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你多久能学会6秒钟的韩团舞蹈
- 📌 优于平均效应: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的能力、人格特质等优于同龄人的平均水平。这节课开始后,我先给学生介绍了优于平均效应。一项研究表明,100万名高中生给自己的领导能力打分,7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能力高出平均水平,60%的学生认为自己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可以排到前10%;
- ⏱ 2024-10-05 20:52:07
流畅性效应的3种错觉
📌 流畅性效应的3种错觉我们的大脑能轻松处理的事情会导致过度自信,这就是流畅性效应,它在我们身上有各种形式的体现。流畅性效应:我们的大脑能轻松处理的事情会导致过度自信。
- ⏱ 2024-10-05 20:52:50
📌 看20遍杰克逊跳太空步,却不练习一遍,最后跳起来只会跟那些只看过一遍视频的人一样。人们总会有种错觉,看到别人毫不费力地展示一项绝活后,觉得自己也能照猫画虎。
- ⏱ 2024-10-05 20:53:14
📌 TED演讲也很好地说明了我们是如何被流畅性引入歧途的。这些演讲一般时长18分钟左右,这意味着演讲者的演讲稿只有6~8页。鉴于演讲者都是各自领域的专家,人们可能会觉得准备这么短的一段发言易如反掌,或许有些演讲者只是即兴发挥。然而,TED指南表明,演讲者通常要花费几周到几个月的时间来准备。演讲指导为这种风格的演讲提供的建议更具体:台上一分钟演讲需要台下至少一个小时的排练。换句话说,每分钟演讲要演练大约60次。这近20个小时只是排练的时间,还没算上为这6~8页的演讲稿选取内容花费的数小时、数天乃至数周,而决定哪些内容不讲更为关键。
- ⏱ 2024-10-05 20:53:46
📌 研究人员研究了股票的名称是否会影响人们对其市场表现的预测。[插图]结果是会影响,这其中也体现了流畅性效应。一开始,研究人员编了一些股票名称,有些名称朗朗上口(如Flinks、Tanley),有些比较拗口(如Ulymnius、Queown)。在没有其他信息的前提下,参与者断定名称好读(流畅)的股票会升值,名称拗口(不流畅)的股票会下
- ⏱ 2024-10-05 20:55:17
📌 研究人员还研究了真实的股票名称,比如南太平洋铁路公司(Southern Pacific Rail Corp)和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Guangshen Railway Co.),追踪这些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价格变化。他们发现,名称好读的股票比名称难读的表现好。他们分别买进10只名称流畅的股票和10只名称不流畅的股票,对比两组股票交易1天、1周、6个月和1年的收益,结果发现,名称流畅的那组收益比不流畅那组分别多出113美元、119美元、277美元和333美元。读到这儿,有人可能会认为,这不过是因为股票投资者对名称不流畅的股票感到陌生。因此,在上述研究的最后阶段,研究人员把目光投向3个字母的股票交易代码,研究代码的可读性。卡尔拍卖服务公司的股票代码KAR能拼读,而惠普公司的股票代码HPQ就没法拼读。结果是,代码可拼读的公司股票表现比代码不能拼读的股票要好得多,无论是在纽约证券交易所还是在美国证券交易所都是如此。股票代码的相对流畅性显然与公司业务无关,投资者却对那些代码像单词一样可流畅拼读的公司寄予厚望。
- ⏱ 2024-10-05 20:56:02
对我们有利的启发式,有时也会有害
- 📌 由于市场上一只股票的名称而高估其价值,你可能会输掉全部身家。
- ⏱ 2024-10-05 21:02:40
尝试去做,打破流畅性效应
📌 尝试去做,这种方法看似很简单,但令人意外的是,很少有人真正去尝试。有些人认为在脑子里把流程过一遍,不用动手去做,就算尝试了。想象自己跳K-pop舞蹈,想象自己给客户做展示,反而会强化流畅性效应:在大脑中模拟这个过程时,一切都流畅顺利,这又助长了你的过度自信。你必须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下演讲稿,再动用舌头和声带大声读出来;你要用自己的双手、双腿和臀部跳出每个舞蹈动作
- ⏱ 2024-10-06 20:51:17
📌 我们总会夸大自己的知识量,觉得自己知道得多,实际上知道的并没有多少。研究表明,一个人说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后,即便没有听众,过度自信也会减少。[插图]在这项研究中,参与者首先要给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打分,认为自己对马桶、缝纫机、直升机等事物的运作过程了解多少。满分7分,即“对运作过程了如指掌”;最低1分,即“完全不了解”。你会给自己打多少分呢?我们对这些事物都不陌生,也见过它们流畅工作。虽然不能自己动手做一个,但我们多少知道其工作原理和用途,尤其是冲马桶,我们最熟悉。研究发现,参与者自我评分的平均分居中,在4分上下。虽然这看上去有些保守,却恰恰表现出了流畅性效应引发的过度自信。
- ⏱ 2024-10-06 20:51:42
📌 减少过度自信能缓和政治两极化。[插图]很多人对堕胎、社会福利和气候变化等社会议题持有鲜明的态度,实际上他们对这些问题知之甚少,而且在被迫解释它们的时候才意识到这一点。
- ⏱ 2024-10-06 20:52:46
📌 在研究接近尾声时,参与者要再度评价自己对每个政策持有的立场。结果显示,过度自信一旦减少,他们就会变得更谦卑。知识错觉越不牢固,人们就越不会走向极端。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对相反观点的看法依然很尖锐。让他们自己解释,这样就够了。正因如此,社会需要持不同观点的人相互展开对话。我们往往会被与自己观点相同的人吸引。待在这样的信息茧房里,我们不会讨论自己所支持的政策的影响,因为同一战壕里的人都知道。只有在被迫向持不同观点的人解释自己所持立场之时,我们才会意识到自己的知识漏洞和论证缺陷,并着手改善。
- ⏱ 2024-10-06 20:53:24
给自己留出多一半的时间
📌 规划谬误:人们常常会低估完成一项任务所需的时间和精力,这便是规划谬误。人们常常会低估完成一项任务所需的时间和精力,导致错过交稿日期、超出预算或任务没结束就耗尽了精力。规划谬误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悉尼歌剧院工程。最初该工程的预算是700万澳元,最终花费了1.02亿澳元,这还是削减后的支出;工程时间也比最初预计的多了10年。丹佛国际机场的建设超预算20亿美元,超时16个月。有些人认为,这引发了许多跟机场有关的阴谋论。其中一个说法是丹佛机场的建设时间之所以这么长,是因为建造了一个巨大的秘密地下掩体,亿万富翁和政治家在世界末日到来时可以在这里避难。当然,也有人说跟外星人有关。这些阴谋论传播甚广,丹佛机场甚至成了一座阴谋博物馆。
- ⏱ 2024-10-06 20:54:01
📌 二是流畅性效应。规划谬误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由流畅性效应引发的过度自信
- ⏱ 2024-10-06 20:54:22
📌 若想避免规划谬误,制订步骤详尽的计划似乎是个不错的主意
- ⏱ 2024-10-06 20:54:37
📌 把一项任务细化为可操作的具体步骤,为每一步设定截止日期,这是规划的重要工作,当手头的任务比节日购物更复杂时更是如此。另有研究表明,把一项任务分成若干子任务,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规划谬误。分解任务能让人们认识到事情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不过,我们还要注意,过于详尽的计划依然会引起流畅性效应,放大个体的控制感,加剧规划谬误。
- ⏱ 2024-10-06 20:54:59
避免盲目乐观
- 📌 现实的乐观主义是指,你知道杯子里还有半杯水,或者相信黑暗尽头有光明。盲目乐观是指,你看不到杯子里只有一半的水,或者根本不承认自己身处黑暗
- ⏱ 2024-10-09 22:57:55
沃森的2-4-6实验
- 📌 他找到了关键,不符合他之前提出的假设。他思考了一会儿,说:“‘5,4,3’呢?”我摇摇头,这组数字不符合规律。此时,迈克尔越发谨慎,小心地问:“规律是以任意值递增的数字?”我说:“对,就是这个!”
- ⏱ 2024-10-09 23:00:21
证实性偏差,人们总是会证实已经相信的观点
📌 沃森是伦敦大学学院的认知心理学家。1960年,他设计了著名的2-4-6实验,首次通过实验证明了他称之为证实性偏差的现象,即人们倾向于证实自己已经相信的观点。在那个年代,几乎所有研究推理的心理学家都认为,人是有逻辑的理性动物。在人们看来,创造了“证实性偏差”这一术语的心理学家也不例外,沃森本人却要推翻这个普遍观点
- ⏱ 2024-10-09 23:01:57
📌 信息,任何与其观点相冲突的信息都会被忽略,而一致的信息则会被高估。在沃森的第一次实验中,只有大约1/5的参与者第一次就找到了规律,没有验证错误规律。这么简单的问题,却有那么多人找不到答案,这让沃森感到震惊
- ⏱ 2024-10-09 23:02:24
📌 每天多喝一升水,无论是波兰泉水、斐济水、达萨尼[插图],还是便宜得多的直饮水,都能让你的肌肤更有光泽,让你重回年轻态。依云水广告的受众如果没有考虑到其他可能性,就成了证实性偏差的受害者,认为只有喝依云水才能变年轻。
- ⏱ 2024-10-09 23:03:25
📌 快迟到或者没耐心的时候,你会反复按关门键,直到电梯门关上。接下来,你就会深吸一口气,为节省了宝贵的几秒钟而心满意足。可是你怎么知道电梯门关上是因为你反复按关门键呢?你可能会说,你就是知道,因为每次按下关门键,电梯门就会关上。然而,你也清楚,就算不按关门键,电梯门也会关上,因为这早就设定好了。你怎么知道电梯门关上是因为电梯的定时装置还是你按下关门键呢?
- ⏱ 2024-10-09 23:03:41
📌 美国国家电梯行业协会执行董事卡伦·佩纳菲尔(Karen Penafiel)表示,电梯门打开时间没到规定时长,按电梯关门键也没用。从现在开始,在百无聊赖地等待电梯门关上的时候,你可以通过耐心地思考证实性偏差的陷阱来消磨时间。
- ⏱ 2024-10-09 23:04:08
📌 吓得我儿子想搬回之前的家。我在一个喷瓶里装上水,跟他说这是一瓶驱赶怪兽喷雾。我带他去每个房间,让他喷一下。从那以后,他再也没在房子里看见过怪兽。
- ⏱ 2024-10-09 23:07:44
📌 古时候到19世纪末,西方治疗师一直信奉这一点。据推测,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就是死于放血疗法,医生为了治疗他的喉部感染,抽出了1.7升血。整整两个红酒瓶的血!
- ⏱ 2024-10-09 23:08:18
证实性偏差的负面影响
📌 证实性偏差完全能够解释这种假性抑郁。得知自己在基因上易患抑郁症之后,参与者一定会在记忆里搜寻自己情绪低落的时刻,以证实他们的“基因测试结果”。他们可能会想到失眠到凌晨两点的那个晚上,提不起精神去上班的那个早晨,还有在地铁上反复思考生命意义的那段时间。这些确凿的证据让他们坚信,在过去的两周里自己比实际情况更糟。
- ⏱ 2024-10-09 23:11:36
📌 证实性偏差很容易让我们形成不切实际的、夸张的自我认知。我们一旦觉得自己抑郁了,言谈举止就会像个抑郁症患者,对未来的预期非常悲观,逃避一切有趣的活动——任何人都会因此抑郁
- ⏱ 2024-10-09 23:12:42
为什么会有证实性偏差
- 📌 起搞清楚是只有这个森林有美味的浆果,还是其他森林也有同样美味甚至更好吃的浆果,享受在一个森林中找到的美味浆果更能让人快乐。证实性偏差可能是“满意即可”这种心理需求的副产品,让我们在存在无限可能的世界里感到满意即停止追寻。这样做能让我们更快乐,更适应这个世界。
- ⏱ 2024-10-09 23:14:47
验证多种可能性,对抗证实性偏差
📌 为了避免证实性偏差,我们应当为两种截然相反的可能性寻找证据。这种方法可以应用到很多地方:“我内向吗?”“我外向吗?”“我不适合搞科研?”“我适合搞科研?”“狗比猫好?”“猫比狗好?”这些问题的先后顺序会影响答案吗?会影响。前一个问题的答案会影响后一个问题的答案。这是我们在下一章要讨论的内容。现在,我们只需记住一点,即两种可能性都要验证。
- ⏱ 2024-10-09 23:16:54
📌 计算机科学家马克斯·霍金斯(Max Hawkins)曾在谷歌工作,他想知道完全不可预测的生活是什么样子。霍金斯开发了一个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会从谷歌商家列表中随机选取他所在城市的一个地点,然后用优步叫车把他送到那儿,而霍金斯自己根本不知道目的地是哪儿。该应用程序带他去的第一个地方是精神科急救中心,一个他从未想过要去的地方。霍金斯一下子就迷上了这种活动。他开始随机发掘花店、杂货店和酒吧,都是他以前根本不知道的地方,彼时他认为自己的生活已经很好了,从未想过还有别的选择。后来,霍金斯又拓展了该应用程序的功能,让其随机选择Facebook上发布的公开活动,活动的地理位置和时间范围是他事先设定好的。该应用程序选择的每一个活动他都参加了,包括和俄罗斯人一起喝白俄罗斯鸡尾酒,学习双人瑜伽,还在一位素未谋面的退休心理学教授举办的派对上待了5个小时。
- ⏱ 2024-10-09 23:18:20
📌 去最喜欢的餐厅吃饭或者点外卖的时候,从菜单上随机选择一道菜,你可能会发现一道令人惊喜的新菜,当然也有可能是最不喜欢的菜。你可以换一条上班路线,别再沿着老路走。和朋友逛街时,让朋友帮你挑衣服,这样你就不会再买一件灰色毛衣或蓝色衬衫。早餐试试羊排和沙拉配牛奶,晚餐吃麦片和蛋卷配红酒。生活确实充满了无限可能,远远超过可见世界与不可见世界中的原子数量。无限可能等着你去发现。
- ⏱ 2024-10-09 23:18:55
📌 心理学第一课1.人们总是会去寻找与他们观点相一致的信息,来证实自己已经相信的观点,这就是证实性偏差。2.我们可以同时设想两种截然相反的可能性,并寻找证据去验证,以此来对抗证实性偏差。
- ⏱ 2024-10-09 23:19:01
第3章 为什么你认为的“罪魁祸首”很可能是无辜的
- 📌 为了便于展开讨论,我们假设有人发明了一台时光机。此人回到过去阻止了威尔逊患流感,《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惩罚因此没有那么严厉,并足以遏制纳粹掌权。即便我们能够开展上述实验,也不能马上就把威尔逊患流感认定为引发大屠杀的唯一原因。一些其他原因也有可能引发大屠杀。假如德国于1919年在本国发现了大油田呢?假如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胜了呢?又或者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没有被刺杀,第一次世界大战根本没发生呢?虽然所有这些以及其他无数可能性都有可能阻止大屠杀,但我们不应该将大屠杀仅仅归咎于德国缺乏石油的国情、协约国的胜利或者斐迪南大公遇刺。
- ⏱ 2024-10-09 23:20:06
导致归因谬误的原因
📌 一些历史学家坚持认为,威尔逊患流感确实导致了大屠杀。当然,我们也不会随意认定一个原因。几乎没人会说是1897年萨摩亚(Samoa)[插图]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但我们都认同希特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元凶之一。正因为在对事件归因的过程中使用了相似的线索,我们可以就哪些原因更合理、更可信达成一致。
- ⏱ 2024-10-09 23:20:31
📌 例如,我们会预设体型大的鸟儿能
- ⏱ 2024-10-09 23:21:41
📌 发出响亮的叫声。如果听见响亮的叫声,却发现这声音来自一只小鸟,我们会惊讶不已,赶紧把这个现象记录下来,与所有朋友分享。
- ⏱ 2024-10-09 23:21:47
📌 民间偏方里有很多例子都证明了过度依赖相似性可能毫无效果。人们一度相信狐狸的肺可以治愈哮喘这种肺部疾病。落基山牡蛎其实是油炸公牛睾丸,曾被误认为可以保持男性睾丸健康,促进男性激素分泌。
- ⏱ 2024-10-10 07:31:46
📌 现在依然有人不相信,2020年全球疫情暴发的时候,一些人无所畏惧,拒绝佩戴口罩,无视所有合情合理的医学建议,照旧举办大型聚会。如果新型冠状病毒长得像《权力的游戏》里的异鬼或者《行尸走肉》里的僵尸,那么公共卫生管理也许会容易得多。
- ⏱ 2024-10-10 07:31:58
📌 级联效应:由一个动作影响系统而导致一系列意外事件发生的效应。
我举这些例子是提醒各位注意相似性这一启发式的局限性。有时,微小的原因也能带来巨大影响。比如,我们可能认为一次作弊伤害不大,但作弊行为会产生级联效应,以不可预知的方式影响其他人。反过来说,我们也可能低估微笑或询问他人状况这些小小善举的作用。不要忘了,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能让人开心一整天,甚至有可能改变他人的一生。- ⏱ 2024-10-10 07:32:13
📌 我们总是倾向于认为,如果某人为了成功付出了许多努力,那这个人就没什么天赋。上高中和大学时,我身边有很多令人讨厌的同学在考试前总会装作不怎么学习,以便让自己看起来聪明一些。据说莫扎特的遗孀烧掉了他90%的早期曲稿,让人以为他在脑子里就把曲子写好,从而将他打造成天才。当然,没人能否认莫扎特的音乐才华,不管他的作品是不是在脑子里就成形了。如果这个传闻属实,那他的遗孀真是个精明的公关人员。米开朗琪罗则这么评价自己创作的西斯廷教堂穹顶壁画:“如果人们知道我为此付出了多少心血,就不会称我为天才。”
- ⏱ 2024-10-10 07:32:49
📌 研究表明,当获得短期金钱奖励时,人们的表现会变好;当奖励被取消后,他们的生产力就会降低到比以前更低的水平。这很可能是因为在获得奖励时,他们会把成果归功于奖励,而忽视自己之前就拥有的内在动力。因此,当奖励被取消后,他们的内在动力就会比以前小。
- ⏱ 2024-10-10 07:33:02
📌 当然,不是所有的必要条件都是原因。比如,生火需要氧气,但没人会认为氧气是加利福尼亚州山火频发的罪魁祸首。一个人必须出生才会死去。假如玛丽莲·梦露没出生,她就不会死,但梦露出生并不构成她神秘死亡的原因。除了必要性这一启发式,我们还需要后文介绍的其他线索作为补充,才能从事情发生的众多必要条件中找到真正原因。其实,这一章所介绍的线索都互为补充。
- ⏱ 2024-10-10 07:36:39
📌 某天突然听到救护车鸣笛,你就会认为是鸣笛让你感受到了压力。反之,如果你住在医院附近,又不常背痛,你就会觉得压力是由背痛导致的。
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不同的人对同一事件的归因往往大相径庭,因为每个人对正常和反常的认定标准不同。比如,小林在面试过程中很紧张。通常情况下,她冷静又自信,那么在她看来,面试官的暴躁脾气就是自己紧张的原因。而对面试官来说,他见过许多面试者,所以面试的各种场面对他来说稀松平常。小林看上去比其他候选人更紧张,面试官便会认定是她的个性所致。- ⏱ 2024-10-10 07:37:10
📌 2018年美国每100人持有枪支的数量是120.5支,居世界首位。这一数字是第二名也门的2倍多,是加拿大的4倍。从这些统计数据来看,美国在枪支方面明显有些反常。因此,纵观全球,相比于枪手个人的性格问题,美国的枪支泛滥应该为枪击案负更多责任。
- ⏱ 2024-10-10 07:40:08
📌 人们所持视角不同,针对同一事件会归纳出不同原因。某些人的归因在我们看来是如此荒谬,这时就有必要试着从他们的角度去看这个世界。他们的归因可能是错的,但至少我们能够明白他们是怎么得出错误结论的。我们说不定会重新审视自己的视角。
- ⏱ 2024-10-10 07:40:19
📌 阿耶莎拥有A公司的股票,她打算将它们卖掉,购入B公司的股票,后来也确实这么做了。B公司股票大跌,阿耶莎损失了1万美元。碧妮塔则一直持有B公司股票(也就是阿耶莎后来购入股票的那家公司)。她曾考虑转投A公司,最终还是继续持有B公司的股票。虽然碧妮塔也损失了1万美元,但不难想象,主动换投股票的阿耶莎会比什么都没做的碧妮塔感觉更糟。即便结果相同,人们总会归因于采取行动而非按兵不动,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我们之所以会归因于采取行动而不是按兵不动,是因为在考虑所有可能性时,相比于后悔没有做出行动,我们更容易想到希望自己没有采取的某项具体行动。在很多情况下,即便我们想做些什么,也不清楚能否改变结果。- ⏱ 2024-10-10 22:58:16
📌 另一个例子是不参与投票。不参与投票的人可能觉得没什么不好,但这样一来有些候选人就失去了选票,如果他们当选,有可能改变很多人的生活。按兵不动并不总是比糟糕的行动强,有时候两者一样糟糕
- ⏱ 2024-10-10 23:00:27
📌 假设老大和老二两个人分别抛硬币,如果都是字或都是花,每人赢得1000美元。如果两人抛出的不一样,两人都输。老大决定先抛,是字;老二接着抛,天哪,是花,1000美元没了。谁的错?几乎所有人都会说是老二。老大和老二谁应该更内疚?大多数人又说是老二。如果我是老二,我会恼羞成怒。如果我是老大,我会大发雷霆,并向老二索要500美元,以作为老二对造成损失的补偿。然而,把损失算到老二头上很可笑。我们可以说老大没抛出花也有责任。更合理的说法是两人都没有责任。抛硬币具有随机性,没人能决定让硬币某一面朝上,而且两次抛硬币互不影响。我们总是习惯归因于发生时间更近的事件,即便在时间顺序根本不重要的情况下
- ⏱ 2024-10-10 23:02:48
📌 文下班回家,因为交通事故堵在路上。最后到家的时候,他发现妻子心脏病发作,已经来不及施救。显然,这让史蒂文悲痛欲绝。不过,他回家晚是因为堵车,这是他无法控制的,所以他会悲伤,但不会内疚。现在换一个不同的场景。和上述情况一样,史蒂文回家太晚没能救回自己的妻子,但这次是因为顺路去商店买啤酒。那他可能会一辈子为妻子的死而自责,反复问自己:“如果我没去买啤酒,她是不是就不会死?”
- ⏱ 2024-10-10 23:04:44
📌 受害者自责这种现象从社会学和文化角度有无数种解释。就归因过程来说,他们之所以会自责,是因为他们想象自己没做什么事比想象施害者没害人更容易。幸存者可能会想:“我要是没喝那么多酒就好了”“那时候我要是没笑,是不是就不会被伤害”。在他们看来,这些行为是可控的,而他们很难改变施害者。因此,受害者会自责,即便施害者才是过错方。
- ⏱ 2024-10-10 23:05:11
自我抽离,从旁观者的角度看问题
📌 最难回答的一个问题应该是“为什么会是我”。当一个人遇到一系列倒霉事的时候,这个问题自然而然就冒了出来。这会让人反复思考同一个问题,并引出更多问题:“为什么会发生在我身上?”“为什么我无法融入?”“我为什么会为此烦心?”“我为什么走不出去?”一直为这些很可能没有答案的问题寻找答案,我们会感觉越来越糟。
- ⏱ 2024-10-10 23:10:35
📌 她在临床心理学领域的开创性研究表明,反刍式思考会导致抑郁
- ⏱ 2024-10-10 23:10:45
📌 如果通过了一场很难的考试或者谈成了一笔交易,我们不会因为思考事情进展顺利的原因而失眠。相反,当事情失败的时候,我们会心情低落,并纠结于事情为什么会变得如此糟糕。实际上,长期处在婚姻失败、经济窘迫、工作不顺利等压力下的人,往往会更频繁地进行反刍式思考。原因很简单,人们在处理问题时会
- ⏱ 2024-10-10 23:11:28
📌 着通过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来解决问题,防止以后再犯错。这样做让人觉得自己在积累经验。遗憾的是,有研究表明,反刍式思考实际上妨碍了我们有效解决问题。[插图]原因可能是我们之前讨论过的证实性偏差。我们情绪低落的时候会反复回忆那些让我们产生这种情绪的事情。当你处于对自己没有信心的状态时,你就很难高效地解决问题。反刍式思考无法帮助我们找到对策或原因,只会让我们陷入对未来的不确定、焦虑和绝望之中,还会进一步把我们拖入酗酒和进食障碍的旋涡。应对极端难题或近乎无解的问题,一种有效的方法是远离问题情境。在进行反刍式思考的时候,我们会让自己沉浸在问题情境中。比如,当你试图找出悲剧事件发生的原因时,你可能会反复重温那段悲伤的经历。显然,这会再度激发你所有的负面情绪。如此沉浸于悲伤之中,你很难去解决问题,只是在这样的视角下不断消耗自己的情绪。相反,自我抽离才真正有用。即便问题只发生在自己身上,你也可以试着退后一步,从旁观者的角度看待问题
- ⏱ 2024-10-10 23:12:12
📌 一个红球向黄球滚去,碰到黄球后,黄球开始移动。我们不是看到了红球导致黄球移动吗?18世纪的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说过,即便我们亲眼看见了因果发生,也不能保证是这件事情导致那件事情。黄球可能是被红球之外的某种力量推动,甚至可能是自己移动的,你看到的因果关系只是假象。
- ⏱ 2024-10-12 23:42:38
第4章 “吸烟有害健康”的字样和令人反感的图片,哪一个让你印象更深刻
📌 澳大利亚,政府规定烟草外包装上的警示标志必须配上图片,比如一个早产儿的照片,其手臂像木棍一样纤细,皱皱的鼻子上插着氧气管,或者一张恶心的绿色牙齿的照片,旁边有口腔癌和喉癌风险的文字警告。有科学证据显示,这种令人不安的图片能起作用。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发起的“吸烟者的建议”禁烟运动则侧重对证人证言的宣传。一名吸烟者因喉癌接受了全喉切除术,只能通过电子发声器说话。另一名吸烟者展示了自己胸口的斑驳疤痕,那是心血管手术留下的印记。有一名吸烟者则因口腔癌被切除了半个下巴。这场运动让美国人的戒烟率提升了12%。[插图] 2020年3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最终规定,烟草外包装上必须有健康警示,还要配以写实的图片,以展示吸烟对健康的负面影响。
- ⏱ 2024-10-13 00:06:03
📌 理智告诉我们,常用社交媒体的好友发的那些精心处理过的照片,那些美不胜收的度假胜地和精美食物,不过是刻意展示的生活片段,而非日复一日的常态。然而,看着那碧蓝的游泳池、香奈儿包配上热带风味饮品,还有朋友灿烂的笑脸,你很难想象他们和其他人一样,也缺乏安全感,也会因某事而愤怒,有时还会患上肠易激综合征。
- ⏱ 2024-10-13 00:06:33
理解数据的3个关键概念
📌 大数定律大数定律:数据越多越好,指导人们从有限的观察结果中得出结论。大数定律是一个重要原则,指导我们从有限的观察结果中得出结论。简单来说就是数据越多越好。比如,我们去一家新餐厅吃饭,吃过5次比吃过1次更有把握说这家餐厅的菜好吃。
- ⏱ 2024-10-13 07:53:47
📌 一组参与者收到的信的内容选自救助儿童会网站上的真实信息,比如“马拉维的食物短缺波及300多万儿童。400万安哥拉人背井离乡,占该国总人口的1/3”。这组参与者平均捐款1.17美元。另一组参与者收到的信里没有统计数据,而是一张照片,上面是一个名叫洛奇亚的7岁小女孩,她来自马里这个正面临严重饥荒的国家。该组平均捐款2.83美元,是前一组的2倍多。研究人员对此的解读是,相比于看到包含数百万个例子的数据的参与者,只看到一个事例的参与者更相信非洲南部的粮食危机。这就违反了大数定律。
- ⏱ 2024-10-13 00:07:53
📌 了解具体事例的作用或许会让人理智一些,但并没有提升救助儿童会获得的捐款总额。再抽象一点,知晓可识别受害者效应的荒谬之处并不能提升大数据的影响力。因此,救助儿童会这样的机构会在其网站和筹款会上既公布统计数据,又讲述故事,还会配上可爱孩子的照片,这或许是最好的方法。
- ⏱ 2024-10-13 07:54:37
📌 均值回归:股票价格无论高于还是低于价值均值,都会以很高的概率向价值均值回归的趋势。
- ⏱ 2024-10-13 00:09:03
📌 得95分的那个人不太可能再那么幸运了。上次成功避开95道题的正确答案的人,这次也不太可能还那么倒霉。因此,上一轮最幸运的那个人的分数会下降,而最倒霉的那个人的分数会上升。这跟学生的知识、进取心、焦虑程度毫无关系,纯粹是均值回归这一统计学现象,即第一次测试中的最高分会在第二次测试中向平均值靠拢。
- ⏱ 2024-10-13 00:10:13
📌 如果忽视均值回归,我们就会做出不准确的归因,进而导致回归谬误。比如,我们会认为运动员在成名之后变得骄傲或懒惰,进而成绩下降,而实际原因是均值回归。相反的情况也会出现,我们会错误地归功于某人。比如,一位教师想出新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想要提升上次考试成绩垫底的学生的成绩。学生的分数提升了,老师会认为是自己的教学方法起了作用。其实,分数提升也可能是均值回归现象,第一次考砸了的学生可能是因为受到一些不可控因素的干扰,比如那天不开心,或者考试的题目在他们掌握的知识范围之外。这些干扰因素在随后的考试中再次出现的概率非常小。因此,学生分数提升的真正原因可能会让老师失望,那不过是均值回归现象。
- ⏱ 2024-10-13 07:10:29
📌 回归谬误也会出现在工作面试中。此时,本章讨论的具体事例的危害就出现了。企业会在面对面的面试之后做出人事聘任的决定。最终进入面试的为数不多的应聘者已经达到了某一标准,所以他们的水平都差不多。这也就意味着,不可控因素能够决定最终的人事聘任。在面试过程中,对应聘者有利或不利的因素有很多,而且不可控。面试官可能因为在开车上班的路上听到的早间新闻而心情不悦。我还听说过有个应聘者穿的鞋子不成对,因为她赶着出门,随便套上了两只放在一起的鞋子,她在整个面试过程中一定感到很不自在。一个应聘者可能碰巧穿了一件蓝色衬衫,这种颜色刚好是面试官喜欢的。一位音乐家面试时演奏的曲子,刚好是她过去一年反复练习的那一首。
- ⏱ 2024-10-13 07:16:44
📌 一个在面试过程中表现出色的人,入职后的表现可能不尽如人意。想想均值回归,这种落差在某种程度上在我们的意料之中。
- ⏱ 2024-10-13 07:11:21
📌 如果你正在经历一场又一场面试,可能会希望面试官读到这一章,这样你就可以带上简历和熟知你的人写的推荐信去参加面试了。你能做的不只是希望,还可以积极地避免成为他人所犯的回归谬误的受害者,具体来说就是增加你的样本量。世界上总会有不可控因素,如果你应聘尽可能多的工作,这些不可控因素就极有可能相互抵消,你获得工作的概率就会提升,你的真实才能和经验就能获得赏识。
那我们怎么避免自己出现回归谬误?比如,面试官应该怎么做?如果可能,最直接的方式是根据简历来评估应聘者。这听起来有些离谱,但我认识的一个人的确是这么做的,那个人就是最终录取我的耶鲁大学遴选委员会主席,他告诉我,他根本不信面试那套。为了应付长达30分钟的面试,我不得不围绕自己的教学理念和研究计划自问自答。我最终获得了耶鲁大学的工作。这里不像别处那样按照传统进行为期两天的面试,所以我心甘情愿地选择了它。
不过,在决定聘用一个人之前,要先看看这个人的言行举止,所以不面试可能不行。简历和推荐信看起来没有人情味,传递的信息不够直观。我们可能会认为,如果亲眼看到本人,哪怕只是一小会儿,就能做出更好的决定。问题是,一旦这么做,我们就很难摆脱单一印象的过度影响。其实,我们心里也有数。很少有人会在和他人第一次约会后就决定和对方结婚。我们只需记住均值回归现象,不要让自己受到某人某一次的出色表现的震撼,或者看不惯应聘者穿的鞋子。走入婚姻之前,我们会和对方多次约会,同样,我们要依据大数定律从多角度观察应聘者。在不同的情境下观察应聘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不管怎么说,这总比选错人的成本要低,也更简单。- ⏱ 2024-10-13 07:18:41
📌 贝叶斯定理除大数定律、均值回归外,第三个能够让我们变得更理性的统计学概念是贝叶斯定理。我们还是从一个例子开始。贝叶斯定理:贝叶斯提出的关于随机事件A和B的条件概率(或边缘概率)的一则定理,以P(A|B)表示在B发生的情况下A发生的可能性(概率)。
- ⏱ 2024-10-13 07:29:42
📌 为什么这种种族定性行为无效呢?有人为这种行为辩护,认为不可能搜查所有人,而且发动袭击的就是中东恐怖分子。然而,从概率的角度来说,针对美国穆斯林的种族定性行为根本站不住脚。若想理解其原因,我们要搞清楚概率论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具体说来就是贝叶斯定理。假设有一个东西,我们只知道它是一只考拉。既然是只考拉,那它是动物的可能性有多大?这很简单,是100%。现在,反过来想,假设还有一个东西,我们只知道它是一种动物。那么它是考拉的概率有多大呢?肯定不是100%。
- ⏱ 2024-10-13 07:30:31
📌 太好了!你已经理解了所谓的条件概率。这个概念和它的名字一样好理解,就是假设B事件是真的,以此为条件或事实基础,A事件为真的概率。现在,我们已经确定,在B条件下A的概率和在A条件下B的概率是不一样的。这个有关考拉的例子简单明了,背后的逻辑适用于所有条件概率。不过,人们常常会混淆在B条件下A的概率和在A条件下B的概率。我们来看一项揭示条件概率混淆现象的研究,研究内容是如何看待乳房X光检查结果。假定有位女士患有乳腺癌,我们将患乳腺癌称为A事件。我们知道,这位女士的乳房X光检查有很大概率会显示她的乳房有肿块。我们把乳房X光检查观察到肿块称为B事件。那么A(患乳腺癌)条件下的B(乳房X光检查有肿块)的概率很高。因此,人们会认为,一个女人只要乳房X光检查有肿块(B),就很可能患乳腺癌(A),而不管事实是否如此。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仅从患乳腺癌(A)的条件下乳房X光检查有肿块(B)的概率很高,无法推断出乳房X光检查有肿块(B)条件下患乳腺癌(A)的概率也很高。
- ⏱ 2024-10-13 07:31:32
📌 18世纪中叶,他推导出贝叶斯公式。关于贝叶斯为何会对概率论产生兴趣有很多传说,我最喜欢的那个说他是为了反对哲学家大卫·休谟的奇迹论。
- ⏱ 2024-10-13 07:32:04
📌 在看了3部由汤姆·汉克斯(Tom Hanks)主演的优秀影片之后,你可能会认为他主演的所有电影都很棒。你又看了第4部,这一部很糟糕。(汉克斯先生,对不住了,这里只是做个假设。我是您的忠实粉丝!)新证据的出现迫使你改变原本的想法。贝叶斯定理此时就能发挥作用,让你的想法变得更理性。该定理能够推导出,在获得新的数据后,如何调整对原有信念的信任程度。难怪它会成为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的理论基石
- ⏱ 2024-10-13 07:44:03
📌 除了《圣经》的描述,人类历史上没有人死而复生的记录,而且目睹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后复活的人并不多。贝叶斯没有公开发表任何反对休谟的言论,按照现代哲学家和数学家的做法,他可能是运用自己的公式展开辩论的。[插图]如果人们相信耶稣复活的概率P(A)很高,那么在有目击证人的条件下,耶稣真的复活的概率P(A | B)也会很高,前提是这些证人的证词和乳房X光检查一样真实可信。换句话说,耶稣复活的奇迹真实发生的主张并不违反概率论的理性原则。当然,如果有人认为耶稣并非弥赛亚,即P(A)很低,那么休谟的观点是正确且理智的。
- ⏱ 2024-10-13 07:45:52
📌 从“如果有恐怖袭击,即为穆斯林所为”,倒过来推论“如果一个人是穆斯林,这个人
- ⏱ 2024-10-13 07:46:54
📌 就是恐怖分子”。这就像把“如果某物是考拉,那它一定是动物”等同于“如果某物是动物,那它就是考拉”,十分荒谬。
- ⏱ 2024-10-13 07:47:00
📌 有人可能会反驳说,就算两者不能画等号,一种动物是考拉的概率也比非动物是考拉的概率高得多。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推断:一名穆斯林是恐怖分子的概率高于一名非穆斯林是恐怖分子的概率,所以种族定性在统计学上是合理的,对吧?
- ⏱ 2024-10-13 07:47:20
📌 在这段时间内,受极端穆斯林影响而制造致人死亡的袭击的恐怖分子总数少于23个,从报
- ⏱ 2024-10-13 07:48:18
📌 告的数据来看,应该是16个。在一些读者看来,这一数字让人难以置信,毕竟他们还清楚地记得奥兰多夜店枪击案,以及加利福尼亚州圣贝纳迪诺大规模枪击案的惨状。这些都已经被统计在内。如果你还是觉得没统计全,那就是生动例子的另一个效应,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插图]称之为“可获得性启发式”,即人们判断事件发生频率的依据是想起这件事的容易程度。
- ⏱ 2024-10-13 07:48:25
📌 熊熊燃烧的双子塔和本·拉登的面孔已经刻在我们心里,再加上对条件概率的误解,我们产生了荒谬至极的偏见,而这伤害了无辜的人
- ⏱ 2024-10-13 07:49:02
充分挖掘具体事例的潜力
📌 一种X射线疗法带来了一线希望。如果X射线能一下子对准肿瘤,并且强度足够大,就可以消灭肿瘤。遗憾的是,健康组织接触到高强度的射线后也会受损。低强度的射线对健康组织无害,但也无法消灭肿瘤。你会用哪种方式消灭肿瘤,同时不让健康组织受损?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办,也不用担心。这是个难题,不是智力测试。我给个提示,想想我之前举的例子——本章开头那位将军攻打独裁者的城堡的故事。答案呼之欲出,即从不同角度射出X射线,最后汇聚到肿瘤上。
- ⏱ 2024-10-13 07:50:35
📌 事例的影响力很大,大到人们往往只记得无关的细节,比如故事中有位将军、有座城堡,却忘记了故事背后抽象的汇聚原则。发现这一问题之后,研究人员尝试各种方法帮助学生主动复习从事例中学到的基本原则。最有效的方法是用不同的故事来说明同一个原则。比如,你刚通过将军攻打城堡和医生治疗肿瘤的故事学到了汇聚原则,面对下一个需要用汇聚原则来解决的问题,你就更有可能借鉴之前的事例。
- ⏱ 2024-10-13 07:51:59
📌 换句话说,若想通过讲故事说明一个道理,想让自己的观点更容易被人记住,就要将其融入不同的故事,还要把这些故事讲出来。
- ⏱ 2024-10-13 07:52:17
人们为什么更看重负面信息
📌 负面偏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更看重负面信息,无论是挑商品还是看人,都是如此。众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更看重负面信息而非正面信息,无论是挑选商品还是看人,都是如此
- ⏱ 2024-10-13 11:14:03
📌 消极事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大过积极事件。[插图]性虐待等童年创伤带来的伤害会持续一生,引起抑郁、性功能障碍等问题,还致使受害者无法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即使开心的事情比糟糕的事情多得多,受伤害的经历也很难被童年的其他好事抵消。负面偏差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大,我们甚至会因此做出极不理智的决定。比如,我们不会接受一个只知道缺点的选项,但如果从正面描述这个选项,我们就会欣然接受。因此,我们会选择准点率88%的航班,而不是延误率12%的航班。我们会认为有效避孕率95%的避孕套比有5%的概率失效的避孕套要好
- ⏱ 2024-10-13 11:14:35
📌 我们可能会认为,如果有商家设置这样的消费陷阱,自己不会上当,不会觉得两种牛肉饼有差别。然而,事实正好相反。研究人员把牛肉饼煎熟,让参与者品尝。[插图]他们没有说明牛肉是全熟还是半熟,是加了盐还是加了胡椒,只告诉参与者一个关键信息,即每个人吃到嘴里的是用同样的方式烹调的同一种牛肉,唯一的区别是牛肉上的标签:一半的参与者得知自己吃的是“75%瘦肉”的牛肉饼,另一半参与者则吃的是“25%肥肉”的牛肉饼。这就使结果完全不同。品尝到“75%瘦肉”的牛肉饼的参与者觉得吃到嘴里的汉堡不油腻、有嚼劲,味道和口感都很好,而品尝“25%肥肉”的那组则评价很差。
- ⏱ 2024-10-13 11:15:38
📌 具体来说,近80%的“招生官”偏好各科分数更均衡的那个学生。
- ⏱ 2024-10-13 22:26:18
📌 损失厌恶: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这反映了人们的风险态度并不是一致的,当涉及的是收益时,人们表现为风险厌恶;当涉及的是损失时,人们则表现为风险偏好。
- ⏱ 2024-10-13 22:27:08
📌 如果你烘干衣服后在烘干机里发现了100美元,你会觉得很开心,用积极——消极情绪量表来测量你的情绪,情绪数值增加了37。那么口袋里掉了100美元,情绪数值就应该减少37。然而,卡尼曼和特沃斯基指出,丢失100美元和得到100美元,我们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我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 ⏱ 2024-10-13 22:28:08
📌 只有赢输比至少达到2.5∶1(花朝上赢250美元,字朝上输100美元)时,大多数人才愿意参与游戏。这就是损失厌恶。损失带来的影响比收益大得多。相比于积极的影响,人们更看重消极的影响。
- ⏱ 2024-10-13 22:28:59
📌 另一个销售人员的销售策略更高明,她反其道而行之。她先介绍售价30000美元的顶级配置,然后说,如果不需要能救命的X功能,售价降至28500美元;如果不需要便于侧方位停车的Y功能,售价就是28000美元。这个销售人员从损失功能的角度介绍车子,触发了你的损失厌恶机制
- ⏱ 2024-10-13 22:29:57
📌 研究人员要确保,无论身处正面框架还是负面框架,参与研究的教师根据给定学生成绩水平获得的净收入是一样的。研究人员要衡量,奖金发放时间的不同是否会对教师产生不同的激励效果,是否会对学生成绩产生不同的影响。也就是说,哪一种老师能提升学生的成绩,是想要赢得奖金的老师,还是不想失去奖金的老师?或者两种都可以,还是两种都不行?在正面框架下,激励计划基本上没有效果。此类激励计划的失败不是第一次了,在纽约开展的一项研究也得到这样的结果。年末奖金不足以激励教师,至少这项研究设置的奖金额度无法激励教师。相反,在负面框架下,学生的分数提高了足足10个百分点。看来,不想放弃到手的奖金对教师是强有力的激励。然而,两种框架唯一的区别就是奖金发放时间。
- ⏱ 2024-10-13 22:31:45
📌 我没有这么做,可能是因为给了别人钱之后再要回来不礼貌,甚至有些残忍。我不可能先给理发师小费,理完发后对发型不满意再把小费要回来。想想芝加哥高地的公立学校里那些处于负面框架的教师,只要学生的考试成绩不理想,他们就会倍感压力。他们会时刻担心自己要退回奖金。教师本就挣得不多,所以那4000美元奖金很可能被用来支付生活开销或购买必需品
- ⏱ 2024-10-13 22:34:23
📌 他们也不想从中获利,而且马克杯和巧克力棒即便再次出售,价格也不高。然而,他们一旦拥有了马克杯,交换就意味着失去这个杯子,换作巧克力棒亦然。人们本能地厌恶失去自己拥有的东西,即便只是短暂拥有它。
- ⏱ 2024-10-13 22:35:56
为什么会有负面偏差
📌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对大多数人来说,不是每次损失都直接威胁生命。然而,负面偏差依然有用,它会把我们的注意力吸引到需要处理的事情上。
- ⏱ 2024-10-15 09:08:23
📌 父母身上有一种固有的负面偏差,他们总会回应孩子发出的负面信号,比如哭泣、排泄物的颜色或气味异常。父母之所以夜不能寐,不是因为孩子可爱的笑脸或软嫩的皮肤,而是因为他们的啼哭或呕吐。这是人们为了养育后代而进化出来的负面偏差。
- ⏱ 2024-10-15 09:08:15
从正面思考问题,对抗负面偏差
📌 负面偏差最明显的危害是导致我们做出错误选择。我们可能仅仅因为几十条好评后面有几条差评,就错过了可能改变人生的一本书。我们还可能因为太担心损失一些钱,而错失了一次期望值颇为可观的投资机会。
- ⏱ 2024-10-15 09:08:35
📌 框架效应:由呈现方式不同而导致的决策上的不同。
框架效应的影响很大,有时关乎生死。当肺癌患者得知做手术有90%的生存概率时,超过80%的患者会选择做手术。当得知有10%的死亡概率时,只有一半的患者选择做手术。显然,医生应该向患者描述好坏两方面,避免正面偏差或负面偏差影响患者的决定。- ⏱ 2024-10-15 09:08:53
📌 人们在寻找不给某人监护权的理由时更看重不利条件,忽略有利条件。决定给某人监护权时,人们会看重有利条件,忽视不利条件。
- ⏱ 2024-10-15 09:09:15
📌 后来,我读了近藤麻理惠的那本畅销书《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她是专业整理师,而不是心理学家,但没有人比她更了解损失厌恶。为了克服对损失的恐惧,她要我们把所有东西都拿出来,衣架上的衣服、抽屉里的零碎物品、鞋架上的鞋子通通丢在地板上。我们把它们拿出来,就不再拥有它们。不再产生禀赋效应,也没什么好失去的。因此,我们的决定变成选择留下哪些物品,负面框架变成正面框架。我们得以从物品的价值来评价它,而不用害怕失去它。我用近藤麻理惠的方法整理衣柜,假装从那一堆衣物中挑选一件购买,做决定就简单多了。我绝不会再买小一号的短裙,也不会再买宽肩外套,即使这种风格可能在10年后又开始流行。
- ⏱ 2024-10-15 09:10:15
带偏差的解读无处不在
📌 所以我回答说:“它是黄色的,所以被叫作黄灯。”儿子说:“它不是黄色的,是橙色的。”我耐心地纠正他,同时暗自琢磨,是不是我丈夫没告诉我他是色盲,悄悄地把这个特征传给了下一代。儿子坚持说:“妈妈,你看呀。”为了证明他错了,我在下一个路口黄灯亮起的时候停下车来观察。我看到的是一个橙色的信号灯。虽然它不是成熟的橙子的颜色,但毫无疑问它的颜色更接近橙子而不是柠檬的。你们自己去看看就知道了。后来我发现,黄灯的颜色是故意设为橙色的,这样能见度最好。在正式文件中,黄灯的准确名称是琥珀灯,英国也用这个名称。好吧,那为什么我从小到大都认为它是黄灯呢?我感觉自己一直被蒙在鼓里。我父母说那是黄灯,我自己也一直这么叫。小的时候,我会自觉地用红色、绿色和柠檬黄的蜡笔画信号灯。最恐怖的是,如果不是儿子纠正我,我真的以为黄灯是柠檬黄色
- ⏱ 2024-10-15 09:12:02
📌 抑郁症患者最容易带着偏差解读现实,然后伤害自己。假设埃拉给朋友莱斯发信息:“周五晚上你准备干什么?”4分钟后,信息显示已读,但莱斯没有回复。2个小时过去了,莱斯还是没有回复,可能的原因有很多:莱斯刚看完信息就参加了一场特别无聊的会议,以至于忘了回复;他刚读完信息,手机就掉到面汤里;一只鸟在他头上拉屎,他一直忙着用抗菌洗发液洗头。具体情况不得而知,但一直怀疑自身价值的埃拉会认为莱斯不想和她做朋友了。
- ⏱ 2024-10-15 09:13:19
承认偏差是认知的一部分更有利于对抗偏差
📌 我们还清楚,如果想和某些家庭成员继续保持联系,就不要在感恩节晚餐时谈论政治。
- ⏱ 2024-10-15 09:18:48
📌 我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是生物学博士,她有一套自认为完备的理论支持mRNA疫苗会让接种者的基因受到不可逆的损伤,这当然大错特错。即便如此,她女儿还是接种了疫苗,因为她女儿就读的大学规定不接种疫苗就不能返校。这说明,即便人们的观点大相径庭,统一的政策依然能保护公共健康。
- ⏱ 2024-10-15 09:21:01
📌 越聪明的人越容易带有偏差,因为他们总有办法反驳与自己观点相左的事实。
- ⏱ 2024-10-15 09:21:22
第7章 我画得这么好,为什么你还是猜不出我画了什么
- 📌 我和丈夫那时已经结婚15年,又都是心理学教授。人们经常问我们是不是能看穿别人的心思,我们的答案是不能。要说心理学教会了我们什么,那就是大多数人对自己的想法过度自信,从未考虑过别人怎么想。
- ⏱ 2024-10-15 09:22:53
我们的沟通能力有多糟糕
📌 我们通过社交媒体、信息或邮件发出的玩笑话,其中一半可能会被当作一本正经的言论,而我们严肃的表达有一半可能会被认为是开玩笑,这可太吓人了。
- ⏱ 2024-10-15 09:24:09
📌 当对方问出:“沙拉怎么样?”他可能是说:“你不觉得这沙拉难吃吗?”他也可能是说:“我做的沙拉这么好吃,你怎么没反应?”当然,他还有可能就是在问沙拉味道如何。与反话不一样,这些句子想表达的意思没法通过统一的语调来传递
- ⏱ 2024-10-15 21:17:07
知识的诅咒
📌 我们是下意识地、自动地这么做的,自然认为别人也会像我们一样看待某事,即便那人不知道我们已知的东西。
- ⏱ 2024-10-15 21:17:26
📌 就是知识的诅咒,一旦知道某事,你就很难站在不知道此事的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即便你是个成年人。
- ⏱ 2024-10-15 21:18:25
📌 实际上,知识渊博的聪明人不一定能成为好老师或好教练,这多少也跟知识的诅咒有关。我曾听一些学生抱怨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课程,虽然非常精彩,但完全听不懂。我以前有个学生师从一位多次获得格莱美奖的小提琴大师。我问她,大师教得怎么样,她委婉地回答:“他天生就会拉小提琴。”
- ⏱ 2024-10-15 21:20:24
忘了考虑他人的立场
📌 人类和开屏的孔雀一样,想通过带普拉达标牌的手包、带皇冠标志的劳力士手表、鲜红色蝶翼门的法拉利等奢侈品向别人炫耀自己的地位。
- ⏱ 2024-10-15 21:20:49
📌 另一组参与者与上一组来自同一个圈子,因此两组人的品位和价值观差不多。他们被随机选中回答另一个问题,即更想和哪个人交朋友。这组参与者给出的答案刚好相反,他们会选择戴普通手表而不是戴劳力士的人,穿普通T恤而不是穿高档衬衫的人,开大众高尔夫而不是开宝马的人。
- ⏱ 2024-10-15 21:21:27
📌 忠于集体,与集体保持一致,这是集体主义文化推崇的做法,有时甚至会牺牲隐私和个人权利。疫情暴发的时候,几乎所有韩国人都按照政府的规定佩戴口罩,商业场所暂停营业。人们进入商店、餐厅、夜店、KTV等高风险场所都要扫描二维码。如果发现聚集性病例,进入上述场所的人都会收到通知并接受核酸检测。在美国这种崇尚个人主义的社会,这种统一管理根本不可能实现。
- ⏱ 2024-10-15 21:22:33
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感受
📌 研究人员指出,在某种程度上,知道如何撒谎是一项重要的社交技能
- ⏱ 2024-10-15 21:24:06
📌 撒谎和欺骗的前提是理解他人的想法,精神异常者和正常人的心理认知能力几乎一样。也就是说,精神异常者善于理解他人的想法,预测他人的思路,所以他们能够操控他人。不过,精神异常者缺乏情绪能力,忽视他人的感受,因此冷酷无情,没有同情心。
- ⏱ 2024-10-15 21:24:44
仅依靠换位思考行不通
📌 3名研究人员合作开展24项实验,最终证明,人们无法通过换位思考加深对他人想法或感受的理解。
- ⏱ 2024-10-15 21:25:28
📌 换位思考组的参与者表示,自己变得没那么自我了,还认为换位思考必然能提升准确率。然而,在所有任务中,换位思考组的准确率并没有提升。
- ⏱ 2024-10-15 21:28:02
📌 我一直以为我丈夫很了解我的想法和感受,他竟然认为我做炸鸡和意大利香肠是因为我喜欢吃。事实正好相反,如果他们不在,我肯定是素食主义者,晚餐就吃开心果冰激凌和蓝莓。我这才发现,自己从未跟他说过!更糟糕的是,结婚25年来,我一直误以为我丈夫知道我为吃饭这事做出的妥协。
- ⏱ 2024-10-15 21:28:35
📌 阅读小说的效果或许确实有,但需要长时间大量阅读才能实现。生活在集体主义社会的人更擅长猜测他人的想法,因为他们一生都沉浸在这种文化中。同样,心理治疗和情商培训都要持续进行很长时间才有效。演员和小说家也是如此,他们能站在观众或读者的立场,是长期练习的结果,当然也离不开对他人的观察和他人的反馈。
- ⏱ 2024-10-15 21:29:46
不要猜测,直接表达
📌 不要猜测,直接表达
我们确实有办法提升自己解读他人的想法、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的能力。方法非常简单,那就是不要让别人猜测我们在想什么,直接说出来。此外,发信息说讽刺段子时,我们可以加上某些表情包。- ⏱ 2024-10-15 21:29:56
📌 因此,别再试图猜测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如果你富于同情心,又乐于助人,恐怕很难不去猜测他人的想法。然而,无数研究表明,这样做糟糕至极。直接问他们,是掌握他人所知、所念、所感、所想的唯一可靠方法。
- ⏱ 2024-10-16 08:07:38
📌 .不要让他人猜测我们在想什么,直接说出来。也别再猜测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直接问。
- ⏱ 2024-10-15 21:30:35
延迟折扣,低估未来的回报与痛苦
📌 答案是否定的。假设你现在有340美元,把它存进银行或者用它购买股票。在正常的经济环境中,6个月后你手里的钱可能只比340美元多一点,最多增加10美元或15美元。若想在6个月里将340美元变成390美元,年收益率要达到30%左右,市场上哪有这么高的利率。
- ⏱ 2024-10-16 08:08:03
📌 延迟折扣不只使人低估未来的回报,还会低估未来的痛苦,这就解释了人们为什么会拖延。对于不愿意碰的任务,很多人会拒绝承认它的存在,直到最后期限前几个小时,有时甚至过了最后期限也不想做。一项艰巨任务带来的痛苦如果推到将来,在某种程度上会比发生在此刻让人更容易忍受。这就是人们拖延的原因。
- ⏱ 2024-10-16 08:08:30
📌 帕金森定律: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帕金森通过长期的调查研究而揭示出的机构或公司管理人员持续膨胀的规律。只要还有时间,工作就会不断扩展,直到用完所有的时间。
- ⏱ 2024-10-16 08:09:38
我们为什么会低估未来的回报
📌 每当面对延迟满足的选择,人们倾向于选择确定性(现在得到)而非不确定性(以后得到)。这种极度敏感很难克服。我教授阿莱悖论和确定性效应已经30年了,面对上述选择,我仍会屈从于确定性效应。大部分人都厌恶风险,如果我们担心或害怕未来的不确定性,因而不敢冒险或等待获取更大的收益,那么最直接的解决方法就是增强对未来的信心。
- ⏱ 2024-10-16 08:12:29
📌 心理距离
人们会低估未来的回报的另一个原因听起来简单直接,那就是未来感觉很遥远。这同样告诉我们一个对策,那就是明白未来并不遥远。- ⏱ 2024-10-16 08:12:45
📌 我们能否做些什么以避免掉入心理距离的陷阱呢?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对未来事件尽可能考虑周全,设想越多细节越好,这样未来就感觉没那么遥远。
- ⏱ 2024-10-16 08:13:24
什么时候该坚持,什么时候该放弃
- 📌 什么时候该坚持,什么时候该放弃,这很难抉择。为此,我每天都提醒自己要享受做事的过程,而不是急于得到结果。
- ⏱ 2024-10-16 08:14:16
读书笔记
证实性偏差的负面影响
划线评论
📌 证实性偏差完全能够解释这种假性抑郁。得知自己在基因上易患抑郁症之后,参与者一定会在记忆里搜寻自己情绪低落的时刻,以证实他们的“基因测试结果”。他们可能会想到失眠到凌晨两点的那个晚上,提不起精神去上班的那个早晨,还有在地铁上反复思考生命意义的那段时间。这些确凿的证据让他们坚信,在过去的两周里自己比实际情况更糟。 ^225207353-7UOYDCyo0
- 💭 mbti
- ⏱ 2024-10-09 23: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