾诺莎曾经借用一种给人更深印象的图像暗示,我们每个人就像某个伟大存在者血液中的一个小虫子,我们只看到了自己的周围,就不由得把它当作实在,并产生了某个“外在于我们”的更伟大的存在者的模糊观念。但实际上,我们就是那个伟大存在者的一部分,一旦我们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便会超越自己狭隘的感性认识以及关于某种外在事物的看法,开始把我们自己看成那个存在者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那个存在者就是整个宇宙。而对斯宾诺莎来说,信仰上帝实际上就是意识到我们的真正所是,而不是找到某种超出我们经验之外的、不以我们为组成部分的东西。

    • ⏱ 2023-04-03 14:26:22
  • 📌 但我们从斯宾诺莎这里所能获得的最重要的教益就是,历史上一切上帝观念的转变都遭受了不宽容的对待,甚至连那些虔诚的宗教信徒所秉持的上帝观念也难逃此厄运。在大多数人看来,即使就像斯宾诺莎所主张的,我们所有人信仰的上帝都是同一个上帝,单纯信仰上帝也是不够的,关键还要信仰“正确的”上帝,亦即有一个正确的上帝观念。

    • ⏱ 2023-04-03 14:26:23
  • 📌 斯宾诺莎患上了致命的疾病,后于1677年去世。他的全部哲学都基于这样一种观念:世界与上帝是一个统一体,我们所有人都是这一整体的一部分

    • ⏱ 2023-04-03 08:56:10

恶的问题

  • 📌 另一种解答是所谓的自由意志解答,这恐怕是最有说服力、同时也是最有争议的说法了。这种论证说,上帝的创造使我们天生就有自由意志,即我们生来就具有按照自己意愿而行动的能力。因此,导致世界上的恶和苦难的是我们自己,而与上帝的善无关。但仍然有许多人对这种解答提出了质疑:首先,还是那个问题,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恶和苦难存在?在仍然有自由意志的情况下,上帝难道就不能把我们创造得再智慧一些,做事情少一些鲁莽,更多一些理智、同情心和自制力?其次,如果上帝让我们拥有自由意志,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他无法干涉?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似乎意味着他不是全能的;如果他能够干涉,那么他为什么不干涉(因为我们的苦难经常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过失)?如果他的确干涉了,那么问题就变成,我们是否还拥有真正的自由?第三,如果上帝是全知的,他预先知道我们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悲惨命运,那么他为什么还要给我们自由意志?假使我们没有自由意志,而是上帝事先安排好让我们相互友善、相互关心,这岂不是更好?第四,即使一个人接受自由意志解答,世界上所有的恶与苦难似乎也不应完全归咎于我们自己的错误和对自由的滥用。当无辜的儿童在睡梦中或在教堂祈祷时被自然灾害夺去了生命,这该如何来解释?上帝怎么会允许(或致使)这样的事情发生?
    • ⏱ 2023-04-03 09:02:07

信仰与理性:信仰的方式

  • 📌 对康德而言,对上帝的信仰就像知识一样是已经得到辩护的,它绝不是一种感情,而是一种可以用理由进行论证和辩护的纯理性的态度。康德认为,没有对上帝的信仰,我们的道德感和正义感就没有了基础。
    • ⏱ 2023-04-03 09:06:38

真实的世界

  • 📌 当然,一个宗教信徒仍然可能相信科学,像帕斯卡、莱布尼茨、康德这样的哲学家都既是宗教信徒,又是科学家。但对于宗教信徒来说,宇宙的秩序首先是上帝的无限智慧和至善的一种标志。而对于科学家来说,最真实的东西是那些最可触、最可测量和最可检验的东西。
    • ⏱ 2023-04-03 09:10:59

什么是最真实的?

  • 📌 仅仅知道闪电和雷声这一紧随着的序列是不够的,我们还想知道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是宙斯、耶和华在发脾气,还是大气中对流电流的碰撞使然。于是我们假定存在着一种现象背后的实在,并试图用不可见的东西来解释可见事物的序列。“原始”神话猜想这个世界背后隐藏着精灵、魔鬼、神和女神,科学认为是原子、电子和电磁力,基督教则用上帝和只能为一部分人所隐约感觉到的一个精神的世界将其充满——正是那个永恒的世界,而不是这个浮云掠影的世界,才是远为重要的。

    • ⏱ 2023-04-04 08:45:33
  • 📌 哲学家和科学家还是更信任理性能力而不是感觉;对于后者,他们抱有很大的怀疑。于是,当亚里士多德说大石头会比小石头落得快时,他相信的是自己的理性——在大约两千年的时间里,每一个人都同意他的说法。他并没有像近代的伽利略所做的那样,用测量仪器去验证这种信念,而且即使他做了检验,如果结果与他所做的推理相违背,他也不见得就会相信自己的感官。我们有时会有失公正地批评亚里士多德阻碍了科学的进步;而实际上,他只是秉持着一种关于科学的不同看法,一种不同的本体论,在这种本体论看来,理性的对象似乎要远比感官所获得的稍纵即逝的、不甚可靠的经验来得真实可信

    • ⏱ 2023-04-04 08:36:00

最初的形而上学家

  • 📌 稍加想像就可以看出,我们争论实在的最终本质时所使用的术语同这些古代哲学家所使用的别无二致。我们在很大程度上依然秉承着德谟克利特的看法。尽管我们不再认为原子本身就是最基本的粒子,但我们依然假定存在着某些类似的基本成分。几十年前,质子、电子和中子被认为是构筑实在的基本原料。今天,物理学中最流行的说法认为还存在着某些被称为夸克的更为基本的原料。然而,只要这些粒子更小,其思想就是一样的。

    • ⏱ 2023-04-04 08:39:14
  • 📌 换言之,形而上学并非仅仅是一种关于科学的陈旧而粗糙的看法,它更是一种基本的理解世界的方式。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2500年,但它的一些想法其实与今天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 ⏱ 2023-04-04 08:39:18

早期关于实在的非物理看法

  • 📌 赫拉克利特说,变化是实在的,于是就与那条“实在就是不变的东西”的原则相违背了(有人也许会说,唯一不发生变化的东西就是变化本身,但这只是一种把你自己拖入逻辑麻烦的方式)。赫拉克利特是这样表述万物皆流这一思想的,他说,人不可以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他的某些更为激进的追随者甚至宣称,人不可以踏入同一条河流一次,因为水在任一时刻都是向前流动的(而他的某些爱开玩笑的批评者指出,人是可以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的,你只要在踏入一次之后跳出来,沿着水流的方向跑上几步,再重新踏入就可以了)。然而,赫拉克利特关于实在的看法的确是太极端了,以至于连赫拉克利特本人都没有真正把它坚持下来。他也许相信实在就是变化,但他也相信在一切变化背后,存在着一条永恒的原则——逻各斯(logos),这个东西是不会改变的。因此,他还是相信实在是永恒不变的。我们这个时代的爱因斯坦为赫拉克利特的观点做了辩护,他说,尽管自然可能不断发生变化,但自然定律却会永远保持同一。
    • ⏱ 2023-04-04 08:41:28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 📌 事实上,他是把柏拉图又拖回到了地上;他抛弃了柏拉图的“存在的世界”和“形式”,同哲学家们通常所说的“常人”一样,他也主张真实的世界就是这个世界,并不存在另外一个世界

    • ⏱ 2023-04-04 08:48:34
  • 📌 柏拉图把实在看作某种区别于我们这个日常世界的东西,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最终的实在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实体,这两种出发点之间的冲突一直持续到了今天。(事实上,这两种观点都成了基督教思想家的范型:柏拉图关于另一个区别于日常物质世界的非物质的、永恒的世界的观点,后来成了圣奥古斯丁哲学的中心议题,以及几个世纪之后的基督教神学的主要学说;而亚里士多德关于一个活着的、生长着的、有自我意识的宇宙的观点,则在圣托马斯·阿奎那的思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至今仍然是基督教神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 2023-04-04 08:48:34
  • 📌 我们会问像“宇宙起源于什么?”或“为什么会存在着一个宇宙?”这样的问题。回答这种问题的一种方式是采用前苏格拉底哲学家的技巧:挑出一种或几种基本元素,说明世界能够怎样用这些挑选出来的元素加以说明;另一种方式是柏拉图的办法:假想并设计出一个隐藏在这个世界“背后”的世界,用它来解释为什么各种事物会具有如此这般的样子;第三种方式是亚里士多德的办法:接受这个常识意义上的世界,但同时表明其中还有许多我们尚不能理解的东西,整个图景不能仅从生活的细节加以把握,做出哪种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自己的看法。前苏格拉底哲学家的方式最终会由于其简洁而颇具吸引力,但你会发现有许多东西是无法用一种或几种元素简单加以解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图景是更为困难的,但许多哲学家之所以会把过去2500年的哲学都看成是柏拉图哲学、亚里士多德哲学或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变种,这是很有理由的。

    • ⏱ 2023-04-04 08:48:34

心灵与形而上学

  • 📌 一个唯心论者认为,万物存在的基础是心灵(无论是我们自己的心灵,还是上帝的心灵)。我们意识到,我们之所以能够知道物质的存在,仅仅是因为它们能对我们心灵产生影响。数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我们想到了它;贝多芬的音乐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当它被演奏时我们可以听到,我们还可以自己哼唱,如果受过一些音乐训练,我们还可以直接读谱。在一个唯心论者看来,这些东西仅仅是因为被心灵经验到才是真实的;换言之,正是心灵才是最真实的东西,其他的一切都依赖于心灵。那么,为什么没有一个希腊人提出过这种观点呢?事实是,他们不具备这种概念,所以他们永远也不可能产生这种想法。世界上的事物和心灵中的观念这两者之间的区分对于他们没有任何意义。

    • ⏱ 2023-04-04 08:49:41
  • 📌 在一种观点看来,心灵不过是一种实体;在另一种观点看来,心灵是一种实体的一个部分;在第三种观点看来,心灵是唯一的实体。这三种观点都是由17、18世纪的欧洲哲学家提出的,他们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儿、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以及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

    • ⏱ 2023-04-04 08:50:06
  • 📌 斯宾诺莎认识到,当笛卡儿把心灵和身体定义为两种不同的实体之后,他并不能解释它们是怎样相互作用的。于是斯宾诺莎说,它们不应被当作不同的实体,而应是同一实体的不同方面(或他所说的属性)。而且,如果上帝是一个与心灵和身体为其属性的实体不同的实体,那么上帝就无法与世界相互作用了,而这是不可能的。因此,斯宾诺莎下结论说,上帝必定是同一种实体,事实上,“上帝”就是那种实体的另一个名字。的确,斯宾诺莎整个论证的出发点就是,因为实体是最终的和完全独立的,实体无法相互作用,所以只能存在一种实体。像斯宾诺莎和许多前苏格拉底哲学家这样相信只有一种实体存在的哲学家被称为一元论者。

    • ⏱ 2023-04-04 08:52:30
  • 📌 而另一方面,戈特弗里德·威廉·冯·莱布尼茨同意笛卡儿的观点,认为存在着多种实体——也就是说,实体不只一种。但莱布尼茨也同意斯宾诺莎的观点,认为实体之间不能发生相互作用。因此,莱布尼茨假设了一个存在着许多实体的世界,所有这些实体都是上帝创造的。这些实体都是非物质的,莱布尼茨把它们称为单子(上帝也是一个单子,但在某种意义上他是一个超单子),但单子作为实体并不发生相互作用。

    • ⏱ 2023-04-04 08:53:49
  • 📌 戈特弗里德·威廉·冯·莱布尼茨(1646-1716)被称为“最后―个全才”。他在莱比锡长大,一生中频繁地游历。莱布尼茨不仅是一个第一流的哲学家,而且也是微积分的发明人之一、现代形式语言学之父、原始计算机的发明者、军事战略家和物理学家。在他那个时代,他是牛顿的主要对手

    • ⏱ 2023-04-04 08:54:52

唯心论

  • 📌 笛卡儿本人并不是一个唯心论者,但他却构建了为后世绝大多数唯心论者所必需的工作框架。他在其《第一哲学沉思集》中说,我们唯一能够直接知道的就是我们自己的观念。由此出发,它距那种认为只有观念才是真实的东西的观点就只有一步之遥了。例如,莱布尼茨就是一个唯心论者,他说物理实在仅仅是存在于非物质单子——包括上帝的心灵——之中的“知觉”。然而,按照唯心论的看法,也许除了上帝,并不存在超越于我们的东西。宇宙是由心灵以及仅仅依赖于心灵的东西组成的。另一位18世纪早期的唯心论者是爱尔兰主教乔治·贝克莱(1685-1753)。贝克莱持一种主观唯心论的极端立场,它可简单地概括为“存在就是被感知”。按照贝克莱的说法,相信那些我们不能经验到的东西存在是毫无意义的(我们将在下一章看到他所持有的更多经验论观点)。但贝克莱主张,我们可能经验到的一切都是我们自己的观念。我们之所以会知道一块石头存在,是因为我们有关于它的观念(经验),包括石头的视觉表象,对石头的接触、石头的重量、我们刮它时产生的声音、踢它时感到的疼痛以及它对其他东西(同样只是我们心灵中的观念)的可见效应。

    • ⏱ 2023-04-04 09:05:53
  • 📌 贝克莱和莱布尼茨在其唯心论中,都援引上帝作为全知的心灵。这样做的一个原因是,如果我们没有能力,那就必定有一个无所不知的心灵在感知着事物。但对他们而言,上帝并不只是认识论(即关于知识以及如何获得知识的理论)的一个必然推论。他们是虔诚的信仰者,唯心论不仅符合他们的认识论理论,而且也符合他们的宗教感情。总之,唯心论是想像力与严格论证的结合。像大多数形而上学理论一样,它是一种被世界为什么必定是这个样子的天才论证所支持和构造的世界观。

    • ⏱ 2023-04-04 20:02:47
  • 📌 在康德这里,这种激进的令人振奋的世界观与另一种甚至更为戏剧性的唯心论观点结合了。他说,我们并非仅仅生活在一个世界里,而是生活在两个世界里。当我们专注于知识的时候,比如在科学研究中,我们是通过知性概念——它们是根据某些规则构造出来的——来感知这个世界的;但是当我们涉及实际事务比如宗教信仰时,那些概念和规则就不再适用了。我们这时用的是一套完全不同的规则。比

    • ⏱ 2023-04-04 20:03:46
  • 📌 在康德之后,许多年轻的德国哲学家都追随他成为唯心论者。其中有些人保留了他的“两个世界”的说法,另一些人则抛弃了它。阿图尔·叔本华自认为是康德忠实的学生,但在康德倾向于通过希望和对人性的尊重来感知世界的地方,叔本华却宣称自己是一个悲观论者。他并不为别人考虑很多,也并不太关注生活。相应地,他的唯心论表明了他的悲观态度

    • ⏱ 2023-04-04 20:04:30
  • 📌 第三位德国唯心论者黑格尔(我们在序言中曾经介绍过他)再次用唯心论建立了一幅理性的世界图景,并把他对科学与宗教的兴趣调和了起来。但康德的唯心论在很大程度上是静态的,人类生活的两个领域各自被先验原理把持着,而黑格尔却看到一个处于不断冲突之中的宇宙、一种无所不包的精神通过我们所有人和历史展开它自身。世界作为精神,是一种试图理解自身的宇宙意识或普遍心灵(黑格尔在这里借鉴了亚里士多德的许多观点)。

    • ⏱ 2023-04-10 08:51:50

目的论

  • 📌 爱因斯坦认为,宇宙有一个最终的目的,他有一句名言:“上帝不拿宇宙掷骰子。”这种说法否认一切事物都可以归于偶然事件
    • ⏱ 2023-04-23 08:50:29

篇末问题

  • 📌 选择一种前苏格拉底哲学家所辩护的元素(水、火、数等),尽可能地为它提供论证,最好是与一位或几位试图反驳你的朋友进行讨论。比如你选择火,那么马上想到的一个反驳就是,火不可能是冷的物体——比如一块冰——的本质元素。对此的一个回答可以是这样的,冷的物体只不过比热的物体含的火少得多罢了。你还可能论证说,并不是所有的火都显示为火焰。于是,你很快就会发现自己所谈论的东西已经转到了更为现代的“能量”而不是火了。这项练习旨在使你看到:(1)我们用自己的术语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使这些古代理论活起来;(2)只要你足够聪明,能够设法回答针对你的不同反驳意见,并且能够调整你的理论以应对它们,那么不论是什么理论,只要它一开始就具有些许可信性,它就可以被捍卫,至少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进行捍卫。
    • ⏱ 2023-04-23 08:52:29

真理的两种类型

  • 📌 我们在这本书的开头曾经说过,真的陈述(或者说真理)可以分为两种类型:(1)因事实为真;(2)因推理为真。前者的例子有“我口袋里没钱了”、“瑞士在20世纪没有卷入战争”、“水在山顶不到100°C就会沸腾”等;后者的例子有“2+2=4”、“A+B=B+A”、“没有单身汉是结过婚的”等。这些“理性的真理”被称为必然真理,它们不可能为假。

    • ⏱ 2023-04-23 08:55:26
  • 📌 经验真理或事实真理:如“南极洲没有兔子生活”。经验真理或事实真理是作为事实为真,它们也可能是另外一种样子,我们能够想像出来什么情况会使它们为假。它们只有基于(我们自己的或他人的)经验才能被知道。必然真理:如“2+2=4”必然真理不可能为假,我们也不可能想像它们为假的情况。

    • ⏱ 2023-04-23 08:55:37

唯理论与经验论

  • 📌 针对哲学上的真理可能有哪些类型,在过去的三百年里,有两种哲学派别主导了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它们通常被称为唯理论和经验论。仅凭名称,你也许就能看出二者大致各持什么立场了。

    • ⏱ 2023-04-23 08:57:26
  • 📌 唯理论是对一大类理论的泛称,这些理论都相信人的理性可以对最基本的哲学问题提供最终的解答,而且这些解答都将是必然真理。近代伟大的唯理论者包括笛卡儿、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等哲学家;在古代和中世纪,绝大多数大哲学家都是唯理论者,比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有条件的)、奥古斯丁以及托马斯·阿奎那(有条件的)。他们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认为,哲学推理能够给我们提供问题的答案,而且这些答案都是必然真理,都可以通过我们的思维过程本身找到——不管是受到了上帝的启示,还是“形式”的流溢使然,或是基于我们的心灵结构本身,或是我们的头脑“生而有之”(或“天赋”)。在唯理论者看来,经验也许能为我们提供某些思维材料或者解决问题的线索和契机,但单凭经验本身却无法教给我们任何东西。真理是不随经验的变化而变化的。

    • ⏱ 2023-04-23 08:58:40
  • 📌 而经验论则是这样一种哲学方法,它拒绝“天赋观念”这一说法,而主张——用洛克的话来说——“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经验”。洛克认为,人刚出生时心灵是一块“白板”,后来经验才在它上面写下了我们知识的一般原理和所有细节。经验论者还包括我们将会继续讨论的大卫·休谟、19世纪的思想家约翰·斯图亚特·密尔以及20世纪的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等。

    • ⏱ 2023-04-23 08:59:22
  • 📌 像“你口袋里还有多少钱?”这样的问题只有诉诸经验才能回答,而像“如果A是B,且所有的B都是C,那么A是C”这样的陈述则是因理性而成为必然真理的。他们意见发生分歧的地方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应当怎样来回答,以及能否得到回答。唯理论者认为,它们能够回答,而且是以必然真理的形式得到肯定的回答;而经验论者则一般认为,如果它们能够回答,那么只有两种可能性,即或作为关于语词意义的平凡陈述而得到回答(比如,“实在”就意味着“物质的和可以感知的东西”),或是基于广泛经验的综合而得到回答(比如经验论者约翰·斯图亚特·密尔甚至认为,像“2+2=4”这样的陈述实际上也是一种关于经验的非常一般的断言,而绝非什么“理性真理”)。

    • ⏱ 2023-04-23 09:00:14
  • 📌 是有关天赋观念是否存在的问题。我们已经知道,天赋观念就是那些我们“生来就有”的观念,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新生婴儿已经“知道”437乘以73等于31901(就好像他仅仅是没有掌握合适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而已)。简而言之,唯理论者一般都会接受天赋观念的说法,而经验论者则往往对此不予承认。唯理论者笛卡儿曾经试图从直观上确定的真理——比如上帝是一个完满的存在——出发,由此(借助有效的演绎)推导出其他同样确定的真理来。经验论者洛克否认这种天赋观念的说法,他认为人生来心灵只是一块白板,因此我们的所有观念都必须来源于经验,没有什么观念是天赋的。

    • ⏱ 2023-04-23 09:01:28

知识的预设

  • 📌 有一条争论已久的哲学原理是,有果必有因(这有时被称为普遍因果性原理)。没有这条原理,我们就无法想像化学是怎么一回事,甚至无法设想大多数日常事件。假如你的汽车启动不了,一个汽车修理工对你说,“没什么问题,这种事情是没有原因的”,你听后肯定会另找一个修理工,而不会对“有果必有因”产生怀疑。
    • ⏱ 2023-04-23 09:02:34

怀疑论

  • 📌 “假如我试图怀疑我自己心灵的存在,那么我就会发现,我所怀疑的正是我在怀疑。而如果我对我在怀疑进行怀疑,那么我实际上就必定在怀疑。”于是笛卡儿得出结论说:“对于我在怀疑这一点,我是不能够怀疑的。”接着,他又做出了更一般的结论:“对于我在思考这件事情,我是不会弄错的,因为我正在就思考进行思考这一事实本身,就已经证明了我在思考。”由这种简单的逻辑原理出发,就导出了笛卡儿那条最著名的断言:“我思故我在”(拉丁文是Cogito ergo sum)。这一点是不能再被怀疑的,因此,它可以充当一个前提,用于证明包括外部世界存在性在内的种种观念的客观真实性。

    • ⏱ 2023-04-24 08:45:36
  • 📌 笛卡儿就借助本体论论证的一个版本证明了(或试图证明)上帝的存在。也就是说,由我存在、可以思考、头脑中有关于上帝的一个观念这些事实出发,就可以推出上帝必然存在。于是,笛卡儿现在就已经有了两条确定的陈述:“我存在”和“上帝存在”。但由上帝的定义我们可以知道,上帝是一个完满的存在,在他的完满中还包含着全善。既然如此,上帝就绝不会让我们被世界的存在所欺骗。因此,如果上帝存在,那么世界就必定存在,否则“如果我的经验实际上还有其他来源,或是由其他的非物质原因所造成的,那么我不知道他应当怎样来摆脱欺骗的指控”。因此,笛卡儿现在也可以宣称,所有在我看来是确定可靠的信念都是必然为真的。“上帝不会欺骗我,因此我知道自己终究还是认识了世界的。”

    • ⏱ 2023-04-24 08:46:47
  • 📌 休谟的论证既简洁又优美,自它诞生以来,哲学家们一直试图进行反驳(伯特兰·罗素曾经说过,在他看来,还没有哪个人取得了成功,“休谟的结论……既难以反驳,又难以接受”)。休谟的立场是怀疑论,它是这样一种否定态度,即我们无法知道有些问题的答案,而我们却一度认为这些问题是很容易回答的。

    • ⏱ 2023-04-24 08:48:08
  • 📌 当休谟碰到任何信念时,他会这样发问:“这是一个能够通过经验或实验得到辩护的事实吗?抑或是一个理性真理,其真实性可以通过类似于数学或逻辑中的那种抽象演算而得到证明?”如果答案是“二者皆非”,那么休谟就说,这条陈述没有资格再被作为我们的信念,因为它缺乏合理的辩护。

    • ⏱ 2023-04-24 08:48:32
  • 📌 休谟会说,我们的学习完全基于经验而非理性,第一个人不可能预料到水会把人淹死,火会把人烫伤,直到他实际(不成功地)尝试到水下呼吸,或是把手伸到火里感到疼痛为止。因果知识只关乎经验,而与理性无关,因此,我们猜想关于万事必有因的知识也必定如此。但事实上,情况并不像我们所想像的那样。

    • ⏱ 2023-04-24 08:49:23
  • 📌 “我们如果相信这些原则,那么当我们在各个图书馆中浏览时,将有多大的破坏呢?当我们拿起一本书来,比如神学的书或者经院哲学的书,我们可以问,这其中包含着量和数方面的任何抽象推理吗?没有。其中包含着关于事实和存在的任何经验推理吗?没有。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它扔到火里,因为它所包含的没有别的,只有诡辩和幻想。——大卫·休谟,《人类理解研究》,1748

    • ⏱ 2023-04-24 08:53:08
  • 📌 康德主张我们是按照先验规则来“构建”或“构造”这个世界的。在他看来,认为我们首先“直接”知道的只是自己的经验,其次才是推论出世界中的事物,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恰恰相反,这个世界就是我们的经验世界,而不是什么“超越”或“外在”于它的东西。康德认为,心灵把它的形式和范畴加到我们的经验之上,而在这些形式和范畴中,有一些就是为我们的知识提供预设的(比如“因果性”和“实体”)。因此,这些预设既不是经验事实,也不是“观念的关系”,而是一种被康德称为“先验综合”的新的特殊类型的真理。这些真理之所以是综合的,是因为它们不仅仅是同义反复或是平凡为真;而它们之所以是先验的,是因为像所有必然真理一样,它们是与经验无关的

    • ⏱ 2023-04-24 08:54:39

合理性

本质自我

  • 📌 你也许在求职时把自己说成是一个吃苦耐劳、受过多年教育、有丰富的经验、出类抜萃、志向远大的人;而当你在法庭为自己辩护时,你也许很少虑及你在学习上取得的优异成绩,而是会尽量用与人为善、心地善良、广交朋友这样的词来定义自己,甚至会说你对小孩和动物都关怀备至。要想看出这种描述与背景联系得是多么紧密,我们只需切换一下场合,便会得到令人震惊的结果。试想一下,如果把你在约会时所说的话原封不动地告诉面试者,会出现怎样的情形,或者当一位你不能确定是否可靠的朋友不厌其详地向你讲述他在学校里的优异表现时,你的感受如何。我们对自己的理解,以及我们认为对自己——和别人——重要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背景,我们总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来理解我们是谁的。

    • ⏱ 2023-04-25 09:03:22
  • 📌 东方有一种思想(尤其是在佛教中)教导我们,自我是虚幻的,根本就不存在自我,自我只不过是一个人的幻觉而已;最后一个观点是(也许是最重要的),自我不是个体的实体,而是整个社会的产物,换言之,你的自我其实并非真的属于你自己。

    • ⏱ 2023-04-25 09:03:22

自我作为身体,自我作为意识

  • 📌 一个极端的例子,假如你最好的朋友变成了一只青蛙,为了使你仍能将这只青蛙当作朋友,你的朋友必须保留哪些特征?毫无疑问,这只青蛙一定要显示出各种迹象表明它的确拥有你朋友的心灵,如果可能,它可以通过继续说话来最清楚地表达这一点;然后你就能确认这真的是你的朋友,它试着与你交谈,并向你述说它在想些什么。只要一个人的心灵似乎未变,那么他身体外观的变化是可以被我们接受的;事实上,这一点在那些人们编出来的故事和动画片中已经屡见不鲜:从一只青蛙到一朵云彩,再到各种千奇百怪的植物,只要个人的心灵未发生任何改变,他几乎可以变作任何东西。而另一方面,人的心灵只要发生些许变化,我们就会抱怨他看起来就像是另一个人,或是我们再不认识这个人了。
    • ⏱ 2023-04-25 08:46:15

自我作为一个问题

  • 📌 存在主义者让-保罗·萨特(1905-1980)说,所有那些认为自我可以在意识中找到的理论都是错误的。自我并不只是思想,也不是关于过去的记记。自我总是存在于未来当中,它是我们试图把自己变成某种东西时的目标所向。但这就意味着,只要我们活着,自我就不存在——至少是没有固定的、完成了的自我。自我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 ⏱ 2023-04-25 08:49:33
  • 📌 在做实验的同时思考着自己的生活。慢慢地,她意识到她的生活全都是由偶然性的事件组成的——她的出生、童年的事故、进入某个班、乘坐某个航班等。那些事实就是她自己,除此以外好像再无其他。

    • ⏱ 2023-04-25 08:49:33
  • 📌 萨特说,即使是犯人,也能自由地把他的被监禁解释成他选择的结果;被监禁可以是不公平的对待、是折磨、是不做任何事的借口、是对越狱的挑战、是世界的一个象证、是自娱自乐的一种方式或只是一种穷极无聊的煎熬。

    • ⏱ 2023-04-25 09:03:22
  • 📌 作为一个坚定的经验论者,休谟由此断定,我们谈论“自我”其实并没有根据,因为这个概念无法与我们经验到的东西相关联。萨特也否认自我在传统意义上的存在,如果对他的哲学另作一番阐述,则我们可以说,萨特也否认我们能在自身当中找到自我;对于萨特而言,如来说自我不是一种幻觉,那么自我总是存在于我们的未来当中,至少总是避开我们的。

    • ⏱ 2023-04-25 08:53:55
  • 📌 对于佛教徒来说,不能发现自我不是因为缺乏哲学才能,而是因为看清个体自我的虚幻性是“觉悟”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最重要的概念成就。在这种观点看来,自我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思想,一种把我们与生活、与整个图景——佛教徒称之为“佛性”(如果你想意,你也可以把它称为“宇宙的自我”,只要不把这个超越个体的自我与我们一直在讨论的个体自我相混淆)——的联系割断的危险概念。于是,这种思想认为,我们真正的自我认同根本就不是个体的自我认同,而是我们与整个宇宙的合一。

    • ⏱ 2023-04-25 08:54:28
  • 📌 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在其作品中为它做了辩护。根据他的观点,自我的确是存在的,但情况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每一个人有一个自我。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众多的自我。在不同的情境之下,我们可能是不同的自我,那种认为必须把这些自我作为同一个前后一致的自我捆进一个口袋的想法只不过是个哲学的错误罢了。黑塞告诉我们,“人是一颗葱头”,它由数百层不同的皮(自我)所组成;而传统的观点则认为,人是一个桃,它的中心是一个坚固的核(灵魂)。然而,如果你剥掉了葱头的外皮,你知道你还会发现更多的皮;而当你剥到最后一层时,它就一无所有了,没有核、没有心、没有灵魂。存在的只是一层一层的皮,也就是我们在生活中扮演的各种角色或众多的自我,这就是说,所谓的自我根本就不存在。

    • ⏱ 2023-04-25 08:55:21

心-身问题

  • 📌 我们知道,笛卡儿认为心灵与身体是两种不同的实体,然而实体就其本性而言是不可能发生相互作用的。更有甚者,笛卡儿坚持说他能够设想他的心灵在没有一个身体的情况下存在,而人的身体显然可以在没有心灵的情况下存在(比如尸体)。由此看来,这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笛卡儿从来没有就这个问题给出过令他满意的冋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的精致的形而上学就是为了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实体不能发生相互作用,那么情况必定只有两种可能:或者(1)心灵和身体不能相互作用;或者(2)心灵和身体不是分离的实体。莱布尼茨主张第一种观点,他认为精神事件和物理事件只是看似相互作用,实际上却处于“先定和谐”之中,就像一部电影和它的胶片一样(这不是他使用的类比)。二者完美地相互协调,看起来就像是因果相关的,但其实却是同一盒磁带上的两个分立的“声道”;斯宾诺莎则主张第二种观点,他认为,心灵与身体实际上并非截然不同的实体,而是同一实体的两种不同属性。因此,他的理论有时被称为“两面论”,即心灵与身体是同一实体(按照他的理论,这就是那种唯一的实体)的两个不同方面。

    • ⏱ 2023-04-25 08:57:19
  • 📌 无论认为心灵与身体之间是否会发生相互作用,这似乎都会导致难以克服的悖论。二元论者仍然大有人在,他们还在为精神事件和物理事件是否完全分立而争论不休。也有一些唯心论者和行为主义者断定,精神事件不存在,至少它们无法在科学理论中合法地起作用。然而今天,绝大多数行为主义者都倾向于为最后一种解答辩护,他们认为,被我们称为精神事件的东西其实是一类特殊的物理事件。

    • ⏱ 2023-04-25 08:58:29
  • 📌 行为主义行为主义认为,所有关于“精神事件”的说法都应被翻译成以某种方式去行动的倾向。

    • ⏱ 2023-04-25 09:01:06
  • 📌 同一性理论同一性理论认为,精神状态和精神事件其实是与具体的大脑过程和大脑事件相等同的,即使我们是从两种角度、用两种不同的语言对它们进行描述的。

    • ⏱ 2023-04-25 09:00:53
  • 📌 功能主义功能主义认为,精神活动是由大脑的某些功能构成的,这些功能也完全可以用脑物质以外的东西复制出来。大脑并不必然有任何独特之处。

    • ⏱ 2023-04-25 09:02:29
  • 📌 美国和欧洲的几位哲学家已经指出,把心-身问题还原为关于大脑的问题,这种想法纯粹是误入歧途。他们认为,离开了整个人类,我们不可能理解人的意识。在这种观点看来,“心灵与身体”的二分是错误的,因为我们是具体化了的意识,而不是身体之中的心灵,讨论身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同一性已经是误解了这些为理解人类所必需的术语的意思。

    • ⏱ 2023-04-25 09:03:55
  • 📌 有些哲学家提议,对笛卡儿这条著名命题的正确表述应当是“思想是存在的”。他们认为,笛卡儿假定如有思想就必定有思想者,这是没有根据的。当然,这正是我们在讨论个体自我时一直假定的东西。这条假设认为,我们每个人必定有一个自我。休谟、黑塞和萨特虽然使这个假定陷入了混乱,但他们都没有抛弃它背后的基础。

    • ⏱ 2023-04-25 19:39:08
  • 📌 今天,当我们思考“我是谁?”这个问题时,我们太容易忘记,我们不仅仅是我们的个人特征和才能,不仅仅是一个与共同体割断的孤立原子了,正是在共同体中,我们的存在、我们的特征以及我们的才能才获得了意义。譬如,离开了特定社会的语境,说一个人“有魅力”或“美貌”是什么意思呢?如果不置身那些对“聪明”、“迷人”或“风趣”等品性与你有相似观念的人当中,这些品性又当如何理解呢?如果我们没有生活在一个使“值得信赖”或“慷慨大方”等德行有意义并且对之加以褒扬的社会,这些德行又意味着什么呢?换句话说,被我们归于个体自我的绝大多数特征,其实已经预设了他人的存在以及我们与他人的共处。

    • ⏱ 2023-04-25 19:40:39
  • 📌 我们自降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与他人建立和重建关系,而且不是与个别的人建立关系,而是与各类人建立关系。于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大人或老师换了一个又一个,朋友换了一个又一个,甚至男朋友或女朋友也不例外。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没有能力做出特别的许诺,或是不能忠于一个朋友或配偶,而是说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是我们从一个人带到另一个人的各类关系,其中有些关系我们一生下来就有了。因此,当弗洛伊德坚持说,毎一个男人都恋母,每一个女人都恋父时,他并没有违背常情。

    • ⏱ 2023-04-25 19:44:23
  • 📌 很久以前,我们每个人都是“两体人”,有两个脑袋、四只胳膊、四条腿,而且极为聪颍和傲慢(也就是希腊人所说的“自高自大”)。为了给人以教训,众神之王宙斯把这些造物截成了两半(阿里斯托芬说,“就像苹果一样”)。这样一来,每个“半人”就不得不四处寻找他(她)的另一半。阿里斯托芬得出结论说,这就是爱的起源,爱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寻找另一个个体,而是与另一个已经是“另一半”的人重新结合。

    • ⏱ 2023-04-25 19:44:52

自由与好的生活

  • 📌 与个人主义相反,法西斯主义者是为国家着想的;而且在他与国家保持一致的范围内,也是有利于个人的……法西斯主义有利于自由……能成为现实的唯一自由,国家的自由,国家中个人的自由。——贝尼托·墨索里尼,《法西斯主义的信条》,1934

    • ⏱ 2023-04-26 08:53:33
  • 📌 :一方面,我们已经(生来)是自由的;另一方面,我们还渴望自由(卢梭写道:“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因此,我们应当区分内在自由(或我们与生俱来的“自由意志”)和外在自由(即我们必须为之奋斗的自由)。而第二种看法则认为自由是可怕的,我们唯恐避之不及。有时一个人不得不做出会影响一生的抉择,比如挑选一所大学、择取终身伴侣、决定是否参军等,这往往会让人感到痛苦甚至恐惧。所以,当别的什么人替我们做了选择,或者干脆让“命运”来替我们选择的时候,我们(或至少是一部分人)会感到如释重负。例如,存在主义哲学家让-保罗·萨特以及心理学家埃里希·弗洛姆认为,我们都试图“逃离自由”,因为我们发觉自由实在是太痛苦了。我们退回到对权威的无条件服从,陷入了萨特所说的“不诚”状态。伯格曼举的例子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宗教大法官的故事。耶稣最终重新降临人间,但却遭到同为基督教领袖的宗教法官的囚禁。囚禁的原因是,耶稣将自由施与众人,而宗教法官却认识到,人们真正需要的是权威和神秘感,所以便给了他们教会。当然,人们还有“自由”这个词,但他们学到的却是服从和奴役。

    • ⏱ 2023-04-26 08:52:37
  • 📌 想像一个小岛上的村庄,那里的人们快乐地生活着。每个人一出生,他这辈子所要扮演的角色就已经确定了,他日后将根据自己的年龄分几个阶段逐步完成自己的使命。每个人都了解自己的身份,知道别人期望他做什么事情。生活足够充实,人不会感到无聊;生活也足够富裕,物品不致匮乏,也不会发生自私的内耗。在这样的社会里,“自由”意味着什么?在这种情况下,“自由”的价值是什么?假设有一只从欧洲来的船要在这个岛靠岸,船员们打破了这个小村庄的结构与和谐,并迫使村民做出艰难的抉择,按照我们所谓的“自由”重新组织他们的生活,这一定是对他们生活的一种改善吗?自由必然是一种恩典吗?再考虑一个刚被解雇的人,他的老板说:“现在你自由了,白天的时间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如果这就是自由,它好在哪里呢?除非这个工作完全不可忍受,否则这种新得的自由还有什么好处可言?

    • ⏱ 2023-04-26 08:52:38

什么是自由?

  • 📌 到底什么才算是真正自由地行动呢?陀思妥耶夫斯基提供的答案有些不近情理:完全靠突发奇想来行事,一点理由都没有。这便是随意的自由。然而即便是完全靠突发奇想来行事,一个人又如何知道他是否的确是自己行为的唯一创造者呢?他怎么知道社会的期望或大脑中的遗传作用没有引发这个特定的念头呢?这样一来,这个念头不就不是他自己的了吗?一个人是不可能知道这些的,所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悲剧性人物实际上在行动中变得完全不知所措,因为他不可能确切地知道那些行动是否真的是他自己的自由行动。
    • ⏱ 2023-04-26 08:54:53

自由意志与决定论

  • 📌 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说,家庭富裕的人上大学的比例要比家庭困难的人高,或者,家庭困难的人蹲监狱的可能性更大。我们甚至可以基于一个人的阶层、人种、性别、寿命超过65岁的概率、拥有住宅的概率、有三个以上孩子的概率、犯罪的概率、有烟瘾的概率来量化这些预测。这种描述人群的方式类似于物理科学中的概率推演。这完全是科学的。但就某一特定群体中的某一个人来说,我们可以认为,他的所作所为不是事先决定了的,而是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他自己

    • ⏱ 2023-04-26 08:58:33
  • 📌 自由与决定论决定论:每一个事件都有原因(包括人的思想和决定),且完全由自然定律所支配。我们既不是自由的,也不必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非决定论:并不是每一个事件都有原因。有些事件是自由的,人的决定可能就是如此。相容论:决定论是对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自由,也不意味着我们不必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 ⏱ 2023-04-26 09:00:49
  • 📌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无条件地支持决定论。他认为,决定论所基于的(普遍因果性)原理是一切人类经验的必然准则。人的行动也包含其中:人的一切出自经验性的品格和其他原因的行动都是按照自然秩序而被规定的;如果我们有可能把人的一切现象一直追索到底,那就绝不会有任何单独的人的行动是我们不能确定地预言的?

    • ⏱ 2023-04-26 09:01:37
  • 📌 欧陆哲学,特别是存在主义者已经以一种不同的方式接受了康德的建议。像康德一样,他们接受了(或至少不会拒斥)科学中的决定论。但他们坚持认为,即便决定论是对的,我们也必须总是把自己看作必然自由的能动者。当我们必须做决定时,所有关于我们决策的决定性因素的认识都不足以导致我们做出决定。因为我们在预测自己决定的同时,必须做出决定。让-保罗·萨特是近年来存在主义者的领军式人物,他最大限度地捍卫了康德关于人的自由的主张。在《存在与虚无》中,萨特主张,我们一直都是绝对自由的。这意味着(正如康德所坚持的那样),只要我们行动(萨特说我们一直都在行动),我们的决定和行动就不能被看作有任何原因。我们必须做出决定,没有任何信息和因果情形能够取代我们做这些决定的需要。当然,我们可以拒绝做决定,听天由命。但即使在这时,我们也是在做决定,用萨特经典的话说,就是“选择了不去选择”。他说,我们“注定是自由的”。意愿不是不可以考虑,但也仅仅是“考虑”而已。不论意愿有多强,只要我们的决心足够大,我们总能违背自己的意愿行事。假如一个挨饿的人正在为某种他所拥护的政治原因而参加绝食罢工,那么他可能就会拒绝食物。一个母亲可能会为自己的孩子拒绝挽救自己的生命。一个学生可能会为第二天的考试而放弃他最爱看的电视节目。无论是大是小,我们的每一个行动都是一项决定,而且我们的每一项决定都是自由的。即使我们没能遵守这项决定,或是发现自己“无法”做决定,我们也是有责任的。自由或责任无法逃避。事实上,对于萨特而言,自由始终是一次机会。

    • ⏱ 2023-04-26 09:03:47

好的生活

  • 📌 伊壁鸠鲁(前341-前270)是希腊人,他也许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哲学快乐主义者。他主张好的生活就是对快乐的爱,我们至今仍把那些终生追求快乐(美味佳肴、令人愉怏的假期等)的人称为伊壁鸠鲁主义者,但事实上,伊壁鸠鲁教导说并不是所有的快乐都是好的;他提倡简单的快乐、安宁和平静,提倡心灵的快乐和朋友间的友谊。

    • ⏱ 2023-04-26 09:06:10
  • 📌 许多人追求的不是成功,而是简朴甚或贫穷——从财产的负担中解脱出来。这种反应的极端表现是,我们总是在荒山野岭中的拓荒者或叛逆者中选择民间英雄;其温和表现是,那些希望回归乡间牧场或小社区中生活的人,大都成长在大城市并且接受过成功伦理的熏陶。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一种新的哲学。例如,基督教朴素的禁欲主义正是对罗马帝国时期颓废的成功伦理的反应(用禁欲主义来称呼这种朴素克己的生活非常恰当)。甚至早在基督教以前,大约与苏格拉底同时期的一群自称是“犬儒主义者”(Cynics)的哲学家就为类似的生活方式辩护过(“cynic”源自代表“狗”的希腊词)。

    • ⏱ 2023-04-26 09:08:49
  • 📌 许多哲学家(尤其是英国的伦理学家)主张,人的活动只是为了快乐,尼采反对这种主张,并且辛辣地讽刺说:“人类并不渴望快乐;只有英国人才这样。”尼采在其《权力意志》一书中主张,所有人最终需要的是权力:不是需要,也不是欲望——不,对权力的爱才是人类的恶魔。你可以给他们一切——健康、营养、住处,他们还是不快乐,因为那个恶魔坚持要求得到满足。你可以剥夺他们的一切而只满足这个恶魔;而后他们就几近陶醉了。

    • ⏱ 2023-04-27 08:46:10

利己主义对利他主义

  • 📌 心理利他主义主张,人们“天然地”为了彼此的利益而行动;而伦理利他主义则认为,人们应当铭记为彼此的利益而行动。当然,这是一条基本的道德陈述,它在所谓的“黄金规则”中得到了最好的概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然而,利他主义并不必然意味着自我牺牲,利他主义意味着(有意)为他人的利益而行动——但不必然违反自己的利益。因此,根据一个人的自我利益行动也并不必然都是自私——也就是违背或无视他人的利益而行动。
    • ⏱ 2023-04-27 08:51:14

义务论道德

  • 📌 义务论道德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十诫”,它仅仅为我们提供了一张义务的清单。这些指示被伊曼努尔·康德称为绝对命令——“命令”只是一个指示或诫律,“绝对”则意味着“无条件”。他们是绝对的或无条件的,因为它们不提供任何理由或条件,它们只是告诉我们什么是必须做的,什么一定不能做。原则本身的权威——或者它被给予我们所基于的权威——就是遵守它所需要的唯一理由。当然,遵守原则也许在实际情况中对我们有利,这甚至是我们社会稳定的前提。但义务论道德坚持认为,对我们来说,道德原则本身的地位就是它的正当理由,无论其后果是什么,无论我们可能找到什么样的个人原因,我们都只能遵守它。
    • ⏱ 2023-04-28 08:42:35

后果论理论

  • 📌 按照密尔、边沁以及其他大多数功利主义者的看法,道德的目的就在于使人们幸福,给予人们快乐,减轻人们的痛苦。为了计算任何行为和法律可能产生的快乐和痛苦,边沁甚至还提出了一套精确的“幸福计算法”。于是,如果我们要评价上一节中被康德认为是“不道德的”和“非理性的”从而应当拒斥的那些行为,我们就不会问“如果每个人都撒谎会是什么样子”,而要问“如果我在这种情况下撒谎会产生什么样的实际后果”。边沁实际上是用一种数量点数制把行为产生的利益全部加起来,再减去这一后果产生的痛苦,来看这一行为是否可取

    • ⏱ 2023-04-28 08:43:47
  • 📌 富人从这笔可观的收入中获得了如此之多的快乐,以至于这些快乐超过了其余的人所遭受的痛苦(他们甚至都没有觉察到这笔损失),在这些情况下,出于对道德和公平的考虑,我们肯定都同意应该放弃功利原则。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好处并不是唯一重要的考虑,康德所捍卫的道德关切也是存在的,它限制了功利,并且提供了一些不应当违反的规则,即便这些规则会使更多的人受苦而不是变得更好。密尔对功利原则的限制允许我们在“质”的观念中建立诸如公正、道德和美德之类的观念,即使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放弃边沁的数量计算法的简洁性。

    • ⏱ 2023-04-28 08:45:07

道德——相对的还是绝对的?

  • 📌 如果你周游世界(阅读小说和人类学书籍),那么你将会明显地看到人们信奉或曾经信奉着非常不同的道德和伦理体系。某种行为在一种文化中被认为是正确的,在另一种文化中却被认为是错误的。一个正在遭遇严重饥荒和人口过剩的社会也许会认为抛弃婴儿是可以容许的,虽然这些婴儿被抛弃后几乎必死无疑;而像我们所处的社会则会认为这种行为很可怕,并会用最严厉的道德措辞来谴责它。
    • ⏱ 2023-04-28 08:46:47

尼采和对道德的攻击

  • 📌 弗里德里希·尼釆向道德——更准确地说是犹太-基督教道德——发起了一次猛攻,自那以后,我们的社会就再没能完全康复。尼采抨击了“十诫”的权威,并且宣称“上帝死了”,从而使上帝的道德失去了其神圣的正当性、来源和约束力。尼釆指出,现代社会是一个“颓废的”、正在崩溃的社会,其道德权威无需继续捆绑在一个拒绝衰落和瓦解的造物主身上。至于理性,他指出,除了它人类生活中还有其他重要的东西,比如激情、对冒险的热爱、艺术创造性以及超越(大多数人倾向于接受的)理性原则的努力等。他认为纯粹的快乐和幸福也不是最重要的东西,在任何情况下,我们在生活中首要的目标都是他所谓的“权力”,不过我们最好把它理解为“自我表达”。按照尼采的看法,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创造,好的生活就是艺术家的生活。但他认为,这与我们现在所谓的道德是相互冲突的,道德使我们丧失创造性,力图使我们所有的人都变成一个样子,这有碍我们求新求异。

    • ⏱ 2023-04-28 08:48:42
  • 📌 尼采展望了一个比我们的社会更为动人也更为文明的社会,一个由富有活力的个人而不是由(按照他的最喜欢的比喻)一群绵羊所组成的社会。他将这个未来社会的成员称为“超人”。然而,要想为这种高级的文明扫清道路,首先就需要将占据统治地位的犹太-基督教道德的虚假的正当性清除掉

    • ⏱ 2023-04-28 08:50:08

道德与社会

  • 📌 然而,尽管我们也许能够设想这样一个社会,其中的每个人都富足而健康,人们互相尊重,各尽所需,没有犯罪,也没有贫困,但我们生活的世界却并非如此。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伟大的哲学家和社会思想家所梦想和描述的完美社会业已被称为乌托邦——它意味着“好地方”和“不存在”。
    • ⏱ 2023-04-28 08:52:50

该由谁来统治?——合法性问题

  • 📌 在一个尚武的社会里,他极有可能是最优秀的战士;在一个崇尚理智的社会里,他可能是最有智慧的学者;在金饯就是力量的社会里,统治者将是富人(富豪制);在一个依赖于某种专门技艺(比如对计算机的深入了解)的社会里,权力将取决于业绩和能力(精英制);在某些社会里,宗教居于统治地位,掌握权力的是那些最有势力的宗教人士(神权制;从字面上讲,是“由上帝来统治”);在某些社会里,统治者来源于社会中的最高等级或阶层,无论他生来就是如此,还是通过某种凭证——比如在享有盛誉的大学所获得的学位——而逐渐取得这种地位的(贵族制;从字面上讲,是“由最优秀的人统治”);在某些社会里,统治者是某个人(君主制);在另一些社会里,统治者是一小部分人(寡头制);而在像我们这样的社会里,至少从理论上说,统治是由毎个人所共享的(民主制)。
    • ⏱ 2023-04-28 08:54:17

什么是正义?

  • 📌 卡尔·马克思的著名主张——“从按劳分配到按需分配”就遭到了强烈的反对。这句话是对一种正义理论的总结,但需要注意的是,它并没有谈及人们的所得或是对所有物的权利,也没有主张人们的应得可以超出他们的需求。许多人愤怒于某个无能的花花公子只是因其辛劳一生的父亲把财物留给了这个废物,就过着奢糜的生活。然而大多数美国人还是会说,由于他的父亲有权根据自己的喜好处理所得,所以这个年轻人有权拥有这笔钱。但是这种权利在马克思主义的正义概念中却没有地位,因为满足人们的需要才是正义主要关注的东西。而美国人的正义感更多地集中在确保人们能够得到并保有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在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里,正义将要求剥夺花花公子的继承权,让他出去工作养活自己。他那笔非劳动所得会在需求者中进行分配;而在我们的社会里,即使我们认为那笔钱不是这个年轻人的应得,他也能设法保住它,因为正义要求一个人能够保有他有权得到的东西。
    • ⏱ 2023-04-28 08:58:01

平等的意义

  • 📌 正义再次以蒙住双眼的形象来表明,它并不重视在等级和特权上的个体差异,正义平等地看待所有人。至少从理论上说,同样的法律以同样的方式适用于所有人。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是丑陋的流浪汉还是电影明星,只要他们犯了同样的罪行,法官就有义务对他们施以同样的判决。只要两个人做同样的工作,就应当得到同样的报酬,至于是男人还是女人,是黑人还是白人,是高还是矮,这都无关紧要。事实上,“同工同酬”已被写入法律,因为它对我们的正义感和好的社会是如此重要。

    • ⏱ 2023-05-04 08:46:12
  • 📌 许多学者说,平等就意味着平等的机会。但是这也有问题。当我们试图强调人人平等的时候,便会碰到一个无法避免的事实:人们在能力和优势上生来就是不平等的,甚至是最激进、最具颠覆性的社会重组也得在很大程度上保留这一点。此外,我们从情感上认为人们应该因其所作所为而受到奖惩,而且也感到人们应该能够保有他们所拥有的东西,这两点都与平等的含义相冲突。因此,我们便退回到机会平等的观念。

    • ⏱ 2023-05-04 08:46:16
  • 📌 有些人同样可以争辩说,在一个复杂的企业中,以相同的头衔做相同工作的人发现他们拿着不同的薪水,这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平等的概念再次出来解救我们,因为正是在这个概念的力量之下,我们才被迫感到要保证同工同酬。

    • ⏱ 2023-05-04 08:47:57
  • 📌 但是有一种平等观念应当位居其他平等观念之前。它先于法律面前的平等,也比收入乃至机会的平等更为重要。这就是平等尊重的观念,即我们应以这样一种模糊而极有意义的观念来看待每一个人:他们和我们自己一样都是有情感和思想、希望和忧虑、激情和牵挂的人。与其说这是一种政治的甚或社会意义上的平等,不如说是为我们所深切感受到的个人意义上的平等。

    • ⏱ 2023-05-04 08:49:48

正义和社会契约的起源

  • 📌 我们似乎与国家——或者更恰当地说,是与我们社会中所有其他人——订立了某种契约,决定依照某些规定生活在一起,根据我们的充分计算,这些规定是符合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每个人的利益的。作为对我们服从规定的回报,其他所有人也会服从它们(否则就会被迫这样做)。只要想想交通规则,就能发现这种思想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应当存在这些一般性的规则,以及(大多数时候)遵守它们是多么符合我们的自身利益。

    • ⏱ 2023-05-04 08:50:32
  • 📌 当人们聚在一起形成社会之前存在的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聚在一起?关于前“自然状态”(即社会形成之前)的最著名的理论是由托马斯·霍布斯提出的,他认为在社会和正义形成之前,人类的生活是一场“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战争”,其结果是“污秽、野蛮而短暂的”。他主张人生而自私,在一个资源稀缺的世界上,要是没有法律和政府强迫我们行为规矩些,我们的确会自相残杀。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加入一个社会并赞同这种法律呢?因为我们每个人都非常害怕受到其他人的伤害和杀戮,为了回报我们承诺不去伤害他们,他们也不去伤害我们。这是一笔不坏的买卖。其含义显然是,人性大致相同,要是没有政府和法律,我们极有可能返回到那种野蛮的自相残杀的状况。在英国内战时期的著作里,霍布斯把内部纷争看作可能降临到一个社会身上的最大的恶。他认为,要避免这一点,唯一的办法是把权力赋予一个强有力的核心权威,要么是一个人,要么是一个集合体。根据这种观点,社会成员自愿地将权利让渡给统治力量;但霍布斯相信,为了保证和平,付出这种代价是值得的。

    • ⏱ 2023-05-04 08:51:40
  • 📌 另一种较为温和的社会契约理论得到了霍布斯的继承者约翰·洛克的捍卫。洛克认为在自然状态下,我们本质上都是勤苦工作的生物。我们努力地修造房屋,耕作土地,并由此声称对财产的所有权,这些财产里“渗透着我们的劳动”。但是自然状态下的所有权是很薄弱的。因为即使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工作赚得了所有权,但保护他所拥有的东西却是另外一回事。因此,为了维护我们辛苦赚来的财产,我们聚集在一起结成伴有法律和政府的社会。不用说,洛克的理论非常重视私有财产在正义和社会运作中的重要性

    • ⏱ 2023-05-04 08:51:59
  • 📌 还有一种更为温和的理论是让-雅克·卢梭所捍卫的,他把社会和正义(正如我们早先提到的)看作人民公意的表达。但是卢梭并不像霍布斯那样把自然状态看成一场野蛮的战争,也不首先把它看成是一个由勤苦工作的个人组成的世界。相反,卢梭想像了一个物资充足的世界,我们前社会状态的祖先采野果、睡山洞,轻而易举地就能活下来。他们互不干涉,即使他们对处于危难中的人们表示同情。卢梭认为,“自然人”比我们中的人多数人要更为幸福和健康。那为什么处于自然状态下的人们还要结成社会呢?卢梭认为,社会进化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种悲剧,它不仅是我们创造力的产物,而且也是我们容易轻信的产物。他说,我们天生善良快乐,但社会“败坏”了我们

    • ⏱ 2023-05-04 08:52:39

权利和自我的概念

  • 📌 自治论自由主义者倾向于强烈反对征税和大型政府,并且强烈支持所有类型的个人自由。对于自治论自由主义者来说,自我是非常独立的,人们通过拥有这种自由的所作所为建立起自我。

    • ⏱ 2023-05-04 08:55:45
  • 📌 自治论自由主义者强调不被干预的权利,而自由主义者则强调享有社会福利的权利(适当的住房,教育、食品、医疗保健、安全等)。自治论自由主义者强调最小和地方政府(“最好的政府是管得最少的政府),自由主义者则倾向于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去管理社会项目。对于自由主义者来说,自我是过一种得体生活的权利的载体,而保证这种权利正是社会的责任。

    • ⏱ 2023-05-04 08:56:03
  • 📌 共同体主义拒斥自由主义和自治论自由主义所强调的单方面的权利,而把重点转向了义务概念。这种观点认为,是义务而不是权利定义了公民(“要问的不是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是你能为国家做些什么”)。在共同体主义看来,自我有时成了社会的一种功能而不是独立的实体。比如黑格尔就攻击社会契约论的观点,因为这种理论声称存在着个体的自我,他们能够在使这种协定成为可能的社会产生之前就达成一种契约式的协定。他认为这是一派胡言。自我必须由社会来规定,社会之外的自我是不存在的。这种观点走向极端有时会导致极权主义(或者法西斯主义),即认为个体的自我根本就是不存在的,整体的自我是由国家来规定的,而且也是国家的属性(

    • ⏱ 2023-05-04 08:55:10

扩展哲学的“教规”

  • 📌 回顾前面的章节以及其中提到的哲学家,你可能已经注意到了,几乎所有被引述的作者都是白种男人(圣奥古斯丁和孔子属于极少数例外,但在大多数哲学讨论中,极少有人探究过奥古斯丁的非洲血统)。除了都是白种男人以外,这些人中的大多数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遵循着同一种哲学传统,这个传统发源于古希腊,并通过犹太-基督教神学和欧洲科学的兴起而得到发展。

    • ⏱ 2023-05-04 08:58:23
  • 📌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会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相似之处和哲学贡献,譬如中国儒家伦理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伦理之间的相似之处。再比如,欧洲哲学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世纪的阿拉伯、犹太和波斯哲学家对许多古希腊和罗马哲学的阐述和保存——在那段漫长的时期,这些哲学都是被西方传统禁止的,而就是这个西方传统,却在后来宣称这些哲学都是为它所独有的。然而在更多的情况下,我们所注意到的是我们自己的思维与其他思维之间的巨大差异。这些差异往往会大到甚至解释不清的地步。例如,中国的逻辑与我们在本书开始时所讨论的逻辑(主要源自亚里士多德)是如此之不冋,以至于即便只是试图把一种逻辑翻译成另一种,也注定会失败或导致误解。中国哲学在很大程度上使用的是类比和类比思维,而我们则会把这些东西称为隐喻式的比照,而不是一种讲求证据和推理的逻辑。

    • ⏱ 2023-05-04 09:00:42

超越“西方传统”

  • 📌 中文的模棱两可令人惊叹,这种特征受到了中国学者和哲学家的挚爱和赞美,却使得许多西方学者眉头紧锁,使得西方翻译者灰心丧气。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虽然这些文本是现成的,而且可以被轻而易举地添加到我们的阅读书目中,但这却并不意味着我们会理解它们或它们所属的那个世界。
    • ⏱ 2023-05-04 09:06:16

其他文化,其他哲学

  • 📌 非洲、中国以及南太平洋和南亚的许多岛国,宗教本身更少抽象,更为人性化。这并不是说这些宗教的神是以人类为中心的,而是说,他们的宗教和哲学中的最重要的成分在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中顶多扮演着非常次要的角色,那就是祖先的观念。在许多文化屮,一个人的祖先被认为仍然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对其产生着影响。例如在新几内亚,祖先是社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了每一个社群。在中国,宗族和社群的重要性压倒一切。世界两大宗教的领袖孔子和佛陀并没有像耶稣在基督教中那样被神化,经常有人指出(就像我们在第三章中指出的那样),世界上有些伟大的宗教不应被归为“有神论”。因此,世界上有些伟大的哲学所使用的概念,是与定义了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哲学的概念非常不同的。

    • ⏱ 2023-05-04 19:39:08
  • 📌 最古老的哲学文本(甚至比《旧约》还古老)可能诞生于公元前1500年左右的印度。那就是《梨俱吠陀》,一部反思世界的起源、本性以及诸神品性的著作。它是多部吠陀文献或圣书之―。古印度哲学与“印度教”密不对分,但严格地说,没有哪一套哲学或宗教可以被称为“印度教”(“印度”是一个阿拉伯词,它不是指宗教而是指一个地方,即“印度河以东”)。印度教指的是基于吠陀的种种信仰,它也与一种独特的社会制度——种姓制度密切相关,吠陀哲学使得这种制度合理化

    • ⏱ 2023-05-04 19:39:16
  • 📌 公元前6世纪左右,印度教催生了另外两大宗教。一个是由乔达摩·悉达多(“佛陀”,公元前566-前486)开创的佛教,另一个是由释迦牟尼的同时代人筏驮摩那开创的耆那教,一种完全致力于生活的圣洁和非暴力的宗教。这两位宗教的创始者都反对种姓制度,他们关注的都是人在世间的苦难以及应如何把自己从中逃脱或解放出来。佛教徒把这种逃脱称为觉悟和涅槃,印度教徒则把它称为解脱(Mukti),一种极乐状态。对所有这三种哲学来说,这种解脱都是通过正确的生活、仪式活动(如“瑜伽”)和沉思冥想来实现的。而神秘主义的深刻体验在这三种宗教中都占据着中心地位。把印度哲学(即使是其最古老的形式)仅仅看作神秘主义——西方哲学家往往喜欢以此为借口来忽视整个印度哲学——是大错特错的。

    • ⏱ 2023-05-04 19:41:13
  • 📌 佛教在早期分裂成了南北两个教派。其中南传佛教主要集中在印度境内或周边,它强调个人觉悟;而北传佛教则迅速传到了中国西藏地区、尼泊尔、中国内地、朝鲜、越南和日本(主要是作为禅在武士中流行)。北传佛教徒把同情摆在首要位置,强调对不幸的人的关注。那些已经觉悟的人应该“入世”去帮助他人。这样的人就是菩萨。菩萨觉悟时是不会进入涅槃状态的,他们会像佛陀一样,通过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洞察,而在世间极力帮助别人摆脱苦难。

    • ⏱ 2023-05-04 19:42:02
  • 📌 佛教徒最终抛弃了自我的观念。他们认为一切生命都是转瞬即逝的,实在就是一连串片刻的存在,根本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实体。正是幻觉诱使我们相信自己拥有一种持久的实在。一个人只不过是肉身、感觉、思想、气质和意识的短暂复合罢了,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背后的实体——自我或灵魂。被吠檀多信徒称为阿特曼的永恒的更大自我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无阿特曼”(anatman)或无我。认识到自我以及所欲求的东西的转瞬即逝,便是向觉悟和苦难的尽头迈了一步。与此相反,耆那教徒坚信,人乃至任何生灵都有自我和灵魂。正因如此,他们才如此坚决地尊重一切生命,因为他们相信——像许多印度教徒一样——人的灵魄可以在动物身上再生。耆那教徒把“不伤生”作为他们的第一准则,他们尊重生命的行为甚至到了避免踩死地上的小虫或偶然吸入飞虫的地步。

    • ⏱ 2023-05-04 19:43:51
  • 📌 孔子和老子确立了中国哲学的框架。他们都强调和谐是社会与个人的理想状态,也都坚持一种无所不包的或“整体的”人生概念,这种概念强调个人在一个更大背景中的位置。对于儒家和道家来说,个人品性的发展是人生的主要目标,但这里的个人并非指独立的个人:对于儒家来说,个人的就是社会的;而对于道家来说,人的生活应当顺应自然。不管他们关于自然与社会的相对重要性有怎样的分歧,中国的思想家对这一点的看法是一致的,那就是人的生活必须与一个更大意义上的“人”(而不仅仅是他个人)保持和谐。因此,当佛教早在公元前1世纪左右传入中国时,它可以找到一个自然的家,在那里它与儒家和道家进行了融合。

    • ⏱ 2023-05-04 19:55:24
  • 📌 所有这些信仰暗示了最为著名和恐怖的古代阿兹特克祭祀——拿大批的人做血腥的祭祀——背后的逻辑。类似地,玛雅的国王和王后会周期性地刺破自己的身体流出鲜血以产生宗教幻象。他们把适度的牺牲当作对通过牺牲自己来创世的众神的回报。对于阿兹特克人来说,牺牲则要小很多,主要是成批地杀掉社会中最健康的青年人和一些战俘。有资料显示,阿兹特克战士被西班牙侵略者打得惨败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牺牲了这么多最好的青年战士以供奉那些看似反对他们的众神。所以,哲学既可能赋予伟大文明以力量,又可能给它带来毁灭

    • ⏱ 2023-05-04 19:57:13

性别政治:女权主义哲学的兴起

  • 📌 现代女权主义政治哲学的一个转折点就是西蒙·德·波伏娃的《第二性》。波伏娃的著作对女性在我们这个社会中的体验做了开创性的分析,也在世界范围内激励女性对她们的社会和政治地位进行反思,并努力提髙这种地位。

    • ⏱ 2023-05-04 19:57:57
  • 📌 在对我们的两性关系的制度进行公正的考察之后,我们发现,从古至今,两性之间的状况……是一种支配与从属的关系。在我们的社会秩序中,基本上未被人们考察过的甚至常常得不到承认的(然而却被制度化的)是男人对女人的与生俱来的统治权。一种最巧妙的“内部殖民”在这种体制中得以实现……无论性支配在目前显得多么沉寂,它也许仍是我们文化中最普遍的意识形态、最基本的权力概念。这是因为我们的社会,像历史上所有其他的文明一样,是一个男权制社会。只要我们回想一下这样一个事实,一切就会变得一清二楚:我们的军事、工业、技术、大学、科学、政治机构、财政,总而言之,我们这个社会通往权力的一切途径,包括警察这一强制性权力,都完全掌握在男人手中。(凯特·米利特,《性别政治》,1970)

    • ⏱ 2023-05-04 20:00:09
  • 📌 近代哲学家笛卡儿宣称心灵是一种与身体相分离的实体,只有心灵才能确信是存在的,根据笛长儿的观点,身体是一种通过推理得知的分离的实体。但在最近的一些文章和书中,许多女权主义哲学家——特别是苏珊·波尔多和吉纳维芙·劳埃德——站在女权主义者的立场责备了像笛卡儿和柏拉图这样的哲学家,因为很难说心灵或推理能力就主要与阳性有关,而身体就主要与阴性有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笛卡儿和柏拉图的理论可以被理解成是在为男性凌驾于女性之上的权威作辩护。笛卡儿不仅在其形而上学中,而且也在其有关激情的理论中,把心灵或理性凌驾于所有与身体有关的事物上。由于笛卡儿和柏拉图是西方哲学传统中至关重要的哲学家,所以这些女权主义者把对女性的偏见,以及对所谓纯粹思维是更具阳性特征的优点的称颂部分归咎于他们在性能力方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男女两性的角色似乎已经在生物学的意义上被决定了,但男女之间的明显差别以及他(她)们的生物学角色应该怎样去理解——特别是生殖行为——却存在着大相径庭的观点

    • ⏱ 2023-05-05 08:53:36
  • 📌 这种把阳性与主动、阴性与被动联系起来的观点在亚里士多德之后仍然存在。它在基督教会和许多宗教的教义中都表现得很明显。我们在弗洛伊德有关男人和女人的理论以及许多其他关于人性的理论(比如古老的中国儒家传统)中也发现了这一点。许多女权主义者都对此表示反对——在哲学方面,亚里士多德受到了特别的查验。因为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为基督教神学和近代形而上学定下了基调,如果他关于女性和阴性的理解有误,那么这将导致严重的问题。在这些方面,就像在其他方面一样,他的观点统治了近两千年。直到现在,人们对其中的许多说法都深信不疑。

    • ⏱ 2023-05-05 08:49:43

黑人哲学的复兴

  • 📌 这里,我们无法把黑人思想家的所有贡献都讲述一遍。但从20世纪60年代起,有两个黑人思想家变得极有影响,这两个人就是马丁·路德·金和马尔科姆·X,所以把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他们身上也许是有益的。尽管这两个人彼此认识,并且毕生都致力于提高黑人在美国和世界的地位,但他们的政治哲学是非常不同的。
    • ⏱ 2023-05-05 08:54:12

欣赏悲剧

  • 📌 亚里士多德反对柏拉图将美视为一种超验的“形式”,就如同反对柏拉图一般意义的“形式”论一样。没错,使一件艺术品美的东西是它的形式,但这个形式是作品直观意义上的形式,没有必要假定超验的“形式”。亚里士多德的艺术哲学试图通过分析形式和结构来发现为什么有些艺术品动人有些不动人。

    • ⏱ 2023-05-05 08:58:15
  • 📌 为什么人们会花钱让自己在两个小时里吓得灵魂出窍?亚里士多德对此的回答引发了无尽的讨论和争论。他认为这类戏剧的功能是使我们(无论是演员还是观众)通过净化或“释放”我们的一些最乱人心神的情感来表达自己。通过在剧院(或电影院)感受惧怕和恶心,我们便“去除”或“纯洁”了这类感情。通过设身处地地面对虚构的情境并与剧中的主人公同喜同悲,我们削弱了那些感情对我们的控制,也减轻了我们的脆弱感。与此相反,柏拉图却认为诗歌(以及戏剧)会引发那些激情而不是释放它们,他之所以提议禁止某些类型的诗歌,原因也正在于此。两千多年以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重新捡起亚里士多德的净化概念,并对它加以现代的改造,使之成为心理分析理论的基础。

    • ⏱ 2023-05-05 08:59:00

关于品味的争论

  • 📌 大卫·休谟(1711-1776)认为每个人必须自行判断一件艺术品是否值得欣赏。换言之,艺术欣赏完全是一件主观的事情。你也许会上一门课去学习有过哪些艺术品,观赏那些艺术史上最伟大的杰作,了解它们产生的背景、蕴含的象征意义、制作技法以及它们作为艺术品的历史(谁是订件人,谁是收藏者,它们在各场战争中遭遇如何,诸如此类)。或者是上一门音乐史的课程,聆听你以前没有听过的音乐。但你是否喜欢它们却不是能够教授的,尽管你肯定会迫于压力去硬着头皮喜欢那些一般被认为“伟大的”或特别美的作品。

    • ⏱ 2023-05-05 09:01:11
  • 📌 以下是马拉·米勒关于日本春宫画的论述。在具有鲜明的色情意味的版画中,女性并非仅是男性欲望的被动对象。她们相当明显地呈现为主动的欲望主体。女性有时显出屈从的姿态,但更为常见的是站直或坐直着,或是和男性并躺着。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上位,他们可能相互交缠着,哪一方都不具有明显的主导性。在日本,西方色情画中特征性的姿势——例如女性仰面躺着,手枕在脑后,在观者眼前一览无余;或是在难以自制的狂乱中头向后抬起,仿佛脖颈折断了一般——直到日本与西方接触之后才出现。这些女人不仅主动,而且避免表现出极端的主导性或屈从感,但却让人心生渴望。她们主动地拥抱着男人,抚弄着他的生殖器。在狂喜中,她们的脚趾都扭曲了,不可能错认她们的快活。西方的色情物件中裸体所具有的全盘托出的意味在日本的例子中消失了。裸体在西方背景下是重要的,因为它是愿意展示给男性观者的信号。女性的裸体去除了社会阶层的标示,不仅表明她愿意接受男性的注视/幻想/行动,而且经常表明她的淫荡——除了女人是脆弱的以外,正是淫荡使她愿意这样做。而另一方面,裸体在日本却未必被视为脆弱的,也不一定是欲望的表现(在日本,裸体本身并不性感,公共澡池中裸体是司空见惯的)。对于日本男人来说,一个招惹欲望的女人是与之积极互动的主体,而不是投射幻想的对象。对于表现一个人的主体性来说,着装(样式的选择和搭配)、色彩以及与之相关的联想是至关重要的。

    • ⏱ 2023-05-05 20:01:21
  • 📌 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反对休谟将品味归结为内在于个人的。正如康德坚持认为心灵有着内在的结构,从而规定了知识(见第五章)和伦理(见第八章)的基本原理一样,他也坚信人的心灵具有内在的结构,正是这种结构确立了审美的可能性。不仅如此,使我们能够审美的并不是情感的反应,而是一种理智上的反应(正因如此,具有价当审美品味的是人而不是动物。一条狗可以判断出它的食物是可口还是难吃,但它却不能判断食物摆放得是否优雅)。情感反应与理行反应的区别在于,只有后者才是“无功利的”。倘若你因欣赏塞尚画的一盘水果而感到饿,想要吃一个水果,这并不是审美反应。审美反应是脱离这种“功利”的。由这种无功利的审美角度看来,真正与他人分享美的体验的可能性,是这种体验的一个本质部分

    • ⏱ 2023-05-05 09:01:55

写好哲学的规则

  • 📌 7.对于不可说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持沉默。维特根斯坦的写作非常分析化,他极力避免那些堂皇的隐喻。这些语句中的大多数似乎相当显然,但维特根斯坦从中推出的结论却不是显然的,它们能够给人以极大的启发。但你可以看到,这个轮廓(因此整部著作)是怎样一步步向前推进的,它从一个似乎完全无法反驳的陈述出发,一环扣一环地做出论证。

    • ⏱ 2023-05-05 20:02:15
  • 📌 许多学生似乎觉得由于自己在做哲学,所写的文章都是关于像“生活的意义”这样的“深奥”话题,所以就应该把文章写得特别夸张和难解。(尼采曾经这样评价他的某些同行:“他们把水搅混以使其显得更深。”)好的哲学就像好的新闻报道或小故事,是由简明扼要的、直截了当的句子组成的。除了少数几个专门术语,它应该使用25美分的词,而不是使用只有在词典中才能找到的3美元的词。把你所想要说的东西说清楚,以使你的读者用不着把时间花在猜测你的意思上。

    • ⏱ 2023-05-05 20:02:42
  • 📌 反犹主义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了犹太人。偏见不是知识不够的意见,而是一种完全自由选择的态度……反犹主义者当然不是害怕犹太人,而是害怕他自己,害怕他的良心、他的本能、他的责任,害怕孤独、变化、社会和这个世界;害怕除犹太人以外的一切东西……他是一个不愿向自己承认他的胆怯的懦夫……一个由于惧怕后果而不敢进行反抗的心怀不满的人,通过坚持反犹主义,他不仅采纳了一种意见,而且还把自己选择为人……他选择了一个听命于上司——他其实没有上司——的士兵的一切不负责任之处……犹太人只不过是一种掩饰罢了;在其他地方它还会是黑人、黄种人……总而言之,反犹主义就是害怕……(《反犹主义者和犹太人》,1946)

    • ⏱ 2023-05-06 08:49:55
  • 📌 论证是多种多样的,但好的论证无一例外是有说服力的。许多同学似乎认为,只要他们自己已经接受了某种立场,那么任何论证都是可行的。但要记住,即使手头上掌握着若干条好的论证,一则坏的论证也可能把读者的眼光从支持你转向反对你。

    • ⏱ 2023-05-06 08:50:36
  • 📌 休谟看来,如果我们关于“存在着一个外在世界”的陈述是有道理的,那么我们就必须能够证明它为真。我们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休谟说,只有两种方式:1.“存在着一个外在世界”这则陈述能否像一条数学陈述那样被证明?这个问题仅仅关乎语词吗?也许有些哲学家的确会说,“世界”这个词就已经意味着“外在”了。但外在世界是否存在仍然是个问题。休谟回答说,“不能”;外在世界的存在并不单单是“理性”的事情,它也不是定义或逻辑的事情,因为我们至少可以设想(我们已经这样做了)不存在一个外在世界意味着什么,比如我们是否正在做梦。2.“存在着一个外在世界”这则陈述能否通过诉诸经验而得到证明?你的第一反应也许是“当然可以”。但你必须问问自己:“通过什么样的经验?”有没有什么你醒的时候的经验是你在梦中不可能有的?你能否在自己身上对它们的区别进行检验?有些人认为,你可以通过捏自己来说明你是否在做梦,但毫无疑问的是,你也可能梦见你正在捏自己,而且可能梦见你会感到痛(你甚至可能梦见自己醒了,尽管与此同时你实际上仍在做梦)。因此,我们关于存在着一个外在世界的陈述不可能通过经验来证明。休谟的结论是,我们不可能知道我们到底是否在做梦,以及到底是否有一个外在世界存在。你也许会觉得这荒谬极了,其实他也这么认为,但他的论证是如此的紧凑和有说服力,以至于两百年之后的大哲学家伯特兰·罗索依然说:休谟的怀疑论结论……无论是要驳斥还是接受,都是同样困难的。这个结论对哲学家来说是一个挑战,依我之见,它仍未被完全解决(《西方哲学史》,1945)。

    • ⏱ 2023-05-06 08:51:43

间接风格

  • 📌 这里我们可以举两则简短的格言的例子。一则是德国警句家利希滕贝格的针对设计论证的评论:“幸亏上帝在猫皮上弄了一条窄缝,猫的眼睛才有地方放。”另一则是尼采对他的同时代人故意把文章写得很晦涩的评论:“他们把水搅混,以使其看上去更深。”好的格言都是非常短的,长度很少会超过一句。它们通常极为机巧,而且必须直抵问题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必须很明确。例如,克尔凯郭尔的格言“站着证明上帝的存在与跪倒感恩是非常不同的”攻击了整个神学史的核心。
    • ⏱ 2023-05-06 08:55:53

“非形式”谬误

  • 📌 循环论证另一种谬误虽然看起来像是论证,但实际上却是把要被论证的结论当成了前提。比如说,假定你主张人人都应当成为基督徒,理由是《圣经》是这样说的。这也许对你来说的确是结论性的,但如果你试图说服的对象不信仰基督,那么他也许同样不信《圣经》上的话。因此,诉诸《圣经》是一种对成为基督徒的循环论证。
    • ⏱ 2023-05-06 08:59:55

术语表

  • 📌 悲观主义(pessimism):认为生活是不快乐的,而且也没有最终的目标。宽泛地说,悲观主义者是料想事情最终会最糟的人。康德(他根本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的追随者,19世纪的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是历史上的悲观主义者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 ⏱ 2023-05-06 09:01:20
  • 📌 辩证法(dialectic):一种被黑格尔和马克思大加使用的哲学方法,在辩证法中,矛盾之间互相对抗以达到真理。辩证法的起源可以在古希腊哲学中找到。

    • ⏱ 2023-05-06 09:01:51
  • 📌 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20世纪的一种哲学运动,在法德两国通过海德格尔、萨特和其他一些哲学家的著作而展开。它的基本主题是人的自由和责任、既定规则的缺乏以及我们需要对自己的行动负责。

    • ⏱ 2023-05-06 09:02:23
  • 📌 法西斯主义(fascism):认为国家有权控制个人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原因在于国家是最重要的,个人只居次要地位(有时也称极权主义)。

    • ⏱ 2023-05-06 09:02:42
  • 📌 目的论(teleology):认为一切现象都有一种目的、结果或目标(源自希腊词telos,意思是“目的”)。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是一种目的论,意思是说,他相信宇宙本身——因此还有它所包含的万事万物——是按照目的活动的,它们都可以根据目标来解释。目的论的宇宙观(或者对任何具体现象的目的论观点)试图用目的,而不是用因果或起源来解释一切。

    • ⏱ 2023-05-06 09:03:47
  • 📌 设计论证(证明上帝的存在)[argument from design(for God’s existence)]:一种试图“证明”上帝存在的论证,它把上帝存在的原因归之于自然的复杂微妙和“设计”。这种论证的根据是,宇宙被设计得如此完美,所以它必定有一个设计者。最常见的一个类比是,我们在海滩上发现了一个复杂的机械(比如说一块表),由此我们推断必定有一个智慧的存在物创造了它。

    • ⏱ 2023-05-06 09:04:45
  • 📌 唯理论(rationalism):这种哲学的特点是:相信理性特别是直观能够认识独立于经验的实在。大陆唯理论通常是指笛卡儿、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这三位伟大的欧洲哲学家。

    • ⏱ 2023-05-06 09:05:19
  • 📌 唯物论(materialism):一种认为只有物质及物质的属性存在的形而上学观点。那些看似非物质的实体其实就是物体;比如说,讨论精力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讨论身体的潜能;讨论心灵,就是简略地讨论行为;讨论观念,就是以一种误导的方式讨论对象之间的各种结构和相互关系;数本身并不存在,而只是代表着对象的集合的集合(比如八个东西的所有集合的集合就是数8)。在现代的科学文化中,唯物论一直是一种强有力的世界观。它也是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中最常见的观点。

    • ⏱ 2023-05-06 09:06:14
  • 📌 形而上学(metaphysics):最简单地说,就是对最基本的(或“第一”)原理的研究。从传统上说,它研究的是终极实在或所谓的“存在”。通俗地说,任何一种抽象的或晦涩的思考都叫形而上学。今天的大多数哲学家会把形而上学定义为对科学和人类生活的那些最一般概念的研究,例如实在、存在、自由、上帝、灵魂、行动、心灵。

    • ⏱ 2023-05-06 09:06:44

译后记

  • 📌 时下,如果我们问一个普通的学生哲学是研究什么的,那么他很可能会回答说,哲学可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据说是研究世界观、方法论的。而至于什么是世界观、方法论,他往往并没有清楚的看法,而可能会说无非就是唯心主义是坏的,唯物主义是好的,辩证法是最科学的云云。这就是目前我们所开设的政治课以及平日里一些人云亦云的说法对学生所产生的误导,因为许多人都是从与政治有关的材料上第一次邂逅了哲学。

    • ⏱ 2023-05-06 09:08:14
  • 📌 政治课上所讲的内容并非完全与哲学不相干,但如果我们只知道那些内容,那么当我们阅读一本正规的哲学著作时,便很可能对书中的内容感到完全陌生。而当我们翻开一本正统的西方哲学史时,它所讲的内容好像也与我们在政治课上学到的说法大相径庭。那么,哲学到底是讲什么的?空洞地下定义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最稳妥的办法就是看看哲学书上到底谈的是什么问题。其实,许多人并不是不想了解哲学,但面对着冠以“哲学”之名的浩如烟海的书籍,人们往往感到无所适从。目前市面上所能见到的相关读物要么是非常专业的晦涩难懂的专著,让人望而生畏;要么是一些快餐读物,把哲学庸俗化、简单化;再就是一些空洞无物、夸夸其谈的“伪哲学”,使人对哲学的本意产生误解。他们最缺少的,或许也是最愿意读的,可能首先是一本较为浅显的、颇具吸引力和启发性的哲学入门著作,它不仅能让自己乐于读下去,而且讲的还是正规的哲学,不会产生什么误导。

    • ⏱ 2023-05-06 09:09:20

读书笔记

怀疑论

划线评论

  • 📌 一个是“外部的”(物理世界),一个是“内部的”(我们的经验世界)。即使我们不在这里经验这个物理世界,它可能也会继续存在下去;但根据这个假设,我们经验到的世界也是同一个,即便我们只是梦到它,甚至是像莱布尼茨所说的,我们每个人都只是一个心灵,他由上帝安排好了在特定的时间具有特定的体验,就好像有一个物理世界“外在”于我们一样。 ^225207353-7HGhCmN7V
    • 💭 牛批的想法,外在的世界独立于我们
    • ⏱ 2023-04-23 09:05:18

合理性

划线评论

  • 📌 你也许会把“地球是平的”、“地球是静止的”、“地球由水组成的”等说法看成错误的。用我们今天所接受的信念体系来衡量,这些说法当然是不合理的。但如果你生活在较早的时代,比如生活在古希腊,那么这些说法非但不是错误的,而且是完全合理的。在他们的信念体系背景之下,你现在所相信的东西才是彻头彻尾不合理的。这并不意味着相信你周围所有人相信的东西就总是合理的,不相信就是不合理的,因为也可能每一个人的信念都是不合理的,它们都是基于坏的理由、偏见或者迷信,缺乏证据,而且拒绝认真加以思考。但这并不总是或通常不是实情。在前面这个例子中,我们能够设想希腊人有最好的理由相信他们对地球的看法。因此,合理性并不要求为真,而只要求一个人能够随心所欲地、最大限度地利用他所掌握的所有信息和“理由”。 ^225207353-7HHNwtxZb
    • 💭 合理性并不要求为真,而只要求一个人能够随心所欲地、最大限度地利用他所掌握的所有信息和“理由”。
    • ⏱ 2023-04-24 08:59:07

好的生活

划线评论

  • 📌 某种虚拟的发明(它基于康乃尔的心理学家詹姆士·奥兹的研究)。它是一个装有电极和医疗设备的箱子,箱中的人被挤紧安全带,打开电极,他就会体验到一波又一波持续的感官快乐。箱中的装备可以满足这个人的任何生物需要,只要他不想出来,就可以永远住在箱子里。唯一的障碍在于:一旦进入箱子,你就永远不想或者不会被迫从里面出来。这里有绝对快乐的生活,但你将不得不为此而放弃你的雄心壮志和你的朋友,放弃运动、阅读、性爱、美食和电视。当然,仅仅在箱中呆上几个月后,你的身体就会发生变形,人显得苍白无力,就和一个包装好的圆汉堡包差不多,但你对此毫不在乎,因为你将过上完全快乐的生活 ^225207353-7HKQGoUYL
    • 💭 美丽新世界
    • ⏱ 2023-04-26 09:07:23

本书评论

读完了,打赏休息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