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们何以不同:人格心理学40讲》5星


 我们何以不同:人格心理学40讲|200

封面

版权信息

自序

第一部 人格特质:我是谁?

  • 📌 两国数据结果的对比值得玩味:一方面,作为一个“舶来品”,星座文化在中国的流行程度竟然比在美国更高(至少从被调查样本来看);

    • ⏱ 2024-01-09 09:33:27
  • 📌 那为什么同样是处女座,在美国没有招来差评,在中国却不受欢迎呢?研究者推测,背后的原因可能非常简单——都是命名惹的祸。在英文里,巨蟹座(Cancer)的发音与“癌症”同音,由此可能激起某些负面联想,而在中文语境里,巨蟹座的人被认为热爱家庭,可能是因为螃蟹总是待在壳里。相反,“处女”在中文语境中莫名联结起了挑剔、完美主义等特征(如“老处女”),而这一联结在英文里并不存在。研究者对此推测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只要把“处女座”转而翻译成“室女座”,人们对于这个星座人的负面评价就会明显减弱。再比如,金牛座(Taurus)的英文在英语里并不带有“金”的含义,而当它传到中国恰好被翻译成了“金牛”,于是在中国,金牛座的人不仅被认为勤恳固执(对应于“牛”),还被认为爱财、吝啬、物质(对应于“金”)。也就是说,在西方的十二星座传入之前,中国尚不存在这样的人群分类,而当每一个星座的名称被翻译成中文,人们受到中文命名的强烈暗示,便开始对其进行演绎和解读,最后每个星座名称的中文含义就被对应到了相应星座的人群上,认为能够代表他们的性格特点。

    • ⏱ 2024-01-09 09:33:04
  • 📌 于是,分类既是一种多快好省的认知方式,又能满足人们的归属与认同需要,人们因此而喜欢它。但是,这种用类别来知觉自己的方式存在着潜在风险,最有害的风险之一即“自我标签化”——当我们将自己归到某一类别之中并对此深信不疑时,这个本来期待有助于自我了解和探索的框架就可能变成了自我设限的牢笼

    • ⏱ 2024-01-09 09:34:06

02 内向者不合群?大五人格之外向性

  • 📌 “内向”或“外向”的形容实在太过深入人心,先来看看它们的起源。1921年,著名心理学家卡尔·荣格(Carl Jung)在其代表著作《心理类型》(Psychological Type)一书中首次提出并定义了内向(introversion)与外向(extraversion)。此处,荣格沿袭了前辈弗洛伊德的假设,即心理系统和物理系统一样是能量系统,不管是进行还是维持心理活动都需要能量,那么,心理能量从哪里来又被用到哪里去就构成了每个人适应社会活动的基本心理模式

    • ⏱ 2024-01-09 09:35:38
  • 📌 典型外向者的心理能量主要投注于外部世界(他人或事物),他们习惯于呼朋引伴,世界就是他们的游乐场;而一个典型内向的人则主要将心理能量投注于内心世界的感受和体验上,他们习惯于独处,一个人安静地阅读或思考对他们来说是最舒服的状态。在经历了能量消耗如一整天高强度的工作之后,两类人补充能量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典型外向的人可能还可以继续呼朋引伴参加聚会,而典型内向的人则更想自己一个人待着不被任何人打扰。也就是说,同样是为了“充电”,有些人开个派对就能满血复活,而有些人则需要自己静静来恢复元气。于是,在荣格看来,那些倾向于从外部世界和他人获取能量并释放于外部世界和他人的就是外向的人,而那些倾向于从精神世界和自己内心获取能量并也将能量投放于此的就是内向的人。

    • ⏱ 2024-01-09 09:36:11
  • 📌 这并不意味着偏于内向的人“社恐”。典型的内向者完全可以拥有良好的社交技能,他们只是不太想社交而已,而“社交恐惧症”(更准确的说法是“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则可能在社交技能上有所欠缺并对社交这件事情感到不必要的过度焦虑。此外,不热衷社交并不会导致内向的人没朋友,反过来,典型高外向的人虽然爱交朋友,但并不代表他们就一定能交到朋友或者总能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即便他们经常出现在社交场合,其他人愿不愿意跟他们做朋友却不完全取决于他们外向性的高低,

    • ⏱ 2024-01-09 09:37:28

03 过于灵敏的“威胁探测器”:大五人格之神经质

  • 📌 焦虑来自自我对于本我、超我和现实威胁的无能为力;而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从本质上说,高神经质的核心是对存在于环境中的潜在威胁线索十分敏感并做出夸大反应。这里的敏感意味着一旦周遭出现消极信号,高神经质的人将很快觉知到并做出响应,此时,神经质很低的人可能压根没注意到有威胁来过,或者即便注意到了也不觉得那是威胁;而夸大则在于他们的反应与环境中真实存在的威胁程度并不相称(McCrae & Costa, 2003)。

    • ⏱ 2024-01-09 09:39:18
  • 📌 方法二,进行“认知重评”(cognitive reappraisal)。很多时候,困扰来自人们自动化的思考方式,如高神经质的人总是倾向于从消极的方面想问题,习惯给每件事都披上痛苦的外衣,不管是某人不接自己电话还是上司说了一句什么,而一旦做出消极评价就会更加凸显和强调那些让他们感到焦虑或悲伤的事情。此时如果反过来,对事件进行重新的积极评价则有可能减弱这些不利影响(Gross & John, 2003)。例如,当遇到很有压力的事情时,试试使用“至少……”开头的句子来进行思考:“虽然今天的工作不顺利,但至少和昨天相比我坚持下来了。”类似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找出被忽略的积极方面,并给予自己适时的肯定。

    • ⏱ 2024-01-09 09:42:18
  • 📌 方法五,加强与他人的联系。高神经质者有时难与他人建立和维持亲密关系,然而关系对每个人来说又如此重要,快乐、满足、幸福这些积极结果几乎不可能在关系缺失的情况下获得,于是加强一些人际互动的技巧就很有必要。

    • ⏱ 2024-01-09 09:42:28

04 高责任心的人更长寿?大五人格之尽责性

05 “好人有好报”还是“人善被人欺”?大五人格之宜人性

  • 📌 基于日常经验,高宜人性的人既然如此注重人际和谐,好相处是好相处,但会不会因为太好说话和太轻信他人而更容易受人欺负或者被人占便宜呢?这听上去可能性很大,不过研究结果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例如,与低宜人性的青少年相比,高宜人性的青少年在学校遭遇霸凌的概率更小(Jensen-Campbell et al., 2002),原因在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成为重要的社会支持资源,帮助高宜人性的孩子更好地适应与应对学校生活。对于成人来说,高宜人性者的积极情绪更多、生活满意度更高(e.g., Wilmot & Ones, 2022),他们身上有一种“随遇而安”的气质,倾向于接纳自己、周遭环境及生活经历,再加上关系本身对他们已然是种奖励,因此即便自己的投入没有获得期待的回报,他们也会将注意力更多放在过程而非结果上。

    • ⏱ 2024-01-09 09:44:04
  • 📌 相对于其他人,高宜人性者根本就没有那么重视地位和金钱。在他们的价值排序上,对于金钱和成功的追求并不居于首位,与人为善、帮助他人的快乐对他们来说胜过出人头地的快乐

    • ⏱ 2024-01-10 09:17:59

06 创造力的人格基础:大五人格之开放性

07 “大五人格”是怎么来的?词汇学假设与因素分析

08 五个足够吗?大五人格模型的局限性

09 人性的阴暗面:暗黑人格

  • 📌 但对于高度自恋者来说,喜欢还不够,他们想要别人认识、欣赏并崇拜自己的伟大。当然,这种“伟大”很可能没有切实的证据或可见的成就作为支撑,但并不影响他们抱持这样一种膨胀的自我信念。在此信念驱使下,高自恋的人倾向于认为自己应该享有特权,即受到有别于一般人的格外优待甚至他人的顶礼膜拜,他们渴望永远站在聚光灯下成为所有目光的焦点,“求表扬”这件事对他们来说很重要,他们需要持续的赞美、无穷无尽的赞美并会不知疲倦地去搜寻赞美,以此来彰显自认为的卓越和成功,获得他们觉得自己应得的尊重和崇拜(McAdams, 2020)。

    • ⏱ 2024-01-10 09:20:14
  • 📌 高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在自然的生存法则和社会的普遍道德之间坚定地选择了前者,弱肉强食、成王败寇是他们的信条,与此同时,他们又小心翼翼地不让别人发现。他们狡猾且擅长伪装,经常表里不一,为了达成目标,他们可能不会像高自恋者那样总想占据中心位大出风头,而是可以策略性地躲在暗处,悄悄策划下一步行动。如果此时他们还拥有足够的智商能够真的控制住局面,就很可能给人留下沉稳和足智多谋的印象。

    • ⏱ 2024-01-10 09:21:05
  • 📌 高马基雅维利主义者的这些特征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本土的概念即所谓的“厚黑学”:脸皮要厚而无形,心要黑而无色。这种对于权术和操控的强调与马基雅维利主义异曲同工,而当它们形成一种稳定的行为风格时就成了个人人格的一部分(汤舒俊,郭永玉,2015)。可以想见,历史上那些腹黑的政治家、巧舌如簧的诈骗犯以及一个个“庞氏骗局”的制造者们,其中很多都是典型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者。

    • ⏱ 2024-01-10 09:21:20

10 性格决定命运?人格的稳定性和功能性

第二部 人格成因:我从哪里来?

  • 📌 新鲜的柠檬一枚,如果没有,可用浓缩柠檬汁代替(请注意要原汁,不能加糖加水);再来是一根双头棉签。好了实验开始,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吞咽三次,然后用棉签的一头在舌头上沾一下;接着在舌头上滴上四滴柠檬汁,再吞咽三次,用棉签的另一头在舌头上沾一下;之后用一根线吊住棉签的中点,看其两端是不是平衡。显然,棉签所记录的一头是基线水平的唾液分泌量,另一头则是在感受到柠檬汁酸味之后唾液的分泌量。如果说分泌唾液可以看作对于外界刺激所做出的反应,根据艾森克的假设,既然偏内向的人上行网状激活系统的功能较为亢进,那么他们就会在同等刺激下做出更加强烈的反应,也就是在酸味刺激下分泌更多的唾液。这个实验的结果与这一假设一致:那些越外向的人的棉签会相对保持平衡,而那些越内向的人的棉签则较不平衡且偏向于滴过柠檬汁之后沾过的那一端。

    • ⏱ 2024-01-10 09:25:18
  • 📌 研究告诉我们,改变对于压力的认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身体对压力的反应(Jamieson, Nock, & Mendes, 2012):受试者分为三组,在创设一个压力情境后分别接受不同的指导——一组有意回避压力,即不去想它;第二组将压力反应评估为“这是身体在帮助我应对挑战”;最后一组则什么也不做。结果发现,相对于其他两组,把压力反应评估为“身体在帮助我应对挑战”的受试者在后续表现出了更健康和更具适应性的心血管应激反应。

    • ⏱ 2024-01-11 09:18:02

12 进化的力量:自然选择与人格多样性

  • 📌 于是在大脑的统治下,人类很难坚持饿成个瘦子,想要饿死自己更是一件技术含量极高的事情。许多本能反应还停留在石器时代的大脑并不知道,食物对于现代人来说不仅是生存物资更是享乐来源,它也不知道,曾经金贵无比的脂肪和糖类居然随处可见,对它们的过度摄入甚至成了危害健康的罪魁祸首。从这个角度来说,不建议使用忍饥挨饿的方式来控制体重,因为这有悖大脑的工作方式。

    • ⏱ 2024-01-11 09:18:44
  • 📌 一个男人如果有20个妻子可能生下200个孩子,然而女人有20个丈夫可生不出这么多孩子),因此伴侣数量对女性繁殖力的影响不大,她们更在意质量,故而在择偶时会更加慎重并注重养育的过程且在养育中投入更多,以确保每一笔投资都是成功的。同时,她们需要男性来帮助自己完成怀孕和照料孩子的工作,因此会更加青睐那些拥有资源和保护潜力的男性,如富有、高地位、身体强壮的男性,也更希望和他们建立长期稳定的配偶关系。

    • ⏱ 2024-01-11 09:20:00
  • 📌 反观男性,只要和女性发生性关系生成受精卵,理论上的繁衍任务就完成了,只要这个后代存活,自己的基因就能留存下来,这个成本代价相较女性显然小很多。于是相比于女性,男性无须关心养育的过程,而只要关心如何能繁衍更多的后代。因此,男性会比女性更倾向于使用短期择偶策略,也就是追求偶发单次的性关系,并更注重女性基因的质量,表现为偏好年轻貌美的女性。

    • ⏱ 2024-01-11 09:20:26
  • 📌 男性无法确认正在投资的亲子关系是不是真的为自己完成了基因留存的任务,于是会对潜在的同性竞争者更为警惕并对伴侣的忠诚更加重视。这一点在实证研究中表现为男性对于伴侣的身体出轨表现出更大痛苦,而女性则对于伴侣的情感出轨(这意味着投资于后代身上的资源可能被撤走)表现出更大的痛苦(Buss et al., 1992)。

    • ⏱ 2024-01-11 09:20:48
  • 📌 这样一个性别不平等的社会里,女性当然更看重男性的资源,而男性也当然更重视女性的生育相关特性,然而随着性别平等进程的发展,这种被进化视角认为完全由生物性所塑造的择偶偏好上的性别差异已被发现正在减弱甚至消失

    • ⏱ 2024-01-11 09:21:09

13 一起向狮子扔石头?合作的进化

14 都是基因惹的祸?人格的遗传基础

15 DNA即命运?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16 “内心的一罐金子”:依恋风格

  • 📌 如果家里有3岁以上的孩子,你可能永远忘不了第一次送他上幼儿园时的情景,当他哭得撕心裂肺仿佛世界末日就要来临时,你却狠心地扭头就走,那一刻你心里一定充满了罪恶感,然而在揪心之余你可能又会忧心:这孩子这么离不开父母可怎么好!而在他更小的时候,你可能也还记得,某位朋友来家里做客,向第一次见面的宝宝友好地打招呼,在听到呼唤后,原本正在地板上欢快爬行的小家伙可能会先盯着这位不速之客看一会儿,然后小嘴一瘪甚至“哇”的一声哭出来,进而转身向你爬去并伸出双手,要求安抚他那颗受惊吓的小心灵。这时候你可能又忧心上了:这孩子这么怕生可怎么好!有趣的是,这种因为和所爱的人分开而感到痛苦的“分离焦虑”以及对陌生人充满戒心的“陌生人焦虑”却恰恰说明宝宝和你建立起了安全的依恋关系。

    • ⏱ 2024-01-11 09:25:45
  • 📌 婴儿与主要照料者的依恋质量在很大程度上由照料者的抚养方式决定(Ainsworth, 1979)。那些和婴儿形成了安全依恋的父母大概是这样的父母:他们可以敏锐地捕捉到婴儿发出的信号(如饿、渴、不舒服、求安慰)并且能够及时准确地予以回应,他们对婴儿表现出积极的爱和关心,可以为他们提供很多愉快的刺激和情感支持(de Wolff & van IJzendoorn, 1997),于是婴儿就能从互动中感受到舒适和愉悦进而形成安全依恋。

    • ⏱ 2024-01-11 09:26:23

17 原生家庭即原罪?家庭教养

  • 📌 所谓“心理控制”即父母企图控制儿童的思想和情感,限制儿童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表达(Barber & Harmon, 2002)。一般会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典型的比如,借由强调“我为你牺牲了多少”来引发孩子的内疚感,暗示“因为孩子做得不够好令自己面上无光”来挑起孩子的罪恶感,频繁拿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威胁孩子如果不按自己说的做就收回对他的爱,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孩子身上,将孩子作为实现自己未竟梦想的工具……这些很明显是对儿童自我意识的侵犯,但往往以爱之名。

    • ⏱ 2024-01-11 09:27:17
  • 📌 参与各种培训班并不能提高成绩(数据来自“双减”政策出台之前),反而会令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和主观幸福感降低,而如果父母可以拿出同样的时间陪伴孩子,不管是一起玩还是共同做一些其他活动,都能促进孩子的发展,包括学习成绩在内。这可能就是“不做/少做什么”的意思,过度的在意可能过犹不及,拳拳的爱子之心不妨转换一些方式来表达,比如变控制为倾听与陪伴,变永远想做更多为放松一点,做孩子的避风港而不是训练师,将孩子当作礼物而不是作品,这样不但对孩子好,对父母自己也是一种减压和解绑

    • ⏱ 2024-01-11 09:27:44
  • 📌 父母们放轻松,丢掉那些教养神话,爱你的孩子,只是因为他们很可爱,享受养育孩子的过程,教给他们你所知道的一切,这些就够了,他们是属于明天的。”

    • ⏱ 2024-01-11 09:28:02
  • 📌 父母是普通人,孩子也是普通人,每个人都是普通人,是普通人就会犯错,就会有弱点有挣扎,当接受这一事实时,也许我们就能回到一个相对平等的关系上甚至以一个跳脱的视角去看到父母身上不是作为父母而是作为一个人的部分,不再是充满崇拜的仰视,也不是满心愤懑的鄙视,而是可以平视

    • ⏱ 2024-01-11 09:28:20
  • 📌 从记忆的角度来看,一生中最能被记住的时期不是童年,而是青春期到25岁左右,这段时间会出现一个“回忆高峰”(reminiscence bump; Berntsen & Rubin, 2002)。原因是,这段时间是大脑真正成熟的时期,也是稳定而持久的自我出现的时期,当我们慢慢长大,儿时的记忆将随着大脑神经元突触的自然被修剪而逐渐模糊,后来的经历则会不断改写大脑的神经回路,令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得到积极的重塑,我们完全有能力在不断学习、体验和思考之下带自己走出童年。

    • ⏱ 2024-01-11 09:28:53
  • 📌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似乎有三件事情是没有学过的:第一件事是怎么谈恋爱,基本靠自学成才;第二件事是怎么做父母,很多人直接把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拿过来对待自己的孩子;第三件事是怎么面对死亡,全社会对这件事讳莫如深。

    • ⏱ 2024-01-11 09:29:11
  • 📌 提到禅宗里一个有趣的词叫“啐啄同时”:啐和啄是两个动作,“啐”是小鸡在蛋里吮吸蛋壳的动作,而“啄”是母鸡在外面助力小鸡叩击蛋壳的动作,一里一外同时发力,新的生命方得以诞生。很可爱,也很有爱。任何人都曾经是孩子,也都有可能成为父母,不管是哪种角色,两边都减压,两边也都尽力而为,毕竟世间所有美好的爱都是双向奔赴的

    • ⏱ 2024-01-11 09:29:45

18 看到鱼,还是看到水?文化与思维方式

19 我,还是我们?文化与自我建构

  • 📌 美国人的住房通常有个或大或小的院子,院子周围有些矮树,却很少有高大的院墙;大多数中国人的住宅有高大的围墙,从院外只能看到屋顶,坚固的大门把院内同外界分开,避免过往行人的视线进入内院。(而到了室内,)美国人的室内讲究个人活动空间,私人空间是不容侵犯的,父母在孩子的房间毫无行为自由,而孩子同样也不能私自闯入父母的领地。相反,在中国人家中,私人权利几乎不存在。不仅父母有权干涉子女,子女也有权动用父母的东西。(总之,)美国人在家中的活动范围有严格的个人界限,但家中与外界却无分界。相反,中国人在家中的活动范围没有界限,但高高的院墙和双重大门却把他们同外界隔绝开来。
    • ⏱ 2024-01-11 09:32:26

20 瘟疫如何影响人与文化?行为免疫系统

21 是谁来自山川湖海?社会生态环境与聚集性人格

  • 📌 而在中国,最富有的10%的人占据的财富份额从1995年的41.4%升至2021年的68%。对于这种巨大的财富鸿沟,国际扶贫发展机构“乐施会”曾在报告中生动地形容道:“如果每个人都坐在自己以100美元钞票为单位的财富上,那么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会坐在地板上,一个富裕国家的中产阶级会坐在椅子上,而全世界最富有的那个人,将坐在外太空。”(Oxfam, 2018)
    • ⏱ 2024-01-11 09:34:27

22 以性别差异和心理疾病为例:自然与建构的合力

  • 📌 我们的社会规范中,“男孩像个女孩”要比“女孩像个男孩”承受着更大的压力,男性去担任照料者的角色(如护士、幼儿园老师等服务性工作)也背负着污名(e.g., Croft, Schmader, & Block, 2015)。这看上去似乎是人们对于男性做出偏离性别刻板印象的行为更为苛刻,然而更深层的原因是,传统的女性化职业通常收入更低、社会地位也更低,于是当男孩做所谓女孩做的事情时便意味着失去权力与地位(Serbin, Powlishta, & Gulko, 1993),故而更不被父母或他人期待与接受。这是性别等级制度在孩子早期生命中的体现,它反过来也恰恰反映出我们社会中的女性长久以来所经历的结构性困境。

    • ⏱ 2024-01-11 09:38:17
  • 📌 人类是创造意义的生物,当我们感到疲惫、挫败、无力时,需要一个出口来命名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体验,不管是厌食症还是抑郁症都是这样的出口。

    • ⏱ 2024-01-11 09:38:48

第三部 人格动力:我要到哪里去?

  • 📌 你是否曾经毫无理由地喜欢或平白无故地讨厌某个人?你是否在自己都不知情由的情况下做出了某个决定?你是否莫名其妙地对某人某事心生恐惧?你是否在最不应该的时候忘掉了某个人的名字?甚至再悲剧一点,在最重要和浪漫的时刻叫错了爱人的名字?如果这些事情发生过,你或许会感到困惑,困惑于自己行为的真正原因和动机。在弗洛伊德看来,人们之所以意识不到,是因为它们藏在“潜意识”(unconscious)中,这是人们无法觉察的心理部分,但对思想行为的影响却很大。
    • ⏱ 2024-01-12 09:11:58

24 没有不焦虑的生活,只有不思考的人生?弗洛伊德论心理冲突

  • 📌 本我是与生俱来的原始心理能量的大“水库”,是潜意识中一大锅沸腾着的亢奋欲念,包括吃的需要、排泄的需要、逃避痛苦的需要,以及更重要的,获取性(生本能)快感和释放攻击性(死本能)的需要。这些原始的欲念时刻在骚动不安,而本我引导这些心理能量的功能非常简单,那就是追求它们的直接满足:释放能量、缓解紧张、获得快感。

    • ⏱ 2024-01-12 09:13:47
  • 📌 在弗洛伊德看来,新生儿只有本我(自我和超我是在本我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不过,在成人当中似也不乏“本我主导的人”,如那些只顾眼前不顾未来的人,“今朝饮酒醉,明天无家归”,他们更愿意得到即刻的欢愉,而不愿为未来长久的快乐暂时牺牲哪怕一点点眼前的快乐,他们通常以自我为中心、冲动并难以延迟满足,整体社会化程度较低。

    • ⏱ 2024-01-12 09:14:03
  • 📌 自我防御机制的特点是只关注情绪、不关注情境,只改变认知、不改变事件,因此是自欺欺人的,但这对于缓解焦虑、暂时拯救深陷水火的自我来说又是有效的。而且这一过程常由潜意识运作,不知不觉便完成了,如果旁人点破那个实施防御的人,还很有可能受到强烈否认甚至被一阵痛斥,这或许也是一种防御。

    • ⏱ 2024-01-12 09:16:11

25 自我保护,还是自欺欺人?弗洛伊德论自我防御机制

  • 📌 近年来,网络上流行一个说法叫“恐同即深柜”,意指一个激烈反对同性恋的人自己可能就是一个同性恋者。这一说法本身符合反向形成的逻辑,但也体现出值得思考的另一面,即有一些动机不被自我接纳是因为来自社会文化的巨大压力,一个社会对于如“性取向”般原本正常事物的禁忌、偏见和歧视越多,类似这种反向形成的所谓虚伪“两面人”就会越多。

    • ⏱ 2024-01-12 09:17:32
  • 📌 自己生病却让别人吃药。于是,根据投射的逻辑,一个人对他人感到极度厌烦的地方有可能恰恰体现的是其自身的担忧;如果老是注意到别人身上有什么毛病,多半是自己也有;如果一样东西极其让我们不快,可能只是它碰巧戳穿了我们想拒绝的真相。

    • ⏱ 2024-01-12 09:19:04

26 如何洞悉潜意识?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应用

  • 📌 弗洛伊德还在书的封面上豪气十足地引用了古罗马诗人维吉尔(Virgil)的一句话:“如若不能震撼上苍,就要搅动地狱。”——这很“弗洛伊德”,他从小就是一个胸有大志、野心勃勃的人。然而天不遂人愿,这本书面世之初销量可谓惨淡,前八年总共才卖出三百多本。但是,在多年以后的世纪之交,当人们回头翻看整个20世纪时,不负其所望,《梦的解析》被认为是这个百年里最重要的划时代巨著之一。

    • ⏱ 2024-01-12 09:20:31
  • 📌 在世人汲汲营营地期待从梦中预知未来的利益时,弗洛伊德看重的却是过去的意义。无论梦境多么绮丽诡谲,在他看来只是潜意识的碎片和线索。一旦进入梦乡,束缚我们的社会良知就不再那么强劲有力,换言之,压抑的力量变弱,被“打入冷宫”的潜意识欲望得以找到绝佳的上场机会,弗洛伊德因此称梦为“通往潜意识的捷径”。

    • ⏱ 2024-01-12 09:21:49
  • 📌 弗洛伊德的梦理论充满着戏剧的张力,所以毫不意外,它在文学艺术领域成为一个大“IP”,成就了无数文艺作品。随便说几个:希区柯克的代表作之一《爱德华大夫》(Spellbound,1945),其中有关梦和释梦的情节设置简直如梦理论教科书般工整;大卫·林奇(David Lynch)执导的《穆赫兰道》(Mulholland Dr.,2011),如果不以精神分析的梦理论的视角去理解,很容易看得一头雾水。还有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执导的《盗梦空间》(Inception,2010),如果你看过这部电影,一定会对其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印象深刻,而在绚烂的视觉特效之外,它也不失考究的细节与有关梦的科学原理,特别是精神分析理论(尤其是有关压抑和梦的理论)所奠定的故事内核。

    • ⏱ 2024-01-14 18:30:46
  • 📌 在司法领域,警察、法官及律师的问话方式很可能影响证人证词的准确性。以上这些证据都在表明,人类的记忆是不断重构的产物,在暗示的作用下尤为脆弱。但是,另一方面,面对以上质疑,一些心理治疗师和临床心理学家表达了强烈的愤慨,他们认为这是对真实受害者的排斥,他们相信被恢复的记忆绝不是虚妄之词,而是深埋的梦魇在当下的投影,对这些记忆的否定只会让受害者承受更大的压力与污名,从而更不敢站出来发声并背负难以想象的痛苦。

    • ⏱ 2024-01-12 09:23:12

27 弗洛伊德的理论遗产:现代研究中的精神分析

  • 📌 弗洛伊德曾12次被提名诺贝尔医学奖,然而直至他去世,12提0中。不过,在其他领域,他倒是有所斩获:1930年,弗洛伊德被授予德语文学最高奖“歌德奖”;1936年,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等提名他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然而,这些文学界的荣誉似乎更像是一个讽刺,意指精神分析学说里艺术创作的成分多于科学研究的成分。

    • ⏱ 2024-01-12 09:26:37
  • 📌 科学真理的胜利往往不是因为说服了反对者,而是因为反对者们最终去世了,而熟悉它的新一代成长了起来。”弗洛伊德和他的精神分析却似乎没有这样的幸运,在他活着的时候,同时代的人批评他肮脏下流,而在他死去之后,今天的人则批评他不够科学。

    • ⏱ 2024-01-12 09:26:37
  • 📌 克制自己吃了一整天健康餐的人也容易在晚上缴械投降,屈服于放纵一下的诱惑。人们常说“控制不了自己身体的人怎么能控制自己的人生”,这句话过于绝对了。因为以自我损耗效应的逻辑来看,特别能控制自己身体的人反而可能在人生的其他方面控制不住,因为在前者上已经消耗了太多。研究的确发现,长期节食者比不节食者更容易自我损耗(Wang et al., 2016),因为他们在控制食物摄入量上动用了太多的意志力,于是在面对其他诱惑时反而更容易失去自制。研究甚至还发现,人们在晚上做出不道德行为(比如欺骗)的可能性要比早上更高(昼伏夜出的人除外),因为一整天的活动可能耗尽人们抑制自己做出对自己有利但有违道德的行为的能力(Kouchaki & Smith, 2014),这似乎也从侧面说明“做个好人”或者“不为恶”是一件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事情。

    • ⏱ 2024-01-12 09:27:34
  • 📌 人们经常崇拜那些具有坚强意志和超凡自控力的人,他们往往能在常人难以抵御的诱惑下全身而退(如“坐怀不乱”“视金钱如粪土”),又或者在常人难以忍受的重压下力挽狂澜(如“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但是,大量研究发现,那些被公认拥有高自控力的人其实并不比一般人更擅长抵制诱惑或处理压力,他们擅长的只是避免诱惑或躲闪压力,也就是说,他们更少将自己置于需要动用自我控制资源的麻烦情境里。例如,知道自己一到晚上就会忍不住大吃大喝就不在家里储备零食,知道自己经不起考验就少在“河边走”或不“立于危墙之下”,明知山有虎那就不要去“明知山”……总之,尽量不和诱惑狭路相逢,自然也就更少体验到损耗,进而留下更充沛的资源来做计划和执行计划。于是,这些人并不是“杀敌”有多厉害,而是很聪明地不给自己制造“敌人”,或者根本就不给“敌人”机会,这是一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方法

    • ⏱ 2024-01-12 09:31:17
  • 📌 睡觉前想了目标人物却不能写的受试者会更多地报告自己梦到了目标人物。于是,如果想让一个人梦到你该怎么办?或许可以在他睡觉前跟他说十遍:“千万不要想我!”

    • ⏱ 2024-01-12 09:31:51
  • 📌 我们越想抑制一个想法,就越需要在脑海里进行检查以确保自己并没有在想它,然后就会想得越多(Wegner & Zanakos, 1994)。这也提醒人们,有的时候,过度控制可能适得其反,抑制并不会让欲望消失,对抗可能激起更大的反弹,或许越是如临大敌般严防死守,就越显示出自身的虚弱。

    • ⏱ 2024-01-12 09:32:04
  • 📌 “内隐态度”(implicit attitude)。有些态度我们可以清晰意识到并很容易将其报告出来,但这不是全部,还有些态度隐藏在潜意识中,可能连我们自己都不知晓。例如,如果问一个人对艾滋病患者存有偏见吗?他很可能说没有,特别是那些受过良好教育并自诩公平正义的人。然而,真的没有吗,还是自以为没有?会不会有一些我们不愿承认的态度被隐藏了起来,或者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某些影响而自己都没有察觉到?

    • ⏱ 2024-01-12 12:56:48
  • 📌 《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 1976)中所指出的:“自然界中最令人敬畏的智能设计恰恰是通过盲目的自然选择过程产生的。”或许对于自然和人类来说,“潜意识”是规则而不是例外。

    • ⏱ 2024-01-12 12:57:56
  • 📌 有个学生向他的老师请教了一系列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教授,什么是科学?”教授停顿了一下,稍作思考后回答:“科学,就是在一间黑屋子里找一只黑猫。”学生表示了然——科学就是发现未知。紧接着,他又想到第二个问题:“教授,什么是哲学?”教授皱了皱眉,思考时间明显比刚才长了一些,然后回答说:“哲学,就是在一间没有黑猫的黑屋子里找一只黑猫。”学生恍然,最后问出了他的终极问题:“教授,什么是精神分析?”“精神分析……”教授沉思半晌才做出回答,“精神分析,就是在一间没有黑猫的黑屋子里找一只黑猫——无论如何也要找到一只!”这个故事相当高级地讽刺了一把精神分析同时充满哲思。讽刺的点在于,第一,精神分析理论经常做出超越其所掌握证据的过度解释,这就像错把影子当作了物体本身,或者以为发现了那只黑猫的胡须,而其实看到的只是自己的睫毛。

    • ⏱ 2024-01-12 13:02:57
  • 📌 在弗洛伊德之前,几乎所有精神病学家都认为歇斯底里的女人是疯女人、手淫的孩子是变态、同性恋是堕落的……是弗洛伊德打通了正常与病态之间的联结,提示人们疾病和健康处在一个连续体上并可采用温和、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和治疗。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一个正在寻求或接受过心理咨询的人都要感谢弗洛伊德和他的理论。

    • ⏱ 2024-01-12 13:03:40

28 生活对你意味着什么?阿德勒论自卑与卓越

  • 📌 阿德勒先是提出了一个名为“男性反抗”(masculine protest)的概念,意为不论男女都有一种要求强壮有力的愿望,以补偿自己不够男性化之感。阿德勒认为,所有孩子都会因其相对弱势和从属的社会地位而体会到明显的“女性化”的软弱感,因此,不论男孩女孩都会经历“男性反抗”,即努力变得独立且有力量以获得自主权、不再做父母的附庸,进而在他们的小世界中争取到和成人平等的地位。虽然阿德勒解释说自己并非贬低女性特质,只是在当下的社会文化中,“强大”和“力量”总是与男性联系在一起,如果一个社会是反过来的,也会出现“女性反抗”,但是“男性反抗”这个词依然因为存在潜在的误导性而受到批评。

    • ⏱ 2024-01-12 13:07:31
  • 📌 阿德勒的后继者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说法生动地区分了这二者的区别,将它们分别称为“横向”努力和“纵向”努力(Sicher, 1955)。想象有两个人,一个人在水平面上跑,每跑一步都比之前的自己更进了一步;而另一个人在一个垂直的梯子上爬,每爬一格都要看一下自己超过了多少人。前者就是横向努力者,他们以任务为中心,聚焦于如何解决问题和自我成长,关心的是“我做得怎么样”“我有没有做出什么贡献”,于是他们追求卓越的方式是参与到他人与世界中去,通过融入、创造、爱与合作来实现目标。相比之下,纵向努力者追求的是领先和隔绝,是战胜他人以让自己高人一等,于是就会以自我为中心,聚焦于对名声和地位的追求,只关心“我看起来怎么样”“我有没有落后”。因为和其他人生活在一个水平面上,横向努力者不必对相对地位过度在意,要做什么和可以做什么也不用取决于别人的想法或行动,于是想做得更好和更有贡献的愿望永远不会被挫败;相反,因为生活在一个垂直面上,纵向努力者始终有跌落的危险,也就无法获得满足和平静,因为无论成功与否,由时时刻刻与他人比较导致的自卑感永远不会根除。

    • ⏱ 2024-01-12 13:14:59
  • 📌 弗洛伊德对于人性的基本假设是“精神决定论”,这使得其整个理论是向后看的,一切当下的行为均由潜意识里被压抑的过去所决定;而在阿德勒看来,应该向前看,只有往前去理解一个人期望达成的目标,才有可能理解其人格,于是他采取的是“目的论”立场,即当前的行为受到未来目标引导,目标很重要,哪怕只是虚构的也会让人有力量

    • ⏱ 2024-01-12 13:48:52
  • 📌 其次,弗洛伊德强调各种生物性驱力对于人类行为的决定作用并主要关注发生于个体心理内部的过程;而阿德勒则着眼于社会背景下的人,认为社会方面的因素包括家庭环境、人际关系等对行为的作用更大,人类行为的目的也不是追求各种生物性冲动的满足,而是归属于群体并为社会做贡献。换言之,弗洛伊德眼中的人是生物人,而阿德勒眼中的人是社会人。

    • ⏱ 2024-01-12 13:49:23
  • 📌 虽然阿德勒也同意潜意识的存在,但他更关注有意识的行为,他相信一个人的人生目标是有意识的,人也是有选择的,他的理论的关键任务就是帮助人们看到这些选择,而不是成为失序的内在驱力的无助受害者。

    • ⏱ 2024-01-12 13:49:31
  • 📌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对立和冲突是主旋律,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格内部各成分之间总是剑拔弩张;而阿德勒则认为,人与人可以和谐相处,个体的内心并非各路力量撕扯冲突的战场,我们的身体、思想、情感以及潜意识和意识都可以朝着同一个目标协同工作,所以人格不是一些部分的集合,而是一个整体。换言之,一个看重冲突,一个强调和谐。

    • ⏱ 2024-01-12 13:49:40

29 出生顺序会影响人格吗?阿德勒论家庭中的动力

  • 📌 此外还有一个可能是,老大们经常有照顾弟弟妹妹的经验,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他们的智力成长。

    • ⏱ 2024-01-13 00:00:37
  • 📌 父母的资源不是无限的,随着孩子数量的增加,投资在每个孩子身上的资源会相应减少(Blake, 1981)。本质上,孩子们在争夺家庭资源尤其是来自父母的爱。不论父母如何努力地“一碗水端平”,这种竞争都是存在的,此时出生顺序就会对竞争策略的选择产生影响。一般来说,最年长的孩子可以优先选择自己的生存策略,他们通常会得到更多亲代投资,于是倾向于努力维持现状并认同权威,表现为尽可能满足父母的期望并顺从父母的意愿和价值观,在人格上循规蹈矩、有责任感、胸有大志同时传统且保守;而后出生的孩子则需要探索并创造自己独特的生存策略,他们无法复制兄姐走过的路,只能另辟蹊径,于是倾向于表现得叛逆和反传统,这样能够对已经建立的秩序发起挑战进而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并获得父母投资。

    • ⏱ 2024-01-13 00:01:45
  • 📌 在父母资源有限和中国传统父权制社会的双重背景下,一个重要的研究结论是,相对于儿子,女儿从独生子女的身份中受益更多(

    • ⏱ 2024-01-15 09:22:44
  • 📌 这是一种在中国社会中比较特有的性别不对称的兄弟姐妹效应,即女孩因拥有弟弟而处于不利地位,而男孩则因拥有姐姐而受益更多(Liu & Jiang, 2021)。

    • ⏱ 2024-01-15 09:22:44

30 与远古精神对话:荣格论集体潜意识

  • 📌 在当时的弗洛伊德看来,心理能量的核心就是力比多,它只追求性欲的满足(后来他对此进行了拓展);而荣格认为,力比多是一般的生物性能量,旨在追求全部心理需求的满足以及整个个体的发展,在这其中性欲扮演的仅仅是次要角色,人们在包括理性和精神追求在内的其他方面投入了更多力比多。

    • ⏱ 2024-01-15 09:24:06
  • 📌 荣格也表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即便到了人生的后半程,人格依然可以由未来的希望引导而得到塑造和改变,换言之,和只关注前半生的弗洛伊德相比,荣格更愿意肯定后半生的力量。

    • ⏱ 2024-01-15 09:24:17
  • 📌 如果说弗洛伊德看到了人的生物性,阿德勒强调了人的社会性,那么荣格则把人的精神性提升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高度。为了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相区别,荣格的理论被称为“分析心理学”(Analytical Psychology)。

    • ⏱ 2024-01-15 09:25:13
  • 📌 在荣格看来,人生来就有一个完整的人格称为“心灵”(psyche)。可以将之想象为一个蛋,处于最外层相当于蛋壳的部分,也是心灵中唯一能被个体直接感知的部分是“意识”(conscious),它由各种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情感组成

    • ⏱ 2024-01-15 09:26:04
  • 📌 将“蛋壳”剥开,就进入了心灵的内核即潜意识,它又包含两个部分。处于潜意识外围的“蛋白”是“个人潜意识”(personal unconscious),与弗洛伊德所说的“潜意识”差别不大,里面是一些曾经在意识层面但因为被压抑、遗忘或者当前不够活跃不足以进入意识的内容

    • ⏱ 2024-01-15 09:25:56
  • 📌 剥开潜意识的表层,终于来到了“蛋黄”——心灵的精华亦是荣格理论的精华部分“集体潜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

    • ⏱ 2024-01-15 09:26:27
  • 📌 此种“双性化优势”的观点也得到了现代研究的支持。研究表明,和那些高度男性化的所谓“纯爷们儿”和高度女性化的所谓“软妹子”相比,那些在心理上“双性化”的人行为更具灵活性,他们也更能根据当前的情境需要来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因此更为适应环境,心理也更健康(Martin, Cook, & Andrews, 2017)。简单来说,他们拥有一个更为丰富的心理“工具箱”,可以灵活取用、刚柔并济。这一结论还得到了神经影像学研究证据的支持,即“双性化”大脑更具可塑性,拥有“双性化”大脑的人,焦虑与抑郁程度甚至都更低(e.g., Zhang et al., 2021; Luo & Sahakian, 2022)。

    • ⏱ 2024-01-15 09:28:04

31 由暗方知明:荣格论原型

  • 📌 勃莱还提到,每个小朋友原本都是一颗饱满的“能量球”,里面装着旺盛的生命能量。然而,他们很快就发现,父母不喜欢这颗球的某些部分,于是他们总能听到“你就不能安静一点吗”或者“不可以不喜欢你弟弟”再或者“男(女)孩子就要有男(女)孩子的样子”。为了维持父母对自己的爱,孩子们身后慢慢拖起一个看不见的口袋,那些父母不喜欢的部分被放进了口袋里。等到上学的时候,那个口袋已经相当大了,接着又听到老师说“好孩子不会因为这种小事而生气”,于是又把愤怒或别的什么东西放进了口袋里……再后来是同伴,再再后来我们开始自己做这件事,所有让我们觉得拖后腿的东西都被扔进了口袋里。一遍一遍长此以往,一个完美的人格面具打造完成了——礼貌、乖巧、人见人爱,然而那颗曾经饱满的能量球已然干瘪,只剩下薄薄一片。反观那个拖在身后的长口袋,那些被分离出来的东西,那个暗影,却越来越大,人们不得不负重前行,直到有一天再也无法承受而被这些力量所吞噬,就好像海德之于杰基尔、浩克之于班纳。

    • ⏱ 2024-01-15 09:29:44
  • 📌 如果问普通人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他们很可能会回答说是实现自我,而如果问荣格,他一定对此不以为然,自我的实现充其量只是适应社会,这是一个过于低水平的追求。在荣格看来,人生的意义在于“实现自性”(realization of Self),这一过程称为“自性化”(individuation)。自性化的目标是“精神整合”(psychosynthesis)而绝不仅仅是适应社会。

    • ⏱ 2024-01-15 09:31:16
  • 📌 如何整合?答案是从对外部价值的追求返回到对内在价值的追求上,即探索与体验心灵中潜意识的部分。例如,一个男人开始理解他的“阿尼玛”如何使他以挑剔的方式对待妻子,一个教徒开始理解自己的暗影如何使他变得冲动和情绪化,换言之,将潜意识的内容带入意识,这些曾经未知的东西将让我们变得完整。这听上去是不是有点讽刺?我们先花费了大量时间无数次痛苦地抉择要把自己的哪一部分放进口袋里,然后再用余下的时间想办法将它们一点点地从口袋里拿出来。

    • ⏱ 2024-01-15 09:31:37
  • 📌 MBTI使用强行分类的方式确定受测者的所属类型,这在很大程度上损失了细微的个体差异信息,同时导致测验的重测信度较低(e.g., Harvey, 1996),而且这一测验的效度证据也不足(e.g., Boyle, 1995; Pittenger, 2005)。再次,未有证据表明MBTI测得的人格分类可以指导人们的职业选择等生活方向,事实上,不同职业中每种MBTI类型的占比接近于随机抽样人口中的类型占比(Pittenger, 1993);另外,MBTI类型与各种工作表现之间的关联也非常微弱(Gardner & Martinko, 1996)。最后,和星座一样,简单粗糙的分类可能导致“自我标签化”,这其实有违荣格理论对于平衡的强调。

    • ⏱ 2024-01-15 09:35:13
  • 📌 分类与此背道而驰,对于标签的深信不疑将让人们自我固化进而难以去接触和发展另一面。换言之,把自己固守于某个类型之中并非认识自己,在荣格看来,吸纳“不是你”的那一切才能做到真正完整的你。

    • ⏱ 2024-01-15 09:35:36
  • 📌 这部分源于荣格本人堪称恐怖的阅读量和知识储备,他的研究几乎涵盖了人类一切文化精神现象,跨越了诸多学科领域,涉及心理学、精神病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考古学、文学、哲学、神学、历史学、人类学、各类宗教甚至炼金术和占星术,很少有学者或读者能够拥有与之比肩的精神兴趣、思考视野与知识水准

    • ⏱ 2024-01-15 09:36:36

32 要自由,还是要安全?弗洛姆论现代人的精神困境

  • 📌 弗洛姆提出了一个有些奇异地融合了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理论——“人本主义精神分析”(Humanistic Psychoanalysis)。一方面,他接受了弗洛伊德的大部分概念,包括潜意识、压抑、防御机制、移情以及将童年视为许多心理障碍根源的观念;然而另一方面,他无法接受弗洛伊德仅仅将人类视为一个机械性的生物实体,于是吸纳了马克思所捍卫的原则——人类受到文化和经济制度的制约,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会塑造出什么样的人格。弗洛姆的理论充满了对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热切关怀以及深邃洞察,可以说,他是心理学家也是社会学家,甚至是哲学家,或者把以上头衔综合在一起,他是一位从社会哲学的观点探讨人性的理论心理学家。

    • ⏱ 2024-01-15 09:38:11
  • 📌 个体化使人走向自由,孤独却令人失去安全感,疏离、不安、焦虑随之而来,这就是自由和安全的矛盾,它造就了现代人最基本的困境。于是,自由的悖论出现了——从前社会的安全是不自由的安全,现代社会的自由是不安全的自由。自由是一件很难拥有的东西,我们以为一旦得到它一定会将其奉若珍宝,然而,当我们真的拥有了它却开始逃避自由。

    • ⏱ 2024-01-18 09:16:10
  • 📌 “集体自恋是一种最具政治意义的现象……一个无名小卒,如果他的社会身份和国家绑定在一起或者将他的个人自恋转移到群体,那他就不再是无名小卒,而是地球上最美妙的团体的一员。”(Fromm, 1973)换言之,通过鼓吹群体的强大可以弥补自身脆弱的个体自尊。

    • ⏱ 2024-01-18 09:16:22
  • 📌 集体自恋不同于“民族主义”(nationalism)或“爱国主义”(patriotism)。民族主义的核心是对内群体占据主导地位的渴望,所以会不断通过展示军事、经济或政治力量来使他人臣服(e.g., Blank & Schmidt, 2003; Pehrson, Brown, & Zagefka, 2009);而爱国主义是对国家的依恋(Kosterman & Feshbach, 1989),其中“盲目的爱国主义”(blind patriotism)强调坚定的忠诚和对国家不容置疑的积极评价,而“建设性的爱国主义”(constructive patriotism)则欢迎将批评作为国家进步的动力,不需要依托外部认可就可以获得对于群体的认同以及价值感(Schatz, Straub, & Lavine, 1999)。与这些皆有所不同的是,集体自恋者最在意的是本群体有权获得特殊对待,于是会不断搜寻本群体遭遇外群体不公或威胁的证据,然后以敌对和攻击性的方式对外群体表示不满。

    • ⏱ 2024-01-18 09:17:17
  • 📌 在弗洛姆看来,集体自恋也能起到避免被孤立的作用,因此也具有某种逃避自由的功能。“如果一个人只是个体自恋,说自己如何聪明、善良、勤劳、勇敢、伟大,别人如何愚蠢、恶毒、懒惰、怯懦、渺小,那么他定是令人生厌的。但当他把‘我’换成‘我们’,或者我的国家、民族、宗教,这时候再对其他群体加以贬斥时,他就会受到拥戴。一个有天赋的自恋者,往往就可以这样而成为一个领袖。”(弗洛姆,1988:69)

    • ⏱ 2024-01-18 09:19:00
  • 📌 “过去的危险在于人们成了奴隶,而未来的危险在于人们成了机器。和奴隶相比,机器不会造反。”的确,现在的人们一方面在想尽办法希望把机器做得越来越像人,然而与此同时,人却在变得越来越像机器。

    • ⏱ 2024-01-18 09:19:32
  • 📌 但在我的观察下,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却开始想念原本那种生活目标和内容极其单一,生活步调高度确定、简化和结构化的环境。骤然丰富起来的大学生活意味着比以前更有趣,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纠结、怀疑与不确定,因为与自由选择和自己做决定一并出现的还有自行承担后果——是考研还是工作?是走这条路还是那条路?即便各个选项在旁人看来都相当不错,他们依然会因为这个抉择可能影响未来而感到痛苦甚至恐惧。此时,如果有别人替自己做选择或者干脆交给命运,反而会如释重负。于是,为了躲避自由的代价也就是升高的不安全感,他们也会开始逃离自由。

    • ⏱ 2024-01-18 09:20:40
  • 📌 人们不断通过对于商品的占有来定义和彰显自己并沉湎于这种占有,从中获得满足。“to have”(拥有)完全压倒了“to be”(存在)。更夸张的是,不仅人与物的关系是异化的,人与人甚至人与自己的关系也是异化的。人们互相视对方为可利用的工具,评价他人的标准不是这个人是否自由充分地发展,而是看其在社会中取得的权力、地位、财富即成功程度。然而,这种成功本身并不具有生产力,只是一些可供复制和批发的空洞的东西,但正是这些东西定义了这个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具有多少交换价值。人们甚至也将自己视为工具,以换取金钱、地位、名声、尊重以及更大的安全。人人都变成了商品待价而沽,金钱成了万物的尺度,而爱、幸福、尊严、创造力这些人性化的东西则被丢弃在了角落。于是,凡此种种的异化所带来的自由只会是消极自由。

    • ⏱ 2024-01-18 09:21:39
  • 📌 被动等待无条件的爱砸到自己身上,那是婴儿式的方式,婴儿只会将他人视为满足自己欲望的工具,总是以自己为中心来建立与他人的关系,而不是将他人视为值得尊重的、与自己平等且独立的人,这不是爱而是自恋。所以,成熟的个体必须意识到自己需要对关系负责,并通过谦逊、自律、爱他人的行动来赢得友谊和爱。更重要的是,爱他人的前提是要爱自己,爱应该是鼓励人们成为更好的人的引擎。在爱的关系中,两个人合二为一但又都还是自己,并愿意为自身、对方及关系的成长持续努力。于是所谓成熟的创造性的爱,是在保持自己独立性和完整性的同时与他人结为一体,这样一方面可以克服孤独感和疏离感,另一方面又不需要付出损害自身独立和自由的代价,于是这是一种与他人共享、共同拥有一个世界并使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更有力量也更幸福的状态。

    • ⏱ 2024-01-18 09:22:25

33 生而为人的意义:马斯洛论心理需要

  • 📌 华生将俄国生理学家伊万·巴甫洛夫(Ivan Pavlov)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奉为圣经,认为所有的人类行为与动物行为别无二致,均可依此原理而得到控制与改变。对此,马斯洛曾经大为倾倒,然而在他第一个孩子降生时,他突然意识到,一个个体的生命是如此美妙神奇并充满无限可能,他无法说服自己继续相信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说,即人们只是在简单、僵化、机械式地对外界输入的刺激做出反应。马斯洛甚至说:“我敢断言,任何一个有孩子的人都不可能成为行为主义者。”(Maslow, 1968)

    • ⏱ 2024-01-18 09:23:54
  • 📌 马斯洛正式成为心理学“第三势力”(third force)即“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的旗手与发言人。所谓的“第三势力”是相对此前的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来说的,精神分析把人看作生物本能与社会文化冲突的牺牲品,行为主义将人视为外界环境中奖励与惩罚的被动接受者,它们都持某种决定论(精神决定论或环境决定论),而人则是那个被决定的卑微无力的存在,这显然有失偏颇并将心理学局限在了对人性中黑暗、消极、病态、动物性一面的理解上。马斯洛倡导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则关注人的积极面,研究健康的功能完好的人,关切人的进步与尊严,目标是让心理学回归真正的“人学”。在这场强调个人价值的心理学运动中,作为领袖的马斯洛身先士卒,将毕生精力投入到对健康卓越的人的研究中,一扫此前晦暗、冰冷、阴沉的人性图景,而为他整个学说“打底”的基石便是需要层次理论。

    • ⏱ 2024-01-18 09:24:42
  • 📌 对于人类而言,各种需要按照其效能呈阶梯状排列,就像一个金字塔一样。马斯洛相对完整地总结了这些需要,如果说在弗洛伊德那里,是“掘地三尺”让我们看到了潜意识这个地下室的地下室,那么在马斯洛这里,则是从地下室一直建到了阁楼,顶天立地。

    • ⏱ 2024-01-18 09:24:59
  • 📌 一旦生理需要与安全需要大致得到满足,“爱与归属的需要”(love and belongingness needs)就会凸显出来,它包括对于支持、陪伴、友谊、亲密关系以及群体认同等的需要。这些需要如若受挫,人们就将陷入空虚、孤独甚至抑郁。

    • ⏱ 2024-01-18 09:25:18
  • 📌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非人化”(dehumanization),它的本质就是贬低他人的心理需要。非人化又分两种(Haslam, 2006):一种是把人当动物,即“动物性非人化”(animalistic dehumanization),与人不同,多数动物只追求生理和安全需要的满足,监狱里的犯人就经常被这么对待;另一种是把人当机器,即“机械性非人化”(mechanistic dehumanization),相比把人当动物,这种非人化则是连最底层的需要都被剥夺,比如,有些企业连员工吃饭、上厕所的时间都要监控,这就是在将员工当作全然的机器使用了。

    • ⏱ 2024-01-18 09:26:33
  • 📌 聪明的老板永远明白两件事:第一,员工只有在感到安全的时候才会表现出进取心和创造力;第二,有了安全感的员工会期望得到除钱以外的更多东西(Funder, 2010)。

    • ⏱ 2024-01-18 09:30:12
  • 📌 ,研究发现,人们倾向于认为这些人需要的就是钱及最基本的生理需要满足,因此,如果此时有两个捐赠计划,他们更愿意捐赠给提供这些人餐食的“膳食计划”而不是帮助他们提升积极情绪的“幸福计划”。然而,当研究者找到那些真实的无家可归者询问时却发现,他们自己并不这么想,在他们看来,自己的高级心理需要和他人一样重要,他们更愿意参与“幸福计划”而不是“膳食计划”(Schroeder & Epley, 2020)

    • ⏱ 2024-01-18 09:33:06
  • 📌 这一结果暗示着人们或许存在着普遍的心理倾向,认为穷人不需要甚至没资格满足高级心理需要,然而,正是这些看似“非必要”的高级心理需要在证明我们生而为人,因此是值得保护与捍卫的。

    • ⏱ 2024-01-18 09:33:06
  • 📌 如果感受到被他人当工具会怎么样?研究表明,发生在各种关系(如老板对员工、导师对学生、父母对孩子、亲密关系的伴侣之间)中的客体化经验将使人感到自我的真实性下降,即对自己还是不是那个真实的自己感到怀疑,进而导致更低的幸福感(e.g., Cheng et al., 2022)。如果说老板和员工之间因为雇用关系的本质不谈爱和尊重也就罢了,但在师生关系、亲密关系与亲子关系里,爱与尊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如果老师把学生当作发文章和做项目的工具,妻子或丈夫把伴侣当作买房买车、阶层跃升的工具,父母把孩子当作养儿防老、炫耀攀比和实现自己未竟梦想的工具,不得不说相当悲哀。

    • ⏱ 2024-01-18 09:40:07
  • 📌 父母之于孩子是权力不对等且难以挣脱的,于是在极端情况下就将看到最为悲剧的以死抗争(类似于哪吒的“我把我的命还给你”),这真的非常令人难过。

    • ⏱ 2024-01-18 09:40:52
  • 📌 在被他人当作工具的同时,自己也主动忽略自己的人性和高级心理需要,将自己“降维”成一个工具,例如,认同自己就是“没有感情的赚钱机器”,这是一种“自我客体化”(self-objectification)的过程。有些时候,这种自我客体化是对逼仄且异化的系统的无奈适应,例如,当自嘲为“社畜”“打工人”“科研狗”“小镇做题家”时,人们似乎是在试图通过消解掉那些属于人的高级心理需要来躲避身处其中的痛苦,仿佛只要自己先行一步否认自己的情感需要,在遭到他人或环境贬低时便不再那么难受。对于个体而言,这么做确实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少心理冲突,令自己更能忍受被他人客体化对待并专注于实现赚钱、升学等“底线”目标,因此自我客体化可被视为一种无力改变现状时的主动适应。对此无意苛责个体,但与此同时也想提醒从整体来看我们所要付出的代价,其中最严重的便是剥削将一直持续,因为,既然我们已然主动放弃了自己高级心理需要的满足,那么对我们的客体化对待也就彻底获得了正当性与合理性。

    • ⏱ 2024-01-18 09:42:03

34 逃不出使命的约拿:马斯洛论自我实现的人

  • 📌 很多人之所以没能走上自我实现的道路,是受到“约拿情结”(Jonah complex)的影响。约拿的故事出自《圣经》,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一直渴望得到神的差遣以为神效犬马之劳。有一天,神终于被他感动,赐予他一个光荣的任务。然而,面对梦寐以求的使命,约拿却临阵脱逃了,神的力量就到处寻找他并试图唤醒他,最后,约拿几经反复终于悔改,完成了他的使命。借用这个故事,马斯洛以“约拿”来指代那些渴望成长却因为某些内在阻碍而害怕成长的人,这种在成长机会面前的恐惧、茫然、纠结就叫“约拿情结”,用马斯洛自己的话说,即“对自身伟大的恐惧,对自身命运的逃避,对自身最优秀才能的远离”(Maslow, 1971: 34)。由于“约拿情结”阻碍人们成为可以也应该成为的人,故而就成了自我实现的绊脚石。

    • ⏱ 2024-01-18 09:47:13
  • 📌 高峰体验的特征:请回忆一下曾经在你生活中感受过的奇妙时刻,那可能是最快乐的时刻、狂喜的时刻、全神贯注的时刻,可能是因为爱情,或欣赏音乐,或突然被一本书、一幅画打动,或出于一些伟大的创作。先把这一时刻记下来,然后尝试着描述在这个美妙的时刻你的感觉如何,它与你在其他时刻感受到的有何不同,以及在这个时刻你在哪些方面成了一个不同的人。

    • ⏱ 2024-01-19 09:16:58
  • 📌 第一,通常来说,高峰体验是由积极情绪主导的,人们可以在其中感受到全然的快乐。这种积极体验甚至具有心理疗愈功能,它所带来的美妙感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抚慰心灵创伤,使人振奋向上。第二,在高峰体验中,人们的认知状态将发生深刻变化,表现为从“匮乏性认知”(deficient cognition)转变为“存在性认知”(being cognition)。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认知经常是功利性的,即以自我为中心和出发点,视某一事物之于我们的效用价值来生成对它的态度,比如,因为我们需要某个东西而喜欢它,这就是匮乏性认知。相对地,存在性认知则无所谓该事物与我们的关系如何或能否为我们服务,而仅仅因为其存在本身即认同、欣赏和喜爱它。换言之,这种认知是超越自我、忘我甚至无我的,高峰体验中的认知便倾向于如此纯粹,此时感知到的是事物的本真,而不会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去歪曲它们。

    • ⏱ 2024-01-19 09:16:21
  • 📌 多年以后,匈牙利心理学家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 1990)提出了一个和高峰体验些许相近的概念——“心流”(flow),意指人们在从事某项具有挑战性和难度的活动时完全投入的状态,这种状态会产生出一种特殊的流畅与忘我的体验。

    • ⏱ 2024-01-19 09:16:32

35 你喜欢当下的自己吗?罗杰斯论现实与理想自我的差距

  • 📌 他说:“我非常明白,出于恐惧或防御,一个人可以也确实会做出某些可怕且残忍的行为。然而,令我最印象深刻的经历便是,和这样的人一道努力,进而发现他们内心深处强烈的积极趋向,就如同所有人都具有的那样。”(Rogers, 1961: 27)换言之,他不否认人会犯错或做出消极行为,但在他看来,这些行为并非人的本性,而是出于恐惧和防御所做出的反应,此时个体展现的并不是真正的自己,一旦允许他们自由发挥功能和展现真实本性时,他们就会是一个良善、值得信赖和富有建设性的人(Friedman & Schustack, 2016)。

    • ⏱ 2024-01-19 09:18:06
  • 📌 在所有关于我的体验中,有两个方面至关重要:一个是有关我的认知印象,也就是我是什么样子的,称为“自我概念”(self-concept);另一个是有关我的情感评价,也就是喜不喜欢我的样子,称为“自尊”(self-esteem)。

    • ⏱ 2024-01-19 09:19:06
  • 📌 那么,如果遇到了与自我概念不一致的外部经验,比如,一个自认为很聪明的人考了个不及格,一个自觉特友善的人发现自己内心对某人充满了仇恨,此时将发生什么?罗杰斯指出,自我概念相当保守,人们通常只愿意接受那些与自我概念相一致的经验,而与之相违背的则会被选择性忽视,忽视不了的则进行防御,如进行否认或曲解。于是,考砸了的“聪明人”可能会质疑老师的打分不公,恨意上头的“老好人”也可能拼命找出对方身上“罪大恶极”的地方以解释自己的恨意并没有那么不可接受。在这些例子里,自我概念是积极的,而外部经验是消极的,出于维护自身积极形象的动机,扭曲一下现实来为自我服务好像可以理解。然而在另一些情况下,自我概念是消极的,而外界传递过来的经验是积极的,此时人们依然可能拒绝那个积极的经验以维护消极的自我概念,比如,一个认为自己愚笨的人,可能不接受别人对其能力的肯定并将其解释为是在安慰自己。总之,人们会排斥与自我不一致的经验,通过否认或曲解它们来抗拒接受它们也是属于“我”的一部分,在罗杰斯看来,这将造成人格的“不和谐”(incongruence),进而会阻碍实现趋向,导致人们远离真正的自己。

    • ⏱ 2024-01-19 09:19:36
  • 📌 为什么还会有人不喜欢自己?罗杰斯认为,原因之一在于,他们总是拿自己现在的样子与期待中的理想样子进行对比,进而因为二者之间存在的明显差异而对自己感到不满

    • ⏱ 2024-01-19 09:23:38
  • 📌 霍尼(1950)首次提出了“理想自我”的概念并创造了一个异常精准且生动的短语叫“应该的暴政”(tyranny of the shoulds)

    • ⏱ 2024-01-19 09:21:02
  • 📌 于是在理想自我的左右下,他们觉得自己应该是全知全能的,应该是永远充满斗志、不知疲倦、没有弱点并从不失败的。这种强迫性的“应该”想法令他们备受折磨,让他们的现实自我在理想自我面前永远相形见绌,且这种对于完美的偏执追求注定以失败告终,神经症就这样产生了

    • ⏱ 2024-01-19 09:21:18

36 做自己,还是别人期待的自己?罗杰斯论自我的价值

  • 📌 一旦价值有了条件,重要的就不再是自己真正想做什么,而是他人如何评价自己,行动也不再是自我导向的,而是为了获得认可和赞许,那些每个人身上不可避免的弱点和错误也会被隐藏起来,久而久之,这些被排斥的部分或许就变成了一只只小怪物(或者装进了身后的“口袋”里)。

    • ⏱ 2024-01-19 09:22:06
  • 📌 有一点想要提醒,当父母们用各种外部奖励(包括用爱作为手段)去激发孩子做出期待中的行为时可能奏效,但行为的持久性常常堪忧,而更重要的是,外部奖励可能侵蚀掉孩子原本存在的对做这件事的内在兴趣。例如,除了爱以外,金钱是人们最常用的激励手段,它有时候很有效,然而很遗憾,可能并不是以人们期待中的方式起效。

    • ⏱ 2024-01-19 09:22:44
  • 📌 老人成功解决难题的秘诀是——用钱把游戏变成了工作。工作和游戏的区别就在于,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奖赏(包括钱在内),而一旦工作的理由不再存在即奖赏终止,工作也就很自然地停止了

    • ⏱ 2024-01-19 09:23:13
  • 📌 很多父母经常挂在嘴边的,“你今天要是进不了前一百就进不了重点高中,进不了重点高中就进不了重点大学,进不了重点大学这辈子就完了”。这是一种典型的“滑坡论证”,即在推导的每一步均将可能性替换成了必然性,然后层层累加,最后滑向一个恐怖的灾难性后果,目的是危言耸听以震慑对方。

    • ⏱ 2024-01-19 09:23:33
  • 📌 说回罗杰斯,不管是“胡萝卜+大棒”还是以爱为名进行的交换与控制,它们的恶果都是令人们不接纳自己本来的样貌,导致与真实的自我相疏离甚至否定自己的价值。然而人生而有价值,不应该因为他是谁、是否获得成就、是否听话、是否让父母脸面有光才值得被爱,而应该仅仅因为他是他本人就值得被爱。于是,罗杰斯格外强调一种去价值条件的方法,那就是变有条件的积极关注为“无条件的积极关注”(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请注意,无条件并不意味着父母要对孩子放任不管或者予取予求,而是主张应该在意识和实践上均分辨清楚“我不喜欢你的行为”和“我不喜欢你”之间的区别。孩子难免有时会做出一些不恰当的行为,父母也有责任让他们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此时重要的是让他们明白这些行为不被赞成。

    • ⏱ 2024-01-19 09:26:18
  • 📌 孕育高自尊的教养环境应该是一个能够提供给孩子心理安全、心理温暖和心理自由的环境。在此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不害怕拒绝和犯错,他们深信自己是有价值的人,即便被人拒绝或犯了错误也不是世界末日,他们可以自己爱自己。当然,相比“胡萝卜+大棒”的简单粗暴和立竿见影,为孩子创设这样的环境将更加考验父母的耐心以及智慧。

    • ⏱ 2024-01-19 09:26:57
  • 📌 当然,我们未必都具有心理治疗师那样高超的共情力和准确的表达力,但是至少可以做到一点,那就是用倾听来表达共情

    • ⏱ 2024-01-19 09:28:20
  • 📌 有一个笑话问:“要多少个心理学家才能换下一个灯泡?”答:“一个就够了,但前提是那个灯泡自己愿意!”这个笑话反映的就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即人有自由意志且有能力让自己改变与成长,但必须是内部驱动的。那么治疗师要做什么?他们的工作不是去改变来访者,而是提供一种支持性的心理氛围令来访者有勇气同时感到安全地去探索自我,接纳此前不被自己接受的部分,进而不再以取悦他人为己任,而是相信自己的体验并认同自己与他人不同的事实,这样也就不再会为自己设置一些无法实现的目标,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异也将随之缩小。

    • ⏱ 2024-01-19 09:28:46

37 钱能买到幸福吗?积极心理学论财富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 📌 相比绝对财富,人们更在意相对财富,即和别人拥有的财富相比,我们自己拥有的财富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对于我们感到幸不幸福影响更大。

    • ⏱ 2024-01-19 09:30:19
  • 📌 ,假设有这样两份工作:一份工作一年可以赚9万,而其他同事平均赚7万,另一份工作一年可以赚10万,而其他同事平均赚12万,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一个?假若人们在意的只是绝对财富,毫无疑问选后一个,因为赚得更多,然而却会有很多人选前一个,因为虽然它的绝对值更低,但相对别人可以赚到更多。这显然非常不理性,但研究的确表明,相对收入要比绝对收入更能预测幸福感

    • ⏱ 2024-01-19 09:38:17
  • 📌 二者的比较对象不同,银牌得主倾向于和金牌得主比较(只差一点点就是我第一了!),而铜牌得主则倾向于和第四名比较(差一点点我就没牌了!)。于是,价值是相对的,幸福有时候也的确是比出来的,当然,要看跟谁比,向上比可能会令客观上过得更好的人在主观感受上却更糟。

    • ⏱ 2024-01-19 09:31:29
  • 📌 仅仅做出数钱这一动作便能促使大脑分泌多巴胺进而让人们更不觉身体疼痛

    • ⏱ 2024-01-19 09:32:02
  • 📌 对多数人来说,赚更多的钱是为了过上更健康幸福的生活,然而在实现的过程中却不知不觉地被本末倒置了,人们开始以应该拿来爱的自己去爱应该拿来用的金钱,进而自己将自己工具化。

    • ⏱ 2024-01-19 09:32:12
  • 📌 适应原则”提示着,一方面,人们高估了收入下降可能带来的幸福感受损的程度;另一方面,人们也高估了收入上升可能带来的幸福感提升的程度。事实的确如此,相对大起大落,对幸福感更有帮助的是,收入缓慢但稳定地增长(Diener, 2009)。

    • ⏱ 2024-01-19 09:32:56
  • 📌 进化玩的一个小把戏。幸福只是一个工具,进化借此来激励人们去从事让基因利益最大化的事情,那些在一次次达成目标后继续保有雄心壮志的祖先留下了更多的后代(e.g., Kenrick & Krems, 2018)。正是因为人们如此渴望幸福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如果我们一直幸福下去,那么这个工具就失效了,换言之,是永不餍足在激励着人们不断进取。这样看来,已经拥有的幸福并不是幸福,期待中的幸福才是最大的幸福。

    • ⏱ 2024-01-19 09:33:26
  • 📌 第二,为别人花钱,胜过给自己花钱。人际关系是真正具有进化意义的事物,已有无数研究证明,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与社会支持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e.g., Regan, Radošić, & Lyubomirsky, 2022)。同样的一笔钱可以用在自己身上,也可以用于他人,后者如给家人一个惊喜、送朋友一个礼物,或者帮助有需要的人,不管哪一个,哪怕花费的数额很小,这些“亲社会消费”都将带来比为自己消费更大、更持久的幸福感(Aknin et al., 2013)。

    • ⏱ 2024-01-19 09:34:13

38 意义比快乐更健康:积极心理学论真实的幸福

  • 📌 生活中没有多少幸福是现成的,幸福的人不过是会幸福罢了。

    • ⏱ 2024-01-20 21:25:25
  • 📌 正如意义疗法创始人维克多·弗兰克尔所说,“痛苦在找到意义的那一刻起就不再是痛苦”,

    • ⏱ 2024-01-20 21:28:29
  • 📌 积极心理学常常遭到误解,比如,认为它只是简单地将一切消极都变为积极,甚至将丧事也当作喜事办,并非如此。积极心理学所谓的积极并不是要消灭消极,而是肯定人们即便在经历消极事件时依然可以迸发出积极的力量,是对此种积极力量的赞美。并且,积极心理学希望找到各种办法帮助人们获得积极的生活状态,对于环境的改变亦为其中之一,而单纯让个体在痛苦状态下“想开点”绝不是积极心理学的主张。因此,试图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去一味粉饰太平或回避真实存在的痛苦是对积极心理学的误读甚至滥用。

    • ⏱ 2024-01-20 21:29:06
  • 📌 想象一下,如果马上将获得两周的假期,你打算如何度过?各人会有各人的计划,比如,什么也不干呼呼大睡,或者吃喝玩乐四处游荡,再或者去做某件已经计划很久却一直没时间做的事。等盘算完毕,你惊讶地得知,等到假期结束,你必须喝下一瓶药水,它会将你脑中有关这段假期的记忆全部抹除。此时再问你,你会修改之前的计划吗,你想如何度过这注定不会留下任何痕迹的两周?这其中涉及一个关键性问题——假如记忆无法保留,那些我们期待中饱含价值的事情还有多大意义?是不是还不如及时行乐?呼呼大睡或者吃喝玩乐就是最好的选择?卡尼曼通过这个假设性的思想实验提示人们,我们似乎拥有两个“我”——一个是“现在我”,它是一个快乐寻求者,它希望此时此刻是愉悦、舒适、满足的;而另一个是“未来我”,它是一个意义寻求者,它希望的是当有一天回忆起此时此刻时,能想起自己做了不少有价值的事,即便当时经历时并不愉快。

    • ⏱ 2024-01-20 21:31:42
  • 📌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但生活是由一粥一饭组成的,因此意义在于星辰大海,也在于一粥一饭。如毛姆所言,“倘若一个人能够观察落叶、羞花,从细微处欣赏一切,生活就不能把他怎么样”。于是,一个真正幸福的人既可以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又能在普通而日常的生活中收获超越性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幸福并不是心理学家们所定义的某个整齐划一的东西,每个人各有各的幸福,或许更准确地说,幸福就是每个人自我发现的过程,又或者是我们在自我发现过程中的附带所得。

    • ⏱ 2024-01-20 21:32:36

39 你我眼中的世界缘何不同?凯利论个人建构

  • 📌 基于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就能对接下来的行为进行预测。当一个人对着这件衣服说:“哇,真好看!”那么可以预测他买下这件衣服的可能性大,而如果另一个人脱口而出的是:“哇,太贵了!”(此时动用的建构是“昂贵—便宜”),那么大概率他的钱包就得救了。此时便可观察到个体差异,面对同一个事物,两个“科学家”动用了不同的“理论”(建构)对该事物做出了不同的理解,进而产生了迥异的行为反应。可想而知,如果一个人长期以某些建构去理解他人和世界,与之连带的反应就会成为这个人惯常的行为模式,也就是人格特征。

    • ⏱ 2024-01-20 21:35:43
  • 📌 比如,对于家族意识浓厚的人来说,“同宗—异姓”就是一个“不可渗透的建构”(impermeable constructs)。可想而知,在一个人的建构系统中,如果这样不可渗透的建构很多,就会表现得异常顽固甚至油盐不进,因为他们会排斥新经验。强迫症患者的不可渗透建构通常很多,如“对—错”这一建构可能既是他们建构系统的核心建构,也是不可渗透建构,对他们来说,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相当绝对和僵化,好比鞋带的结只有系到某个角度才算是对,否则就是错。

    • ⏱ 2024-01-20 21:38:16
  • 📌 在凯利的理论中,那些常见的心理学名词(如情绪、动机、需要、潜意识)统统不见,一切均由建构来解释。那么是否可以用建构来理解一些常见的情绪感受呢?比如焦虑。焦虑经常发生在人们感觉没有把握、失去控制或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对此,凯利的解释是,之所以感到焦虑,是因为一个“科学家”拿“旧理论”来解释“新问题”,那些以往能够有效理解和预测世界的建构在新的环境中失效了,进而感到焦虑。于是解决办法就是去创设新的建构,或者改变原有建构的适用范围以让它们能在当下的环境中发挥作用。这一观点非常具有启发性,它暗示着,我们用来理解世界的建构或视角越多,适应性便越强,也就越不会感到焦虑不安;反过来,如果建构太少或太不可渗透又或太过紧缩则可能导致问题,尤其当生活快速运转,我们想要尽快理解它时,这样的建构就可能造成束缚、带来麻烦。

    • ⏱ 2024-01-20 21:37:30

40 人格可塑吗?德韦克论努力的意义

  • 📌 将个人能动性视为无所不能的神话,在激发社会活力的同时也制造了大量焦虑——如果他们可以那么我也可以,如果有人可以那么我也应该可以,如果我做不到便是我的错——无数人在这样的信念之下逐渐感到无力、倦怠甚至抑郁。相信自己可以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但是请只用这种信念来激励自己,当遭遇失败的时候,分清楚哪些是自己的责任、哪些不是,不必对不是自己的错感到自责;同时,也请当目睹他人遭遇失败时同样看清这一点,不必将不该他们承受的苛责于人。

    • ⏱ 2024-01-20 21:54:10
  • 📌 当一个社会接纳普通、赞美平凡的时候可能才真的是文明与进步了,希望有一天当别人说“为什么别人行就你不行”“你就不能像那谁谁一样”“别人都可以所以你也应该可以”时,我们可以坦然地回答“我不行”“我不可以”“我做不到”,同时不用说“对不起”。

    • ⏱ 2024-01-20 21:54:17

结语 猜不透的“斯芬克斯之谜”

参考文献

附录 大五人格测验

文后

读书笔记

03 过于灵敏的“威胁探测器”:大五人格之神经质

划线评论

  • 📌 方法一,把焦虑或其他负面情绪写下来。研究发现,在焦虑或抑郁时花些时间将这些与情绪相关的事件以及情绪带给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仅仅是写下来,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令负面情绪有所缓解(e.g., Gortner, Rude, & Pennebaker, 2006; Lepore et al., 2002),甚至提高后续的任务表现(e.g., Ramirez & Beilock, 2011)。这一称作“表达性写作”(expressive writing)的过程除了可以对情感进行一定纾解外,将事情连续地写下来还能帮助人们理清思路进而更加理性地思考问题。 ^225207353-7O5kN3VJA
    • 💭 工作任务也写下来,有利于完成。
    • ⏱ 2024-01-09 09:41:58

27 弗洛伊德的理论遗产:现代研究中的精神分析

划线评论

  • 📌 人们常说“控制不了自己身体的人怎么能控制自己的人生”,这句话过于绝对了。因为以自我损耗效应的逻辑来看,特别能控制自己身体的人反而可能在人生的其他方面控制不住,因为在前者上已经消耗了太多。 ^225207353-7O9SMEFMJ
    • 💭 学习了
    • ⏱ 2024-01-12 09:27:41

31 由暗方知明:荣格论原型

划线评论

  • 📌 1944年,一对母女凯瑟琳·布里格斯(Katharine Briggs)与伊莎贝尔·迈尔斯(Isabel Myers)基于荣格理论,在其三个维度之上又添加了一个维度“判断Judging—知觉Perceiving”(意指偏好标准可控的生活方式还是灵活开放的生活方式),于是就构成了16种类型,每种类型均可用四个字母标示(如ISTJ或EIFP),而测量这些类型的工具被称为“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简称MBTI)。 ^225207353-7Oes6Huvh
    • 💭 原型在这里
    • ⏱ 2024-01-15 09:33:43

划线评论

  • 📌 分类与此背道而驰,对于标签的深信不疑将让人们自我固化进而难以去接触和发展另一面。换言之,把自己固守于某个类型之中并非认识自己,在荣格看来,吸纳“不是你”的那一切才能做到真正完整的你。 ^225207353-7OesfygHm
    • 💭 测评果然是南辕北辙
    • ⏱ 2024-01-15 09:35:54

36 做自己,还是别人期待的自己?罗杰斯论自我的价值

划线评论

  • 📌 即便不赞成这些具体的行为,那个完整的人依然被爱;而不是反过来,因为这个行为是坏的,所以整个人都是坏的,也不再值得被爱了。 ^225207353-7OkwS4Mfk
    • 💭 感动
    • ⏱ 2024-01-19 09:26:29

划线评论

  • 📌 例如,“我感到有点厌倦”而不是“你是一个令人厌烦的人”,换言之,表达的应该是一个真实的自我体验而不是对来访者的判断。 ^225207353-7OkwXlO05
    • 💭 想到非暴力沟通
    • ⏱ 2024-01-19 09:27:47

37 钱能买到幸福吗?积极心理学论财富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划线评论

  • 📌 在于,二者的比较对象不同,银牌得主倾向于和金牌得主比较(只差一点点就是我第一了!),而铜牌得主则倾向于和第四名比较(差一点点我就没牌了!)。于是, ^225207353-7OkxcmzRe
    • 💭 确实
    • ⏱ 2024-01-19 09:31:29

划线评论

  • 📌 第一,买体验,胜过买物品。也就是说,消费体验(如旅行、音乐会、课程)要比消费物质实体(如衣服、手机、皮包)对于幸福感的提升作用更大 ^225207353-7Okxn2iEw
    • 💭 例如泡温泉
    • ⏱ 2024-01-19 09:34:07

划线评论

  • 📌 第三,买多的小惊喜,胜过买少的大物件。 ^225207353-7OkxoNn8F
    • 💭 实践下
    • ⏱ 2024-01-19 09:34:33

38 意义比快乐更健康:积极心理学论真实的幸福

划线评论

  • 📌 为什么意义会比快乐更健康?第一个原因可能在于,当思考或体验意义而不是快乐时,我们的认知加工水平将更加抽象,这种上位加工能够帮助我们超越日常琐碎。具体来说,我们通常会将一个在心理上距离我们比较远的事物表征得更抽象、更一般,也更能考虑到它的核心方面,例如,站在远处看一棵树才能看到全貌;而对于心理距离比较近的事物,则会表征得更具体、更下位,例如,走近了看一棵树,看到的只是面前的几根枝杈和枝杈上的树叶(Trope & Liberman, 2010)。换到生活中来,这就好像如果一个月之后要去旅行(一个在时间距离上较远的事物),此时想的可能是旅行会有多开心并充满期待,然而如果是明天就要出发,现在想的可能就是哪些东西还没收拾、明天怎么去到那个地方、要住在哪里、吃什么东西等琐细的事情。人生也类似,就像爬山一样,离远了能看到山巅,那也许是我们的目标,而离近了就只能看到自己疲惫的双腿以及脚下的障碍 ^225207353-7OmOpVih7
    • 💭 对未来期待事件
    • ⏱ 2024-01-20 21:27:44

40 人格可塑吗?德韦克论努力的意义

划线评论

  • 📌 当一个社会接纳普通、赞美平凡的时候可能才真的是文明与进步了,希望有一天当别人说“为什么别人行就你不行”“你就不能像那谁谁一样”“别人都可以所以你也应该可以”时,我们可以坦然地回答“我不行”“我不可以”“我做不到”,同时不用说“对不起”。 ^225207353-7OmQbkEH6
    • 💭 被最后一句话治愈
    • ⏱ 2024-01-20 21:54:41

本书评论

读完了,打赏休息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