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活在问题中
锺叔河 真理有可能早过时代,但是寻找真理与时代无关
📌 人与人的差距是很大的。我很佩服赫胥黎讲的,人和人的差距,有时候比人和猿的差距还大。
- ⏱ 2023-12-23 23:56:30
📌 。鲁迅最讲过头话的,好比他说中国人要少读中国书,最好是不读,读中国书就是消沉。
- ⏱ 2023-12-23 23:57:49
📌 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当时参加孙中山革命的人百分之九十都赞成前两条:天下是我们汉人的天下,长沙推翻了清朝统治,就把大清门改为兴汉门,现在还叫作兴汉门。当时参加孙中山推翻清朝的人,百分之八十至百分之九十是接受前两句。至于接受建立民国的民众,我认为只有百分之十到二十,因为它意味着要推翻帝制。如果中国把皇帝推翻了,就会有很多个小皇帝和野皇帝。这点康有为讲对了,很多军阀都要做皇帝。至于平均地权,那就没有百分之一的民众同意了
- ⏱ 2023-12-24 00:02:28
📌 中国有悠久的传统文明,这一点是我们应该用骄傲的口气来说的,但正因为我们是这样,正因为我们是大家子弟,所以这种文化自我复制的能力特别强,它的惯性特别大。物理学上讲的,体量越大的东西惯性越大,我们十几亿人口摆在这个地方,那么多典籍摆在这个地方,这个体量够大的了。所以这种国家的更新、革新、改革,会是特别艰难的,它不会在一两代人之间就很轻易地完成。
- ⏱ 2023-12-24 00:03:04
戴锦华 火焰与黑洞——媒介的变化,如何改变我们
📌 接下来是陌生的语言,磅礴、华丽的长句,饱含激情和思考的密度,一个句子缠绕着另一个句子,一个爆炸引发下一个爆炸,一连串的词语爆炸之后,你已经不知道刚才是从哪里开始。词语的爆炸,也是思想的爆炸,破除陈词滥调,拒绝轻易的答案,把常年应试教育之下的僵化大脑炸成一片废墟。
- ⏱ 2023-12-26 09:16:03
📌 我们整体地陷入了认识论危机。他用了“认识论危机”这样的表达,描述今日的互联网结构(我猜是指大数据、精准投放、推送——信息茧房)令我们无法从互联网上获取新知、发现未知,甚至丧失了求知的意识和愿望。经由网络、经由传播,我们只会印证自己的已知,确信自己的正确,因此我们无从形成新观点,丧失了质疑既有观点和立场的可能性。
- ⏱ 2023-12-26 09:16:33
📌 记得是齐泽克说过(大意),internet正是international,他引证列宁的观点“世界革命的胜利必须占领中央银行”,今天,我们只需占领互联网,便可以赢得这一多数人的胜利——一个十分齐泽克式的乐观主义表述。
- ⏱ 2023-12-26 09:17:55
📌 多说一句,20世纪的历史债务之一,是我们获知:任何时候,都不要尝试去测试人性恶的深度。那是深渊,深不可测。作为应对,许多国家都开始实行网络实名制,限制匿名状态下的心理极化或恶意、敌意的泛滥与蔓延。
- ⏱ 2023-12-26 09:19:26
📌 网络生存中,人们通常拥有不止一个身份、一重人格,多个网络ID、阿凡达/网络分身或化身,且不说多个马甲;而有趣的是,某人的多重网络身份间或许/多数完全不具同一性,甚至没有关于其同一性的考量。
- ⏱ 2023-12-26 09:19:37
📌 我们都观察到和体认的变化之一,是伴随互联网/数码转型而出现的近乎全部旧媒体的死亡——与其说是死亡,不如说是整体坍缩进新媒体之中。我喜欢那个说法,打开任何新媒体的界面,我们看到的是一片老媒体的“墓碑”:电话成了通话功能的logo,胶片成了电影的logo,黑胶唱片成了音乐的logo,麦克风成了录音功能的logo——极为直观的坍缩。
- ⏱ 2023-12-26 09:22:24
📌 曾经的版主、楼主,如今的“群主”、“粉头”……在社群内部拥有绝对权力,“我的地盘我做主”、“拉黑”、“踢人”,而社群成员以同气相求、相互背书、彼此印证为主旨,令交锋甚至商榷难于在互联网的具体社群内存在。因为一旦不同的立场和观察出现,多数就压制少数,共识就迅速排除异见。我用“抱团取暖、党同伐异”来描述类似网络生态与心理。由此形成了同一圈层/社群高度的同质化,不同圈层间的绝对异质化与隔绝。因此,互联网上网络社群、圈层确乎极为丰富和多样,但经由互联网而相遇、碰撞、交流的可能性却几近于零。这无疑是网络战争/网暴的另一个结构性成因。
- ⏱ 2023-12-26 09:22:51
📌 人们更“自然”地接受了更具有新媒体特性的短视频,各种无时空、无语境的片段剪辑——语录版、标题党新闻或一句话评论、五分钟看电影。理论上我们获取并持有了全部旧媒体以及它们曾负载的文本、内容,但坍缩同时伴随着溶解。更重要的是,在这界面之上海量的、无法穷尽、人力难于计数的信息、影像使你无从感知到你拥有、行使的近乎无限的选择权其实是被先行选择的真相
- ⏱ 2023-12-26 09:25:25
📌 正是《寄生虫》与《小丑》相连的座次,展示了其中的真意:前者几乎用图解、图示的方式展现了阶级分化和固化的事实,而且以结局中儿子的“计划”表明了反转与获救的不可能;后者冲天的戾气便是这一事实的社会情绪版。由此展开的思考,使我意识到,这正是网络上显现的各种文化症候、社会表象的突出特征:小到网暴事件、网络“战争”,大到右翼民粹、宗教极端主义、不无或充满种族主义气息的民族主义潮汐涨落。所谓戾气,既是指某种强度、浓度极高的社会情绪,也是指其无定向、无目标的躁郁、狂暴特征。
- ⏱ 2023-12-26 09:31:21
📌 我们可以目击到的是前面我们谈到的网络生态结构的结果:真实交锋,还不必说对话,很难在网络空间中产生。因为类似生态几乎杜绝了反思机制的运行——海量网络信息的涌流,令任何社会立场,哪怕是极为荒谬的立场,获得充分理据和例证;而同气相求的社群状态相互加盟、背书,则给予你充分的自信和确定。反思的缺席,令人们亦难于追问支配了自己立场与判断的利益结构。于是,你可能体认到的只是、只能是自己的真理性和对手的悖谬。于是,不是思想、观点的论战或交锋,而是人身攻击、道德污名;更有甚者,便是人肉搜索,“破次元壁”恫吓。
- ⏱ 2023-12-28 09:20:14
📌 此间的有趣之处在于,每度规模性的治理、整顿行动/净网行动,在封闭大量新拓空间、灰色地带的同时,造成了某种奇特的、不期然又颇富历史理据的社会“广告效应”。某些被不同程度地抹除了绝对的异己性因素、修剪去出轨枝丫的亚文化因此溢出此前封闭的圈层而“出圈”,甚至进入社会公众视域,浸染此前的大众文化场域
- ⏱ 2023-12-28 09:24:23
📌 我们为宜居星球的发现而欣喜,因为我们对自己置身的地球文明的危机状态心明肚知,不仅是能源、生态危机,也是现代主义文明逻辑、发展主义承诺的危机,是不断碰触而无从否认的现代文明的玻璃穹顶的显露。
- ⏱ 2023-12-28 09:28:10
📌 换言之,我所谓的“潜意识自觉”,指涉的正是类似表征:在世界范围内,人们对于现代文明、现代世界的危机深度心明肚知。因为认定其无解,别无选择,而宁肯在种种自我催眠下闭目塞听。
- ⏱ 2023-12-28 09:29:47
📌 今日世界尽管有着深刻的差异和新偏见系统的隔膜或隔绝,但其共同的特征之一是对主流试图形构的幻象系统的洞若观火,至少是漠视状态。或许可以说,世界上的多数人事实上清楚自己所置身的幻象系统试图遮没的现实,看似身陷幻象世界的表象或许是某种选择的结果,或自我说服的结果:并非不知,却宁可不知。获知、确认本身,只意味痛苦或沉重的增量,因为无从改变、别无选择。
- ⏱ 2023-12-28 09:31:01
📌 是否是具有大众性的大众文化产品,可见于是否老少咸宜、雅俗共赏、官民同乐。比如说曾经的《一江春水向东流》《李双双》,相对晚近的《渴望》《士兵突击》,都达成过这样的成就,而且会在一段时间之内成为全社会街谈巷议、饭后茶余的共同谈资。它的确抵达了社会最大公约数人群,赢得了普遍的认同,产生了普遍的影响。
- ⏱ 2023-12-28 09:32:34
📌 2008年,以华尔街为触发点的金融海啸的爆发,在美国国内,重创的并非金融资产者,而是中产阶级。
- ⏱ 2023-12-28 09:34:05
📌 因政策而形成了近半数的城市家庭只有女孩子,于是望女成龙,非单纯望女成凤,而是指望成龙亦成凤的性别教育……这一切无疑在国际中产的文化风景中渗入了本土元素
- ⏱ 2023-12-29 09:19:49
📌 其中《小时代》或可成为向上看(齐)的一例。相当形而下的,系列电影的第一部的开篇部分是杨幂所扮演的角色,自街道上望向大公司高楼的顶层,接着画面便切换为顶(楼)层/上流社会的场景,接续着杨幂/女主沿楼梯向上攀爬。而诸如《疯狂的石头》《我不是药神》《隐入尘烟》,则传递了某种向下的认同:将自己的生活或生命困境、不安投射到阶层更低的人物身上,同时在对小人物生活的再现之中获得有所不同的社会视点和体认。
- ⏱ 2023-12-29 09:21:06
景凯旋 在人性残缺的时代,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 这个世界发明出了两种AI。一种是好的AI,它负责让人们的日常生活更便利,比如节省买菜的时间,提高出行的效率;另一种是坏的AI,它不帮助人的日常生活,相反,它反噬日常生活,侵蚀和争夺你感受日常的能力。我并不感到惊奇。AI始终是人性的仿生物,有好人和坏人,就有好AI和坏AI。只不过,人失去了信念,一切变得愈发不能收拾。我们终于创造了这个时代的弗兰肯斯坦
- ⏱ 2023-12-29 09:25:32
📌 在现代科技和商业垄断一切的时代,人成为物理的人、工具的人、单向度的人,失去了人之为人的根本意义,实际上,“异化”问题就是一个意义的问题,所以捷克思想家帕托什卡(Jan Patočka,1907—1977)才说,现代最大的危机就是意义的危机。
- ⏱ 2023-12-29 09:27:15
📌 当然,对异化问题批判得最为突出的还是表现主义的卡夫卡,存在主义的萨特、加缪和荒诞派的贝克特、尤内斯库(Eugène Ionesco)以及塞利纳(Louis-Ferdinand Céline)等,异化的极致就是荒诞
- ⏱ 2023-12-29 09:27:43
📌 即以唐诗而论,公元755年发生的安史之乱是一个大事件,盛唐从此衰落下去,但无论有多少史家记录和描述这段历史,都远不及杜甫的“三吏三别”、《北征》《羌村》给后人留下的永不磨灭的历史记忆和人性表现。正如王鼎钧说的,“大人物属于历史,小人物属于文学”,“历史记得一将功成,文学记得万骨枯”。某种意义上,如果没有安史之乱,杜甫达不到这样的高度,成为不了一个伟大的诗人
- ⏱ 2023-12-29 09:30:41
📌 随着上帝的退场,思想家们越来越发现,现代人只有靠文学艺术来拯救人的心灵,康德、席勒、谢林、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等人都提出文学艺术赋予人生意义的作用,于是我们看到,近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于连、拉斯蒂涅、毕巧林、洛根丁、里厄、巴达缪、考尔菲德等,无论主人公是成功还是失败,他们都是寻求意义的“当代英雄”。
- ⏱ 2023-12-29 09:31:41
📌 人类再也回不到过去,甚至回不到康德的时代,这就是现代的“人的境况”,人只能将“行动”本身当作意义的根源。海德格尔强调的是这个,加缪强调的也是这个。世俗人文主义的终极困境就在于,当现代人摆脱了自然时间,进入历史时间而获得解放后,作为一个个体生命,他最终仍将发现,自己依旧走不出自然时间——每个人独自面对的命运。你相信命运吗?我相信人的命运,甚至相信每个文明都有自身的命运。
- ⏱ 2024-01-02 09:19:23
📌 中国人的主流审美趣味是平静与和谐,是坐看云卷云舒,人世浮云。这是因为,从主流的审美情趣看,西方诗的美是在实现自我中呈现的,而中国诗的美却是在忘却自我中呈现的,在王国维眼中,“无我之境”要高于“有我之境”。不知你注意到没有,中国文化强调群体性,但中国诗歌反而更多表现的是个体性、主观性,西方人能对自然保持客观的观察,想要超越它,中国人总是将自然与个人融合为一体,想要成为它,这使得中国文化缺乏科学精神,但另一方面却也成就了中国诗歌的特色,诗人用“自然”将个体包裹起来,因而没有撕裂的大痛苦。
- ⏱ 2024-01-02 09:33:32
📌 您曾在《被贬低的思想》一文中谈到,鲁迅认为中国文化始终走的是一条“当下即是”的路。“我们去庙宇祈福,不是为了无灾无难,就是为了多子多寿”,国人劣根性的养成,三纲六纪并非元凶,而是出于“当下即是”。然而,“许多国人把当下即是看作是一种内在超越,但这种内在超越其实从来都不存在,它不过是一种自我实现的神话”
- ⏱ 2024-01-02 09:29:23
📌 在我看来,“内在超越”其实是一个矛盾的概念,超越一定是对人本身的超越,通过“内在超越”提升的自我终究还是自我,仍然处在物理的时间和空间之中。换句话说,超越世界必须处在现实世界之外,在精神上达到一个更高存在物才是超越,否则就不叫超越。这就是为什么“活在当下”无法消除当代人的焦虑感,恰恰相反,因为没有精神追求,无法超越被现实物质世界束缚的自我,“活在当下”反而让现代人变得更加焦虑了。
- ⏱ 2024-01-02 09:30:21
📌 多元文化主义不可避免的矛盾就在于,如果它禁止极端观念,就会违背自己的原则,如果它容忍极端观念,又会导致自身的失败。我觉得,今天西方社会的情形就是如此。
- ⏱ 2024-01-02 19:15:50
📌 大众总是喜欢轻松的东西,作家们为了出版,就得考虑市场、迎合受众。这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四年前我在捷克见到一些作家,他们同样感到迷茫,不知道应该写什么,曾经习惯的时代主题没有了读者,写消遣作品又不甘心。他们很羡慕中国有广大的读者市场,实际上,商业社会对文学同样不利。从文学史看,好的作家都是时代的孤儿。
- ⏱ 2024-01-02 23:32:07
罗新 太多人滥用历史,历史学家应该监督对历史的叙述
📌 这位人类学家想说的是,当人们感到某种他不能解释的恐惧和压力的时候,就会本能地对外地人、外面的人(也就是俱乐部以外的人)产生疏离和排斥,这是人类社会普遍的现象。但与此同时,这位人类学家说,人的差异非常大,每个人对压力的反应都不一样,这个人对你这样,但他隔壁的邻居也许会对你张开怀抱。果然,萨罗佩克第二天遇到的人,就会邀请他进屋喝茶,好像不存在防疫这个问题。
- ⏱ 2024-01-05 09:17:47
📌 这个意义上,群体的差异很小,你看到的不是中国人和阿富汗人,你看到的是中国人之间的差异、阿富汗人之间的差异。这个差异并不是文化的、地区的、国家的,完全是个体之间的差异
- ⏱ 2024-01-05 09:19:20
📌 自由是人的天性,人类实现自由是天性决定的。我们的天性决定了我们的方向。
- ⏱ 2024-01-05 09:25:22
📌 我觉得我在逻辑上想透了,跟那些科学家们一样。过去很多人说,人就是要传宗接代,那是对人最大的误解。因为人不是作为生物存在,人是作为文化而存在。你没有孩子,这不是遗憾,你没有文化创造,这才是最大的遗憾
- ⏱ 2024-01-05 09:23:02
📌 “要想清楚认识极权主义真正的毁灭性,光用已经发生的事去衡量远远不够,我们还必须看见那些未发生的事情……未被想到的想法、未被感受到的感觉、未被完成的作品、未能自然终结的生命。
- ⏱ 2024-01-05 09:30:15
📌 我就在猜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推想:在埋葬自己的父亲母亲的时候,大家悲伤的心情差不多,因此,如果有物质条件来做墓志的都会做,并不是只给父亲做,不给母亲做。这也符合我们今天了解的北朝墓志的现状,也就是说,墓志更容易体现性别的平等。
- ⏱ 2024-01-05 09:31:12
📌 从历史回忆来说,一家人过不了几代就不知道自己的祖母、曾祖母叫什么、姓什么了,但只要有条件,特别是在重家族世系的时代,都会把父亲这边的亲人说得清清楚楚,母亲这边就无所谓了,女人就从族谱里面消失了。可是,在儿子这一代人时,写墓志时还保留着母亲的名字,所以,通常我们只有在这一刻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名字才是真正的身份(identity),姓只是她的父姓,只有名字才是人。所以,在正史里面,找到有名字的女性非常难,出现在正史中的女性绝大多数没有名字,更何况,出现在正史中的女性在所有女性中所占的比例不到千万分之一。所以,墓志在很大程度上更接近历史真实。这个猜测的基础就是爱,在母亲棺材面前落的泪,一定不是假的泪,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会觉得一千五百年前的人其实是跟我们一样的人。
- ⏱ 2024-01-05 09:32:44
📌 写作的创新是在文本意义上的创新,而最终的母题,往往在某种程度都是“陈词滥调”,就是那几个母题,爱、死亡、别离……罗:即使是历史,也是讨论这几个话题
- ⏱ 2024-01-05 09:37:19
📌 很多人不能穿透那些障碍,里面有太多的陷阱:对权力的崇拜,对胜利者的崇拜,对民间痛苦的掩盖,对皇帝的景仰爱戴,后来的读者很容易跌入这些陷阱。为什么那么多的史学家终其一生都在写皇帝,不但写皇帝,还加一个“大”字,比如“康熙大帝”,这就是进了史料的陷阱
- ⏱ 2024-01-05 09:37:54
📌 今天读到的历史不是过去,而是对过去的认识
- ⏱ 2024-01-05 09:40:15
📌 20世纪20年代,在顾颉刚的《古史辨》之后,中国古代历史与中国古代文献里关于夏商周乃至三皇五帝的记载就被否定了,在这之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中国现代史学就成立了。这是很重要的,你可以说顾颉刚打掉了一个神话,而且这个神话被打得如此之彻底,推动了整个历史学科的发展,让史学方法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 ⏱ 2024-01-05 09:40:59
📌 在这个语境下,有人就往前多走了一步,不但相信夏商周存在,而且相信更早的时代也存在,特别是在某种现实利益的驱动下,把中华文明往前推。这种认识背后的思想方法,是认为所谓的文明是单一因素、单一地域、单一人群的成果,我相信这在现代西方学术界是不可能接受的事情,但成了中国一部分学者努力的方向,也许不只是学者,还有更重要的力量在背后起作用。我认为这已经是一个神话版的文明史,但现在成了相当重要的一个话题
- ⏱ 2024-01-05 09:41:34
📌 因为我们的历史就是这样讲过来的,一代一代都这样讲,一代一代反复确认前一代人的话。我们的教育,无非就是对过去的确认。这样就形成了“深地理”,作为我们基本思维的深层、底盘,这就是民族主义。
- ⏱ 2024-01-05 09:42:09
📌 比如说,在各地因为过度防疫受到伤害的人,如果做不了别的事情,就做记录,为历史、为未来留下材料,我觉得这是有意义的。你心中有这样的历史感,你认为你的记录有价值。记录也是一种行动,而不是简单地说我没有办法,我推给历史,和现实没有关系。我觉得记录现实就是一种抵抗,就是一种行动,而且是现实的行动、负责任的行动。在这个意义上,记录的人,就是行动的人。
- ⏱ 2024-01-05 09:44:10
📌 杨:简单地把苦难理解为财富是很糟糕的一件事。罗:很糟糕,我不能接受。我不会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成才,就把他推到黑暗当中去。但是我相信,处理得好的话,这些经历会是财富,但是对很多人来说,不容易处理好。也就是说,经历过荣华富贵,再经历萧条贫寒,是不是都能成为曹雪芹?所以成为财富是偶然的,不成为财富可能是必然的。
- ⏱ 2024-01-05 09:46:53
项飙 迈克尔·桑德尔 走出对成功的崇拜——从精英的傲慢看优绩主义陷阱
📌 这就是优绩主义的阴暗面:这种残酷的输赢伦理让成功者过于飘飘然,以至于忘记了那些成功路上的运气和助力——家庭、老师、社群、国家和时代。在《精英的傲慢》一书中,我的观点是:赢家和输家的划分正在加剧不平等,正在滋生耻辱和怨恨;它正在造成巨大的破坏,对于那些在激烈竞争、补习班、“996”中胜出的人而言也是如此。因此,优绩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的一种暴政,它在赢家和输家之间划出了一条鸿沟。
- ⏱ 2024-01-07 09:19:01
📌 在儒家思想里,商人、会赚钱的人是被瞧不起的。也就是说,在艺术、文化、政治和经济领域,对优绩主义的认识还是有区分。
- ⏱ 2024-01-07 09:19:45
📌 柏拉图和孔子都认为,应该由最优秀的人来治理国家,来管理人民。但他们所说的“最优秀”是什么意思?不是最聪明的经济学家,也不是最出色的技术人员。项飙教授很好地指出了这一点:是指最有德行的人,而不只是技术专家(technocratic expertise)。德行与品性和判断力有关。亚里士多德谈到了实践智慧(Phronesis,practical wisdom),还有辨别公共利益的能力。这里所说的“公共利益”跟许多当代经济学模型所说的不同,不单单是实现GDP最大化。在古典的优绩主义里,无论是孔子,还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主张治理国家的人需要一些品性,一种对美德和公共利益的追求。这与所谓的“技术专家”相去甚远,我们今天却常把它与“由最优秀的人来治理国家”混淆。
- ⏱ 2024-01-07 09:21:04
📌 一个生动的例子是越南战争之后出版的一本书,叫作《出类拔萃之辈》(The Best and the Brightest)。这本书详细地复盘了美国的决策者们如何将国家引向战争。约翰·肯尼迪和林登·约翰逊身边的人都很出色,他们有专业知识,是伟大的经济学家、国防专家,但就是这些所谓最出类拔萃的人将美国推到了时代的大败局中。他们缺乏的是判断力,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实践智慧”。
- ⏱ 2024-01-07 09:21:29
📌 当我们说到经济的时候,我们会谈论政治上的考量;但当我们说到经济回报的时候,又往往认为一个人赚多少钱是衡量他是否优绩的标准,也是他对公共利益贡献的多少。
- ⏱ 2024-01-07 09:22:14
📌 对我来说,优绩主义其实是专业-管理阶级(professional-managerial class)有意提倡的意识形态。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工薪阶层会反感精英,却不反感特朗普和他的朋友们。那些投机者以十分野蛮的方式,在市场上挣了很多钱,人们却觉得没关系。
- ⏱ 2024-01-07 09:22:54
📌 人们为什么会投票给特朗普,工薪阶层为什么会投票给特朗普?即使他当总统时几乎没为他们做什么贡献:他提出过取消奥巴马实施的医改计划——虽然失败了——这会损害工人阶层的利益;他大幅减税,让大企业和富人阶层从中受益。那工薪阶层为什么还是投票给他,想让他连任?你提醒了我们,民粹主义反扑精英的原因之一,就是工薪阶层认为精英瞧不起他们。
- ⏱ 2024-01-07 09:23:38
📌 特朗普曾经非常受低学历选民支持。一次初选胜利后,他在演讲中宣称,“我爱低学历的人”。他完全抓住了这一点。希拉里和之前的奥巴马、之后的拜登都得到了高学历人群的支持,但在低学历人群中不受欢迎。这就是分析反精英心理的一条线索。
- ⏱ 2024-01-07 09:24:06
📌 如果你问中国人,优绩主义是否主导了整个社会,我想他们会给出否定的答案。中国人会说,那些人有权、有名、有钱,一定是因为各式各样的其他因素。尤其是我们既有社会主义的传统,又经历了私有化的过程,如今还有“富二代”“官二代”之类的说法,人们其实对结构性的条件有相当清楚的认识。整体来说,这不是一个优绩主义的社会,但人们会把优绩主义作为一种个体的策略。他们会说,身处这种结构之中,我们普通人别无选择,只有学习,尽全力考上大学,这样至少有张入场券。至于会不会成功,我们也不知道,但人总得先去尝试,是吧?因此,我觉得中国人不会将“优绩主义”作为意识形态全盘接受,而是将它作为个人的、家庭的策略,每个人都这么遵循着。这是非常矛盾的
- ⏱ 2024-01-07 09:27:01
📌 某种程度上,“躺平”是对这种焦虑和竞争压力的反应吗?因为对许多人来说,这种焦虑无法带来任何前景。项:是的,我同意。但这只是一种非常直接的反应,本质上还是因为人们感到倦怠。当人们过于疲惫、过于迷茫,生活也就变得空虚。
- ⏱ 2024-01-07 09:27:56
📌 躺平”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美国“大辞职潮”(Great Resignation)的中国版。这种退出、逃避的策略是被动的,所以现在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利用这些反应的能量,提出积极的替代方案。
- ⏱ 2024-01-07 09:28:27
📌 近几十年来,中美社会的贫富差距都在加剧。面对这种不平等,如果你简单地认为,只要有人能够通过高等教育完成阶层跃升就够了,这就是解决贫富差距的方法,那是不对的。我们很容易错误地将少数人成功跃升的励志故事普遍化,把它当成解决不平等问题的出路。如果我们看看实际数据,就会知道阶层跃升并不容易。
- ⏱ 2024-01-07 09:31:41
📌 关于一个低收入家庭需要多少代人的努力才能达到社会的平均收入水平。研究表明,丹麦有很强的阶级流动性,只需要两代人的努力;在美国,这个孕育美国梦的地方,平均需要的则是五代人的努力;在中国甚至需要更长的时间。如果人们看到这项研究,可能会戏称美国梦在哥本哈根得以实现
- ⏱ 2024-01-07 09:31:59
📌 社会不平等在近几十年来日益加剧,最可怕的后果之一就是富人和普通人生活方式的割裂,我们在不同的地方生活、工作、购物和娱乐,把孩子送到不同的学校。这实际上造成了整个社会的割裂
- ⏱ 2024-01-07 09:32:51
📌 迈克尔在书中已经说得很清楚,大学教育本身是一件好事,但问题在于,大学教育变成了一个筛选统治者的机器,而不再是人实现自身成长的过程。第二点,更重要的是,大学教育正在成为一些人为自己财富辩解的借口。我们知道那些人能拥有财富并不是因为教育,但他们在得到一切之后会说,因为自己接受了教育,所以值得拥有这些,而这就是问题所在。
- ⏱ 2024-01-07 09:33:18
📌 不知道我们能否在年轻人中构建一种生活愿景,让他们更加关注当地。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在提“附近”——关注你的周围,了解附近的人,你的父母如何生活,谁是你的邻居,谁在清扫你的街道,垃圾是如何被收集的,然后在附近、在触手可及的生活中找到意义,而不是白白做梦。“你能去到你梦想的任何地方。”不是的,你要知道,你的梦并不真正地属于你自己,它只是霸权在你脑海中的投影。做白日梦的时候,你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霸权的俘虏。真正的自我是在附近、在你与周围人的关系中找到的。如果你现在与中国的年轻人交谈,他们几乎无法说清父母在做什么,谁是他们的邻居,他们住在什么样的公寓里。他们对附近知之甚少,却梦想远大,想要拯救人类——如果那样想的话,其实只是在重复陈词滥调,需要提醒自己是谁先创造了这些陈词滥调。“附近”这一尺度(scale)在我们寻找生命意义的过程中很重要
- ⏱ 2024-01-07 09:34:35
📌 我认为在如今的中国,引发焦虑的原因之一是,人们在道德原则上表现得过于多元化,有时显得过于务实了——虽然务实不是坏事。但是正如你提到的,如果一个人在认知上过于分裂,缺乏基本的连贯性,自然会有许多心理上的困惑和压力。
- ⏱ 2024-01-07 09:35:52
吕植 人应当有取舍,保护环境应当讲公平
- 📌 我顺便说一句,虫子没什么好怕的,真正对人有伤害的虫子就那几种,虫子咬人这个传统知识是从小被教育出来的,被教坏了,其实它不咬人。虽然是一件很小的事,但转变起来还真的不容易,所以从小孩子开始,就不要给他们灌输害怕虫子的观念,当他们赤着脚去接触自然,打个滚,我们不要说太脏了,快起来。这些都是点滴的改变。
- ⏱ 2024-01-08 09:34:00
劳东燕 法律的核心问题是,良好的社会秩序如何可能
📌 在2021年的年终总结《直面真实的世界》一文中,她对“刺头”的缘起做了解释:“正是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选择忍让退却,才让恶人能肆无忌惮地继续为恶。在某种意义上,对于周遭环境的日渐恶化,选择忍让退却的我们,其实都负有消极不作为的责任……在不拉低自己的前提下,是应该考虑坚决反击的。”
- ⏱ 2024-01-03 00:01:09
📌 我是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但是找工作时被排在第四位序:本地男、外地男、本地女、外地女。
- ⏱ 2024-01-03 00:03:27
📌 我发现唯结果论的做法与在利益衡量方法上的缺陷有关。在正当防卫中,作为正当的一方,不应该将其权利做单纯利益化的处理,把权利下降为利益,然后进行利益衡量。
- ⏱ 2024-01-03 00:05:24
📌 不能简单说强制抽血不对,如果你醉酒驾驶,不愿意接受检查而被强制抽血,我们都觉得没有问题,为什么?因为前面案例是把你当作工具,而醉酒驾驶中的强制抽血不涉及被工具化的问题。
- ⏱ 2024-01-03 00:06:16
📌 适应应该适应的,改变不该适应的。如果没有能力去改变社会,至少应该保持自己不被外部世界所改变。
- ⏱ 2024-01-03 00:07:09
📌 对于你认为不合理的事情,应该发出声音,并设法把声音扩大,扩大之后就有可能引起改变,如果你不发声,就没有任何改变的可能。所以,发声是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一个充分条件,我认为应该试一下,也值得试一下。挫败感当然会有,今年关注的好多事件都没有太好的结果,但发声永远比不发声要好。
- ⏱ 2024-01-03 00:09:06
📌 我更相信通过制度改变人们的行为,通过改变行为去进一步改变人们的观念。观念需要通过制度来落实,需要具体化为行为规范,先让人们按照这种行为规范行事,然后再去改变其内在的观念。简言之,先改变行为,再改变观念。这是更为有效的路径。
- ⏱ 2024-01-03 00:11:05
崔庆龙 下沉年代,我们该如何保持乐观
📌 我们先不说别的,就把抑郁替换成一种情绪,比如说低落、沮丧、无意义、无价值感、没有希望、热情下降、没有动力……这是很多人现在普遍的心理状态,它是抑郁发生的现实环境,真正的抑郁也会在这一基础上,以更高比例和概率出现。
- ⏱ 2024-01-07 09:46:54
📌 抑郁是一种难以调节和复原的情绪,它不是单一的离散情绪,而是多种情绪,尤其是低落、无助、绝望、虚无等体验的复合体。
- ⏱ 2024-01-07 09:48:02
📌 二、几乎每天以及大部分时间的兴趣减退,快感缺失:比如一个人以前会有很多兴趣活动,会去做很多事情,但是现在对这些活动都不感兴趣了,什么都不想做,什么都觉得没意义、没感觉。
- ⏱ 2024-01-07 09:47:50
📌 反复出现的死亡想法:比如自杀的观念、企图等,这个会因为抑郁症症状的严重程度而有所不同,越是接近重度抑郁,自杀的企图心就越强,而且采取的是非常决绝、没有余地的行动。这里需要再提一下性格型抑郁,这种抑郁无论情绪多么痛苦,无论表达多少次自杀,实际上都不会有真正的自杀行动。
- ⏱ 2024-01-07 09:48:47
📌 你对人的预期已经和以前不同了,以前哪会想这些,你去谁家直接就敲门了,哪管你在吃饭还是在做什么,但是现在感觉对方好像会介意,你可能也会介意对方同样的举动,这是关系层面的环境的变化。大家好像一方面缺失了一些东西,但是一方面又会以这种方式继续守护着这种缺失的状态。所以我想说这其实不是个人的问题,个人根本掌控不了这种转变,自我意识的改变一定反映了社会潜在的不安全感,需要一个人以更强的边界优先去保护自己的担忧、恐惧、不确定、不踏实,代价就是人与人之间多了一层隔阂,多了一种难以亲近的感觉。
- ⏱ 2024-01-07 09:50:48
📌 但是他们会用他们的方式分享一些东西,比如分享了一个可能被辟谣过的、完全不科学的养生文章,或者是一条防止诈骗的信息。你会发现,其实他们也在努力地参与、分享,去跟随这个时代,但好像做不到。我觉得他们的状态有一些落寞、寂寥,因为子女都不在身边,邻里之间包括亲戚之间的往来频率也下降了很多,我完全可以想象他们平时在家可能也会看看手机,看一些他们关注的内容,但是他们没有办法把自己的情感、想法分享出去,只能变成一个链接、一个转发,但是转发出去之后又没有回应。其实这是一个挺孤独的场景,我都可以想象,但是更早以前,他们可能身边有孩子,家人之间相距也不那么远,还会聚在一起打打麻将,或者有一些亲戚之间的往来。我能感受到他们其实也比从前更孤独、或者说更低落,同时他们确实也没有词汇去表达这些
- ⏱ 2024-01-07 09:51:30
📌 我发现人们往往更容易对别人的事情、特别是公共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却很难跟身边的人讲自己的事情,特别是年轻人。比如说,一个明星爆出私生活的丑闻后,大家会各抒己见,把这两个人的恩恩怨怨分析得明明白白,可就是不能够讲自己,比如谈谈自己过去的恋情、现在的亲密关系,这几乎不可能。
- ⏱ 2024-01-08 09:17:37
📌 有些问题可以通过一些更积极的反思或者更有自主性的行动来面对和解决,但有些人把心理咨询当成了一种逃避:我只寻求安慰,我不去面对真实的、可能导致我陷入这种困境的原因?崔:如果一个咨询师是靠谱、专业、负责的咨询师,那他做的工作一定是帮助来访者去面对真正的现实。但这种面对现实,并不是把一个心理脆弱的人直接丢到最残酷的环境里,因为每个人的人格发展水平不一样。
- ⏱ 2024-01-08 09:21:40
📌 大概意思是人在不同年龄阶段,所面对的现实是不一样的,比如小孩子能接受的挫折和成人能够接受的挫折完全不一样,一个婴儿几个小时里得不到回应,就会唤起强烈的分离焦虑,甚至是死亡焦虑;一个小孩第一次走进学校大门,预感要和大人分开时,也会非常恐惧害怕,小孩子的心理确实更脆弱、更敏感。虽然很多人长大了,但是他的内心可能还停留在某个年龄阶段,依然很脆弱,所以咨询师给予来访者的是他心理年龄上可以接受的现实,并且一点点推进,让它变得越来越成熟
- ⏱ 2024-01-08 09:18:56
📌 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就是你能接纳眼前这个人。可能听起来很简单,但你试想一个场景——你刚刚遭遇了情感背叛,而你的来访者,就是一个喜欢在情感关系里欺骗和伤害别人的人,你还要去共情他的痛苦,这并不容易。这意味着咨询师真的能努力接近一个中立的位置,不含评价地去倾听和理解
- ⏱ 2024-01-08 09:19:11
📌 比如来访者一来咨询室就抱怨自己今天和伴侣的关系,然后你也加入这个热烈讨论,替来访者说话,骂对方的伴侣……这样并不能帮到对方,你需要关注一些更潜在的东西:比如他们是为什么吵起来的,两个人有没有什么典型的互动模式,这样的互动模式又和来访者的成长经历有什么关系,他是否意识到了这一点,他是否在用一种想要得到尊重的方式,却偏偏制造了更多冲突的局面。这背后有很多东西都需要咨询师始终保持高度共情、存疑的状态慢慢探索。
- ⏱ 2024-01-08 09:19:27
📌 这个行业一方面竞争环境十分市场化,另一方面从业的门槛又比较低,很多人都可以进来,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好。大家普遍认为自己有助人热情,对人类有同理心(几乎每个人都有这种幻想),但实际上能做得了并且能做好的人并不多。这个工作需要个人自身的素养,对于人性的深度认识,对人内心的黑暗有很高的接纳度
- ⏱ 2024-01-08 09:19:43
📌 有时候来访者提出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但实际上他想要的可能并不是那个东西,而是一种心理层面的确认,比如一个人把尊严和财富关联在一起,背后也许恰恰隐藏的是自尊方面的创伤。再比如,一个人有某种生理缺陷,长期遭受歧视、嘲笑,这是很无力的事,你不可能鼓励他说这不重要,自己对自己的认可才最重要,这样的鼓舞是没用的,甚至会起相反作用,这是很残酷的现实。再比如,一个人选错了结婚对象,但是现在离婚的成本又非常高,他很痛苦,这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你当然可以和他一起在现有的生活框架下寻找一些新东西,让自己过得更好一些,但有些是改变不了的事实,已经定型。所以我想说,心理咨询并不是万能的,它还是更关注人的内在一些可以改变、有可能性的地方,当然也许内在改变了,外在也会受影响,但有些现实层面的东西,你做不了什么,换言之,只能接受。
- ⏱ 2024-01-08 09:21:05
📌 我觉得现在的人需要一些复杂性,很多人推崇大道至简,但那并不是一般人能得到的体验。如果你没有复杂过,就无法简单,你一简单,那就是无知。所以,首先需要认识到一个人本身是复杂的,有很多面向,他在那一时刻和这一时刻有可能不一样,他在那个情境下和这个情境下也有所不同,没有一个可以界定的本性去描述他。人其实非常动态,虽然说一个人有相对的倾向性,但这个倾向性也是可变的。我们说某个人就是某种性格的时候,指的是他更容易做出某件事,表现出某种情绪、某种行为、某种想法的倾向,不代表他就完全固定了。
- ⏱ 2024-01-08 09:22:27
📌 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大家倾向保守、消极,将眼光更多聚焦在个体和当下,不做中长期的规划,选择“躺平”;与此同时,只能活在当下的虚无感、孤绝感又侵蚀着我们的情感世界,越来越多的人感到迷茫、无力。独生子女政策之下成长起来的几代人,一面深受亲密关系的捆绑、束缚,因而惧怕、怯懦家庭、婚姻;一面又极度欠缺安全感,渴望被他人、被集体认可、接纳,需要意义感和价值感。
- ⏱ 2024-01-08 09:25:48
📌 比如我们小时候,其实也不知道太多东西,但挺快乐,那个环境允许你健康生长。现在我觉得就像是游戏突然变得很困难,没有攻略就过不去了,得照着攻略按部就班去处理,好像才能够应对危险、化险为夷。以前我们呼吸的是氧气,却根本感知不到有氧气的存在,现在却到了这么一个阶段,过往我们意识不到存在的东西,突然之间消失了,突然觉得窒息、缺氧。所以这个问题我还是想和环境联系在一起,如果让我来概括,我觉得这是精神层面的集体缺氧。
- ⏱ 2024-01-08 09:27:12
📌 系统原有的评价标准已经和大多数人实际能够达到的水平,产生了巨大的分离。也就是说,如果以前60分是及格线的话,现在这个及格线已经被拉升到了80分,大多数人凭借正常的教育、工作、奋斗,没办法达到80分。如果我们把80分视作一个人能够安全、体面地工作、成家、婚育,并且还有余力把这样的生活体验为一种幸福的状态,
- ⏱ 2024-01-08 09:27:46
📌 这就意味着如果你没有余力,纵使你达到了这样的生存水平,也会在情感上否定它。因为追求这种生活的目的就是为了幸福和快乐,它曾经是一个人在大众语境下对于生活的很朴素的期待,而当追求这样的生活的代价,会把一个人实际的生命力过度透支的时候,它就会激发一个人的厌恶动机,这时候人们就会产生对于家庭、婚姻、奋斗等方面的厌倦心理,会把它视作自己幸福感的对立面。
- ⏱ 2024-01-08 09:27:51
思想史万有引力 我就想追求一些纯粹的无用之学
📌 “思想史万有引力”的创作者名为张乔木,80后,哲学专业出身,目前生活在中国南方,对于“思想史万有引力”其人,我们所知仅此。“一个知识的转述者和翻译者”是他给自己的定位。
- ⏱ 2024-01-02 23:39:41
📌 叶:讲到哲学,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是,唯心主义不对,唯物主义才是对的。张:西方哲学里切分的方法基本都是按照学派的,但是在某些人的观念里,哲学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而且一提到唯心主义就不对。其实在古希腊时代,唯心主义也有,唯物主义也有,背后涉及的是物质第一性或是意识第一性的问题,只是一种认知方式的差异。而且在西方的主流知识框架里面,唯心主义肯定是主流。
- ⏱ 2024-01-02 23:44:05
📌 卢梭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强制个人放弃个人意志,进入到普遍意志的思维状态里去。为了实现社会整体性的普遍意志,必须要放弃自己个人的意志,而且可以用强制的手法去实现它。这种思想形成了强制性社会体制的基石,这就是伯林一直在批判卢梭的核心观念。卢梭这种思想后来的追随者都是谁?墨索里尼、希特勒,还有雅各宾派的罗伯斯庇尔。这是我觉得西方文明没落的第二个特征。
- ⏱ 2024-01-02 23:50:58
📌 年轻人现在最常见的表达就是人生没有意义,工作没有意义,谈恋爱没有意义,一切都没有意义。在与年轻人交流的过程中,我渐渐发现,这些无意义感、无价值感是表象,甚至是结果,原因不仅仅是心理层面的,其本质就是我们刚刚所讨论的,大家受实用主义或功利主义的毒害太深,在生活中缺乏信念,缺乏形而上的追求,因而陷入虚无。
- ⏱ 2024-01-02 23:52:03
📌 无意义和虚无是从哪来的?其实就是从信仰大退潮开始。信仰死去之后,人们找不到社会和生存的意义,所有的行为都是在解构,都是在批判,但是并没有重建。马克斯·韦伯一直在强调的观念是,我们的工具理性过于强大,但是价值理性根本没有重建起来
- ⏱ 2024-01-02 23:52:45
📌 很多人不能理解,认为自由就是为所欲为,那根本不是自由,那是对他人的侵权而已。真正的自由包含了不侵权、不伤害、不越界,以及不干扰,只有包含了这些前置条件,你的行为或者思想意识才叫作自由。绝对的自由就好像在说“五彩斑斓的黑”,它本身就是一个病句。一定要了解什么叫真正的自由,自由包含先决条件、前置条件,不要再去泼脏水,肆意妄为的自由并不是自由,自由没有这个含义。
- ⏱ 2024-01-02 23:54:37
📌 你有没有发现,佛教在印度大部分是苦修宗,当它漂洋过海过来之后就变成了我们的禅宗,悟就好了。还是功利主义导致的,悟了多方便。
- ⏱ 2024-01-02 23:57:08
放画之半自由
放画之读大学
读书笔记
罗新 太多人滥用历史,历史学家应该监督对历史的叙述
划线评论
- 📌 个体没有什么大不同。但个体构建起来的整体,就是所谓的集体,现在叫民族国家,差别并不小。这个差别会造成冲突,造成巨大的伤亡、巨大的牺牲、巨大的仇恨。仇恨是有意制造出来的,而且让人认为为此牺牲都是正当的。 ^225207353-7NZe2erKC
- 💭 同感
- ⏱ 2024-01-05 09:18:48
项飙 迈克尔·桑德尔 走出对成功的崇拜——从精英的傲慢看优绩主义陷阱
划线评论
- 📌 不知道我们能否在年轻人中构建一种生活愿景,让他们更加关注当地。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在提“附近”——关注你的周围,了解附近的人,你的父母如何生活,谁是你的邻居,谁在清扫你的街道,垃圾是如何被收集的,然后在附近、在触手可及的生活中找到意义,而不是白白做梦。“你能去到你梦想的任何地方。”不是的,你要知道,你的梦并不真正地属于你自己,它只是霸权在你脑海中的投影。做白日梦的时候,你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霸权的俘虏。真正的自我是在附近、在你与周围人的关系中找到的。 ^225207353-7O2hFeIPB
- 💭 太深刻的反思
- ⏱ 2024-01-07 09:34:13
崔庆龙 下沉年代,我们该如何保持乐观
划线评论
- 📌 首先是环境的变迁,我觉得过去人们身边的心理资源比较多,社会支持系统比较完善。就拿我自己的观察来讲,前几年如果有情绪不好的时候,身边是有很多人的,随时可以找到人以各种形式,不管是娱乐还是分享,去和他们创建一个活动、一件事情,把那个感受转移掉,或者投身到更有反馈的事情中。但是现在我会感觉到这种情况的概率明显变低了,首先不太容易找到这样的人,大家都相距很远,不管是空间上还是别的方面,大家都很忙,还有一种莫名的疏离感。不像以前,你随时可以去打扰一个人,现在好像有蛮多顾忌,大家都要把心事放在内心更深的一个地方。 ^225207353-7O2iIe9ev
- 💭 有道理,现代人虽然很近,但是距离很远。
- ⏱ 2024-01-07 09:5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