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429年-前347年
关于柏拉图,20世纪哲学家怀特海有句名言:“2500年的西方哲学只不过是柏拉图哲学的一系列注脚而已。”这一评价极高,却是十分中肯的。可以说,在柏拉图那里,西方哲学的基本问题都已经被提出来的了。
1. 柏拉图
《理想国》更是涵盖了太多领域的问题:例如,形而上学、认识论、政治学、社会学、美学等等。
1.1 究竟什么才是好的政治制度?
你想要一种怎样的生活。不同的人可能会给出截然不同的答案。有人说,我要自由的生活,有人说我要健康,有人说我要财富。
但这不仅仅是一个个人的问题,因为个人通过努力获得的财富可能被剥夺。所以说,任何你想要的生活,其实都是在一个共同体中的生活。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换言之,没有人可以独自获得他想要的东西。你所想要的一切都是在政治环境中获得的。
1.2 理念论
理念论最基本的观点在于,眼睛可见的世界不是最真实的,最真实的世界是不可见的。
柏拉图连续抛出了三个比喻。太阳比喻、线段比喻和洞穴隐喻。这三个比喻交替上升,形成了一个整体,来说明柏拉图的理念论。
在太阳隐喻中,柏拉图将理念比作太阳。虽然太阳光芒耀眼,令人无法直视,却毫无疑问是一切视觉的原因。
在线段隐喻中,柏拉图提出认识是一个“上升”的过程。他又进行了两重划分:可见世界分为想象和信念;可知世界分为理智和理性。它们四者分别对应影像、实物、数字/图形和理念。
在洞穴隐喻中,之前每一个比喻中的二分都能找到对应的对象:被囚禁的人最初看到石壁上的光影就是想象;转身后看见火堆前的道具傀儡——可见世界中的实物;洞穴之外水面上太阳的倒影对应理智领域;而洞穴之外的太阳无疑代表了终极的理念本身。 2. 洞穴隐喻
按照理念论的看法:理念是最为真实,由神创造的;因此也是完美无瑕的。
次一等的是具体的事物:实在的个体,由工匠创造;例如圆形的理念不会存在于任何实物上,轮子、杯盖都是不完满的圆形。
最次的是艺术品:它是对个体的模仿,与理念隔开两层。而柏拉图认为,模仿会导致内心混乱、造成不良欲望。
1.3 好的城邦
希腊各地相继形成了200多个城邦。古代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座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乡村地区而形成的独立国家。城邦大多以小国寡民为基本特征。
好的城邦是一个正义的城邦。在柏拉图那里,正义和现在一般的理解有点不同。他对正义的理解,首先是有序,或者说比例和谐,各尽其能、各尽其职。
所以,在柏拉图规划中,一个好城邦应当由三个阶层组成。这三个阶层分别是:统治者、辅助者和生产者。统治者需要用理性来治理城邦。辅助者中大部分是军人、武士,没有激情是不行的。而生产者需要来满足人的基本欲望。
1.4 五种政制
在《理想国》的第八卷里,柏拉图通过苏格拉底之口,归纳了5种典型的政治制度。
这5种政制,并不是平行的。而是存在的一种退化顺序,也就是按照从“最好到最差”顺序排列的。前一种政制出现问题后,会退化为下一种政制。
首先是贤人政制,也即由所谓哲人王进行统治。
第二种是荣誉政制,当时希腊世界中的斯巴达和克里特就是这样。
第三种是寡头政制,由少数富人进行统治。寡头政治的问题是推崇金钱至上,轻视美德而导致放纵。
第四种是所谓的民主政制,由大多数的平民进行统治。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轮流当家作主”的直接民主政治制度。
柏拉图认为民主政体是从寡头政体蜕变而来的。在城邦确立了寡头统治以后,城邦就分离为二个部分。一个是富人的城邦,一个是穷人的城邦。富人贪婪、穷人不知节制,两者不可避免要发生斗争。斗争的结果,如果富人胜利,就形成寡头政治。如果平民们取得胜利,民主制就诞生了。
最差的政治制度:僭主制。“僭主”是指不合法的政权篡夺者。事实上的专制君主,而且都用一些谦逊的称号,例如‘终身执政官’、‘全权将军’等。
1.5 哲人王
什么是哲人王呢?也就要将哲学能力和政治权力结合起来的人。王既是统治者,又是哲学家,因此被称为“哲人王”。在柏拉图看来,哲人王应具有一些基本的品质:好学、强于记忆、勇敢、大度。
柏拉图用这笔钱在雅典城北部买了一块地,开设了一个学校。学院门口竖着一块牌子:“不懂几何者不得入内。”说明哲学并非是一门单纯文科,而是需要极为清晰的头脑。没有经过代数、几何和逻辑训练的人是无法从哲学思考的。
柏拉图真的和中国的孔子有些像。孔子周游列国,政治抱负没有达成,却被培养了一批好学生。柏拉图一生努力,没有培养出哲人王,雅典学园却培养出一大批哲学家。
按照《理想国》中的设定,统治者的生活是十分清贫的。他不用不从事生产,一切由国家供养。但是统治者被要求同吃同住,如同战场上的士兵一样;而且他也被要求不得拥有私产、房屋、土地和金钱,只有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为了维护这样一个理想城邦,柏拉图甚至做出了一些匪夷所思的规定:
例如,不得私自组成一夫一妻的家庭。女性也要赤裸地参加军事训练。“最好的男人必须与最好的女人尽多结合”。抽签婚配使得优秀的男女结合,生育出最优秀的后代;不仅如此,孩子一旦出生就要被带走,由城邦统一抚养。甚至有先天缺陷的孩子要被杀死。
总结起来说,柏拉图心目中的最好城邦,可以说有三个特征:共产、共妻、共子。很多人肯定无法接受这些设定。
为了培养出统治城邦的哲人王,理想国中教育制度也十分超前:0-3岁进行幼儿教育,国家育儿所负责饮食起居;3-6岁,所有幼儿进入游戏场,讲故事、做游戏、学音乐;6-16岁,儿童分别文法学校、音乐学校和体操学校;普通人16岁参加生产;17-20岁进行军事教育,学习算数、几何、天文、音乐,以培养优秀的军人;优秀军人中,跳出一些有资质的人。在20-30岁,进行科学教育,培养高级官吏和行政官员;在官员中在挑选一些优秀者。30-50岁:5年哲学学习和15年实践锻炼,最终培养统治者,即哲人王。
对《理想国》最为猛烈的批评来自于二十世纪哲学家卡尔•波普。他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一书中,提出了“柏拉图的符咒”一说。他认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描绘的城邦代表了专制与不平等。波普尔提出,《理想国》属于典型的“乌托邦式社会工程”。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倾向,而且几乎所有人都希望能够“钻空子”。就是利用某种制度规范或法律的漏洞。
知识是先天拥有的(苏格拉底、柏拉图),还是后天习得的(亚里士多德、洛克)?
2. 理想国
这本书大致写于公元前380年。
《理想国》一共分为10卷,是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的对话体著作。
苏格拉底在《理想国》中无疑是逗哏,主要观点和包袱都是他抖出来的。当然和对话伙伴之间有交锋、问答、驳斥,也有埋坑,也就是设陷阱的。如果大家在阅读《理想国》时感到有困难,不妨把理想国看作一部话剧,或者一场持续时间长达三天的相声。
2.1《理想国》里的思想来自苏格拉底,还是柏拉图呢?
其实,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显然柏拉图的对话录并不是对苏格拉底生平和言行的如实记录。
柏拉图本人曾经说过:“过去和将来都不会有柏拉图写的著作,现在以他署名的作品都属于苏格拉底、被美化与恢复了本来面目的苏格拉底。”换言之,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尝试通过苏格拉底之口说出自己的想法。
2.2 洞穴隐喻
在《理想国》第七卷中有这样一个著名的段落,它有些许荒诞:柏拉图让我们想象,有这样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有一些人从小就住在这洞穴里,头颈和腿都绑着。他们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他们可以被称为“囚徒”。在他们面前有一面墙壁,因为不能转头或转身,他们只能看着这面墙壁。而他们身后远处高些的地方,有一堆燃烧的火,这是洞穴里唯一的光源。
在火光和这些囚徒之间,有一条通道和矮墙。这条通道可以通向洞穴外面。而在矮墙的一侧,在火堆前面,有一群人,举着木偶、傀儡舞动着。我们可以称他们为“表演者”。这样火光照到他们手中的木偶,就会在囚徒面前的石墙上投射出活动的影子。这就是囚徒们一辈子看到的所有东西。
然而柏拉图继续写道,囚徒中有一个人突然,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挣脱了铁链的束缚。
他转过身了!
大家可以想象,他转过身之后看到了什么?他看到了那些表演者和火堆。
他会怎么想?是不是极为震撼?原来他从小到大,看到的光影原来是这么来的!
原来光影是如此虚假,自己简直连井底之蛙都不如!
柏拉图继续写道,这个人通过那条长长的过道,走出了那个洞穴。当他看见洞穴之外的世界,肯定更为震撼。一开始,他一定因为光线过强而睁不开眼睛。但逐渐适应之后,他会看清洞穴外的世界。蓝天白云树木阳光……
他会怎么想?原来我之前所处的洞穴也是那么局限!
那个走出洞穴的人是谁?
有一种解读认为,他就是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就是那个走出了洞穴,见到了阳光的人。当他试图告诉雅典人,他们的局限和无知时,他却被判处死刑。苏格拉底就是因为告诉了雅典民众实情而被杀死的。
通常的解读认为,柏拉图的洞穴隐喻包含了三个阶段:囚禁状态、肉身解放和灵魂解放。这也意味着发生了两次重大转折:离开洞穴和返回洞穴。但就像我们已经说过的那样,并不是每一个走出洞穴的人,都选择回去。即便选择回到洞穴,也不一定要向囚徒说出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