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为什么你必须上这堂“硬核表达课”
📌 因此我主张:先有脑才,再谈口才。一个脑袋空空、胸无点墨的人不可能仅通过学习“口才技巧”便具备优秀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 ⏱ 2024-02-28 22:18:45
📌 内容维度侧重说话人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追求的是达成深度理解;关系维度侧重说话人与受话人的权力关系,追求的是建立亲和关系。我们之所以费尽心思组织语言,无非是为了在内容一侧“说到点子上”,在关系一侧“说进心坎里”。
- ⏱ 2024-02-29 09:45:53
📌 在符号表意机制—意义维度,社会交往中的任何表意信息都有二重性,一重是主动给予,另一重是被动流露。主动给予的信息是容易被说话人控制的,比如我们见面时,我说“很高兴见到你”;被动流露的信息则很难被控制,比如我在说“很高兴”时,脸上的表情并不显得很高兴。
- ⏱ 2024-02-28 22:19:47
📌 当你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时,停下来自问:我到底想说什么?回答了这个问题,你也就说清楚了整件事。
- ⏱ 2024-02-29 09:46:47
第一章 意义无限复杂的语言游戏
📌 给予是主动的,而流露是被动的。举例来说,你给朋友做了一道菜。他吃完点头称赞,这是给予;而他的神情却告诉你,并不是真的好吃,这是流露。你向老板汇报方案,他说“还不错”是给予,眉头一皱是流露。我们可以将给予和流露的区别理解为表意信息与生俱来的二重性。
- ⏱ 2024-02-28 22:20:46
📌 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之间的符号互动是信息来往,人与人之间的符号互动才能成为语言游戏。驱动我们玩这个游戏的,绝不是什么讯息的传递,而是对关系的构建。个别时候,我们希望这种关系是平等的,但多数时候,我们希望它是有利于自己生存的差序关系,这种差序关系背后,是欲望的实现和权力的流动。
- ⏱ 2024-02-29 09:46:28
第二章 关系 你不是嘴笨,是心钝
📌 权力者真正的欲望是:希望他已拥有的权力被其他人真诚地、具体地、准确地“看见”,并“说出”。正是缺失了这些具体、准确的看见和说出,他才被迫寻求更多权力,以获得更多泛泛的认同来作为补偿。但他心里比谁都清楚,这种认同是极其廉价的。
- ⏱ 2024-02-29 09:47:02
📌 羡慕嫉妒恨”绝不是一句俏皮话,它恰好揭示了主体感知到与不同对象的权力落差之后心态变化的规律:你羡慕的人,自由度往往远大于你;你嫉妒的人,略压你一头;你恨的人,是有资格和你争夺主体性的人——暗流涌动的平等关系是最不稳定、最容易出现冲突的关系。
- ⏱ 2024-02-28 22:23:15
📌 “我无意冒犯,但你这次的方案真的有很多问题”,这句话中的“这次的方案”五个字可以直接划掉;“我这么说没别的意思,咱们对事不对人,你别紧张”,这话到了受话人的耳朵里,全是“别的意思”,我觉得你就是要说我这个人,因此我好紧张。
- ⏱ 2024-02-28 22:23:48
📌 “我下面的话肯定会让你不舒服,所以我纠结了半天,但还是得和你说。”
“我有件事想和你聊,又担心聊得不好会伤害我们之间的感情,你也知道我是个情商不高的人。”
很奇怪,听到这样的话你反而觉得很舒服,认为说话人明明情商超级高啊。关键点来了,这里的冒犯,是朝向说话人自己的。冒犯朝向自己,善意就对准了他人。- ⏱ 2024-02-28 22:24:31
📌 你能发现学员的话里有很多技巧:不加判断地陈述事实,准确地提出请求,给予对方选择权,等等。这些技巧都很重要,但唯有下面这句话的影响是生理级的——“我不想在我妻子面前显得很无能”。能坦诚地说出这句话,便不再需要其他技巧了。
- ⏱ 2024-02-28 22:25:06
📌 存在主义的基本主张是,人是自为的存在——自己选择,自己创造,自己成为。我们永远不会“是”什么,而总在“成为着”什么。因此,你必须去选择,并对其负责。人永远可以选择,不去选择,也是一种选择,解开死局的唯一方法,是“主动选择”。
- ⏱ 2024-02-28 22:27:15
第三章 内容 说到点子上
📌 在某种意义上,一个人的表达能力很强,是因为他的信息处理能力很强,更具体地说,是指他的“符号加工能力”很强。意思是:相比其他人,他不仅掌握了更多的基本概念,而且能更有意识地、更无碍地把经验拽进符号世界,利用这些基本概念进行整理加工,从而在相同的智力条件、阅历水平下,具备更强的感受、理解和表达能力。
- ⏱ 2024-02-29 09:48:26
📌 好的写作教材会告诉你,要想办法让自己的语言停留在上或下的其中一端,避免悬于中间。也就是说,要么使用最抽象、最具概括力的表达,要么描述最具体、最精微的经验事件。这对我们的概念抽象能力和经验觉察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多数时候,我们只能悬在梯子中间,说着一些两头不沾的话。
- ⏱ 2024-02-28 22:29:48
📌 在梯子底部“最具体、最精微的经验”话语:“一刻工夫,一碗肉已不见,骑手将嘴啃进酒碗里,一仰头,喉结猛一缩,又缓缓移下来,并不出长气,就喝汤。一时满屋都是喉咙响。”(摘自阿城《遍地风流》)
惯常的作文写法,大概会写成“骑手饿极了,用大碗喝汤,满屋都是汤水咕咕下肚的声音”——这就是所谓两头不沾的话。- ⏱ 2024-02-28 22:30:18
📌 当觉察到抽象之梯的存在,想要强行向上或是向下突破时,你才能从体会下沉到体悟——感悟更直接无染的经验,从思考上升到思辨——辨析更抽离无碍的概念。
- ⏱ 2024-02-28 22:31:16
第四章 场景与内容 在任何场合都能好好说话
📌 一个十一二岁的青少年会让你升起略少于前面成年人的愤怒,若只是两三岁的小朋友,你可能会被他鹦鹉学舌式的表达逗乐。同样的五个字,一样的词汇,一样的语法,我们为什么近乎本能地得出完全不同的理解?换言之,是什么魔法让一串语音符号变成了有意义的话语?
这个魔法叫判断。
判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在推论主义看来,意义的基本单位不是语词——概念,而是句子,具体来说,是一个有判断功能的命题,即断言。来自成年人和青少年的“你是个蠢蛋”被你“当真”,因为“你判断它是一个判断”,你对这串符号做出反应,不仅仅是因为你理解其中每个词的意思,你必须先判断出这串符号是一个人经由判断得出的断言,而非一种无意义的模仿。- ⏱ 2024-02-28 22:34:26
📌 网友经常调侃某网站用户在回答问题之前习惯先声明自己“刚下飞机,人在美国”,这也是外围路径说服。精致装扮、播音腔、学历头衔,都是“高价值符号”,用符号学的术语来说,它们是能强化资格的“伴随文本”。为什么人们要买一辆贵得不像话的车?除了虚荣心,它们本身也是一个重要的生产力工具——能让你少说很多话。
- ⏱ 2024-02-28 22:35:13
📌 参与辩论活动,有一个获得上帝视角的笨方法:把辩题写在纸上,标出所有关键词,然后一道线划开,上面写价值,下面写弊端,一整期节目的脉络就清晰可辨了。新技术的价值与弊端、自由的价值与弊端、买卖的价值与弊端,生命时间的价值与弊端……如法炮制,每一个概念都能延展出一系列命题,每一个命题都值得大说特说
- ⏱ 2024-02-28 22:38:01
第五章 关于“倾听—回应”的一切
📌 那些教导你“要少说多听,因为你有一张嘴、两只耳”的书,都应该扔进垃圾桶。因为这个说法会被非常自然地解读为:少说多听,言多必失,你要留心地听,在关键时候,一语中的地“说”。越是打压,就越是在强调,世俗智慧的教导让我们少“说”,其实是侧面强调了“说”的主导地位,暗中突显了“说”的重要性。“多听少说”和大部分经验教条一样,暗含一种精致的愚昧,它打着实践智慧的幌子践行着庸俗的工具理性,不但无助于你真的听懂对方——因为你压根不想听懂,而且会妨碍你给出恰当的回应
- ⏱ 2024-02-28 22:40:31
📌 先说听模式。《高明的心理助人者》的作者写道:“我们既倾听个人的思想,也倾听他们的思维模式,既倾听个人的行为表现,也倾听他们的行为模式,既倾听个人表达的情感,也倾听他们的情感模式。”
- ⏱ 2024-02-28 22:41:56
📌 很多人迷恋回应技巧,是为了避免冷场。你不会想到,冷场居然有一个学术性的说法,叫话轮转换落空。
- ⏱ 2024-02-28 22:44:35
📌 当下一轮发言者没想到合适的回应方案时,就会导致话轮转换落空而冷场,而此时,下一轮发言人只需傻瓜式地拎出几个关键词,原地复问一句,就像是短暂地接球之后迅速传了出去,他就成了有权指定下一轮发言者的那个人,话轮也被续接上了,因此“关键词复问”是让话轮持续运行成本最低的对答方案。
- ⏱ 2024-02-28 22:45:07
第六章 一个关于“说话”的整合框架
- 📌 我们都会有嘴里拌蒜、词不达意的时候,这时候最好的办法,其实是停下来问自己:我到底想说什么?若你能回答这个问题,你就大致说清楚了整件事。
- ⏱ 2024-02-28 22:55:10
第七章 进入世界的练习
📌 N-back游戏的基本规则是,在规定时间内,方块会随机出现在九宫格的某个位置,同时会播放一个字母的发音。当1-back时,你需要告诉程序当前方块位置是否和上一个方块位置重合,以及当前播报的字母是否和上一个字母重合,此时任务是相对简单的,你只需简单回忆片刻前看到和听到的信息是否与当前信息一致便可;当2-back时,你需要告诉程序当前方块位置和当前播报的字母是否与上上个重合;当3-back时,确认是否与上上上个重合;以此类推。大部分人在2-back时就会感到记忆困难,若只是回忆上上个图形的位置,其实并不算难,但它要求你在记忆图形位置变动顺序的同时,还要记忆字母播报的顺序,这就会让很多人感叹脑子“不够用”。
- ⏱ 2024-02-28 22:49:28
📌 我自己属于短时记忆比较差的人,用N-back游戏训练了一段时间后,能明显感觉工作记忆的空间在“变大”,在组织语言时,脑子里能同时操作的概念也变多了。
- ⏱ 2024-02-28 22:49:06
📌 曾听一位前辈分享经验,他说提升写作能力的最佳方法,就是基于比较差异进行反馈调整。找一位你喜欢的作家的一段文字,认真阅读,尽量理解并领会其中心要旨,随后搁在一旁,用自己的笔触重写那段文字,过程中尽可能贴近原文的结构,写完之后两相对照,原来无法察觉的“水平差异”会一目了然,原来只在教条、大道理中出现的那些不知所谓的概念,如“逻辑”“文笔”“语感”乃至“节奏感”都有了清晰的对应,含混的经验开始有了细节,笼统的知识被条分缕析,你甚至发现,某些句子的语感之所以不好,就是多了些“开始”“的”这样可有可无的赘语,前面的句子应该写成:“含混经验有了细节,笼统经验被条分缕析,某些句子语感之所以不好……”比较差异法不仅是一种澄清经验的方法,而且是极好的学习之道,尤其适合学习那些内隐而重要的知识。
- ⏱ 2024-02-28 22:51:13
📌 看图说话训练的是从刺激到表征,从表征到符号,从符号到命题整个通道的顺畅性。擅长看图说话的孩子,长大之后大概不会太嘴笨。
- ⏱ 2024-02-28 22:51:46
📌 基于同样的原理,我们还能衍生出其他训练方案。孙路弘老师在《说话的力量》一书里提到了一个类似的训练,可以称作“看图问话”,即让人看一张图片,基于图片的内容提出疑问。对于这样一张图片,你最好能在短时间内连续问出10个问题,这无疑要求我们对经验对象时刻保持敏感与好奇
- ⏱ 2024-02-28 22:51:58
第八章 逻辑 起点与终点
📌 从老范畴中发现新范畴,扩大我们的认识范围。这种扩大有5种常见路径,除了这里的“演绎”,还有“归纳”“类比”“溯因”“辩证”
- ⏱ 2024-02-28 22:53:38
📌 维特根斯坦早期的著作《逻辑哲学论》正是逻辑主义的巅峰之作。据说当时逻辑主义的学者看到这本书之后惊为天人,认为他们已经得到了终结一切的哲学。
- ⏱ 2024-02-28 22:53:59
📌 在《逻辑哲学论》中,维特根斯坦同意哲学家大卫·休谟的说法,认为人无法经验到经验之外的东西,世界不是事物的总和,而是事实的总和。在经验领域中,逻辑的界限就是语言的界限,语言的界限就是世界的界限。凡是逻辑之外的,就是不可说的,因为它不存在任何意义
- ⏱ 2024-02-28 22:56:13
📌 在维特根斯坦的早期理论中,我们看到了逻辑的极限,逻辑并非无所不能,但是除逻辑之外,我们别无所依,从这个意义上,逻辑就是一切,“终结一切的哲学”这个说法似乎并不夸张。20世纪20年代,当时的维特根斯坦觉得自己解决了一切可以被解决的问题,能说的一切都已经彻底说清楚了,便离开剑桥大学,回到乡下教书去了。十多年后,他发现了自己学说的重大漏洞,又亲手推翻了它,这就是著名的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转向:他先是终结了一切哲学,又亲手终结了这个终结了一切哲学的哲学。
- ⏱ 2024-02-28 22:57:55
📌 维特根斯坦发现,《逻辑哲学论》自身存在着一个逻辑悖论:他先是假设了“语言存在的一般形式”,并提出了“图式”的说法来说明经验是如何被建构成语言的,但“图式”本身并不在经验内,它只是一种“形式构造”,没有人能判断它是不是真的存在。图式理论本身和上帝一样属于不可说的部分,这就陷入了悖论:如果他的结论成立,那么前提就不成立;如果前提不成立,结论便无法成立。
- ⏱ 2024-02-28 22:58:28
📌 维特根斯坦将前期的理论连根拔起。当年我看到这段转向的时候,有一种被拎起后脚跟看世界的感觉,整个世界观被颠覆。颠覆之处在于:并非形式约束了内容,而是内容创造了形式。逻辑是被语言创造的,而语言是被“生活”创造的,但逻辑主义反过来以逻辑的尺子来丈量语言,再用语言来丈量思想,最终丈量整个生活世界,如此本末倒置的理论路径,总结出的理论与规范,必然是狭隘的。
- ⏱ 2024-02-28 23:36:53
📌 人真实而具体的生活才是一切的尺度,用户和软件界面产生的交互模式(人的生活情境),最终决定了你那些0和1的意义(语言和逻辑)。
- ⏱ 2024-02-28 23:37:50
📌 维特根斯坦反转的精髓在于提醒我们别把底层与表层搞反了,之前我们以为代码是底层,图形是表层,其实图形才是底层,代码才是表层。生活能解释语言,语言却只能描述生活,语言妄图解释生活、表层妄图解释底层的结果就是“逻辑主义”的出现。
- ⏱ 2024-02-28 23:38:17
📌 逻辑主义的最大问题在于,他们希望用精准的逻辑来削平这个复杂的世界,但用来削平世界的精准逻辑本身就是被削平后的产物。于是走向两个极端:一方面,世界被过度简化;另一方面,世界又变得难以理解地复杂。这也是逻辑知识使我们感到困惑的原因。逻辑主义为我们展现的世界图景,就像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画作,只有形式构造,没有具体内容。
- ⏱ 2024-02-28 23:39:02
第九章 演绎 从AEIO到AlphaGo
📌 至于推理何以无效,逻辑学家总结出了规律,类似前文“中项至少在前提中周延一次”的规则一共有6条,它们是对推演结果进行高度概括之后得到的经验总结
- ⏱ 2024-02-28 23:44:01
📌 今天一部智能手机摆在你面前,你应该惊叹:这些东西是从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里偷出来的吧?这个魔法盒子最神奇的地方恰恰在于,它的里面居然没有哪怕一丁点的魔法,有的只是逻辑。这部手机里没有任何物质是世间不存在的,也没有任何规则突破了物理定律,塑料、液晶、硅、机械的活动、分子的构成、电子的跃迁,它们的属性是固定的,而我们居然循着有效的形式,从固定的范畴中“必然地得出”了一部智能手机。
- ⏱ 2024-02-28 23:48:53
第十章 归纳 经验暗海上的浮木
📌 计算机天然就是这么思考的,这对人来说却极其不自然。用斯坦诺维奇的话说,我们都是“认知吝啬鬼”,由于选项C的表述与我们的直觉相符,在我们的经验中,类似的状况都应该选C,所以大脑完成了一个隐秘而高效的归纳,自动跳过了需要耗费更多能量的细致推理。在这个意义上,人人都是归纳鬼才、演绎残废。
- ⏱ 2024-02-28 23:51:40
📌 但你不得不承认,对归纳不自觉的高效运用,是人类能高效思考的根本前提。
- ⏱ 2024-02-28 23:51:51
📌 归纳推理的本质,是基于对特殊的代表的有限观察,把性质或关系归结为类型。至于什么是“性质”,我们暂且把它视为可被观察到的显著变量,这样设定的理由后面会谈到。
我们离不开归纳,是因为我们的经验永远来自有限观察,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又总是类型化的。- ⏱ 2024-02-28 23:52:30
📌 此处我们要问一个关键的问题:十二生肖和六十四卦也为我们提供了简化框架,它和六型人格、九型人格、十六型人格有什么本质区别吗?它们同样是理论,都是解释世界的工具,但它们的“科学性”体现在哪儿?
当我们谈论科学性时,我们在谈论它的客观性和严谨性;当我们谈论客观性和严谨性时,我们就是在讨论归纳强度。- ⏱ 2024-02-28 23:53:02
📌 到了20世纪,人类所有关于定量的智慧集结起来,反倒直接消灭了因果关系,而消灭因果关系的罪魁祸首,就是统计学。
- ⏱ 2024-02-28 23:54:35
📌 相关性是统计学先驱之一高尔顿在研究人体特征时发明的概念,在高尔顿的理论中,相关性还只是一个为因果关系辩护的证据。但在他的学生,另一位统计学先驱的卡尔·皮尔逊看来,相关性是凌驾于因果关系之上的,他认为“存在一个比因果关系更广泛的范畴,即相关性,而因果关系只是被囊括于其中的一个有限的范畴”。
- ⏱ 2024-02-28 23:55:15
📌 因果关系被降格成了相关性中的一个特例。人们通常认为是相关性反映了因果关系,皮尔逊却反过来,说是因果关系反映了相关性,因果只是人类的观念,相关和概率才是自然的语言。
- ⏱ 2024-02-28 23:55:22
📌 休谟把人类的知识分成两种:一种是关于事实的知识,比如所有天鹅都是黑色的,来自我们的经验,相当于归纳的、综合的知识;另一种是与现实无关的、纯粹的理念性的知识,他称之为证明的知识,比如形式逻辑、数学推导,相当于前文所述演绎的、分析的知识,例如,根据所有天鹅都是黑色的推出澳大利亚的天鹅也是黑色的,如果前者为真,推出必然为真。
- ⏱ 2024-02-28 23:57:47
📌 休谟的知识二分法,后来成了传说中的哲学神器之一——休谟之叉,这是一把插入知识深处,摧毁了知识根基的叉子:所有的演绎都必须基于归纳的知识展开,归纳又永远受限于人类有限的经验能力。穆勒、费希尔的工作不过是把这个叉子握得更紧一点而已,但间隙总是存在的。
- ⏱ 2024-02-28 23:57:57
第十一章 类比 思维之火与概念之网
📌 最后是关于对象本身的名词,比如“时间如流水”。学习名词的时候,我们依然在疯狂地进行类比,这种类比更为复杂,整合了大量的属性和关系,被称为结构类比,更多的例子有用空中客车来理解飞机,用冰山来理解潜意识(弗洛伊德),用有机体来理解国家(霍布斯)。
- ⏱ 2024-02-29 00:01:03
📌 侯世达说:“人在思考的时候,时时刻刻都在发现类比,类比乃是思维核心。不是每周、每天、每小时或者每分钟做一次类比,而是每秒钟都在做着数不清的类比。”我们“通过类比,将两个心理实体联系起来,为我们提供有用的视角,从而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新情况”。
我们的认知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触类旁通、不言而喻的过程。- ⏱ 2024-02-29 09:15:47
第十二章 溯因与辩证 能言与善辩
📌 好辩理论主张人们意在谋划说服他人的论据,或是意在评估他人用来说服我们的论据时,逻辑推理能力会陡然变强,这的确非常符合我们的日常经验:一个人的语言智能的巅峰水平往往出现在与别人抬杠的时候。
- ⏱ 2024-02-29 09:20:39
📌 首先是归纳,归纳本质上是对“观察”的报告行为。你观察到10次打雷,其中有8次下雨,于是你“归纳”出下雨与打雷有关,甚至认为下雨直接就是打雷导致的。你“发现”了一个经验事实,但你无法为之“辩护”,因为你说不出“为什么它们之间是有关系的”。
- ⏱ 2024-02-29 09:21:47
📌 其次是溯因,想要回答“为什么”,就必须进行溯因推理。你必须创建一个“假设”作为可能原因的解释,龙王先是愤怒,然后悲伤,于是打雷,接着下雨,或是上升的暖空气和水汽导致雷雨云出现,不稳定的云层导致底部聚集的负电荷和地面的正电荷相吸引。
- ⏱ 2024-02-29 09:22:02
📌 最后是演绎,它确保了我们的推出是必然的和连贯的。我们选出气象学假说作为最佳解释,它和龙王学假说一样,是个“纯理论假说”。唯一不同的是,这个解释是从其他优质断言的集合(比如空气动力学、电磁理论)中必然地“演绎”出来的,这些断言认为暖空气必然上升,正负电荷必然相互吸引,它们同样“演绎”自更为奠基的断言集合,比如流体力学、基本作用力等,而它们在源头上有着强力的经验观察作为依据。
- ⏱ 2024-02-29 09:22:10
📌 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归纳观察+溯因假设+演绎推出+归纳观察”构成的逻辑推论循环,知识就在这个循环中不断地被生产出来。
- ⏱ 2024-02-29 09:22:16
📌 所有能否定的都被否定了,剩余的那个,就是暂时的真理。所谓的真,是一种暂时的不假。
- ⏱ 2024-02-29 09:22:46
📌 最基本的概念,是“空无”;最基本的关系,是“差异”。
我们不能说“苹果是苹果”,这是个非法操作,这个重言式必须在大量差异性关系中才能成立,比如苹果不是菠萝,不是内裤,不是掏耳勺。苹果和其他任何概念一样,必须在属种差异中才能被指称,它自身是一个有待被填的“空”。
我们问:我和苹果、我和你、你和世界、世界和宇宙,这一切概念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什么?穷尽一切可能,答案只能是“差异关系”。我们用否定判断来把握这种差异,我不是你,他不是它,你不是世界,这个不是那个……到最后,我们居然能透过空无和否定,建构万物秩序,我们居然能自在地说出苹果“就是”苹果,我“就是”我。“我就是我”虽然是个非法的重言式,但是能强力终止我们的自我怀疑,当我说“我就是我”的时候,我其实是在说:我不是苹果、石头、植物等一切我不是的东西,正因为我永远不是其他非我的东西,所以我就是我。- ⏱ 2024-02-29 09:23:52
📌 知乎上有个问题:黑格尔早已被后人贬为“死狗”,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跳过他,直接学习后来人的思想?黑格尔,辩证法的代言人,唯心主义的智力巅峰,生前风头无两,死后命途多舛,一度被世人抛弃,如今重回神坛。
命运之所以多舛,是因为黑格尔无条件地扩大了辩证逻辑的适用范围。在黑格尔那里,辩证不只是一种逻辑方法,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根本途径,甚至还是世界本身的内在规律,用邓晓芒先生的话说,是“三统一”——语言逻辑、认识论和本体论三者的统一。万事万物都在正反合的辩证运动中矛盾地发展着,在这个观念的预设下,黑格尔的推论可以用8个字概括:思存一体,主客同一。这个一体、同一的代名词就是所谓的“绝对精神”。在当年,这是对“世界、历史、个人,它们从何而来,向何而去”的最佳解释。- ⏱ 2024-02-29 09:25:26
📌 把这个解释置于今天的知识框架下,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黑格尔的学说会先惨遭抛弃,又复归神坛。辩证根本上只是一种理性运思方式,它与现实世界的运行方式无关,这是它被抛弃的原因。复归神坛是因为人们发现,这个学说立足于差异、否定与矛盾的运思模式,在心理—语言世界(或者说精神现象界)展现了极强的洞察力和解释力。
- ⏱ 2024-02-29 09:25:39
📌 辩证法要求我们把认识中的障碍转化为我们能认识的条件,也就是把bug理解为系统运行的必要机制,把矛盾理解为事物存在的必要条件,把空无理解为存在的基础,把否定理解为肯定的前提。因为这些障碍,所以我们才能认识,因为有悖论,我们才能言说。按照哲学家齐泽克的说法,这就是所谓“辩证的逆转”。
- ⏱ 2024-02-29 09:26:36
📌 不妨回顾一下自己的人生经验,我们的欲望往往生成于这样一些否定性的瞬间:在面对一个欲望傀儡(一双球鞋、一款包)时,我们说“原来这不是我想要的”,正是通过无数个“这不是我想要的”,我们创建了一个永远在延迟的欲求对象、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想要”。“真”是一种“不假”,是将所有“假”都排除之后剩下的那个东西,“要”也是一种“不要”,你这也不要那也不要,说明你有一个特别想要但注定永远得不到的东西,它寄生于无数傀儡中,但总是会遁逃,它就是纯粹的否定和空无,是欲望的对象和成因。
- ⏱ 2024-02-29 09:27:55
📌 你不要再问“为什么我这次没考好”,“为什么我的视频居然没人点赞”,“为什么我这么穷”,而是应该无比惊讶于“为什么我居然能偶尔考好”。“考试本就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我恰好做对了什么?”——这个问题会带领你深入人的认知天性之中,发现知识、记忆、兴趣与考试机制之间的关系。“为什么我这种人居然有读者?”“学哲学远不如打游戏过瘾,现在的年轻人是怎么了?”顺着这个问题,我也许能做出一期切中要害的节目。“为什么这个世界会有这么多富人?”富裕本该是一个偶然事件,贫穷才是常态,这个经济机器到底出了什么毛病?当年亚当·斯密和马克思都曾困惑于此。
这从根本上回答了本章开始提出的那个问题:为什么有人能一针见血地分析批判,有人只能沦为杠精?- ⏱ 2024-02-29 09:30:40
📌 不必讳言,人与人之间的确隔着遥远的辩证距离。总是问“为什么我这么穷”的人,最终只能在消费主义的泥潭里打滚,因为这个问题不是你原创地问出来的,而是商业意识形态诱导你去问的,所有人都这么问,问完之后一头扎进滚滚红尘“卷”得忘乎所以,世界才能繁荣得这么“正常”;而问“为什么这个世界没有变穷”的人,都成经济学家、哲学家了,将正常现象辩证倒置后得到的问题,往往是最深刻的差异性问题。总要有人去解释这些诡异的正常,为什么世界繁荣得如此庸俗,为什么大家都要拼命“卷”。后者会在一个反转的世界里,不断生产富有启发性的理由,以供前者消费,这就是我们所谓智识生活的残酷真相。
- ⏱ 2024-02-29 09:31:02
📌 逻辑和口才只是摆在台面上用来吸引注意的稻草人,哲学和语言学才是背后的真身。
- ⏱ 2024-02-29 09:32:47
第十三章 总结 无限游戏中的意义之舞
📌 人们觉得酒后更容易说真话,酒品反映人品,酒量反映度量。这类试图塑造“真诚语境”、简化复杂的交流活动,恰恰也创造了一种更深层次的虚伪。在很多对酒桌文化深恶痛绝的人眼里,所谓“酒后吐真言的真诚”,不过是一种“忘了自己在说谎的虚伪表演”。
- ⏱ 2024-02-29 09:33:41
📌 如何把话说到点子上。你会发现,有些人能启发你,有些话在点子上,原因很简单:那是一种“以大欺小,以少胜多”。你身处更大的经验疆域,掌握了更多高质量(思辨含量更高、更抽象、更具体)的概念,说出了他人不知道的“点”,带来了新的理解和领悟。
- ⏱ 2024-02-29 09:35:17
📌 为了让人生不至于陷入消极的虚无,狡猾的作者骗我们喝下这口酒,好让我们继续酩酊大醉,我们如此猜测着,回到被溯因和辩证支配的恐惧之中。
- ⏱ 2024-02-29 09:37:07
后记 远离那条平庸之路
📌 曾有朋友询问我“优秀”和“卓越”的差别,其实我不太知道卓越是什么,但我十分清楚,大部分成年人口中的优秀乃是一种“精致的平庸”,是没追求的人追求的东西,是不清楚自己意愿之人的意愿,“能说会道巫术崇拜综合征”不过是这种意愿的产物。
- ⏱ 2024-02-29 09:38:00
📌 《我的孩子正在不可避免地沦为平庸》的文章很火,童年时代的“优秀”如其所是,我们敢当街逆风撒尿,写作文放狠话,当科学家宇航员,但很快,我们就会被符号秩序所笼罩,变得规矩起来。“优秀”这个意义丰富的容器,成了表演巫术的道具、avatar身上的装饰品。令人不堪忍受的真相是:成熟的人并不真的追求优秀,而只是追求优秀的样子——能说会道、善于倾听的样子,以此来满足那些未经反思的欲望,赢得权力,喂养我执。但这般自欺,一定会招致悖论的惩罚——沦为平庸而不自知,反以之为荣,扬扬得意,最终实现了“货真价实的平庸”
- ⏱ 2024-02-29 09:38:27
📌 我之所以在书中花那么多篇幅介绍各种语言学、符号学、认知心理学乃至哲学的基础理论,是为了拉扯出一个足够大的框架来强行拓宽读者的视野,并在其中,带领读者搞清楚“好好说话”到底意味着什么。
- ⏱ 2024-02-29 09:42:32
读书笔记
第十二章 溯因与辩证 能言与善辩
划线评论
📌 辩证是一种返回和倒置,这里的返回,不仅是返回我们曾经推出的假设,而且是返回那个最初使惊异之为惊异的基本常识(那些被所有人忽视或默许的前提),然后颠覆这个基本,在颠倒的常识之上,重新试推,如此去思考,世界将为之一反,颠覆性的常识将蜂拥而至。 ^225207353-7PkTVntIc
- 💭 颠覆默认的想法
- ⏱ 2024-02-29 09:32:04