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对意义的探寻
📌 散文家威廉·哈兹里特(William Hazlitt)观察到:
人是唯一会笑会哭的动物;皆因唯有人会因为“事情实际是怎样”与“事情理当是怎样”之间的差异而备受打击。- ⏱ 2024-11-22 09:19:17
📌 人生的目的不是追求幸福,而是探寻意义。
- ⏱ 2024-11-22 09:19:44
📌 若是没有痛苦——它似乎是心理与灵性达到成熟的必要条件——人会停留在无意识的、幼稚的、依赖的状态中。然而,我们的诸多成瘾问题、意识形态层面的依恋,还有神经症,都是对痛苦的逃避。
- ⏱ 2024-11-22 09:19:55
📌 四分之一的北美人信奉正统基督教派的信仰体系(fundamentalist belief systems),希望借助过于简单的、黑白分明的价值观,让人生旅程变得没那么沉重;他们不喜欢灵性问题中存在模棱两可,于是寻求领袖人物带来的确定感,或是抓住现成的机会,把人生中的矛盾投射到邻人身上
- ⏱ 2024-11-13 09:09:42
📌 还有四分之一到一半的人沉溺于形形色色的上瘾行为,将存在性焦虑暂时麻醉,结果却发现它执拗地又在次日重返。余下的人选择了神经症,也就是说,运用诸多直观的防御手段去对抗人生中的创伤。但这些防御同样会令灵魂陷入困局,即让人始终只会做出被动的反应。而这会让一个人滞留在过去,而不是活在当下。
- ⏱ 2024-11-13 09:09:54
📌 有句老话说,宗教是为那些害怕下地狱的人准备的,而灵性是为那些去过地狱的人准备的。除非我们能够正视“向往的图景”与“实际的体验”之间的差距,除非我们能有意识地承担起灵性成长的任务,否则我们就会永远滞留在逃避或否认的状态,或是认为自己是受害者,尖酸刻薄地对待自己和他人。
- ⏱ 2024-11-13 09:10:09
📌 成熟其实并不意味着不会被抛弃,而是我们主动地抛弃了一些幻象……如果我们能够承担得起独处的焦虑,全新的地平线会铺展开来,而且我们终将学会不依赖他人也能独立存在。
- ⏱ 2024-11-22 09:20:13
📌 就我们所知,人类是唯一总想去追寻意义的物种,就好像有某种力量在驱使我们似的。这种被驱使的感觉往往令人痛苦,但身不由己,我们总忍不住要去追寻它。
- ⏱ 2024-11-13 09:11:02
📌 心理治疗的终极目的不在于像考古一样,不断发掘儿时的伤痛,而是逐渐地学习,努力地接纳我们自身的局限,并在此后的余生中努力自行承担起痛苦之重。心理医生的工作并不是提供解脱,让患者摆脱那些造成严重不适的症结,而是要加重不适,教会患者成为成年人,此生第一次去主动面对“独自面对痛苦、被世界抛弃”的感受。
- ⏱ 2024-11-22 09:20:46
真实的内疚
📌 正如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在《堕落》(The Fall)中明确指出的那样。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而这个社会制造出了大屠杀,还有绵延不断的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年龄歧视、恐同等问题,无论我们有没有主动共谋,都脱不了干系
- ⏱ 2024-11-13 09:24:12
📌 个体的健康发展包括在合理的程度上承认内疚,也就是说,担起责任,承担自己的选择带来的后果——无论在做选择的时候是多么无意识。
- ⏱ 2024-11-20 09:08:03
📌 在这两个案例中,人人都能找到熟悉的东西。敢于承认错误,承认自己做出了糟糕的选择,应当为伤害性的后果负责,这不仅仅是获得智慧的开端,更是卸下心中重担的唯一途径。
- ⏱ 2024-11-20 09:11:26
非真实的内疚
📌 大人拥有无边无际的力量,他们会惩罚你,不赞同你,不喜欢你。没有哪个孩子能在这种荒野中坚持很久,他们很快就学会了抑制那些不被接受的冲动。
- ⏱ 2024-11-22 09:21:12
📌 一个男子回忆起六岁时在自家门廊上唱歌的情景。他妈妈吼了他,不许他这么“吵”,他发誓以后再也不唱歌了。长大后,在高中必修的音乐课上,他的舌头就像打结了一样,他完全唱不出来。老师了解到他是真的不能唱歌之后,允许他整个学期都默默地站在合唱队后排,也给了他及格的成绩。成年后,这名男子甚至在淋浴时都不会试着哼唱几句。
- ⏱ 2024-11-20 09:14:54
📌 在进入社会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无可避免地会遇到类似的、与强势力量的碰撞,我们开始抑制自己的冲动,并将之渐渐内化。有时,一些人甚至会防御一切包含情感的动机,最后与自己的真实情感彻底失去联系。
- ⏱ 2024-11-22 09:21:23
📌 对别人说“不”时感到内疚,实际上是在防御“他者会因此不高兴”的可能,并由此激活了人人都背负着的、浩瀚无边的情绪库。
这类非真实的内疚还有可能被用来对抗对他人的憎恨、嫉妒、狂怒、色欲,以及其他一切阴影因素。荣格指出,一个没有阴影的人——意思是一个人完全没有意识到阴影的存在,并且极力防御阴影——是肤浅的人。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接受了这样的教育:要做个好说话的人,别表露真性情;要随和宽容,而非耿直;要圆滑变通,而不是坚持己见。我们可以想象一个采用十二步戒瘾法的、“不当老好人”的小组里的情形:一个成员讲述他或她上一周不由自主地又变成了老好人,对此十分后悔;或者,当他或她决定不当老好人时,心里有多么内疚。
这种“防御深层焦虑”式的内疚,反映出的是一个人很少被允许做自己。它反映出生命早期受到的规训所具有的难以估量的强大力量;同时,它也为人们提供了从早期经历中恢复和疗愈的机会。当一个人感受到这种内疚的时候,可以这样自问:“我这是在防御什么?”通常,答案都会归结到恐惧上——害怕别人会因为自己的某个决定而不悦。- ⏱ 2024-11-20 09:15:39
📌 在真实世界里,如果你想做一个有价值的人,而不是情绪变色龙,你势必要做出很多选择,而取悦别人不该是你的首要目的。从心底涌出的焦虑之所以令人无法招架,完全是因为它来自最脆弱的孩提时期。由于这份能量从未流走,而是滞留在潜意识中,所以它能够带着令人动弹不得的强大力量喷涌而出。在那一刻,你没有活在当下,而是回到了儿时脆弱无力的状态。但你忘记的是,你已经长大,是成年人了,当你有意识地采取行动时,完全有能力做出有价值的决策,而且,实属必要的话,你肯定也能够承受他人的不悦。
- ⏱ 2024-11-20 09:16:20
存在性内疚
- 📌 这不仅是说,生与死就像宇宙之心的收缩与舒张,它也意味着,一切生命都建筑在杀戮之上。我们杀掉动物来维生;如果我们选择当个素食主义者,我们也收割了植物的生命;如果我们停止进食,就会杀掉自己。出于这个原因,我们的祖先在进食时会敬谢上天的恩典,这不仅是表达感恩之心,也意味着人们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准备吃下去的东西,来自杀戮的行为。出于同样的原因,古老文化中的人们在捕猎前、捕猎后、进食过程中都会念诵祷词,这是为了承认,他们加入了大母神(the Great Mother)原型的死亡——重生的循环。
- ⏱ 2024-11-20 09:17:10
找回领航的星星
- 📌 因为一切事情的内核都被虚假的自我污染了。唯有阅读,以及对音乐和大自然的热爱还能在他的灵魂中激起些许涟漪。
- ⏱ 2024-11-20 09:19:27
失去与哀悼
📌 两千五百年前,乔达摩成为佛陀(意思是“觉者”)。他看到,人生是无休止的受苦。这种痛苦主要是由自我的控制心导致的——想要控制环境,控制他人,甚至控制生死。既然我们无法成功地控制人生,所以失去得越多,痛苦也就越多。在佛陀看来,穿越并超越痛苦的唯一道路,就是放下想要控制的心,顺其自然。放手正是神经症的对症解药,因为这样一来,人就不再与自然割裂开来,其中也包括我们自己,因为我们也是自然的一部分。
- ⏱ 2024-11-20 09:20:28
📌 若要拓宽意识,其核心是要承认人生的常态就是无常。确实,变幻无常正是生命力量本身的一种表达。迪伦·托马斯(Dylan Thomas)这样阐释这个矛盾:“那经由绿色茎秆催放花朵之力是毁灭我的力量。”那股能量引燃了大自然的能量,就像炸药的引信一样,它会燃烧自己,终至耗尽。这般的幻灭即是生命本身。“不变”的别名是“死亡”。因此,要拥抱生命,就需要我们拥抱那股燃烧自己、终至耗尽的能量。不肯改变,即是与生命力对立,也就意味着死亡。
- ⏱ 2024-11-20 09:20:57
📌 死亡是美丽之母”,出于同样原因,死亡是大自然最伟大的发明。伴随着对那股会耗尽自身力量的体验,我们得到了意识的能力、有意义的选择,以及对美的赞颂。其中蕴含着一种智慧,它超越了自我的界限与焦虑,体现出生与死、依恋与失去的隐秘合一,它们都是同一个伟大循环的组成部分。这种智慧与自我的需求对峙,将之从琐屑中提升出来,带入超然之境。
- ⏱ 2024-11-20 09:21:11
背叛
- 📌 孩子感受到的对纯真、信任和信念的“背叛”越强烈,长大后就越有可能不信任这个世界。极为强烈的背叛体验会导致偏执的妄想,也就是把“失去”的感受广泛地转移到别人身上。我有一位来访者简要地回忆起母亲离开他的那一天——她此后再也没有回来。虽然他的婚姻很有爱、很忠诚,可他从来不肯信任妻子,她走到哪儿,他就跟到哪儿,还坚持要她做测谎来确证清白。他在蛛丝马迹中寻找妻子背叛他的证据,因为他认为遭到背叛就是自己的宿命。尽管妻子一再保证自己的忠诚,最后他还是把她赶走了,并且认为她的离去就是明证:他一直深信不疑的东西确实是对的,他遭受过一次背叛,而这种事会一次次地重演。
- ⏱ 2024-11-20 09:24:12
地狱一季
📌 无论我们多么希望把遇到的问题归咎于父母、社会或伴侣,我们总会不停地和自己相遇。
- ⏱ 2024-11-20 09:27:59
📌 地狱最恐怖的一点就是没有尽头。无论是什么样的苦难,只要有尽头,我们就能够忍受。如地狱般恐怖,即是毫无希望,永无休止,也无从解脱。卡在原地,即是身在地狱。在但丁的想象中,地狱是如同螺旋下降般不断加深的道德堕落。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认为的道德堕落的后果就是,一个人卡在自己的选择所延伸出的象征中,不得解脱。
- ⏱ 2024-11-21 09:15:24
焦虑如冰山,我们是泰坦尼克
📌 得知瑞秋就要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我感受到的是焦虑,而非快乐。我的第一个念头是——对此我一点都不感到自豪——“又多了一个要操心的”。我的第二个念头是关于塔琳的,身为职业女性,她很快就要背上一副沉重的担子了。第三个念头才是“正确的”那一个——我对自然的伟大运转产生了深深的敬畏,我们是其中多么微不足道又多么重要的部分啊。我回想起当年塔琳出生的那一刻,我不敢相信那个奇迹,也不敢相信自己何其有幸,竟能拥有这么好的女儿。
- ⏱ 2024-11-21 09:17:53
📌 有零星的证据显示,容易恐慌可能是有生物学基础的。也有可能是我们见过父母或其他权威人物被压力打垮,从而习得了这种行为。但是,被恐慌侵袭也有可能源于“代替”,也就是用一些能够接受的恐惧来代替无法接受的恐惧。
- ⏱ 2024-11-22 09:06:35
📌 去追寻某种缥缈不定的原因,总比面对真相容易一点——那真相就是,人是会死的,人完全没办法掌控宇宙。当我们把事情往最坏的地方想的时候,我们不是在有意识地面对坏事、承担坏事,而是在无意识地小题大做,然后忍受着泛滥情绪的攻击。
- ⏱ 2024-11-22 09:06:27
管理焦虑
📌 表演型人格障碍(histrionic personality disorder)源于孩童时期对关注、爱和赞许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因此,如果此人没有处在关注的中心,就会焦躁不安。他或她会用言行举止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如果真的遭到轻视,或假想别人轻视自己的时候,他们会感到一阵阵的嫉妒和狂怒。同样,自恋型人格障碍(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往往令周围的人非常痛苦。
- ⏱ 2024-11-22 09:07:51
📌 再强调一遍:每一天,我们都被迫要在抑郁和焦虑之间做出选择。抑郁源自个体化的进程受挫,而个体化正是我们最为重要的任务;焦虑则源自向前迈入未知。焦虑之路是必要的,因为这条路上存在着“成为更加完整的个体”的希望。我的分析师有一次对我说:“你必须把你的恐惧列入议程。”当我们真正面对这个议程,去承受它引发的一切焦虑时,我们的感觉变得好起来了,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在真诚地面对自己。
- ⏱ 2024-11-22 09:11:09
📌 有趣的是,当我们能够坦然接受存在性焦虑,知道自身是脆弱的生物,依附在一颗不停旋转的、于时空中急速坠落的星球上,与此同时,还能感激自己有机会参与这一趟伟大的旅程,此时我们就向着个人解放迈进了一大步。焦虑就像雾一样,让我们看不清前方的道路;如果我们能够从中走出,就会大有斩获。当我们置身于雾霾之中,就可以辨认出具体的恐惧,而且,我们常常会发现,从成年人的眼光来看,那些恐惧其实是没有根据的——但对孩子来说,它们可怕到难以负荷。比如说,一个人极度害怕冲突,而且不敢在会议上发言,那么他需要在令人动弹不得的焦虑之雾中找出恐惧的根源。一般来说,这种焦虑的念头可以追溯到生命早期的恐惧,比如,“他们不会赞成的”,“他们该不爱我了”。
- ⏱ 2024-11-22 09:11:09
后记 斑驳与模糊
📌 我们的心灵生活会频繁地脱离自我的控制,我们必定会被拽落到沼泽之中,而且我们会在那里遭受痛苦。无论我们怎么否认,如何使用五花八门的手段麻醉自己,或是信奉诸如“努力工作、端正思想”这样的信条,都不能让我们免于痛苦。
- ⏱ 2024-11-22 09:16:59
📌 现代社会关于“幸福”的幻想是有害的,因为它非但不可能实现和持续,实际上还会加重我们的神经症,让我们更加牢牢地抓住创伤不放。
- ⏱ 2024-11-22 09:16:53
📌 在每一片沼泽地里,都暗含着一个挑战:发现这片泥泞中蕴含的意义,找出我们在行为或态度上需要做出哪些相应的改变。我们应当把每个沼泽地都视作待解的命题:我的抑郁意味着什么?焦虑与我的哪些过往经历有关联?是什么在支配我、控制我?这种态度会让我们主动地面对痛苦,而不是一味地被动忍受。在这样的搏斗中,我们从永久幸福的幻想中,或未曾得到幸福的耻辱感中走出,走向一个或许最为珍贵的礼物——我们领悟到,就算没有幸福,我们也能生活,但没有意义可不行。
- ⏱ 2024-11-22 09: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