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历史的温度:寻找历史背面的故事、热血和真性情》4

自序

  • 📌 我自己本来就是搞媒体的,对“读者”的概念并不陌生,但作为传统纸媒的写作者,其实我离所谓的“读者”挺远的——十几年的记者生涯,我除了收到过几十封寄到报社的读者来信之外,并不知道看我文章的读者有多少,他们都是谁,他们对我的文章到底有什么想法。

    • ⏱ 2023-07-22 22:49:29
  • 📌 我们不能跳出当时的历史环境,在现在用“上帝视角”去评价当时的人和事,这对当时的人来说,不公平。

    • ⏱ 2023-07-22 22:49:44

人物篇 是非留待后人说

  • 📌 为了提炼纯镭,居里夫妇变卖了所有值钱的东西,搭上自己的所有存款,买了十几吨沥青铀矿渣,开始艰苦的提纯实验,经历45个月几万次的提炼,终于获得了10克氯化镭。

    • ⏱ 2023-07-22 22:52:50
  • 📌 玛丽·居里一生的挚友爱因斯坦,在私生活上也是一团乱麻,却很少有人在意这些

    • ⏱ 2023-07-22 22:56:38
  • 📌 由于长期暴露在放射性下(尤其是在研究X射线那个时期),玛丽·居里得了恶性白血病。在她去世后,法国政府才意识到她的X射线研究可能救助了数十万法国士兵,这才给她颁发了奖章。而玛丽·居里因为长期在放射环境下工作,她的衣服、实验设备、各种笔记本都充满了放射性,人们只能穿上特殊的防护服才敢去接触它们

    • ⏱ 2023-07-22 22:58:46
  • 📌 1913年7月,居里夫人和爱因斯坦一家在阿尔卑斯山徒步旅行了两个星期,孩子们走在前面玩耍,居里夫人和爱因斯坦慢慢跟在后面,讨论物理问题。这张照片,被很多人称为物理学界最动人的照片之一

    • ⏱ 2023-07-22 22:59:32
  • 📌 玛丽·居里曾冷静地对自己的女儿说:“在由男性制定规则的世界里,他们认为,女人的功用就是性和生育。”

    • ⏱ 2023-07-22 23:00:18

爱因斯坦的三个侧面

  • 📌 都是爱因斯坦的不自信造成的。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相对论”实在太过宏大和超前,以至发表者本人都到了不敢相信的地步

    • ⏱ 2023-07-22 23:02:52
  • 📌 虽然爱因斯坦用光电效应理论(他凭此获得了1921年诺贝尔奖)为量子力学奠定了基础,但他终生反对量子力学(这和他所接受的教育理论体系有关)。为此,他和玻尔(1922年凭借原子化量子模型获得诺贝尔奖)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斗争。爱因斯坦穷尽他的智慧,设计出一个又一个实验和模型,试图驳倒玻尔的量子理论,但后来事实证明,他设计的实验,反而都是证明量子力学正确的。

    • ⏱ 2023-07-22 23:03:26
  • 📌 爱因斯坦确实成名了,但米列娃却没有等来她期待的幸福生活。从1909年开始,爱因斯坦的桃色绯闻已经开始四处传播。1911年,爱因斯坦动身前往布拉格,开始与他的表姐埃尔莎热恋。

    • ⏱ 2023-07-22 23:05:20
  • 📌 1919年2月14日,米列娃在分居5年后,终于与爱因斯坦离婚。4个月后,爱因斯坦就与表姐埃尔莎结婚了。但是,埃尔莎女儿的信件表明,爱因斯坦当时有一个难以决定的抉择——是娶母亲还是娶女儿。而大度的埃尔莎表示:爱因斯坦可以任选其一。

    • ⏱ 2023-07-22 23:06:26
  • 📌 事实上,“曼哈顿工程”一开始圈定的31名科学家名单中,爱因斯坦的名字赫然在列,但是联邦调查局却以“爱因斯坦有共产主义倾向”为由,圈掉了他的名字。爱因斯坦对人权、反战、和平主义者甚至对社会主义者的同情和支持,都是联邦调查局怀疑他的理由。

    • ⏱ 2023-07-22 23:08:08
  • 📌 1950年,“麦卡锡主义”开始在美国盛行,美国移民局一度希望和联邦调查局联手,取消爱因斯坦的美国公民资格。

    • ⏱ 2023-07-22 23:08:41
  • 📌 以前我是个体育记者。我曾非常反感一种新闻报道方式:只要你体育成绩好,那肯定样样都好。

    • ⏱ 2023-07-22 23:10:21
  • 📌 前两天有一个女读者,读了《抗日战争,我们到底有没有空军》,很感动,留言说她的理想一直是嫁给战士。我非常理解她的想法。但想了想,还是告诉了她:高志航会打老婆。

    • ⏱ 2023-07-22 23:10:53

爱迪生的侧面

  • 📌 但电灯泡真的是爱迪生发明的吗?很遗憾,并不是

    • ⏱ 2023-07-22 23:11:31
  • 📌 1854年,美国人亨利·戈培尔(Heinrich Göbel)使用一根碳化的竹丝,放在真空的玻璃瓶中通电发光。当时戈培尔试验的灯泡,已可维持照明400小时。

    • ⏱ 2023-07-22 23:12:49
  • 📌 这个应该是电灯泡了吧?但是——这个“但是”很重要——戈培尔并没有及时申请设计专利。1874年,加拿大的两名电气技师发明了一种技术:在玻璃泡之中充入氮气,以通电的碳杆发光。但是,又一个“但是”,他们没钱了,做不下去了。然后他们做了一件事——在1875年把这项专利卖给了爱迪生。

    • ⏱ 2023-07-22 23:13:07
  • 📌 那么问题来了:爱迪生应该只是“改良”了电灯,但为什么我们现在还是愿意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呢?那是因为,爱迪生是第一个通过建立发电机和发电系统,真正把电灯商业化的人,他和他的团队,让千家万户的普通家庭用上了电灯。

    • ⏱ 2023-07-22 23:14:34
  • 📌 爱迪生更像是一个“品牌”,他负责为自己团队发明的产品提供信任背书和吸引投资。但门罗公园实验室的存在,并不是一个秘密,为什么长久以来,大家还是愿意只提爱迪生一个人的名字,而鲜有人说他的团队?戴维·伯克斯(David Burkus)在他的著作《创造力神话》(The Myths of Creativity)中提供了这样一个观点:媒体和大众喜爱“孤独的天才”“快饿死的艺术家”,或者“与全世界作对的智者”这一类故事,即使这些故事并不全是真的。

    • ⏱ 2023-07-22 23:15:11
  • 📌 第三个支持,那就是摩根通过自己的各种影响力,让媒体帮爱迪生说话——其中包括声名赫赫的《纽约时报》。比如把爱迪生包装成一个“天才发明家”,比如通过各种负面报道,打击爱迪生的各类竞争对手。

    • ⏱ 2023-07-22 23:16:15
  • 📌 但是,资本家毕竟还是资本家,哪怕是一个有情怀的资本家。当爱迪生出现了一系列判断失误并且固执己见之后,摩根并购了爱迪生的公司,并将“爱迪生”的名字从公司名字中抹去,成立了新的公司,那就是现在的GE(通用电气)。GE是自道·琼斯工业指数1896年设立以来唯一至今仍在指数榜上的公司,但这家公司已经和爱迪生毫无关系(GE神话破灭于2018年)。

    • ⏱ 2023-07-22 23:16:34
  • 📌 虽然在现在网上的一些帖子中,特斯拉已经被过度拔高乃至神话了,但必须要承认的是,无论如何,尼古拉·特斯拉都堪称是一个旷世天才。甚至可以说,特斯拉在发明天赋方面,是完全碾轧爱迪生的。

    • ⏱ 2023-07-22 23:17:12
  • 📌 特斯拉反感爱迪生的地方,怎么说呢,简单来说,就是嫌爱迪生“太笨”:“他用的方法的效率非常低,经常做一些事倍功半的事情,整体而言,我是一个很不幸的见证人,他如果知道一些起码的理论和计算方法,就能省掉90%的力气。他无视初等教育和数学知识,完全相信发明家的直觉和建立在经验上的美国人感觉。”

    • ⏱ 2023-07-22 23:18:10
  • 📌 于是,两人最大的分歧爆发:特斯拉发明了交流电,认为交流电才是未来,而爱迪生因为把所有赌注押在了直流电上,拒绝改变方向。结果,特斯拉负气出走,自己成立了公司,围绕交流电和直流电,和爱迪生展开了一场世纪之争。

    • ⏱ 2023-07-22 23:18:34
  • 📌 爱迪生发明电影摄影机后,为了独占“电影”的发明权,聘请了许多律师,起诉其他拍电影的人,只有爱迪生公司旗下的工作室,才有权拍摄影片而不被起诉。很多电影拍摄公司为了逃避爱迪生的专利“追杀”,不惜远远跑到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去拍电影。于是,在20世纪20年代左右,那个地方拍电影的风气渐渐浓了起来,形成了一个聚集地——就是现在的好莱坞。

    • ⏱ 2023-07-22 23:20:35
  • 📌 如,确实有不止一个人在发明电灯这件事上走在了前面,但真正让它通过商业模式点亮全世界的,还是爱迪生。我们都希望科学发明是神圣而纯洁的,但有时候,它也需要从高高的雪山顶上走向人间。能在两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的人,其实同样非常可贵。

    • ⏱ 2023-07-22 23:22:03
  • 📌 1931年10月21日6点59分,爱迪生逝世三天之后,为了纪念他,美国从西海岸到东海岸,全部熄灯一分钟,连纽约自由女神像手中的火炬也熄灭了。在这一分钟里,美国仿佛又回到了煤油灯和汽油灯的时代。是纪念他发明了电灯?还是纪念他普及了电灯?都没关系,爱迪生配得上这样的纪念。

    • ⏱ 2023-07-22 23:22:23

我认识一个男人,叫刘翔

  • 📌 2012年,我是坐在伦敦奥运会记者席的第一排,看着刘翔退赛的。我采访过三届奥运会,现场目睹了他两次退赛;唯一一次夺冠,我不在现场。

    • ⏱ 2023-07-22 23:31:24
  • 📌 那一刻,60岁的刘学根不顾众人在场,眼泪横流。“那一刻,哪有什么奥运会,哪有什么冠军,眼前的人,就是我的儿子,其他什么也不是!”老刘说。

    • ⏱ 2023-07-22 23:32:47
  • 📌 刘翔曾被身不由己地捧上云端,也曾被毫不留情地踹下神坛,他经历了远远超过常人所能承受的成功和失败,也得到了常人所不可能得到的锤炼和磨砺。

    • ⏱ 2023-07-22 23:33:46

“汉奸将军”的自我救赎之路

  • 📌 到了1939年,张自忠大大小小的战役打了那么多次,无一败绩。他的名字,不仅在国民党军中响当当,在日军中,也已经享有威名。这一年,张自忠已经是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并且是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司令了。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曾专门关照张自忠:“集团军总司令,就不要去一线亲自战斗了!”但张自忠似乎从来没有听进去过。这使得不断有后人推测:张自忠其实早已经想好以一死来洗刷先前的耻辱了。

    • ⏱ 2023-07-26 18:29:53
  • 📌 刺死张自忠的那个日本兵,叫藤冈。他在张自忠的尸体上,翻出了一支钢笔,上面刻着三个字:“张自忠。”藤冈大吃一惊,对方声名赫赫的集团军总司令,居然没跑?藤冈立刻把这一情况汇报给了联队长。联队长不敢怠慢,请来了曾和张自忠有过数面之交的三十九师团参谋长专田盛寿。确实是张自忠!专田盛寿是跪着帮张自忠整理仪容的,随后命令士兵用担架把张自忠的尸体抬下山,清洗以后安葬。清洗后,日军发现,张自忠身上两处炮弹伤,一处刺刀伤,五处子弹伤,一共八处创伤。在陈家集,日军用柏木做了棺材,把张自忠的遗体用布裹好,下葬。木牌上书:“支那大将张自忠之墓。”竖牌后,在场日军集体敬礼。日军设在汉口的广播电台中断正常广播,插播张自忠阵亡的消息:我皇军第三十九师团官兵在荒凉的战场上,对壮烈战死的绝代勇将,奉上了最虔诚的崇敬的默祷。

    • ⏱ 2023-07-26 18:31:40
  • 📌 1940年5月28日,张自忠灵柩抵达重庆,重庆百姓倾城而出迎接灵柩。蒋介石臂挽黑纱,亲自上船迎灵。张自忠殉国时为上将军衔,50岁,是“二战”时期同盟国方面牺牲的最高军阶的将领。国民党之后追授张自忠二级上将。共产党之后追认张自忠为“革命烈士”。在今天的北京、天津、上海和一些城市,都有那么一条路,叫“张自忠路”。

    • ⏱ 2023-07-26 18:32:41

“戴老板”之死

  • 📌 十万火急,南京沈沛霖亲译(绝密):据确切悉,12日拂晓,张学良、杨虎城突然发动兵变,叛军包围了华清池,领袖已被挟持到新城大楼,生死不明。西安江雄风敬叩。关键是那个日期:12月13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已经过去一天了,戴笠的情报系统才刚刚得到确切消息。其实在此之前,戴笠已经在张学良和杨虎城身边布了不少“眼线”,但确实没有发现任何确凿的证据。所以虽然向蒋介石汇报过“张学良、杨虎城有异动”,但戴笠自己也不敢确定。

    • ⏱ 2023-07-28 22:42:35
  • 📌 到了西安,一下飞机,戴笠就被张学良派人缴了械,软禁起来。虽然张学良接待戴笠的规格还是比较高的,但戴笠其实没怎么参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不过,戴笠还是给自己写了封遗书:“自昨日下午到此,即被监视,默察情形,离死不远。来此殉难,固志所愿也,唯未见领袖死不甘心。领袖蒙难后十二日,戴笠于西安张寓地下室。”

    • ⏱ 2023-07-28 22:44:33
  • 📌 在西安,戴笠面见了被囚禁的蒋介石。当时蒋介石看到他走进来,立刻大吼一声:“你来干什么?!给我滚出去!”听闻此言,戴笠竟然号啕大哭。据他事后的解释:终于见到了领袖,哪怕是训斥,也觉得心中格外亲切。而蒋介石骂归骂,但对危难之中敢到西安来谈判的人,他还都是记在心里的——宋美龄是老婆,宋子文是小舅子,而这个戴笠非亲非故,却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忠诚。蒋介石最看重忠心的人。

    • ⏱ 2023-07-28 22:45:09
  • 📌 他去过少林寺习武,当时和他一起习武的弟子里,有一个人叫许世友,后来是新中国的开国上将。

    • ⏱ 2023-07-28 22:46:07
  • 📌 24岁时,他回浙江开了家“春风武馆”,然后去上海赌场玩骰子,因为赌技精湛,被赌场老板看中,结拜为兄弟——那个老板,叫杜月笙。

    • ⏱ 2023-07-28 22:46:24
  • 📌 当然,还有最著名的针对汪精卫的系列追杀,汪精卫最终殒命,有一种说法就是戴笠最终买通了他身边的女佣下毒。

    • ⏱ 2023-07-28 22:51:42
  • 📌 杜月笙和戴笠。淞沪战役中,在戴笠的鼓动下,杜月笙也派自己的手下组成“别动队”对战日军,伤亡惨重。在得知戴笠死讯后,杜月笙曾一度难过得要跳楼

    • ⏱ 2023-07-28 22:52:12
  • 📌 1936年,与戴笠是结拜兄弟的王亚樵,因多次刺杀蒋介石,被戴笠派人暗杀。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戴笠建立起了一张庞大的情报网。美国战略情报局调查认定:戴笠手下有18万便衣特工、7万武装游击队、2万别动军、1.5万忠义救国军和在中国沿海为数4万有组织的海盗,加起来共计有32万实际或潜在人员,均属戴笠指挥,平均每天有4万人24小时地为戴笠工作。戴笠被认为是站在蒋介石背后,最有权势和能量的人。军统从上到下,都叫戴笠“戴老板”

    • ⏱ 2023-07-28 22:53:21
  • 📌 因为戴笠姓戴,所以后来一直有“戴笠撞戴山,雨农死雨中”的说法,但其实是“岱山”。不过山上的那条沟,确实叫“困雨沟”。

    • ⏱ 2023-07-28 22:56:09
  • 📌 1946年4月1日,军统在重庆为戴笠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蒋介石亲自到场,并流下了眼泪——蒋介石很少在公众场合流泪。两个月后,戴笠被追认为中将。但是,失去了戴笠的军统,再也无法恢复到以往了。戴笠死后,他的接班人郑介民和毛人凤完全不具备他的能力,军统很快就四分五裂。而也正是军统的没落,使得中国共产党情报工作活动的空间更大,周恩来曾在一次会议上说过:“戴笠之死,可以让我们的革命提前十年成功!”而与之相对的,是蒋介石败退台湾后的一句感叹:“雨农不死,我们今天也不至于会撤到台湾。”

    • ⏱ 2023-07-28 22:58:08
  • 📌 德国盖世太保的头目希姆莱,最终是畏罪自杀的;苏联秘密警察的头子贝利亚,曾让全苏联的人颤抖,最后是被处决的;美国FBI(联邦调查局)的局长胡佛,曾让每一届美国总统都不敢解雇他,最后神秘地死在家里卧室的地板上。当然也包括戴笠

    • ⏱ 2023-07-28 22:59:02

“暗杀大王”的最终宿命

  • 📌 王亚樵知道这件事后,当即派人去铁匠铺打造了100把斧头,率领100名大汉手提利斧,直接冲到了资本家的家门口。资本家忙道歉赔付工资。自此以后,王亚樵在上海声名大振,他的帮会,被人称为“斧头帮”。

    • ⏱ 2023-07-28 23:01:29
  • 📌 杜月笙又是怎么做的呢?他毫不犹豫地命令张延龄必须把“江安”号交给王亚樵。据说张延龄还不情不愿,杜月笙开口大骂:“你今天要是不交这个船,就别踏出我家的门槛!”至于黄金荣,早就警告过自己的门徒和手下:“千万别惹王亚樵,这人不要命。”其实何止上海滩三个流氓大亨,王亚樵连当时的“东北少帅”张学良也没有放在眼里。

    • ⏱ 2023-07-28 23:02:33
  • 📌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张学良带着家人和部属到上海来休养。由于当时张学良“不抵抗将军”的声名已经远扬,有不少国人恨之入骨。到了上海后,为了以防万一,杜月笙直接把张学良接到家里居住。在上海滩,有杜月笙罩着,谁还敢乱动?王亚樵就敢。张学良入住杜府没多久,杜府门口就被放了一颗拆去引信的炸弹。然后杜月笙就接到了王亚樵的三个条件,要他务必转给张学良:1.要么立刻回到东北去,重整兵马,和日本人决一死战。2.如果不肯战,也请回到东北,自杀以谢天下。3.如果不肯死,就把财产全部捐出来,购买军火,支持关外的抗日义勇军。王亚樵要求,三个条件张学良至少要满足一条,不然第二颗就是有引信的炸弹。

    • ⏱ 2023-07-28 23:03:44
  • 📌 那一天,定时炸弹按时爆炸,尹奉吉怕威力不够,还补扔了一颗手榴弹。“一·二八事变”的日军总指挥,陆军大将白川义则伤重不治毙命,重光葵失去了一条腿。这场著名的暗杀,让很多人对王亚樵刮目相看,包括蒋介石。

    • ⏱ 2023-07-28 23:05:11
  • 📌 1931年,王亚樵又干了两件大事。他经过周密策划,派人在庐山直接刺杀蒋介石,但因为杀手乱中开枪,没有击中(史称“庐山刺蒋”)。之后,他又安排人在火车站暗杀财政部部长宋子文。但杀手认错了人,宋的秘书唐腴胪成了替死鬼(史称“北站刺宋”)。

    • ⏱ 2023-07-28 23:07:21
  • 📌 蒋介石派人给王亚樵送去了4万大洋,并许以陆军中将军衔。但王亚樵拒绝了,并且轻描淡写回了一句话:“蒋光头拥兵百万都不抗日,我们老百姓抗日,无须答谢。”

    • ⏱ 2023-07-28 23:07:46
  • 📌 时间到了1933年。蒋介石悬赏捉拿王亚樵的赏金,已经到了惊人的100万元——两年后,蒋介石为共产党那些领导开出的悬赏价格是:毛泽东、朱德和徐向前,各10万元;林彪8万元;彭德怀6万元;周恩来和博古,各5万元。换句话说,毛泽东等7个人的赏金加在一起,才到王亚樵赏金的一半。

    • ⏱ 2023-07-28 23:09:21
  • 📌 1936年10月20日,“暗杀大王”走到了他天马行空人生的终点。那一晚,因为之前承诺过要让余婉君的用人带字条给监狱里的余立奎,王亚樵独自来到余婉君的家。刚进门,早就躲在门后的特务就往王亚樵脸上撒了一把石灰,然后十几个特务一拥而上,准备活捉王亚樵。然而,王亚樵毕竟不是等闲之辈,挣脱众人后,掏出了手枪。特务们见状,决定将王亚樵击毙。王亚樵最后身中五枪,被刺三刀,当场身亡。为了灭口,特务随后又击毙了余婉君。一代“暗杀大王”,最终死于特务的暗杀。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天,离1936年12月12日还有不到两个月。12月12日,那个当初被王亚樵吓得逃离上海的张学良,在西安绑架了蒋介石。王亚樵一直盼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他死后不久,终于正式形成。

    • ⏱ 2023-07-28 23:11:50

张衡的地动仪,到底是否存在?

  • 📌 王振铎复制的这款“张衡地动仪”随即被编入全国中小学教科书,但在之后历次的修订中,却略去了《人民画报》王天木的一段话:“可惜张衡这一重要发明早就失传了,隋朝时科学家临孝恭写有一部《地震铜仪经》,也未能流传下来。……这里介绍的这个模型,是我们在1951年设计完成,主要是根据《后汉书·张衡传》的记载,及考古材料而复制的。”于是,一代代的教师和学生(包括那时候的我)都认为,课本上的图片,就是张衡当年造的地动仪。

    • ⏱ 2023-07-26 19:48:21
  • 📌 1976年,作为王振铎的老朋友,中国地震学的奠基人傅承义院士当面向王振铎指出了1951年版本地动仪的原理性错误,并说了一句让人挺尴尬的话:“房梁下吊块肉都比你那个模型强!”但这种当面批评,还不是最尴尬的。1988年,地动仪在日本奈良展出,中方的解说员无法证明这个仪器的灵敏性,只能手持木棍——木棍捅一下,龙口中的铜丸才会掉到下面蟾蜍的口中。

    • ⏱ 2023-07-26 19:49:18
  • 📌 而酒瓶子和吊灯,恰恰指向了这个问题的根本所在:按照王振铎仿制的版本,张衡地动仪的原理是“直立杆原理”,就是酒瓶子原理,而吊灯的原理,却是“悬垂摆原理”。倒立酒瓶子,也就是“倒立杆原理”有两大弊端:一,外界一有震动,哪怕不是地震,也会倒;二,就算倒下,也无法知道地震的方位。这恰恰和《后汉书》中记录张衡地动仪的描写是完全相悖的。难道是张衡的地动仪确实错了?

    • ⏱ 2023-07-26 19:50:52
  • 📌 2009年9月20日,中国科技馆新馆开幕,新的地动仪模型与观众见面。这是一个真正可以“动”的地动仪。观众可以亲自动手按下按钮,观察在不同波型下地动仪的不同反应——只有横波到来它才吐丸,其他来自纵波的震动,都无法使地动仪有任何反应。这就排除了其他的干扰,如很重的关门、汽车过境的震动、巨大的炮声等。

    • ⏱ 2023-07-26 20:36:17
  • 📌 2010年秋季教改出台以后,按照教学大纲,“张衡地动仪”已不再是历史课本中的内容,人教版历史课本中已拿掉了这一知识环节。而作为对这一错误的补救措施,人教社今后会将新版地动仪的知识加到教师用书中。

    • ⏱ 2023-07-26 20:37:04

史上最黑暗的一届奥运会

  • 📌 这8个人,是“黑色九月”(巴勒斯坦的一个秘密恐怖组织)的成员。而他们这次潜进奥运村,显然是有备而来。一翻过栅栏,他们直接就扑向了31号建筑——那是以色列运动员的宿舍楼。

    • ⏱ 2023-07-23 06:50:02
  • 📌 5点30分,弗雷德接到了恐怖分子的要求:在9月5日9点以前,释放被以色列政府关押的234名巴勒斯坦人和被联邦德国政府囚禁的“巴德尔—迈因霍夫帮”成员,然后派3架飞机把包括他们在内的所有人,都送往一个安全的目的地。在那里,他们将释放以色列运动员。否则,他们就要“将人质同时或一个一个地处决”。

    • ⏱ 2023-07-23 06:52:47
  • 📌 在此期间,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通过电话与以色列总理果尔达·梅厄磋商了10分钟。比撒切尔夫人成名更早的“铁娘子”梅厄重申了以色列对恐怖主义的立场:绝不妥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让步!

    • ⏱ 2023-07-23 06:53:36
  • 📌 最终,8名恐怖分子,5人被击毙,3人被抓捕。但9名以色列人质,无一生还。在检查直升机残骸时,警方发现,那4名被捆绑射杀的以色列人质,绳索上留下了他们的牙痕——直到最后一刻,他们还在努力逃跑。

    • ⏱ 2023-07-24 09:07:10
  • 📌 那一届奥运会,苏联名列第一,带回了50枚金牌。美国名列第二,带回了33枚金牌。而以色列,带回了11具同胞的尸体。

    • ⏱ 2023-07-24 09:11:55
  • 📌 “摩萨德”选出了11名“黑色九月”组织的领导和重要成员,开始了全世界范围的追杀。或爆破,或暗杀上了“复仇名单”的11个人,最终只有1个人侥幸逃脱,其余10人全被“摩萨德”暗杀。关于这段故事,斯皮尔伯格(他自己就是犹太人)专门拍过一部电影,就叫《慕尼黑》。

    • ⏱ 2023-07-24 09:12:05

孙杨为什么会被别人质疑“服药”?

  • 📌 从某种意义上说,孙杨只是一个“背锅者”,在为中国游泳队过去的一段历史“还债”。中国游泳队过去有段历史,很残酷,很现实,以至我们不愿意面对,很多人都开始选择淡忘,甚至根本不知道。

    • ⏱ 2023-07-23 06:39:58
  • 📌 中国女子游泳队真正成为全世界怀疑目光的焦点,是在巴塞罗那奥运会后两年,1994年的罗马游泳世界锦标赛。在那届游泳锦标赛的所有16个女子项目中,中国游泳队除了800米自由泳没有拿到奖牌,其余15个项目全都进入前三名!其中12个项目拿到金牌,还有5银1铜,并创造了5项世界纪录!整个世界泳坛瞠目结舌。

    • ⏱ 2023-07-23 06:41:15
  • 📌 不管怎样,在检验结果面前,任何辩解都是苍白无力的。最终,中国队有7名选手被查出服用了违禁药物“诺龙”,这种药物能明显促进肌肉的生长,增加肌肉的力量和耐力。那7名选手,3男4女,现在我已不想点出名字,但4名女选手都是罗马游泳世锦赛夺金的运动员。最终,中国队被剥夺12枚金牌,这12枚金牌全记入日本队名下,日本队也借此超越韩国,成为亚运会金牌榜第二。这次的服药事件,等于在世界体坛丢下了一颗原子弹。因为这次事件,中国游泳队教练陈运鹏辞职,教练王林调离。原先就憋了一口气的美、澳媒体,立刻宣称:“这是近代运动史上查出的最大药物丑闻!”在1994年末的各国通讯社评出的世界十大体育事件中,“中国游泳队服药事件”都排在前三位。1995年,中国游泳队直接被禁止参加泛太平洋游泳锦标赛。那两年,是中国游泳的最低谷——中国游泳选手已经和“药罐子”画上了等号。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开幕式,中国代表团入场时,美国的一个解说员直接说:“看!一支靠服用兴奋剂获得成绩的队伍正向我们走来!”

    • ⏱ 2023-07-23 06:43:27
  • 📌 1998年,世界游泳锦标赛在澳大利亚珀斯举办。在澳大利亚人的主场,他们怎么可能放过这个仔细检查的机会?只能怪我们自己,确实不争气。中国女子游泳队的队员原媛与教练周哲文,在抵达机场后,被当场查出携带生长激素,直接被警方带走。那一张照片在短时间内就传遍了全世界。此外,中国游泳队的队员王薇,虽然比赛中名次非常靠后,但组委会依然要求她参加兴奋剂检测,结果果然被查出服用禁药。1999年初,当时的中国游泳队总教练周明的弟子熊国鸣和王炜,再次被查出服用禁药。熊国鸣被终身禁赛,周明被终身禁教。中国游泳队终于幡然醒悟。

    • ⏱ 2023-07-23 06:44:27
  • 📌 尽管从管理者到游泳队都开始慢慢觉醒,尽管在此期间,国内泳坛还会出现“全运会成绩无敌,奥运会一落千丈”的奇怪现象(因为奥运会兴奋剂检测严格),但中国游泳队,还是在一步步地洗刷自己。只是,因为之前的“欠账”太多,中国游泳队的自证清白之路,艰难而坎坷。

    • ⏱ 2023-07-23 06:45:13
  • 📌 只是,孙杨确实出过一段“禁药风波”(这事情各种是非曲直,这里先不说了)。孙杨被禁赛后,澳大利亚泳协宣布,禁止孙杨在澳大利亚任何游泳俱乐部训练,可见澳大利亚人(包括霍顿)对孙杨的恨有多深—如果能禁止孙杨入境,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执行。

    • ⏱ 2023-07-23 06:46:13
  • 📌 游泳和田径,历来是奥运会兴奋剂的“重灾区”。体育圈里都知道有句话:“查得出的是兴奋剂,查不出的就是高科技。”

    • ⏱ 2023-07-23 06:47:12

两个大总统,你选哪个?

  • 📌 新军是甲午战争惨败后,清朝政府痛定思痛,决定有别于八旗兵和绿营,按照西式方法操练、装备和建制而建立的,是全国最有战斗力的军队。而最早体系化操练新军,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就是袁世凯。凭借当年的“小站练兵”,袁世凯建立了一支忠于自己的强大军队,培养了一批后来赫赫有名的北洋系将领:冯国璋、段祺瑞、王士珍、曹锟……到了辛亥革命前夕,以当初袁世凯编练的新军为基础,全国的新军完整编制达到14镇(一镇基本相当于现在一个师)、8个混成协(相当于旅)、4个标(相当于团),而其中无论是从战斗素质还是武器装备上,遥遥领先的,就是袁世凯的“北洋六镇”。相比之下,孙中山其实是赤手空拳的,身边除了一批热血沸腾的革命志士外,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一兵一卒。

    • ⏱ 2023-07-26 08:50:55
  • 📌 攻克汉阳后,清军完全可以一举拿下武昌,彻底端了湖北军政府的老巢,但袁世凯却下令冯国璋停止攻击。袁世凯需要湖北军政府的存在,因为那是他和清廷讨价还价的重要筹码。在之后的时间里,袁世凯的军队将炮口对准武昌,一边和革命党议和,一边逼清廷退位。其间不开心时,就下令向武昌城开几炮,震慑下革命党。在袁世凯的军事实力面前,革命党人完全像是被他捏在手里的小鸟,根本动弹不得。

    • ⏱ 2023-07-26 08:52:58
  • 📌 在这样的情况下,孙中山只能饮鸩止渴——向日本借款。

    • ⏱ 2023-07-26 08:55:15
  • 📌 1912年2月3日,走投无路的孙中山又会见了日本政界和财界的联络人森恪,森恪提出:为防止俄国人南下,临时政府可以将满洲交给日本来保护,以此换取日本1500万元的资助。面对这样荒唐的要求,孙中山竟然答应了。“余等希望将满洲委托给日本,而日本给革命以援助”。

    • ⏱ 2023-07-26 08:56:00
  • 📌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成立后的第四天,孙中山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发表《宣告各友邦书》,希望各国尽快承认南京临时政府。一个月过去了,各国没有丝毫反应。2月10日,美国驻华公使馆参赞邓尼正式回复孙中山:美国不承认南京临时政府。和美国持相同态度的,还有俄国和日本。日本的态度,在孙中山借款时其实已表露无遗,他们甚至宣扬要用武力维持中国的君主政体。列强中,英国和法国没有表态。但法国和俄国是盟友,英国和美国是盟友。早在孙中山去英法借款时,其实已经可以揣摩出这两个老牌帝国主义的态度。那么,不承认孙中山的临时政府,列强希望承认谁?早在武昌起义的第二天,美国的《纽约时报》就发表了社论,那篇社论里的一句话,其实已经表露了西方列强一致的态度:“袁世凯是唯一能将和平与秩序给予中国的人。”

    • ⏱ 2023-07-26 08:57:54
  • 📌 当初同盟会的骨干和各省都督之所以愿意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出于现实考虑:可以利用孙中山的声望获得列强的承认,并争取财政的援助。当这一切都没有实现的时候,开始有人逼迫孙中山让位了。一天深夜,革命党内一个声望很高又长得很帅的年轻人找到了孙中山,直截了当地希望他让位于袁世凯,并指出:“先生岂欲作洪秀全第二,据南京称帝以自娱,违背驱除鞑虏之誓言乎?”当时说出这句让孙中山“勃然变色”之话的那个无畏青年,名字叫汪精卫。而早在1911年的12月9日,汪精卫还接到过另一个人拍给他的电报,其中写道:“项城雄才英略,素负全国重望,能顾全大局,与民军为一致之行动,迅速推倒清政府,令全国大势早定,外人早日承认,此全国人人所仰望。中华民国大统领一位,断推举项城无疑。”拍这封电报的,是声望并不亚于孙中山的同盟会二号人物,黄兴。虽然革命党人对袁世凯始终抱有警惕心理,但在当时内忧外困的形势下,很多人都已经无奈地把信任票投向了他。

    • ⏱ 2023-07-26 08:59:42
  • 📌 43岁的袁世凯就任直隶总督。袁世凯在小站练兵时,能叫出每一个班长的名字,经常和士兵同吃一锅饭,睡一条炕。发饷时,他亲自到场,防止长官克扣。士兵往往泪流满面,感恩戴德

    • ⏱ 2023-07-26 09:03:44
  • 📌 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的全盘控制下,清廷颁布了退位诏书。2月13日,孙中山向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递交辞呈,并同时推举袁世凯出任临时大总统。2月15日,参议院召开选举大会,17省代表投票选举临时大总统,袁世凯获得17票。中国历史上一个全新的,但依然充满混沌和迷茫的时代,就此拉开帷幕。

    • ⏱ 2023-07-26 09:04:50
  • 📌 袁世凯与各国公使合影。在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不久,曾经明确拒绝孙中山的“五国银行团”(加了日本)随即放款2500万英镑

    • ⏱ 2023-07-26 09:05:06
  • 📌 袁世凯在1912年前后逼迫清廷退位,是一场完全值得纪念的“不流血革命”。那真是一幕精彩好戏,袁世凯的城府、手段、胆识展现得淋漓尽致。不过,对袁世凯这个人,更多的还是一声叹息。一个各方面能力和资源都明显高过同时代任何人的枭雄,凭自己的实力开拓了一个大好局面,最后却下出了一着大臭棋。当然,这和当时袁世凯身边一群劝进的谋士,以及他的熊儿子袁克定脱离不了关系,但他本人肯定也是难辞其咎,错误估计形势,去开历史的倒车。一个国父,一个国贼,一念之间,一世英名。

    • ⏱ 2023-07-26 09:05:50

“一战”,被遗忘的14万中国人

  • 📌 那么如果再问你:中国有没有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你可能就会有点吃不准了。事实上,中国参加了,只是没派军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派出了14万劳工,远赴欧洲战场。整整14万中国劳工。

    • ⏱ 2023-07-26 09:06:35
  • 📌 1914年7月爆发的这场世界大战,虽然开始得有些莫名其妙,但确实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当然,也波及了当时远在亚洲的中国。彼时的中国,中华民国刚刚建立,国内正乱作一团,袁世凯在安抚各方势力的同时,悄悄做着“中华帝国”的黄粱美梦。面对谁都不能得罪的欧洲列强,北洋政府很快表明了自己对于“一战”的态度:中立。

    • ⏱ 2023-07-26 19:37:15
  • 📌 所以,梁士诒认为中国应该尽早参战表态,那么等到战争结束,一来可以从德国手里要回一直被侵占的山东,二来可以以“战胜国”的身份,参与到世界大家庭中。

    • ⏱ 2023-07-26 19:37:55
  • 📌 1916年2月,著名的“凡尔登战役”爆发,法国军队伤亡超过50万,史称“凡尔登绞肉机”。1916年6月,“索姆河战役”爆发,英国军队伤亡超过40万(法国又赔进去20万士兵),史称“索姆河地狱”。

    • ⏱ 2023-07-26 19:38:35
  • 📌 1916年8月,第一批大约1000名华工,搭乘轮船抵达法国马赛港。很多甚至之前连村子都没出过的淳朴中国农民,来到了一个他们从未接触过的世界,以及,惨烈的战场。

    • ⏱ 2023-07-26 19:39:47
  • 📌 在法国的朱桂生还算是幸运的。英国招收到华工后,直接把他们都投放到了前线:挖掘战壕,修筑工事,掩埋尸体,清扫地雷,修路架桥……英国人用华工替代了自己国家的码头工人和运输工人,让他们承担了最艰苦、最繁重,甚至是最危险的工作。

    • ⏱ 2023-07-26 19:40:13
  • 📌 在1917年法国皮卡第的一场战斗中,德军突破了防线,直接冲入了英法联军的阵地,正在挖战壕来不及撤退的华工们,只能用铁锹、镐头与德军展开肉搏。当英法援军赶到时,大部分华工已经战死。

    • ⏱ 2023-07-26 19:41:01
  • 📌 有些之前连飞机都没看到过的华工,在天天遭遇轰炸之后,精神失常了。而也有一些华工,因为不想参加自杀性的任务(排雷),最终选择在营地里挖一个坑,躺在坑中自杀——他们相信,这样可以留一个全尸,让灵魂飘回故乡。1919年,英国议会会议备忘录上有这样一句话:“华工比其他有色种族的劳工担当了更大的风险,但是他们甚至连几块小小的军功章也未能得到。”

    • ⏱ 2023-07-26 19:42:19
  • 📌 据统计,大约有3000名华工因与法国妇女结婚,或者得到了新的雇用合同,最终留在了法国——他们也成了中法关系史上第一批移民法国的中国人。从1918年11月1日开始,到1921年结束,大概有11万左右的华工最后回到了中国。除去留在英国和法国的华工,大约有2万名华工渺无音讯,埋骨他乡。其中,留下名字的,只有1874个。

    • ⏱ 2023-07-26 19:43:49
  • 📌 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法国捐躯的中国劳工和战士所有的墓碑,都朝向东方。

    • ⏱ 2023-07-26 19:44:16
  • 📌 当初北洋政府派出14万华工,为的就是能以“战胜国”的身份,在战后向德国讨回山东。但是,众所周知,“一战”结束后,列强并没有把中国视为“战胜国”,而是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了日本。他们的理由是:中国是“宣而不战”。这句话,真心对不起在异国他乡同样抛头颅洒热血的14万华工。

    • ⏱ 2023-07-26 19:44:51

读书笔记

本书评论

读完了,打赏休息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