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跨越不可能》2星

 跨越不可能|200

推荐序一 从这本书开始,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 📌 “如果你认为你可以,你就可以;如果你认为你不行,你就不行。”这是史蒂芬·科特勒在书中引用他的朋友彼得·戴曼迪斯的一句话。这句话带出一个重要的概念——成长型思维,这个概念同时出现在这本书的“动机”和“学习力”两个部分。
    • ⏱ 2024-02-15 07:08:11

推荐序三 在挑战中孕育人才

  • 📌 到2021年,樊登读书已经创立8年,我们每年都在思考“十倍好”这件事,盯着这个目标往前走。所以,我们有一位代理商,在3天内卖出了一万张卡,而按照惯性思维,一个人卖两三千张卡就已经很厉害了;
    • ⏱ 2024-02-15 07:10:50

前言 “不可能”的公式

  • 📌 有一些极度不可能的事情,令人连想都不敢想,比如做出颠覆性的突破、4分钟内跑完1英里、对月发射航空器等。我们将这类不可能的事情用大写字母I(“不可能”的英语单词“impossible”的首字母)来表示。
    还有一类不可能,我们用小写字母i来表示。i类“不可能”仍然超越了我们的能力和想象力,但是其程度较轻。i类“不可能”指的是那些让人主观上觉得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也就是说,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都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做到这些事——至少有一段时间是这样认为的。

    • ⏱ 2024-02-15 07:11:40
  • 📌 那些年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是:一个戏法不管表面上看起来有多不可思议,它背后总有一套可解释的逻辑。也就是说,不可能的背后是有公式的。更神奇的是,如果我自己去挑战不可能,有时候就能学会那个公式。正如我的第一位魔术导师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只要长年累月地练习,几乎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 ⏱ 2024-02-15 07:13:00
  • 📌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心流可以提升人类的上述技能,因为这些技能恰恰是进行战斗或逃跑、探索或创新所需要的能力。由于实现不可能是极致创新的一种形态,所以人们把不可能的事情变为可能时,总是处在心流状态。心流对极致创新的作用就像氧气对呼吸的作用一样,是完成这个过程的生物学基础。

    • ⏱ 2025-03-24 10:27:47
  • 📌 无限游戏恰好相反。无限游戏没有明确的赢家或输家,没有确切的比赛周期,也没有固定的游戏规则。无限游戏的领域是可变的,玩家的数量也是不断变化的,游戏的唯一目标就是让游戏延续下去。艺术、科学和爱情都属于无限游戏。最重要的是,巅峰表现也属于一种无限游戏。
    巅峰表现不是靠竞争赢得的。在这场游戏中,没有固定的规则,也没有固定的赛程,赛场的大小取决于你选择过怎样的生活。

    • ⏱ 2025-03-24 10:28:07

第1章 解码动机

  • 📌 为了便于研究,科学家们把心理驱动力分为两类:外在驱动和内在驱动。外在驱动是我们自身之外的奖励,比如金钱、名声和性。金钱可以购买衣物、食品和住所,所以大脑将我们对金钱的渴望视为基本的生存需求。名声可能看起来无关紧要,但名人往往拥有更多的资源。性是人类在进化生存游戏中获胜的唯一途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广告中包含性暗示可以刺激销量,以及为什么酒吧在周五晚上总是挤满了人。

    • ⏱ 2025-03-24 10:28:44
  • 📌 内在驱动则相反,它是我们自身的心理和情绪力量,如好奇心、激情、意义感和使命感。另外,自主性——对掌控自己生活的渴望——也是一种内在驱动,掌控感——我们出色地完成一项工作时的感受——则是另一种强有力的内在驱动。

    • ⏱ 2025-03-24 10:28:51
  • 📌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发现,美国人的幸福感会随收入水平的上升而上升,但当年收入达到约7.5万美元后就进入了瓶颈。超过这个临界点之后,幸福曲线开始大幅偏离收入曲线,幸福变得与收入无关,因为一旦人类满足了基本需求,满足这些需求所需的物质条件就开始失去诱惑力

    • ⏱ 2025-03-24 10:29:10
  • 📌 一旦员工觉得自己付出的时间得到了合理的回报,也就是说,报酬达到每年7.5万美元以上,那么即使加薪、发年终奖也无法有效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或工作表现。一旦跨越了这条基本需求线,员工就会更加希望得到内在的奖励,比如希望控制自己的时间(自主性),做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好奇心或激情),以及做更重要的项目(意义感和使命感)。

    • ⏱ 2025-03-24 10:34:39

第2章 激情的培养秘诀

  • 📌 首先,写下25件你最好奇的事情。好奇的程度大概相当于,如果周末有空,你会有兴趣读几本关于这个话题的书,参加几场讲座,也许还会和专家交流一两次。
    列清单时要尽可能具体。不要只写对足球、朋克摇滚或美食感兴趣,这些类别太过宽泛,形同虚设。你应该写对左内边锋拦截传球的技巧感到好奇,对政治朋克音乐从克拉斯乐队(Crass)到沉溺乐队(Rise Against)的演变历程感兴趣,对草蜢在未来十年是否有可能成为人类主要食物来源感兴趣。这种细节可以为你的大脑提供素材,以供大脑的模式识别系统在这些素材与思想之间建立联系。信息越详细越好。
    • ⏱ 2025-03-24 20:57:58

第5章 坚毅力

  • 📌 意志力就是自制力,是一种抵御干扰、保持专注和延迟满足的能力,也是一种有限的资源。
    这种有限的资源有多少?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
    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将意志力水平与精力水平联系起来进行了研究,其研究成果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我们的意志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例如,想减肥的人常常发现自己可以一直节食到晚上,然后在睡觉前忍不住吃一桶诱人的冰激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会发生决策疲劳,或者说,当我们被迫解决一系列难题时,解决方案的质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
    • ⏱ 2025-03-24 20:59:24

第8章 成长型思维和真相过滤器

  • 📌 另一个不同的例子是,在《创业无畏》这本书中,我讲述了埃隆·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也就是所谓的“简化主义真相过滤器”。这一观点源于亚里士多德,他将“第一性原理”描述为“已知事物的第一基础”,不过通过举例来解释更容易理解。
    • ⏱ 2025-03-24 21:00:45

第9章 阅读的投资回报率

  • 📌 根据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的调查,大多数成年人平均每天只花7分钟的时间阅读。几年前,皮尤研究中心报告称,近1/4的美国成年人在过去一年里连一本书都没读过。
    尽管这个消息可能没那么令人惊讶,但对于任何有兴趣掌握学习技能的人来说,不读书简直是一种灾难。

    • ⏱ 2025-03-24 21:01:17
  • 📌 要写出一篇典型的博客文章,我通常需要花费大约一天半的时间来研究某一话题,然后再花一天半的时间来写作成文。研究的主要方式是阅读书和文章。我也会和专家交流。如果这个话题是我擅长的领域,通常和一两位专家交流就足够了;如果我不熟悉这个领域,则会和三到四位专家交流。到了写作阶段,通常需要阅读更多的材料,并与专家们再交流一两次,最后才费心费力遣词造句。
    这就是价值交换。你的三分半钟换来的是我一系列努力的成果:先消化50~100页的材料,然后花3~5个小时对这些材料加以讨论,再花一天半的时间提炼出我的新想法,最后把整个结果重组成可以阅读的文章。

    • ⏱ 2025-03-24 21:01:32
  • 📌 作为一名读者,你花了5倍的时间来阅读,而作为作者,我投入的时间是之前的30倍——这是一笔令人难以置信的交易。但与读书相比,又是小巫见大巫了。

    • ⏱ 2025-03-24 21:01:50
  • 📌 • 博客文章:阅读3分钟,获得作者3天的工作成果
    • 杂志长文:阅读20分钟,获得作者4个月的工作成果
    • 图书:阅读5个小时,获得作者15年的工作成果
    那么,为什么读书要优于阅读博客?原因在于知识的浓缩度。如果你花5个小时阅读我的博客,每篇耗时3.5分钟,你勉强能看完86篇博文——也就是说,你用这5个小时换来了我257天的努力。
    与此同时,如果你同样花5个小时阅读《超人的崛起》,就可以获得我5475天的努力。书是这个世界上最浓缩的知识形式。你在阅读《超人的崛起》的过程中,每1个小时实际上相当于我生命中的3年。这个比例的诱惑力简直令人无法抗拒。

    • ⏱ 2025-03-24 21:09:50

第11章 学习新技能的方法

  • 📌 “掌握五种和弦”的学习方法是“帕累托原则”的一个典型案例,这项原则有时也被称为“80/20法则”,其理念是:80%的结果来源于20%的行为。要将这一原则应用到学习中,你需要在学习一项新技能时把努力集中在真正重要的那20%上。想想每首流行歌曲中使用的四五个和弦吧。
    要确定这20%,你需要进行调查,简化学习内容,从删除无关的内容开始。例如,当蒂姆给自己一个星期的时间来掌握巴西柔术时,他并没有试图学习所有技巧,而是专注于一种锁喉技巧——断头台锁喉。然后,他学会了在每一个可能的位置使用这种锁喉技巧,无论是在进攻中还是防守中。这个锁喉技巧对他来说就是那20%,掌握这一技能就能应对80%的状况,短短5天的努力就能获得这样令人难以置信的回报。
    • ⏱ 2025-03-24 21:02:46

第16章 “黑入”创造力

  • 📌 与此同时,运动可以降低压力水平,代谢掉我们体内的皮质醇,同时分泌让人感觉良好的神经化学物质,包括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内啡肽和多巴胺。这会减轻我们的焦虑,让我们的心情变得更好,同时可以提升前扣带皮层的能力去探测更多遥远的可能性。此外,运动可以让你短暂逃离正常生活,进入庞加莱提出的创造力循环理论的第二阶段——孕育阶段。

    • ⏱ 2025-03-24 21:04:18
  • 📌 最后,良好的睡眠也能带来额外的好处。睡眠可以提高精力水平,提供更多的资源来迎接生活的挑战。由此产生的安全感会改善我们的情绪,增加我们冒险的意愿,这两者都能提升创造力。此外,在孕育阶段,睡眠最为关键。睡眠状态下,大脑有时间去发现各种想法之间隐藏的联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能听到这样的故事:大半夜突然“有了灵感”。

    • ⏱ 2025-03-24 21:04:25

读书笔记

本书评论

读完了,打赏休息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